大紅燈籠、中式屏風、龍頭水井,青花龍吟,尤其還有那近5000冊的藏書、筆墨紙硯,倘若帶點遐想,這兒便宛若恭王府內一間上等書房:書香茶氣,湯麵之間,琴瑟和鳴。
「 開篇 」
正如創始人李學林說:
「和府經營的是品牌,倡導的是一種生活方式,而不僅僅是麵條」。
這家麵館以「名門府邸」的裝潢風格,呈現在多地各大商場的消費者面前,宣揚自己重新定義了中餐廳的經營方式和理念,通過「販賣」生活儀式感,試圖讓消費者對門店背後的商品價值和品牌產生認同和嚮往,欣然接受其45元左右甚至更高價格的1碗面。
事實上,這家麵館做到了。作為繁華都市中的一抹獨特氣息,名為「和府撈麵」的連鎖店火了。
「 正文 」
一家麵館為何不簡簡單單做面賣面,而談儀式感?
為什麼它以高於普通麵館的價格還能在短時間內被消費者青睞?
01 「從品牌切入,販賣儀式感」
對此我們先拋出一個名詞「粉絲效應」。
2013年第一家門店正式開業,4年開88家店,深入華北、華中、華南市場,讓消費者大飽口福的同時,這家店掀起「養身·養心」的中式慢飲食文化。
來到店內,你會看到大紅燈籠、中式屏風、龍頭水井,青花龍吟,尤其還有那近5000冊的藏書、筆墨紙硯,倘若帶點遐想,便宛若恭王府內一間上等書房,書香茶氣,湯麵之間,琴瑟和鳴。
打造這種用餐體驗不僅僅是創始人李學林的個人嚮往,亦是一種對品牌的精心設計。在如今零售市場上,有些老闆們可不僅僅想要圈地掙錢,而是突破傳統餐飲的經營瓶頸,從品牌切入,試圖引入資本擴大市場佔有率甚至是做一份走出國門的買賣。
這就要求這些老闆們整點不一樣的東西出來,即所謂走在行業創新轉型的道路上。以餐飲、茶飲類企業為代表,將門店的形象改造得與眾不同,增加設計、美學和藝術調性,以此來滿足消費者日趨個性化、品質化的審美口味。除此之外,升級自家店鋪的服務標準也是一個關鍵之舉。
通過品牌形象與產品、服務的內外合一,讓每一位消費者從單純地接受產品轉變為認可品牌,這種認可不再僅僅局限於推出的實體產品(一道美食還是一杯茶飲),也可以是服務,是形象(店面裝修、店面海報甚至是代言人、品牌理念),任何一點認可都可以促成消費,且可持續、長期的產生口碑影響,即實現粉絲效應。這裡提一個眾所皆知、眾人認可的餐飲例子來幫助理解:海底撈火鍋,可能你覺得它家的底料不是最好,但是服務你很喜歡,或者小菜很棒,因此一說火鍋你還是會想到它。甚至是別人要你推薦一家火鍋,它也會是你的推薦之一,因為相信它總有能讓對方滿意的地方。
02 「色、香、味中暗藏的品牌心機」
據《2019連鎖商業創新案例趨勢報告》指出,各商家在品牌、產品優化創新方面通常有以下幾大舉措:①增加生鮮比例;②增加自有品牌品類、引進網紅產品;③嘗試個性化定製;④聯手大IP打造爆款。和府撈麵的品牌設計,便體現了上述幾點。下面我們通過餐飲界的標準「色香味」來分拆其設計要點,對這家麵館有個基礎的認識:
▏色:從店外望去,「大紅燈籠、古木色調、中式屏風」鮮明地呈現了一家極具東方特色的麵館,加上「書房·養心·福」等大字和大量藏書的布置,使得這家門店既古典又雅致。
對於「色」的考究,它不僅僅體現在食物,而是麵館內每一個細節的設計,從門面到碗筷、餐紙,大面積的中國風元素,將中式書房的概念與麵館完美結合在一起,相得益彰,渾然一體,從而呈現出一種和諧之美、寧靜之美。
面對現代都市白領快節奏的生活特點,和府撈麵反其道而行,為現代快節奏的都市白領隔絕出幾寸靜謐之地,讓消費者從視覺和感受上都能享受一份片刻的安靜與輕鬆。
▏香:店內以麵食為主,輔以蒸、煮、滷一類的豬蹄、雞爪、滷蛋、方糕等小食,散發出較為原生態的飯香。倘若曾在此就過餐,大概每當經過這家麵館時,便會不自覺地將飯香與書香聯想在一起,「書房裡的好味道」大概便是這寓意吧。
▏味:還別說,真的好吃(此乃筆者真心評價)。記得第一次去店裡的時候,服務員端來一碗看起來極其普通、清淡的湯麵(對筆者這樣一個西北漢子來說,看起來就是清湯寡水的那種),暗想一碗麵三四十元呢被坑了。但!當我僅僅喝了口麵湯,便痛快地把這想法揉進美味的湯水裡,咽了下去。
後來了解後得知,和府撈麵的團隊曾到全球各地「試吃麵條」,幾年來耗費了近1000萬元,通過邊試邊嘗的方式豐富團隊的做面靈感,為了在開店前便研發出滿意的菜品。
這給我第一感覺是:壕氣啊!第二感覺便是:用心在做好吃的面。
對於「香」的考究,以和府撈麵的草本湯麵為例,官方稱其選用頂級豬筒骨,添加草本,經歷長時間的熬煮的原湯,其中的草本經過熬煮可溶出多種營養物質,從而讓乳白色的湯底帶有濃濃的草本氣息,健康養生。話不多說上圖吧,目前看到的實物和圖片差不多。
03 「內修外練,欲走出國門」
通過對「色香味」的考究設計,和府撈麵向外界鮮明地打出三個印象標籤:中式、品質、匠心美食。在品牌建立的矩陣上,與國產咖啡品牌「瑞幸咖啡」有些相似,從品牌成立開始,從門店裝修、店員衣著、碗筷周邊到品牌網站,和府撈麵一直將調性設計得淋漓盡致,這樣一來,一方面能夠形成消費者眼中的記憶點;另一方面,和諧統一地通過門店、產品與服務形成品牌形象,一邊拓展周邊一邊圍繞中式慢飲食文化持續升級、閉環。
如果說在過去,好的菜品和裝修環境是一個餐飲企業最基本的要素,那麼未來新消費模式中,品牌化將是最應長遠考慮的打法。
從營銷來說,如果我們將店外的消費者流量稱為潛在客戶,進店的稱為準客戶,消費的則為客戶。那麼從和府撈麵的店面裝修可以看到它的心機:敞開式的書房格局,讓行人等潛在客戶不用進店便感受店內營造的品牌文化和美食產品,誘導其轉化為準客戶,然後通過色香味以高轉化能力打動消費的客戶,使客戶自願進行口碑傳播。(如筆者我,咋這兒感覺像個打廣告的呢)
除此之外,品牌的官方網站也是同樣具備營銷能力的。除了給消費者看,也洩露出一絲絲招商引資的心機感。一方面,網站整體體現高檔中式風格的調性,強調品質和匠心;另一方面,網站載入後第一時間展示的「不加盟聲明」彈窗,設計的十分巧妙,看似簡單直接地回應合作意向方,其實同時宣傳了品牌的真實性和可信度,讓消費者接收「這個品牌的每一家店都是老闆親自精心經營」的信號。
下面這張圖,傳達的是和府撈麵對未來的展望:到2023年,開1000家門店,並實現國際化。其實看到這裡,我突然理解了早上看到的一條融資信息:和府撈麵完成2.15億C+輪融資,2020年將投4億新增200+店。
創新模式:書房裡的好味道,體現出遠大的夢想和發展空間。經營模式:全國連鎖的直營門店版圖設計,並增加不同定位的主題門店,滿足具有差異化的人群特徵。管理模式:從食材挑選、產品研發到質量管控、店內服務都設有嚴格的標準與機制。且設立和府大學。業績表現:普通店客單價45元,單店坪效4000元/平/月,人效5.8萬/月,遠超行業水平。每年複合增長率60%以上,今年收入16億,明年預估收入25億。上下遊產業鏈布局:深耕多年產業鏈建設的和府撈麵,目前已完善研發、生產、物流和終端銷售體系,且現有的中央工廠能夠滿足400家門店的產能供給。
這便解釋了:
為什麼在國內整個資本市場呈謹慎觀望狀態、創業融資大幅收縮時,和府撈麵能夠獲得2.15億的融資?
其原因除了品牌自身沉澱了過硬的實力、講得出好聽的故事外,也暗示了餐飲產業具有一定的想像空間。「人是鐵飯是鋼」,餐飲作為剛需,其市場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代化快節奏的加速,也將長期保持增長態勢。具體點來說,越來越多的人們被動在外就餐,同時用好餐的呼籲聲也會越來越強,因此該產業的投資潛力反而是相對保險且有較大機會的。
讀到這裡回顧本文,通篇都是在誇這家麵館,那想像中它的門店一定爆滿吧?
答案是不一定。
由於新消費模式中,變化的經營模式往往取決於變化的消費者需求,人們愈加接受甚至是追求個性化的服務,因此不同區域、圈子的人群特徵逐漸具有差異性,這點也解釋了上文中提到的:「……並增加不同定位的主題門店,滿足具有差異化的人群特徵」的原因之一。這樣一來,單個門店的經營效益如何,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開店前的評估測算是否與真實情況匹配,當匹配度較高時,則一定程度上容易破冰並被該區域的消費人群接受,但也存在匹配度低的失誤,這其中的影響因子也是相對複雜的。
寫本文前,不曾想會因一碗麵、一條資訊對一個品牌產生了好奇。
經過一番淺淺的了解後,也有幾分收穫。那便分享你我他,感受中國餐飲產業除了連鎖化,也日益趨向品牌化、資本化的巨大想像空間。
| END
記 果粒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