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沒有荊芥怎麼辦?

2021-02-17 中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作為河南餐桌上的全能ACE,荊芥堪稱是河南人的夏日繆斯。驕陽似火的夏日,在過冷水的撈麵條裡,隨便丟幾片荊芥,或是在涼拌的黃瓜、皮蛋裡,撒入一捧荊芥,再食不甘味的胃口,也能被撩撥出旺盛的食慾。

-01-

什麼是荊芥?

每一個想家的河南人,心裡都裝著一味荊芥的味道。作為一種調味菜,不少河南孩子表示,從來都接受不了香菜的滋味,卻對味道更衝的荊芥上癮著迷;也有不少河南孩子說,離開河南吃不到荊芥了,自己才轉而投向荊芥的「平替」——香菜;更有荊芥狂熱愛好者,在異鄉的窗臺,灑下一顆顆荊芥的種子。


事實上,荊芥並非是河南人的專屬。在大中原一帶,類似山東西南地區、安徽北部,都遍布著荊芥的身影。作為調味菜的一種,荊芥的吃法,有點類似於香菜,但在味道上又多了些微苦的草本清香。

「今人但遇風症,即用荊防。」最早時,荊芥被當作治療風寒的中草藥之一。因為味道爽口、越掐越長、越長越旺,在人口大省河南,荊芥的蔬菜屬性遠遠超過了其藥用屬性。《唐本草》還特意記載:「此藥即菜中之荊芥是也,一先居草部中,今人食,錄在菜部也。」

-02-

荊芥的食用

▲ 河南蒜汁撈麵條。

當樓下的燴麵館和胡辣湯店,把碗裡的蔥花換成荊芥葉時,河南的夏天就算是來了。如果要票選河南夏日人氣午餐,荊芥蒜汁撈麵條是毫無疑問的榜首。早年間的河南鄉村,家家戶戶都有水井。即便在夏日,新抽出的井水清涼甘洌,濺出的水花都氤氳著屢屢寒煙。溫厚的手擀麵煮熟後,丟入新抽的井水一激,熱氣隨著沸騰的小氣泡煙消雲散。

▲ 荊芥皮蛋。

除了涼拌,荊芥也可以煮湯。並不是每個人的腸胃,都適合吃過冷水的撈麵條,酸湯麵葉提供了另一種選擇。

-03-

冬季的「荊芥」

在冬季到來之際,荊芥也慢慢的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可是它的味道仍然讓人回味心頭,可在漫漫冬日,如何尋找荊芥的身影?中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荊芥油產品,為大家彌補了在非夏季的時期,品嘗不到荊芥鮮美的遺憾,泊元荊芥油,讓您一年四季都能品嘗到荊芥的鮮、香、美!


相關焦點

  • 上蔡家鄉的味道——荊芥-荊芥油
    荊芥又名香荊芥。荊芥主要是用作調味菜,其氣味芳香、清爽。根據各地不同的飲食習慣,荊芥的做法常有:涼拌荊芥、清炒荊芥、 荊芥拌黃瓜、荊芥澆汁、荊芥豆皮、荊芥洋蔥(俗稱老虎菜)等時令菜品,多涼拌為主,以取荊芥辛鮮清爽之味。
  • 荊芥炒黃瓜
    在外打拼的紅安遊子,提起荊芥炒黃瓜,誰不饞涎欲滴?我喜歡家鄉的味道,對家鄉的荊芥炒黃瓜更是情有獨鍾。    其實,荊芥分兩種,一種以藥用為主,是唇形科荊芥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肅等地。這種藥用荊芥我們紅安也有,俗稱「野荊芥」。株高40~150釐米,莖葉較為堅硬。常用於風熱感冒、咽喉腫痛、熱病初期,其實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荊芥」。
  • 荊芥調味油--家鄉的味道,荊芥愛好者的最愛
    夏天,在河南的任何一個地方,無論城鄉,有三樣東西一直沒有離開過飯桌:蒜汁、黃瓜和荊芥。    荊芥性溫,氣味芳香開竅,能涼血、發汗、解熱,暑熱的時候吃它,最合適不過。    每逢夏季,「荊芥」嫩芽都會作為清熱的佳品被人們端上餐桌!採摘下來的「荊芥」嫩芽、嫩葉,清洗過後或直接拿來涼拌,或與黃瓜絲一同涼拌,荊芥拌木耳……味道鮮美可口。有時也把「荊芥」葉和姜蒜、調味料一同搗爛,做成餃子的蘸料或麵條的澆汁,有時也用作朝鮮冷麵的配菜!「荊芥」清熱去火,味道清香宜人,是很好的食材!
  • 土荊芥
    藥材名稱:土荊芥別名:鵝腳草、紅澤蘭、天仙草、臭草、鉤蟲草、鴨腳草、香藜草、臭蒿、殺蟲芥、藜荊芥、臭藜霍、洋螞蟻草、虎骨香、蝨子草、狗咬
  • 春天的沁香——荊芥
    它叫做——荊芥!荊芥為多年生植物,莖堅多枝。幹莖葉和花穗入藥,解熱散燒。這段時間,荊芥開始上市,片片嫩葉水靈靈、綠瑩瑩。端午之前,荊芥開紫色花,約小腿高。中原人有言:「吃過大盤荊芥」。是說宋朝都城汴京(今開封),清明上河,東京夢華,述職買賣、趕考或旅遊,各色人等,絡繹不絕。
  • 荊芥連翹湯
    荊芥連翹湯1.組成此方為四物湯、黃連解毒湯、小柴胡湯、四逆散4方加減而成,又加上輕清上浮之品組成,此方為日本森道伯的荊芥連翹湯,他是在明代龔廷賢的荊芥連翹湯的基礎上加味
  • 民間中草藥:土荊芥
    土荊芥是啥?很多人針對土荊芥那樣的中藥材都機緣巧合,但也沒有充足的掌握,因此 大伙兒在應用土荊芥都是出現各種各樣問題。土荊芥,別稱紅澤藍、天神仙草、臭草、鉤冬蟲夏草、跳蚤草等,為藜科藜屬綠色植物土荊芥,以狼把草當藥。該種群為中國植物圖普資料庫查詢百度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副作用為揮髮油有害。其成分以果子數最多,故毒副作用較強,葉其次,莖較弱。冬常服量10—30,土荊芥祛風、除溼,除蟲,消癢,用以蛔蟲病、鉤蟲病、蟯蟲病、外敷治皮膚溼疹、發癢,並殺蠕蟲。土荊芥乾躁含有花穗的莖枝。
  • 【民間中草藥】:土荊芥
    土荊芥是啥?很多人針對土荊芥那樣的中藥材都機緣巧合,但也沒有充足的掌握,因此 大伙兒在應用土荊芥都是出現各種各樣問題。土荊芥,別稱紅澤藍、天神仙草、臭草、鉤冬蟲夏草、跳蚤草等,為藜科藜屬綠色植物土荊芥,以狼把草當藥。該種群為中國植物圖普資料庫查詢百度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副作用為揮髮油有害。其成分以果子數最多,故毒副作用較強,葉其次,莖較弱。冬常服量10—30,土荊芥祛風、除溼,除蟲,消癢,用以蛔蟲病、鉤蟲病、蟯蟲病、外敷治皮膚溼疹、發癢,並殺蠕蟲。土荊芥乾躁含有花穗的莖枝。
  • 河南人的夏天,是荊芥味兒的,荊芥既是萬能調料,又能和面做主食
    假如你和別處的人說荊芥,也許會有人問你:荊芥是什麼?聽到這句話,河南人會心一笑。雖然大部分時間荊芥都是用來做調料,但是在夏天河南人的餐桌上絕對是 C位。酷暑酷暑的時候,無論是撈麵還是涼拌的黃瓜,只要丟幾片荊芥,就能感覺到幸福的感覺,就像吃冰鎮西瓜最中間的一勺,足夠點亮整個夏天。不是貓薄荷,更不是芥末!
  • 民間中草藥:荊芥
    鮮嫩芽小兒鎮靜最佳,荊芥葉黃綠色,莖方形微帶紫色,橫切面黃白色,穗子稍黑紫黃綠色。味平,性溫,無毒,清香氣濃。下面說一下荊芥的功效與作用。荊芥有助於發汗,幫助發燒患者儘快退燒。睡覺前煎服一劑荊芥,發一陣汗,睡覺過後會感覺渾身輕快很多。
  • 中藥材:土荊芥
    藥材名稱:土荊芥
  • 荊芥,在河南就是夏天!
    清涼而獨特,透著誘人的香……荊芥是很河南的一種食材,吃法兒很多。荊芥拌黃瓜等很多涼菜都離不開荊芥,甚至於乾脆有了涼拌荊芥這道菜,仿若由此才可將河南對於荊芥如此愛吃、程度之深這件事表現的足夠眾所周知恰逢小滿時節,阿莊無限放大了荊芥的主味。
  • 荊芥(歷代本草匯言)
    荊芥為唇形科植物荊芥的帶花序的全草或花穗。多系栽培。主產於江蘇、浙江、江西、河南、山東等地。原 植物荊芥生於山坡路旁或山谷林緣。喜溫暖溼潤氣候,喜陽光充足,怕乾旱,忌積水。以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 砂質壤土、油砂土、夾沙土最宜生長。味辛,性微溫。歸肺、肝經。功效解表祛風、解毒透疹,炒炭止血。臨床 用名有荊芥、炒荊芥、荊芥炭、荊芥穗、炒荊芥穗、荊芥穗炭。
  • 荊芥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荊芥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材,在我國中醫藥行業運用較為廣泛,因為其防治效果好,因此受到很多人的歡迎。荊芥作為一種傳統的中藥材,自然是有著非常多的功效作用的,荊芥主要的作用是具有祛除風溼;解表;透疹;止血的功效。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看看荊芥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都有哪些吧!
  • 每日記一味中藥——荊芥
    荊芥,為唇形科植物荊芥的乾燥地上部分,其味辛,性微溫,歸肺、肝經,有祛風解表、透疹消瘡、止血的功效。 發汗解熱作用 荊芥可促進汗腺分泌, 增強皮膚血液循環,提高汗腺腺泡上皮細胞的空泡發生率、數密度和面密度,具有明顯的發汗、解熱作用。 2. 抗炎、鎮痛作用 在民間人們常用荊芥治療發熱、風溼痛、挫傷及皮疹等,這與荊芥具有抗炎、鎮痛作用有關。 3.
  • 藥食兩用的「萬能」菜:荊芥
    一說荊芥,大家的第一反應是味良藥,其實它還是美味的下酒菜哦。荊芥(Nepeta cataria L.),別名:香荊薺、線薺、四稜杆蒿、假蘇,是唇形科、荊芥屬多年生植物。莖堅強,基部木質化,多分枝,高40-150釐米,基部近四稜形,上部鈍四稜形,具淺槽,被白色短柔毛。入藥用其乾燥莖葉和花穗。
  • ​民間中草藥:荊芥(附名方)
    它每年春天長出的新鮮嫩葉,可以當蔬菜工人類使用秋天採集的全株則可以入藥,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荊芥的功效與禁忌,能讓大家對它有更全面的了解。2、解毒消腫荊芥入藥以後還具有特別明顯的解毒消腫作用,它對人類皮膚表面出現了丁瘡腫痛和紅腫疼痛以及瘡疥等症都有特別好的治療作用,在治療的時候可以把新鮮的荊芥搗碎成泥狀,直接外敷在患處,每天換藥一次能讓病情很快減輕。
  • 一天學一中藥之、荊芥
    假蘇、鼠蓂(《本經》),姜蘇(《吳普本草》),穩齒菜(《滇南本草》),四稜杆蒿(《中藥志》)荊芥:揀淨雜質,用水略泡,撈出切段,哂幹。炒荊芥:取切段的荊芥置鍋內,文火微炒,取出放涼(炒荊芥穗方法同)。荊芥炭:取切段的荊芥置鍋內,用武火炒至焦黑色,存性,少噴清水,取出曬乾(荊芥穗炭方法同)。主產於江蘇、浙江、河南、河北、山東等地。辛,微溫。歸肺、肝經。
  • 【東昌草木記】006 荊芥:別有一番滋味
    據說此品盛行於河南,本地與河南接壤,所以也沾染了一些。夾一莖荊芥放入口中,細細咀嚼,慢慢品嘗之後,體會了屬於荊芥的特別味道:有些辛香,也有些怪異。對於初次接觸的我,雖不是不能消受,卻也沒有立馬喜歡上它。不過,現在想想,我還得感謝那一盤綠色,有了它,才知道世間尚有此物。此後的日子裡,一直沒能再得相遇,甚至都不曾想起過它,真所謂相忘於江湖了。
  • 006 荊芥 · 本草匯解 | 山海精舍
    荊芥為唇形科植物荊芥的帶花序的全草或花穗。臨床用名有荊芥、炒荊芥、荊芥炭、荊芥穗、炒荊芥穗、荊芥穗炭。 或問荊芥引經,走血分甚速,走氣分甚遲,前人言之,而子尚未闡揚,願暢談之。曰:荊芥本陽藥,而非陰藥。陽入陰則行速,陽入陽則行遲。夫陽屬氣,而陰屬血。血行遲,而氣行速。荊芥入血而速者,乃血行遲,而若見荊芥之行速也;荊芥入氣而遲者,乃氣行速,若見荊芥則行遲也。非荊芥走血分甚速,氣分獨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