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地區一共有越南、寮國、柬埔寨、泰國、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汶萊、菲律賓、東帝汶11個國家,然而由東南亞國家組成的東南亞國家協會(簡稱東協)這一國際區域組織只有十個成員國,目前唯一沒加入東協的東南亞國家就是東帝汶。不過東帝汶成為東協成員國似乎只是一個時間問題:如今東帝汶已與東協十個成員國全部建交,同時東帝汶也取得了東協觀察員國的地位,升級成為正式成員國似乎也是一種必然趨勢。
東帝汶之所以沒加入東協的確是一個時間問題:東帝汶是在2002年5月20日才成為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早在2000年東協領導人就達成了「推進東協一體化計劃」,所以東帝汶從獨立之日起就是一個東協一體化計劃遲到的參與者。經過東帝汶多年的爭取儘管取得了一個觀察員國的地位,但要正式加入東協仍存在諸多問題需要協調,所以東帝汶加入東協實際上就是一個協調問題的過程。這一過程當然是需要時間的,所以迄今為止東帝汶還不是東協的正式成員國。
其他東南亞國家幾乎都是在二戰後就陸續獨立了,那麼為什麼東帝汶的獨立時間比其他東南亞國家晚這麼多呢?我們不妨帶著這一疑問回顧一下東帝汶的歷史進程。東帝汶全稱東帝汶民主共和國,位於努沙登加拉群島東端的帝汶島。總面積30777平方公裡的帝汶島西部屬於印度尼西亞的東努沙登加拉省,東部則屬於東帝汶民主共和國。嚴格意義上這個並不大的島嶼其實分成三部分:在帝汶島西部的印尼國土包圍之中有著東帝汶的一塊飛地——歐庫西地區。
這個面積並不大的島嶼之所以被分割成為兩個國家的領土其實是近代殖民主義導致的:在殖民者到來之前島上的土著居民並沒形成自己獨立的成熟文明,興起於蘇門答臘島的室利佛逝王國和興起於爪哇島的滿者伯夷王國都曾先後統治過帝汶島。16世紀初葡萄牙殖民者入侵帝汶島。1613年荷蘭侵入帝汶島,1618年荷蘭在帝汶島西部建立基地,葡萄牙的殖民勢力被排擠到東部地區。1859年葡、荷兩國以條約的形式正式分割了帝汶島:東部劃歸葡萄牙,西部則併入荷屬東印度殖民地。
1942年日本佔領了荷屬東印度和帝汶島東部,二戰後帝汶島東部成為澳大利亞託管的地區,但不久葡萄牙就恢復了對帝汶島東部的殖民統治。1951年葡萄牙於將東帝汶改為海外省。與此同時原荷屬東印度則獨立成為印度尼西亞共和國,荷蘭治下的西帝汶併入獨立後的印尼。1974年4月25日的葡萄牙康乃馨革命推翻了獨裁政權,新政府開始推行非殖民化政策。1975年葡萄牙政府允許帝汶島東部公民投票實行民族自決,然而當地居民卻因為不同的政治主張分化為三股政治勢力。
東帝汶獨立革命陣線(簡稱革陣)主張獨立,民主聯盟(簡稱民盟)主張仍與葡萄牙維持關係,帝汶人民民主協會(簡稱民協)主張與印尼合併。三方之間因政見不同而引發了內戰。1975年11月28日革陣單方面宣布東帝汶獨立,成立東帝汶民主共和國。「革陣」宣布獨立後安哥拉、莫三比克、幾內亞比索、維德角、巴西等葡語國家紛紛祝賀其取得獨立地位,之後中國、蘇聯、東德、古巴等社會主義國家也紛紛對東帝汶的獨立予以承認。
然而印尼卻在這年12月出兵佔領了東帝汶,隨後於1976年宣布東帝汶為印尼第27個省。1975年12月聯合國大會通過要求印尼撤軍的3485號決議,呼籲各國尊重東帝汶的領土完整和人民自決權利。此後聯合國大會多次審議東帝汶問題。1982年聯大表決通過支持東帝汶人民自決的決議。從1983年至1998年在聯合國秘書長的斡旋下葡萄牙與印尼政府就東帝汶問題進行了十幾輪談判。在被印尼實際佔領的二十多年裡東帝汶人民從未停止過武裝反抗。印尼當局屢屢鎮壓,但反抗並沒就此停止。
20多年間印尼當局屠殺了10~25萬東帝汶人,另有超過30萬人逃難到西帝汶,即使今天東帝汶人口也只有130多萬。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爆發破壞了印尼經濟的良性運作和社會穩定。隨著經濟形勢惡化使一些世界大國開始不滿於當時統治印尼的蘇哈託政權。當時日本首相橋本龍太郎打電話敦促蘇哈託儘快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指導進行改革。無法履行改革承諾的蘇哈託於1998年下臺,新任總統優素福·哈比比隨即上臺。哈比比組建新政府上臺後澳大利亞總理約翰·霍華德立即給他打了電話。
霍華德在電話中表示希望印尼建立一個長期計劃以緩解民族矛盾,同時在不久的將來應當採取措施讓東帝汶人實現民族自決。澳大利亞的表態令此時正受困於國內經濟問題的印尼政府頗為被動。1999年1月哈比比政府在外界壓力下同意讓東帝汶人以公投的形式決定自身的命運。當初東帝汶獨立時國內就分化為三股政治勢力,而在印尼實際統治的20多年間一直在有意識地扶植當地的親印尼勢力,所以哈比比以為讓東帝汶人公投也玩不出什麼花樣。
1999年5月5日印尼、葡萄牙和聯合國三方就東帝汶舉行全民公決籤署協議。6月11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成立聯合國駐東帝汶特派團的決議,8月30日在聯合國駐東帝汶特派團的主持下舉行了東帝汶全民公決。在東帝汶的45萬登記選民中約有44萬人參加了投票,其中78.5%贊成獨立。當天印尼總統哈比比總統表示接受投票結果。然而東帝汶內部的親印尼派與獨立派卻在隨後發生流血衝突,一時間東帝汶局勢嚴重惡化,聯合國特派團被迫撤出,這一時期約有20多萬東帝汶難民逃入印尼治下的西帝汶。
9月哈比比總統宣布同意多國部隊進駐東帝汶。聯合國安理會隨即通過決議授權成立由澳大利亞為首的約8000人組成的多國部隊於9月20日正式進駐東帝汶,與印尼駐軍進行權力移交。10月印尼人民協商會議通過決議正式批准東帝汶退出印尼。同月安理會通過第1272號決議:決定成立聯合國東帝汶過渡行政當局,全面接管東帝汶內外事務。1999年11月東帝汶成立了具有準內閣、準立法機構性質的全國協商委員會,2000年7月東帝汶首屆過渡內閣成立。
2001年8月舉行了制憲議會選舉,9月15日成立制憲議會和第二屆過渡內閣,2002年4月舉行總統選舉,東帝汶獨立運動領袖沙納納·古斯芒當選。2002年5月20日東帝汶民主共和國正式宣布成立並得到聯合國的承認,東帝汶民主共和國由此成為本世紀第一個新生國家。從2006年開始東帝汶就不斷努力試圖加入東協。然而由於東帝汶獨立較晚,其國內經濟的發展一直滯後於其他東協國家。由於東帝汶是從印尼獨立出來的,所以在獨立之初印尼一直反對接納東帝汶加入東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