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頭囤了不少國航裡程,2019年1月裡程到期前出了2張聖誕期間長榮航空EVA經臺北到歐洲往返的商務艙,稅費1800。剛好回程還能去101跨個年。為了帶LD一次體驗777和787兩個機型,同時也為了彌補上次只開到布拉格沒有去維也納看CC公主的遺憾,這次的歐洲行程特意選擇了CDG進VIE出的行程。
這中間發生了一些坎坷的事情,大家可以去原文查看。最後為了體驗5星好評的長榮航空EVA商務艙,行程變成如下SHA-MFM-TPE-CDG/VIE-TPE-TSA-PVG。感覺還真是折騰啊。
在澳門機場對面酒店過了個夜,長榮櫃檯CI,小姐姐根據要求,直接出了2程機票,同時把行李直掛CDG了,方便我在桃園機場可以輕裝上陣好好逛逛了。
澳門機場過夜酒店,直接可以看到停機坪。
返程因為早班機,所以選了VIE機場邊上Moxy,這酒店太潮了,差點以為進了夜店,感覺就是一小W啊,會員給了飲料券,剛好大堂可以喝一杯,發現奧地利航空機組也下榻這個酒店。酒店離機場步行5分鐘距離,非常適合轉機和早起困難症的人。
因為皇冠玉璽艙的關係,所以長榮大本營的4個貴賓廳,都逛了個遍,甚至都洗了2次澡。而且中間轉機時間超過6小時,最後無聊的把機場各個角落也逛了個遍。
浴室備品全套歐舒丹
返程是VIE的T3,因為辦理退稅,進入機場後就直奔開關退稅點了,等辦完再去託運行李取票過安檢基本沒時間去體驗機場貴賓廳服務了。這裡順帶吐槽下VIE-T3的機場商店,過了海關後購買的商品居然不是免稅的,是需要單獨再去退稅的,而且退稅也沒有單獨窗口,要和那些在外面來不及退稅或者領取現金退稅的人擠在一起排隊,結果買了100多歐的食品,一看排隊的人流直接放棄了。
上了飛機CC親切的來打招呼,遞上毛巾和鳳梨汁,詢問晚餐選擇。不久乘務長也來打招呼。CC全程跪式服務。
因為777機型座位是反魚骨的,所以選了靠窗的前後座位。感覺腿部空間不算大。洗漱包居然已經不是RIMOWA了,特別是最後一版紅色聖誕款,問了下CC告知11月停了,12月換了菲拉格慕的硬殼,不過個人覺得有點醜,做工像山寨的,甚至還沒TUMI的硬殼好看。再次傷心下。
反程是新的787,原來已提前選好了中間雙人位,但因為後來航班變動機票變成OPEN票狀態,等再次確認的時候中間位已被佔,只能繼續選擇靠窗的前後位置了,而返程的洗漱包依舊是菲拉格慕,但這次起碼不是醜醜的硬殼了,而是有點像女士的晚宴手包,裡面還有個包中包。
插個題外話,機上洗手間和貴賓廳使用的護膚品很舒服,味道也很好聞,想買點回去,可機上免稅商品裡只有同牌子香水系列,沒有護膚系列,問了cc只說市區商場有買,但逛街也沒找到這個牌子,有飛過的同學知道的嗎?
正餐肉有點老,配菜的洋蔥球意外好吃。宵夜的漢堡包好吃,中式早餐吃的很舒服。不喝酒的人沒資格評判酒,LD說香檳不錯,我只能說鳳梨汁不錯,尤其是兌水兌冰以後不那麼甜的口感剛好。
酒單
菜單
肉有點老
平時很少吃零食。所以也就覺得零食一般般,不知道吃什麼好,就讓CC推薦了她喜歡吃的零食,然後體驗了下。
落地前,CC會發快速通關卡,不過早班機沒看出快速通關卡的作用,因為人不多,感覺和以前經濟艙過來通關速度差不多。基本每次都是T1入境,因為這次不想進城,城內景點基本都打開過了,所以這次法國的計劃只有凡爾賽、迪士尼和購物。而且冬季北歐自駕要上雪鏈比較麻煩,這次就沒有租車。
這樣一來就要考慮大件行李寄存問題,歐洲境內航班有沒有託運行李無論機票價格還是安檢時間都會差很多。所以除了聖誕夜的酒店,其他時間都把酒店就訂在了機場,每天就靠機場連接線往返T2-T3。這樣去北歐就帶著登機箱,大箱子直接留在了機場酒店,北歐返回入住的時候再領取,省了機場8天的行李寄存費。
機場附近的餐飲基本都在T2,雖然酒店過去只要10分鐘,但家裡那位進了酒店就懶得出門,所以晚餐就在酒店餐廳解決了,聖誕套餐價格還不錯,東西也很棒,小食吧的漢堡和三明治對於小胃口的來說也可以當正餐了。吃膩了還可以到對門的IBIS去吃,
綜合來看,如果不是現在去臺灣轉機不太方便,否則裡程兌換長榮的歐洲線性價比還是不錯的。
本文源自飛客茶館會員 summerc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