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于田縣:發展壯大肉羊養殖助力脫貧促增收
近年來,新疆于田縣在天津援疆省市的大力幫扶下,結合當地資源和市場需求,大力發展多胎肉羊產業鏈,積極引進天津肉羊養殖龍頭企業,按照「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實行「統一品種、統一飼料、統一飼養、統一防疫、統一保護價收購」的標準化生產方式,構建肉羊育種、擴繁、育肥、飼料、屠宰、銷售等全產業鏈條,帶動當地5000
-
新疆于田縣:精準施策 穩就業促脫貧
新疆于田縣斯也克鄉克尕孜村始終堅持「就業一人、脫貧一戶」的工作思路,充分利用龍頭企業、片區工廠、扶貧車間等載體作為吸納農民轉移就業的主陣地,增加就業崗位,提高農民工資性收入,實現穩就業促脫貧的目標任務。
-
海岱鎮產業組織化 助推貧困戶增收
近年來,宣威市海岱鎮堅持以「產業扶貧+就業扶貧」雙拳發力,創新產業發展模式,大力培育龍頭企業和新型經營主體,以產業促就業,以就業促增收,脫貧致富成效顯著。2015年,昆鋼結對幫扶月亮田、臘谷村兩村,對其經濟基礎、自然條件進行考察調研後,決定在海岱鎮引導群眾尤其是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無籽刺梨種植。
-
新疆于田縣:「以購代扶」幫助貧困戶銷售滯銷農產品 助力脫貧攻堅
針對新疆于田縣農產品滯銷這一難題,在對口幫扶省市天津市西青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今年首輛滿載于田特產的消費扶貧車,於4月25日從于田縣美玉香囊扶貧基地發往天津。
-
新疆于田縣:「芳香」產業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新疆于田縣阿熱勒鄉拜什託格拉克村把產業扶貧作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重要舉措,因地制宜發展玫瑰花產業的同時,積極與新疆農業大學合作進行種植技術指導和培訓,提高玫瑰花單產,促進產業增效,農民增收。 眼下,阿熱勒鄉拜什託格拉克村花香四溢,3000畝玫瑰競相綻放,村民們都忙著採摘鮮花,一派繁忙景象。
-
河北遵化:傳統手工業復工復產 農民家門口就業增收
新華社照片,唐山(河北),2020年4月27日 河北遵化:傳統手工業復工復產 農民家門口就業增收 4月27日,工人在河北唐山遵化市新店子鎮的一家木器加工廠車間打磨家具圖案。連日來,河北唐山遵化市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積極扶持銀器加工、木雕等傳統手工業生產廠家復工復產,助農增收。目前,全市8000多名農民從業人員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 新華社發(劉滿倉 攝)新華社照片,唐山(河北),2020年4月27日 河北遵化:傳統手工業復工復產 農民家門口就業增收 4月27日,工人在河北唐山遵化市新店子鎮的一家木器加工廠車間忙碌。
-
新疆和田:政府服務保障229家企業全面復工復產
陳春梅供圖 2月23日,新疆于田縣木尕拉鎮就業扶貧產業園,新疆赫彩服飾有限公司製衣車間裡,流水生產線的操作臺前發出「嗒嗒嗒……」縫紉機的聲音,村民吐迪罕·買託乎提熟練地操作著機器。目前,新疆和田地區已有229家企業全面復工復產,復工崗位近3萬個。 隨著疫情防控工作的推進,和田地區不少企業已開始有序復工復產。
-
新疆和田吹響脫貧決勝號角
由基地所在村集體以出租形式交由墨玉縣聚龍種植農民合作社經營,每棚每年租金3500元,6個村每年增收10.5萬元,而每棚安置1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業,每人每月工資2400元,可帶動180戶貧困戶完成脫貧任務。「我去年8月份租了一座大棚,只種了一茬辣椒,就收入了1.5萬元。今年雖然發生了疫情,但只要抓住時節,年收入5萬元沒什麼問題。」阿不都熱合曼·艾山一邊忙著手裡的活計一邊說。
-
于田縣精準扶貧「拔窮根」
新疆新聞在線網3月28日消息(通訊員 張淑華 麥熱姆妮薩 王學彬 亞森江 阿依組麗帕爾):于田縣聚焦產業發展、貧困人口就業等重點,精準施策,補齊短板,確保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為了幫助村民打消顧慮,依靠種植大棚增收脫貧,巴什艾格來村專門從阿克蘇請來技術員,手把手地教大家種植技術,同時成立了合作社,統一收購,統一銷售。現在,艾則孜·阿不力孜一家不僅脫了貧,還帶動周圍的貧困戶到自家的大棚種菜,帶領他們一起脫貧。
-
新疆于田縣打造「無花果全產業鏈」助脫貧
近期,由于田縣本地種植無花果加工生產的商品酒開始上市銷售,這標誌著無花果在于田縣實現了種植、管理、加工、銷售全產業鏈,成為助力當地脫貧攻堅的又一特色產業。 「這個季節的無花果一定要注意溫度管理,20度左右才有利於無花果的生長……」一大早,在于田縣英巴格鄉無花果種植示範基地的大棚裡,新疆機場集團天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術員楊敏正在大棚裡指導新園村村民無花果管護注意事項,讓村民養成標準化種植管護習慣,逐步提高無花果品質和產量。
-
新疆和田:政府服務有保障 有序復工生產忙
2月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于田縣木尕拉鎮就業扶貧產業園,新疆赫彩服飾有限公司製衣車間裡,「嗒嗒嗒……」縫紉機的聲音像一曲歡快的樂曲在車間裡迴響。流水生產線的操作臺前,卡尕村村民吐迪罕·買託乎提正熟練操作著機器。
-
于田縣饢產業鏈延伸到天津
新疆新聞在線網消息(通訊員阿地拉): 11月27日,于田縣木尕拉鎮「美玉香饢」扶貧基地,陣陣饢香撲鼻而來,員工買買提江·吾斯曼穿著白色工作服,正忙著揉面、打饢。 為了幫助農牧民群眾徹底告別貧困,走出一條可持續增收的脫貧路子,2018年,新疆機場集團充分挖掘新疆傳統食品手工饢文化,投資400餘萬元,在于田縣木尕拉鎮吐格曼闊恰村以」龍頭企業+村集體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打造「美玉香饢」扶貧基地,讓村民藉助傳統手藝增收致富。
-
新疆于田縣:萬壽菊成群眾增收新產業
近年來,新疆于田縣英巴格鄉堅持把產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重要支撐,緊緊圍繞縣域經濟發展規劃和產業布局,大力發展市場前景好、優勢比較明顯、輻射帶動力強的萬壽菊產業,不斷提高農業發展和脫貧攻堅實效。 眼下,英巴格鄉阿亞格蘭帕村種植的萬壽菊陸續進入採摘期。
-
新疆南部「扶貧工廠」復工記:「戰疫」不誤「克貧」
「扶貧工廠」復工記:「戰疫」不誤「克貧」 中新社烏魯木齊2月25日電 題:新疆南部「扶貧工廠」復工記:「戰疫」不誤「克貧」 作者 胡嘉琛 牛斌 朱紅傑 位於新疆和田地區于田縣木尕拉鎮就業扶貧產業園的製衣車間內,縫紉機「嗒嗒嗒」作響,流水生產線的操作臺前,吐迪罕·買託乎提與同事熟練地操作著機器。
-
新疆于田縣:直播帶貨活動助力脫貧攻堅戰
5月20日,新疆于田縣委、縣人民政府聯合新疆廣播電視臺、新疆果業集團大唐絲路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共同舉辦的《幫老鄉,奔小康》主播直播帶貨活動——「玫瑰花就是致富花」在阿熱勒鄉阿德讓村玫瑰花基地舉行。在3個小時的直播過程中,吸引了55.6萬網友圍觀,共銷售于田縣特色農產品46.8萬元。
-
「產業+就業」——新疆機場集團的特色脫貧之路
位於塔克拉瑪幹沙漠南緣的于田縣木尕拉鎮,一年之中沙塵天氣超過260天,自然條件差、貧困程度深,曾被形容為脫貧路上最難啃的「硬骨頭」。新疆機場集團迎難而上,探索出了一條「產業+就業」的特色脫貧之路。「我現在也是民航人了,今年年底就可以去于田機場工作了!能在這麼好的大企業裡上班,還在家門口,這是我們一家三口最驕傲、最幸福的事。」
-
【嚴防嚴控 復工復產】區人力社保局:「鄉村巡迴微招工」助推企業...
【嚴防嚴控 復工復產】區人力社保局:「鄉村巡迴微招工」助推企業復工復產2020年03月11日 15:36:00來源:洞頭新聞網核心提示:3月10日,區人力社保局在北岙街道城關車站、大門鎮朝陽社區和東屏街道中侖村啟動首輪「鄉村巡迴微招工」活動。
-
國網浙江電力出臺助推企業復工復產十項舉措
原標題:國網浙江電力出臺助推企業復工復產十項舉措 「您好,是興惠化纖嗎?我是供電公司的,目前國網浙江電力出臺了助推企業復工復產十項舉措。根據你們的復工安排,建議你們可以暫停一臺變壓器,每天能省下2.5萬元基本電費。」
-
帶動14668人就業!英德輕工業民企穩就業、樹標杆 助推經濟高質量...
鬧市中的「就業車間」穩定提供4000多個工作崗位今年疫情期間,英德市嘉德鞋業有限公司(以下稱「嘉德鞋業」)是英德第一批覆工復產的企業,返工率超過90%。,進一步拓寬貧困戶的增收渠道。金造鞋廠為當地村民提供89個工作崗位,月平均收入達3000多元,帶動村民增收致富。九龍鎮也利用扶貧資金入股該廠,2018年(第一期)16條村實際投入246萬元,按10%計算年收益分紅,2019年獲得收益分紅24萬元;2020年(第二期)投入166萬元,按7%計算分紅收益,進一步拓寬貧困戶的增收渠道。
-
山西大同市新榮區:全力戰疫為企業復工復產助力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山西大同市新榮區通過成立「黨員先鋒隊」、做好「七大服務」和實施「三聯動」,強力助推企業復工復產。 成立「黨員先鋒隊」投入抗疫一線。在企業復工復產之際,共產黨員先鋒隊帶頭深入了解企業復工復產需求、開展「暖企」行動。 做好「七大服務」激勵農民工就業。疫情期間,吹響企業復工復產「集結號」後,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第一時間採取有力措施,嚴格落實農民工群體聯防聯控工作責任,創新服務方式、強化政策支持,為廣大務工返鄉人員提供優質、高效的就業服務,確保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兩不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