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于田縣:「芳香」產業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2020-12-18 人民網

新疆于田縣阿熱勒鄉拜什託格拉克村把產業扶貧作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重要舉措,因地制宜發展玫瑰花產業的同時,積極與新疆農業大學合作進行種植技術指導和培訓,提高玫瑰花單產,促進產業增效,農民增收。

眼下,阿熱勒鄉拜什託格拉克村花香四溢,3000畝玫瑰競相綻放,村民們都忙著採摘鮮花,一派繁忙景象。每天早上10點,村裡的玫瑰花交易市場早已經排起了長長的隊伍,和田陽光沙漠玫瑰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正忙著給村民過稱、結帳,艾妮帕·阿布都艾尼也和大夥一起早早地等候在隊伍中,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今天我摘了27公斤玫瑰花,賣了300多塊錢,特別高興。今年我們家兩畝地大概能收入達到9000多塊錢,只要我們好好勞動的話,我們的日子就像玫瑰花一樣紅紅火火。」艾妮帕·阿布都艾尼開心地說。

村民買提卡斯木·拜都拉每年這個時候都會幫助和田陽光沙漠玫瑰有限公司收購村裡的玫瑰花,他也是玫瑰花的受益者之一。「我幫助和田的公司收玫瑰花已經4年了,現在是玫瑰花的盛花期,每天給公司運過去1到2噸玫瑰花,一個月左右我可以掙1.5萬元。」

拜什託格拉克村全村耕地面積4259畝,總人口444戶1631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245戶900人。按照 「一鄉一品、一村一業」的產業發展規劃,拜什託格拉克村立足自然資源優勢,調整產業結構,引導農民大力發展玫瑰花種植產業,但由於種植管理粗放,產品單一,種出來的玫瑰花賣不出去,極大地影響了農民種植的積極性。

「以前沒人到村裡買玫瑰花,我們只能到巴扎去賣,有時候巴紮上也賣不出去,玫瑰花就壞了只能扔掉,農民都不想種了。」村民阿布都艾尼·買買提明說。

為壯大玫瑰花特色產業之路,拜什託格拉克村依託新疆農業大學人才優勢和科技優勢,對玫瑰花產業進行提質增效,從「粗放式」管理向「精細化」轉變,提高玫瑰花單產,增加農民收入。

「以前不會管理,玫瑰花種的也不好,產量上不去,一畝地最多收入3000塊錢,現在有農業專家給我們教技術,一畝地比以前能多收入1500元以上。」阿布都艾尼·買買提明高興地說。

「這幾年通過我們的科技服務,于田的玫瑰花產業提質增效初見成效,現在玫瑰花畝產達到5000元以上,農民通過玫瑰花這個項目不斷地增收致富,打牢脫貧攻堅的基礎。」新疆農業大學駐于田縣扶貧工作隊總領隊李晨介紹說。

為拓寬玫瑰花銷售渠道,拜什託格拉克村堅持初級產品與高端路線相結合的產業發展方向,通過扶持本村的玫瑰花加工企業,生產玫瑰花茶、玫瑰花醬等玫瑰花初級系列產品,同時積極與玫瑰花深加工企業合作,採取「企業+合作社+農戶+基地」的經營模式,受益農民440餘戶1600餘人。

「目前全村玫瑰花種植面積3000畝,玫瑰花產業不僅是我們村的主導產業,更是鄉親們的『致富花』 『幸福花』,我們村也依靠玫瑰產業如期完成了整村退出任務。下一步,我們繼續加強與玫瑰深加工企業的合作,延伸玫瑰花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鞏固脫貧成果。」國家能源集團新疆能源公司派駐于田縣拜什託格拉克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長劉長江介紹說。 (張淑華)

(責編:薩妮婭、韓婷)

相關焦點

  • 新疆于田縣打造「無花果全產業鏈」助脫貧
    近期,由于田縣本地種植無花果加工生產的商品酒開始上市銷售,這標誌著無花果在于田縣實現了種植、管理、加工、銷售全產業鏈,成為助力當地脫貧攻堅的又一特色產業。 「這個季節的無花果一定要注意溫度管理,20度左右才有利於無花果的生長……」一大早,在于田縣英巴格鄉無花果種植示範基地的大棚裡,新疆機場集團天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術員楊敏正在大棚裡指導新園村村民無花果管護注意事項,讓村民養成標準化種植管護習慣,逐步提高無花果品質和產量。
  • 新疆于田縣:發展壯大肉羊養殖助力脫貧促增收
    近年來,新疆于田縣在天津援疆省市的大力幫扶下,結合當地資源和市場需求,大力發展多胎肉羊產業鏈,積極引進天津肉羊養殖龍頭企業,按照「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實行「統一品種、統一飼料、統一飼養、統一防疫、統一保護價收購」的標準化生產方式,構建肉羊育種、擴繁、育肥、飼料、屠宰、銷售等全產業鏈條,帶動當地5000
  • 新疆于田縣:萬壽菊成群眾增收新產業
    近年來,新疆于田縣英巴格鄉堅持把產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重要支撐,緊緊圍繞縣域經濟發展規劃和產業布局,大力發展市場前景好、優勢比較明顯、輻射帶動力強的萬壽菊產業,不斷提高農業發展和脫貧攻堅實效。 眼下,英巴格鄉阿亞格蘭帕村種植的萬壽菊陸續進入採摘期。
  • 「縣在就來」|悄悄給愛人買999朵玫瑰花——新疆于田縣沙漠玫瑰
    特別推薦——沙漠玫瑰新疆于田縣一年一度的玫瑰風情節 視頻來源:新華網于田縣大力發展玫瑰花產業,形成了從培育、種植、採摘到加工、收購、生產的完整產業鏈,小小的玫瑰花已成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重要產業之一。圖片來源:新華網于田沙漠玫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地區于田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圖片來源:新華網2019年12月17日,「于田沙漠玫瑰」入選2019年第四批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
  • 新疆于田縣:直播帶貨活動助力脫貧攻堅戰
    5月20日,新疆于田縣委、縣人民政府聯合新疆廣播電視臺、新疆果業集團大唐絲路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共同舉辦的《幫老鄉,奔小康》主播直播帶貨活動——「玫瑰花就是致富花」在阿熱勒鄉阿德讓村玫瑰花基地舉行。在3個小時的直播過程中,吸引了55.6萬網友圍觀,共銷售于田縣特色農產品46.8萬元。
  • 于田縣:「沙漠人參」助力脫貧攻堅
    新疆新聞在線網消息(通訊員阿地拉):位於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的于田縣英巴格鄉巴格其村,依託沙漠資源,利用當地實施防沙治沙工程的契機,大力發展「沙漠人參」大芸種植產業,目前不僅連片的紅柳梭梭成為遏制風沙的人工屏障,接種的大芸產量也年年增加,鋪就了村民的脫貧致富路。
  • 【脫貧攻堅】致富玫瑰帶來紅火日子
    新疆經濟報訊(記者劉翔 通訊員張淑華報導)挖一勺玫瑰花醬均勻地抹在饢餅上,一口咬下,巴來提 · 買吐送的面部表情瞬間都被「甜」得美滋滋的。「這麼多年我早上就愛吃這種玫瑰花醬饢,好吃又管飽。」2月1日一大早,迅速解決了早餐問題後,這位于田縣阿熱勒鄉拜什託格拉克村的村民開著小車,朝「依娜克」農民合作社的方向駛去。
  • 辛國榮在石灘鎮調研時強調 以產業發展帶動百姓增收致富
    、產業興、百姓富的鄉村新畫卷。他還叮囑經營戶,要藉助獨特的生態資源稟賦,發展特色旅遊業帶動周邊農民增收致富。隨後,辛國榮來到雙寨山農旅融合發展項目、順友稻米種植專業合作社等地,實地了解項目規劃建設情況。
  • 阿迪力·阿不都熱扎克:沙漠玫瑰成為貧困群眾「致富花」
    核心提示:每年五月開始,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的和田地區于田縣奧依託格拉克鄉就沉浸在玫瑰的芳香之中。全國人大代表阿迪力·阿不都熱扎克帶領群眾在沙漠邊緣種植玫瑰,讓小小的玫瑰花成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幸福花。
  • 定南縣發展林下中藥材產業 帶動農民年人均增收1300多元
    大樹下栽種的草珊瑚、黃精長勢良好,到處瀰漫著中草藥的芳香。忠誠村誠興中草藥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郭迪文告訴記者:「2016年我們組織林農在林下種植中藥材,現在全村有62戶加入了合作社,種植有草珊瑚、黃精2100多畝。從今年開始,一半以上的林農開始有一萬元以上的收入,收入將逐年增加。」
  • 專業種植帶動農民致富
    曾馬勝是遂溪縣草潭鎮人,曾在外地工作,後辭職回到老家承包土地發展農業,幾經失敗,終於走上致富的道路。目前,他承包的土地達3000多畝,是當地最大的專業種植戶之一,帶動了一方農業生產發展和農民致富。2014年,曾馬勝開始成立「遂溪縣茅山種植專業合作社」, 該合作社由127戶農民組成,當時貧困戶有101戶。新生力量的加入,合作社「芝麻開花節節高」,加入合作社的農戶每年收入也穩步增長。另外,他不斷調整種植結構,除了保持番薯、西瓜產業,還發展火龍果、火參果等新興產業,並延伸到港門鎮和雷州市客路承包土地種植香蕉等。
  • 新疆疏勒縣:發展優勢產業 帶動農民增收
    近日,新疆疏勒縣庫木西力克鄉庫木西力克村村民熱比婭·阿卜杜克熱木正在村裡的大棚內進行蔬菜種植管理。自從新疆農科院駐村工作隊進駐以來,村裡開始發展溫室大棚育苗和蔬菜種植,追求上進的熱比婭·阿卜杜克熱木通過工作隊組織的技術培訓,很快就在這裡找到了工作,有了穩定的收入,生活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 連莊鎮:發展特色農業 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連莊鎮:發展特色農業 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2020-12-25 16: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疆于田縣:精準施策 穩就業促脫貧
    新疆于田縣斯也克鄉克尕孜村始終堅持「就業一人、脫貧一戶」的工作思路,充分利用龍頭企業、片區工廠、扶貧車間等載體作為吸納農民轉移就業的主陣地,增加就業崗位,提高農民工資性收入,實現穩就業促脫貧的目標任務。
  • 「產業+就業」——新疆機場集團的特色脫貧之路
    2018年,新疆機場集團充分挖掘新疆傳統食品手工饢文化,投資200餘萬元在于田縣木尕拉鎮吐格曼闊恰村建立了集加工包裝、經營銷售、品牌打造為一體的傳統手工打饢合作社,讓村民藉助傳統手藝增收致富。「我每天可以打400個饢,每月能領到近4000元左右的工資,現在日子過得太好了。」29歲的艾則孜·買吐送高興地說。
  • 新疆于田縣:企業復工復產助推貧困戶就業增收
    3月2日,新疆赫彩服飾有限公司第一車間員工莫提熱古麗·買買提為工人測量體溫。 位于于田縣木尕拉鎮扶貧產業園的新疆赫彩服飾有限公司在落實各項防控措施的同時,恢復生產,做到防疫生產兩不誤、兩促進,助推貧困戶穩就業、促增收。「我主要負責測體溫工作,每天對員工進行四次測體溫,雖然工作辛苦,但為了大家的健康公司的正常運營,我覺得不累。」員工莫提熱古麗·買買提說。
  • 虎林市東方紅鎮發展木耳產業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人民網哈爾濱5月7日電 「五一」期間,在虎林市東方紅鎮明圓景木耳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內,菌袋生產廠房、發酵菌室等一應俱全,工人們戴著口罩,拉著菌袋車往返於車間與大棚之間,一派繁忙景象。自全市復產復工後,東方紅鎮疫情防控工作不鬆懈,產業發展不斷檔,結合木耳產業應季生產的實際,科學規劃、因地施策,積極引導幫助明圓景木耳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加快開啟食用菌木耳生產,帶動農民就業,確保春季木耳豐產豐收。明圓景木耳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是虎林市遠近聞名的「菌種研發 木耳種植 產品加工 網際網路銷售」運營基地。
  • 新疆洛浦:紅棗產業強起來 農民口袋鼓起來
    12月9日,冬日暖陽照在新疆洛浦縣拜什託格拉克鄉依提帕克吾斯塘村的紅棗晾曬場,一片火紅。買吐送·麥提託合提和家人忙著將晾曬好的紅棗裝箱打包,「這是最後一批收購商預定的紅棗,今天發完貨,今年的棗就賣完啦!」買吐送喜笑顏開道。從10月底開始,他就奔走忙碌在棗園裡,打棗、撿棗、晾曬、分揀、裝箱、銷售。
  • 貴港市港南區:富硒產業帶動貧困群眾增收
    近日,廣西貴港市港南區東津鎮大李村駐村工作隊根據富硒土壤豐富,特色產業多樣化等實際情況,鼓勵和引導貧困戶發展富硒紅薯、木瓜、蔬菜,養殖黃沙鱉、肉牛等特色產業。大李村的富硒香米在當地相當搶手,全村有100多畝富硒稻發展成訂單農業。
  • 【鄉村振興】德慶縣回龍昇平村:「一村一品」助力農民增收致富
    【鄉村振興】德慶縣回龍昇平村:「一村一品」助力農民增收致富 2020-06-11 17: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