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統道藏》洞神部---太上老君內丹經.

2021-02-08 中華道家


太上老君內丹經


老君日:夫學長生久視、不死之道,先須理心、正行,然後習氣。道則有三,上有還丹金液,中有神水華池,下有五金八石。術亦有三,上有神仙抱一,中有富國安民,下有強兵戰勝。若得其一,萬事畢矣。神仙抱一者,玉爐烜赫,姥女端嚴,嬰兒含嬌,深根固蒂,五行匹配,八卦相連,此之謂上也。富國安民者,龍盤金鼎,虎繞丹田,黑白真金,鉛汞至寶,水火既濟,日月騰輝,一片火輪,九年丹鰲,此之謂中也。強兵戰勝者,一殿恢張,三峰蒼翠,表夫妻之心意,放龍虎以往來,兩湊玄關一泥丸道,此之謂下也。

老君曰:夫煉大丹者,精勤功行,清靜身心。僻靜深山幽玄石洞,絕於雞犬,斷卻是非,不睹外物,不聽外聲,一心內守,無勞外求。大凡修道,必先修心。修心者,令心不動。心不動者,內景不出,外景不入,內外安靜,神定炁和,元炁自降,此乃真仙之道也。

老君日:聖人以身為國,以心為君。心正則萬法皆從,心亂則萬法皆廢。復以精氣為民,民安則國霸,民散則國廢。

老君曰:修生之法,保身之道,因氣安精,因精養神,神不離身,身乃長健。凡修大道,利於生靈之性,發人智見,使人達道,得天衝虛之氣也。

老君曰:心有所愛,不用深愛。心有所憎,不用深憎。如覺偏頗,即隨改正。處富者勿謂長富,居貧者勿謂長貧。貧富之中,常當奉道。道不在煩,心不可亂。勿思衣食,勿思嗜欲,勿思名利,勿思榮辱,抱一守中,自然之道也。

老君日:夫煉大丹者,固守爐灶,返老還童,功成行滿,氣化為血,血化為精,精化為髓。一年益氣,二年益精,三年益脈,四年益肉,五年益髓,六年益筋, 七年益發,八年益骨,九年益變形神,身中有三萬六千精光神,居身不散。身化為仙,足下雲生,頂中鶴舞,號曰長生。修功不怠,關節相連,五臟堅固,內炁不出,外炁不入,寒暑不侵,兵刃不傷,升騰變化,壽齊天地,玉女侍衛,玉童相隨,上佐玉皇,下度黎庶,號日真人。

老君日:玄中有玄是我命,命中有命是我形,形中有形是我精,精中有精是我氣,氣中有氣是我神,神中有神是我自然之道也。

老君日:長生之體,久視之門,洗心易行,乃成正真。然除想化物,要掙六根,邪魔遠離,眾病無因,通幽顯聖,無不成真。須明恍惚,輔弼帝君。太上日:自己三清,何勞上望?自己老君,何勞外覓?知之修煉,謂之聖人矣。

太上老君內丹經竟





相關焦點

  • 《正統道藏》洞神部---太上老君內觀經
    太上老君內觀經老君曰:天地媾精,陰陽布化,萬物以生。承其宿業,分靈道一。父母之和合,人受其生。太上老君內觀經竟
  • 中華道藏,正統道藏正一部《太上老君枕中經》
    中華道藏,正統道藏正一部《太上老君枕中經》經名:枕中經。撰人不詳。三篇同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正一部。《太上老君枕中經》老君曰:大道無形,常居杳冥,隨機化物,以應精誠,子能寂念,受吾真經。枕中經釋義《太上老君枕中經》主要介紹入睡前如何布氣組場,避免睡覺的時候精氣神的流失,有著很實用的價值。對於善於思考的人,也有一定的啟迪作用。)
  • 內丹功源流傳承簡明一覽表
    而劃<先天八卦圖> 廣成子中華內丹始祖。黃帝內丹之師。事跡載<莊子·在宥篇>,古代曾流傳其<自然經>。 西王母中華上古道真。事跡載<道藏>並存<西王母下仕道>岐伯黃帝時中醫名醫。黃帝與其論醫道而著成<黃帝內經>。 黃帝中華道家始祖,道家內丹祖師。
  • 正統道藏.洞真部本文類.明正統十年內府刊本
    這部《道藏》共收道經 5305 卷,480 函,被稱之為《正統道藏》。《正統道藏》於正統十年(1445)竣工,正統十二年(1447)印製完成,並立即頒賜天下名山宮觀。《明英宗實錄》卷一五〇云:正統十二年 「刊造道藏經畢,命頒天下道觀。」 其後的明朝皇帝,尤其是英宗與神宗,經常頒賜《道藏》給名山宮觀。
  • 道教內丹修煉功法(上)
    說完,傳授給黃帝《自然經》一卷。春秋戰國時,內丹修煉術已十分盛行。老子成了內丹修煉的開宗者,因為老子將內丹煉養歸就於一個「道」,並指出「深根固蒂」,才是「長生久視」之道。東漢順帝時,張道陵在今四川大邑鶴鳴山創立道教,尊老子為道祖,廣泛吸收各種內丹修煉術,如《太平經》中的愛氣、尊神、重精的思想和內照、存神、食氣、胎息、辟穀的修煉方法,《老子想爾注》中結精、鍊氣、養神、守戒等修行法門,以及魏伯陽《周易參同契》中「參同相類」的修煉模式,從而成為內丹修煉實際的開創者。內丹找到歸屬以後迅速傳播開來,東華帝君一傳太極仙翁葛玄,二傳正陽帝君鍾離權。
  • 隨方設教 | 勾陳天皇大帝是太上老君在星的化身嗎?
    又因北鬥北鬥輔弼二星均不可見,有的道經認為人如果能在觀望北鬥時看到輔弼二星則留形住世,長生神仙。天皇大帝,是南極至真,炎火之祖,勾陳之精。蓬頭黑面,人首蛇身。口吐黑炁,盤繞崑崙。總持萬化,節制雷霆,九天所主,三十六禽。上都九天,日月星辰。中統五嶽,城隍威靈。下通河海,十二泉扃。北酆九壘,水陸陽冥。神拒者滅,鬼拒者刑,命令到處,莫敢不遵。
  •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王元暉)
    經名: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南宋道士白玉蟾分章正誤,元終南山道士王元暉注。據徒記稱,書成於皇慶元年(1312)。書前有序記及圖象數篇(原誤題《清靜經注》)。正文一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洞神部玉訣類。
  • 「內丹」對於神魔有多重要?《道德經》揭開修仙了道的真諦
    通過對多種神話傳說的分析和觀察,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內丹具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它是具有靈性基礎的動物,通過長期的修行之後,在身體中凝結成的高能量物質,位於與命門相對的身體前部下丹田中。第二,內丹是修行成果的「儲水池」,所有修煉得來的能量精華都會儲存於此,久而久之,量變引起質變,生命維度就會得到躍升,從動物化成人形,再從人形修煉成仙。
  • 「內丹」對於神魔有多重要?修仙的理論根據來自《道德經》
    它既可以儲存能量,也可以輸出能量,比如在主體發生損傷的時候,發動內丹就會提供能量滋養全身,抵禦外來侵害,幫助肉體快速恢復健康。或者需要為第三者療傷或者輸出功力時,啟動內丹,就能將其中儲存的能量傳遞給第三人。可見內丹對於神魔來說十分關鍵。
  •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無名氏)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經名: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原題無名氏注,約出於宋代。一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洞神部玉訣類。參校本:杜光庭等注本。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無名氏注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
  • 菩提祖師半夜傳給悟空的口訣,實為道家的內丹修煉功法,口訣詳解
    悟空飄洋過海前往西牛賀州訪道尋仙,後經樵夫指引拜在方寸山須菩提祖師門下,由於天生聰慧,識得祖師妙音,又猜破盤中啞迷,終於在一日半夜三更時,得到祖師秘傳的一段口訣,這段口訣有人稱為是上品天仙訣,詳述如何厲害無比美妙絕倫,倒也沒這麼誇張,其實就是道家修真的一段尋常內丹修煉功法,下面請聽樵夫細細道來
  •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妙經纂圖解注(王玠)
    經名:太上老君說常清靜妙經慕圖解注。元代道士王玠(字道淵)撰。一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洞神部玉訣類。太上老君說常清靜妙經序竊謂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化之不測之謂神。夫太上老君之神聖,居混沌之始,為萬炁之宗,變化不可測也。
  • 道教內丹養生學「識神」的概念和表現形態
    [1]三國時代的康僧會編譯《六度集經》云:「深睹人原始,自本無生。元氣,強者為地,軟者為水,暖者為火,動者為風,四者和焉,識神生焉。」[2]認為識神是由地、水、火、風四者和合而生的。及至北宋,內丹家張伯端提出「欲神」概念,是內丹養生學中較早使用類似術語的。其《青華秘文》云:「夫神者,有元神焉,有欲神焉。元神者,乃先天以來一點靈光也;欲神者,乃後人所染氣稟之性也。」
  • 太上老君供奉方法
    延熹八年(165),邊韶作《老子銘》說:「世之好道者觸類而長之,以老子離合於混沌之氣,與三光為終始。」因為有這種社會傳言作背景,五鬥米道經書《老子想爾注》乃稱「一散形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南北朝(420~589)時,南方道教崇三洞教主三清天尊,北方道教則崇老子神化之太上老君,在南朝道教所傳七部經教體系中,道德天尊所說洞神部經是《三皇經》,老君所說《道德經》是太玄部首經。
  • 太上老君的師傅是誰?
    太上老君的師傅是誰?太上老君是個怎樣的人,他在中華神話體系中有怎樣的地位?中華上下五千年,文化傳承永不斷。自有文字記載以來,就有了神話傳說。關於太上老君的傳說由來已久,中國正統道教尊老子為太上老君化生。老子在歷史上也是鼎鼎大名的人物,他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留下《道德經》影響千秋萬代,當今全世界都在拜讀。太上老君又被稱為帝師,萬道之祖。在道教中,老子更是最高尊神,化生萬物生靈,一氣化三清,代表大道,生於億億劫前,混沌未開之時就已存在,所以無人敢稱是太上老君的師傅。
  • 道教經典|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闡釋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是道教的經典之作,相傳是太上老君西遊龜臺之時,為西王母說常清靜經。後經仙人轉傳,為葛玄所得,筆錄而傳之於世。即經文中葛玄所說:"吾昔受之於東華帝君,東華帝君受之於金闕帝君,金闕帝君受之於西王母。西王母皆口口相傳,不記文字,吾今於世書而錄之。"
  • 道教至高尊神太上老君道德天尊,八十一章明道德,百千萬億鎮玄都
    著有震古爍今的萬經之王《道德經》。每年農曆二月十五日為道祖老君的聖誕日,為國際道教節。一氣含三混沌初,太清立教自虛無。誰將周禮東傳孔,誰入函關化胡夷。八十一章明道德,百千萬億鎮玄都。太上老君就是道,老子就是德,體用合一,道德可並提;天人合一,太上老君老子並稱。太上老君無形不可見,老子有形可以顯。所以,道生萬物,也就是太上老君生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