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劇團戲韻悠長 服務基層根植沃土

2020-12-16 中國網財經

  「我們河南的老百姓常說,送戲送到大門口,老戲新戲啥都有。我算了一筆帳,河南約有民營劇團2000個,一個劇團一年演200場戲,整個河南一年就是40萬場戲,每場戲有1000名觀眾,一年就能服務觀眾4億人次,為基層精神文明建設、活躍鄉村文化生活作出了巨大貢獻。」前不久,中國劇協第二屆民間職業劇團優秀劇目展演在河南省鄭州市舉辦,中國劇協副主席、河南省劇協主席李樹建談到河南民營劇團在滿足基層群眾文化需求方面發揮的巨大作用時,驕傲地說。

  此次展演,來自安徽、河南、寧夏、山西、甘肅、北京、上海、浙江、江蘇9個省區市的民間職業劇團上演了10臺劇目,涵蓋黃梅戲、豫劇、眉戶劇、北路梆子、秦腔、京劇、話劇、越劇、滬劇等戲劇樣式和劇種,既有京劇《思·凡》、豫劇《程嬰救孤》等傳統戲,也有黃梅戲《太白醉》、豫劇《風雨行宮》等新編歷史劇,還有眉戶劇《六盤春雨》、滬劇《海虞媽媽》等現代戲。展演劇目充分展示了民間職業劇團在藝術上不輸國有院團的實力,突出體現了其在戲劇事業、文藝事業的繁榮發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把戲送到驢都上不去的地方

  「山西有個嫦娥梅花晉劇團,演員背著行李,把戲送到驢都上不去的地方,那裡有最看不著戲、最需要看戲的老百姓。」原文化部政策法規司司長、戲劇評論家康式昭說,「文藝為人民服務,人民在哪裡?有一大部分在農村。誰在為人民服務?有一大部分是基層的、民間的劇團,不是一年下去一兩次,而是就生長在廣闊的基層,長期地為廣大基層觀眾演出。」

  根據河南省文化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劉景亮的研究,民間職業劇團的生命力極強,而且歷來是基層演出為主體,「以山西為例,新中國成立初期,當地國有院團有兩三個,民間劇團有上百個;在特殊歷史時期,依然有很多『地下劇團』活動;國民經濟稍一好轉,一些稀有劇種的民間劇團就生長出來了;後來國有院團增多了,民間劇團仍是國有院團數量的十倍以上,大量演出是民間劇團完成的」。

  「好的民間劇團日常都能演出大量的傳統戲,也就是他們的『吃飯戲』。」在福建省藝術研究院原院長、研究員王評章的視野中,以閩劇為例,民間職業劇團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守護者、傳承者,「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唱腔、流派、行當,現在國有院團不演了,但是民間還有記憶,民間劇團還在演,閩劇中一些消失的技藝還以這種形式保存在民間。」

  如魚得水地活躍在民眾中

  河南小皇后豫劇團豫劇《風雨行宮》在殘酷的宮廷鬥爭中展現個體命運、深入發掘人性,塑造了鮮明的人物形象,自20世紀90年代上演以來一直深受觀眾喜愛,不僅成為本劇團常演不衰的代表劇目,也廣為其他劇團、劇種搬演,是一出「誰演誰紅」「哪個團演哪個團火」的戲,主人公金桂的初代扮演者王紅麗如今已經傳授了60多名弟子,此次展演中,幾個主要演員都是她的學生,年齡在30歲左右,已經形成了年輕的新一代演出陣容。

  上海上藝戲劇社話劇《生命行歌》根據上海市金山區一家舒緩醫院的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舒緩病房中5個病人、3個醫護人員的故事,探討臨終關懷,思索人如何面對生命的最後時光。「老戲骨」的表演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康式昭用包容性、靈活性、草根性來概括當代民間職業劇團的特點。包容性體現在藝術水準的寬鬆上。「像《生命行歌》,演出者都是成熟的表演藝術家,這臺戲的藝術水準甚至超過了有些國有院團;像《六盤春雨》,表演也許相對業餘,但他們活躍在第一線,承擔著在廣大農村宣傳精準扶貧的任務,只要戲是老百姓需要的、喜歡看的,藝術水準上的要求可以放寬。」。

  靈活性體現在成員、演出的自由上。農村有很多民間劇團演出是季節性的,農閒時敲鑼打鼓送戲,農忙時就解散。這種靈活機動是國有院團不具備的優勢。草根性體現在民間職業劇團植根於民眾,如魚得水地活躍在民眾中。追求人民群眾喜聞樂見是民間職業劇團的良好傳統。

(責任編輯:羅伯特)

相關焦點

  • 根植沃土擔使命 服務人民踐初心
    「大力弘揚烏蘭牧騎的優良傳統,紮根生活沃土,服務牧民群眾,推動文藝創新,努力創作更多接地氣、傳得開、留得下的優秀作品,永遠做草原上的『紅色文藝輕騎兵』。」習近平總書記2017年11月21日在給烏蘭牧騎隊員回信中的殷殷囑託,激勵新時代烏蘭牧騎牢記使命、根植沃土,不忘初心、服務人民。萬裡北疆,烏蘭牧騎的鮮紅旗幟迎風飄揚。
  • 根植沃土擔使命 服務人民踐初心 ——內蒙古推動新時代烏蘭牧騎...
    「大力弘揚烏蘭牧騎的優良傳統,紮根生活沃土,服務牧民群眾,推動文藝創新,努力創作更多接地氣、傳得開、留得下的優秀作品,永遠做草原上的『紅色文藝輕騎兵』。」習近平總書記2017年11月21日在給烏蘭牧騎隊員回信中的殷殷囑託,激勵新時代烏蘭牧騎牢記使命、根植沃土,不忘初心、服務人民。萬裡北疆,烏蘭牧騎的鮮紅旗幟迎風飄揚。
  • 把「四服務」根植於貴州科技發展的沃土中
    「十三五」以來,貴州省科協立足貴州實際,服務改革發展大局,採取一系列措施深入開展決策諮詢、科學普及、學術交流活動,聚力脫貧攻堅等工作,切實履行為科技工作者服務、為創新驅動發展服務、為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服務、為黨委政府科學決策服務的職責,把「四服務」根植於貴州科技發展的沃土中,取得了積極成效
  • ——浙江民營劇團生存觀察
    每逢春節,民營劇團無不厲兵秣馬、精神百倍地投入到面向城鄉觀眾的文化藝術服務中,期待著通過黃金季節的繁密演出,在取得開門紅的同時,使劇團和事業發展壯大。  眾所周知的是今年春節遇上了疫情,城鄉演出市場受到巨大衝擊。不得不說,這對民營劇團是一個不小的考驗。各地民營劇團積極響應國家疫情防控的要求,第一時間終止演出、取消合同,並投入到全民抗疫的各項工作中。
  • 王玉珏:紮根基層沃土 衝鋒在前踐誓言
    新時代應急人好樣子丨王玉珏:紮根基層沃土 衝鋒在前踐誓言  擔任寧夏消防救援總隊石嘴山市支隊平羅縣大隊定遠街消防救援站站長的王玉珏,投身消防救援事業17年,訓練場上「勤學苦練、磨礪鋒芒」,災害面前「不懼艱險、衝鋒在前」,先後參加火災撲救和搶險救援任務4000餘次,搶救、疏散被困群眾近千人,榮立個人三等功3次,被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
  • 工作為什麼要從基層做起,根植職場,是職場晉升的重要資歷
    基層工作經歷,是根植職場的基礎,更是職場晉升的重要資歷:從基層工作做起,有利於直接深入了解基層一線工作的實際情況,這是根植職場的基礎基層員工在企業的佔比最多,管理好企業,必須能夠接地氣的了解基層工作和基層員工
  • 342家單位上榜第八屆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
    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近日,中央宣傳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廣電總局下發《關於表彰第八屆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的決定》,第八屆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名單正式向社會公布。
  • 《衣尚中國》演繹「戲韻之美」 戲服 彰顯中國人的文化自信
    唱念做打,巧目顧盼、水袖揮動、霓裳翻飛……中國的戲曲舞臺上, 流淌著中華民族的風骨和風情,滋養著中國人的精神家園,第六期《衣尚中國》之「戲韻之美」便帶領人們遊曳於有聲有色的戲曲藝術舞臺上,探究戲服背後的??精神、歷史變?,在戲服的意蘊中品讀中國文化的山高水長。
  • 《衣尚中國》之「戲韻之美」:戲服,會講故事的全能藝術家
    唱念做打,巧目顧盼,水袖揮動,霓裳翻飛……中國的戲曲舞臺上,流淌著中華民族的風骨和風情,滋養著中國人的精神家園,第六期《衣尚中國》之「戲韻之美」便帶領人們遊曳於有聲有色的戲曲藝術舞臺上,探究戲服背後的人文精神、歷史變革,在戲服的意蘊中品讀中國文化的山高水長。
  • 名西劇團:一年過來春已至,莊戶劇團鬧新春!
    名公社區新春娛樂晚會前身是名公劇團,名公劇團雛形起源於民國,發展於建國後。早期名公劇團,由名公村鄉土藝人發起組建,至今已有百餘年歷史。1983年,名公村分為名東、名西、名南、名北四村。由於名公村戲臺位於名西村村委一旁。故而沿襲了此傳統。近年來,伴隨著社會的發展,逐漸演變為名公社區新春娛樂晚會。脫胎於歷年劇團以戲劇為主的表演形式,融合創新,融入現代廣場舞。
  • 【鑄就無悔青春】趙少輝:夢想從基層起航,青春在瑤鄉沃土綻放
    【鑄就無悔青春】趙少輝:夢想從基層起航,青春在瑤鄉沃土綻放金羊網  作者:周聰  2020-05-07 2006年以來,廣東省共有近2
  • 山東定向選調生劉萱:願不負期望,勇擔使命,根植基層,破土而生
    選調生是個特殊的群體,從校園至基層,從群居至獨居,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更需要樹立堅定的信念,享受孤獨、勇往直前。為此有了幾點期許:牢記身份,守住初心,做一個有追求的人。記得剛開始接觸選調生這個名詞時心中還是充滿迷茫的,何為「選調」,選擇優秀高校畢業生到基層服務。
  • 第八屆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表彰名單(共342家)
    一、縣級文化館、圖書館、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先進集體(64家)北京市延慶區文化館天津市北辰區瑞景街道瑞益園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天津市津南區小站鎮文化站河北省承德縣文化館河北省井陘縣南峪鎮綜合文化站山西省蒲縣人民文化館內蒙古自治區牙克石市文化館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左旗巴潤別立鎮文化體育服務中心遼寧省鳳城市大梨樹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
  • 藉民間捐款 臺灣紙風車劇團為鄉村兒童演500多場
    摘要:(記者 鄭巧張一凡)有「臺灣第一兒童劇品牌」之稱的紙風車劇團14日在臺北宣布,始於2006年的鄉村兒童藝術工程,累計收到捐款3.7億元(新臺幣,下同),共演出580場,觀看人數已達128萬人次。   中新社臺北3月14日電 (記者 鄭巧張一凡)有「臺灣第一兒童劇品牌」之稱的紙風車劇團14日在臺北宣布,始於2006年的鄉村兒童藝術工程,累計收到捐款3.7億元(新臺幣,下同),共演出580場
  • 《衣尚中國》譚正巖、張萌、馬可邀您共賞「戲韻之美」
    12月19日本周六晚7點檔,《衣尚中國》第六期「戲韻之美」將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藝頻道播出。張萌、馬可將在「譚門第七代傳人」譚正巖的帶領下,探尋唱念做打背後的濃墨重彩,揭秘隱藏在京劇衣箱裡的一顰一笑。
  • 觀眾在哪裡,戲就送到哪裡(服務農民 服務基層)
    近日,湖北省花鼓戲藝術研究院(潛江市花鼓劇團)「紅色輕騎兵」來到了潛江市龍灣遺址,連續演出十餘場次。一出出好戲演得精彩,群眾看得高興、聽得入迷。「近十多年來,我們始終深入生活、紮根人民,在基層一線、田間地頭為人民群眾送戲演出,足跡遍布江漢平原各市、區、鎮、村組,年均開展戲曲進鄉村、戲曲進校園、主題展演等各類惠民演出約220場、惠及群眾30萬人次。」湖北省花鼓戲藝術研究院院長徐中兵說。「觀眾在哪裡,戲就送到哪裡。」
  • 為百姓唱戲——一個「莊戶劇團」的78年
    當年,劇團人在敵佔區創作並演出了《送子參軍》等作品,極大鼓舞了群眾抗日鬥志。起源中國北方農村、表現大眾生活的評劇深得百姓喜愛。直到上世紀80年代,豐潤區評劇團很紅火,被百姓親切地稱為「莊戶劇團」。「每次出門,都趕著馬車,拉著煤球、大鍋和鋪蓋卷。到了演出的村子,還沒搭臺子,老鄉就熱情地幫著把行李往家裡搬。」
  • 吉林省14家單位獲「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
    日前,中央宣傳部、文化和旅遊部、廣電總局公布了第八屆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評選表彰名單,吉林省共有14家單位榜上有名。
  • ...基層高校畢業生提名獎」獲得者趙少輝:讓青春在瑤鄉沃土綻放光芒
    【中國夢·踐行者】全國「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提名獎」獲得者趙少輝:讓青春在瑤鄉沃土綻放光芒金羊網  作者:周聰  2020-01-07 在趙少輝的腦海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