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中國民營經濟如何突圍

2020-12-23 共工日報社

疫情期間,中國民營經濟如何突圍。

共工日報社-共工網廣州電 12月16日龔建光參加廣東省企業創新發展協會活動,會議在廣州合你意會議廳舉行,他在會上發言 :中國民營企業家應放棄某些想法及包袱,輕裝出發。應該正確看待問題,把問題歸還於屬地。放棄等待宏觀調控的輸血,一個企業靠輸血是一條不歸路。大數據時代,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企業家和員工應該正面探討、試探企業運營造血功能,共同渡過難關,根據自然變化共同創造營商環境。

達爾文的進化論認為物種是通過遺傳、變異和自然選擇,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複雜不斷地進化著、發展著。觀察自然界的演進,能夠生存下來的生物,並不一定是體積最龐大又或者最強有力的。所謂適者生存,競爭的最後,也許不是力量與力量的對抗,而是物種與物種的比拼。企業與生物的系統進化相類似,物種之間均採取共生、伴生和寄生並奉行「R對策」和「K對策」生存對策,它在外界環境變化和內部調整的相互作用中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演替進化。企業的進化同樣以適應性為前提,企業在進化中提高了適應能力。

企業進化論理論(enterprise evolution theory),源於進化經濟學(Evolutionary Economics),其發展歷程可追溯至約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和阿門·艾爾奇安(Armen.Alchian)的「企業擬生物特性」研究。在其《經濟發展理論》一書中,熊彼特提出,資本主義經濟是一個以技術和組織創新為首要特徵演化的動態系統。現代的進化經濟學家們批判地繼承了熊彼特的基本觀點,並將研究的範圍擴展到許多被熊彼特本人所忽略的領域,其中之一,就是提出了企業具有類似生物進化的演替思想。從某種意義上說,對大環境的適應能力,成為決定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決定力量。

在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自然世界歷史長河中,面對有限的市場容量和生存空間,企業是否被淘汰,取決於企業自身的機制與力量。換言之,企業需要有一種不斷自我進化和不斷適應外部環境的內在求變能力。唯有脫胎換骨,方能長生久視;唯有不斷進化,才能贏得未來。

當前,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經濟發展面臨較為嚴峻的國內外環境,經濟下行壓力持續,有一些企業因為適應不了經濟環境的變化而面臨虧損甚至倒閉。適合經濟環境和財政、貨幣政策的變化,適應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適應消費和市場對產品、服務更苛刻的選擇,這是企業進化的必然要求。如果企業不能夠及時進化,提升創新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必然要被不斷變化的經濟和市場環境所淘汰。

由此可見,企業無論是組織升級,還是技術創新,還是戰略調整,都是為了適應進化,為了更好適應環境的變化。企業唯有不斷按照規律進化,才可長盛不衰基業長青。

作者:龔建光系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特約研究員

來源:共工日報社-共工網獨家稿

相關焦點

  • 逆境突圍後中國民營企業迎來哪些新機遇?
    文/王恩博 今年以來,中國許多民營企業面對疫情衝擊奮起自救、逆境突圍。新的一年已在「敲門」,隨著中國經濟運行逐漸恢復常態,民營企業將迎來哪些新機遇?「張謇精神的時代意義」2020年度論壇12日在北京舉行,多位與會專家學者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給出答案。
  • 中國經濟如何突圍「三期疊加」?
    一是2020年是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年,意味著中國的經濟結構將完成一次從量變到質變的轉變;二是2020年是中國「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意味著中國在2020年之後的未來五年發展,又將有一次新的「引路」。
  • 李兆前:民營經濟是中國經濟復甦和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
    第一、民營經濟與國有經濟一樣,都是中國經濟復甦的生力軍。放眼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和百年變局交織、全球經濟陷入嚴重衰退、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危中有機,保持定力者穩;變中有機,勇於創新者勝。前三季度我國GDP同比增長0.7%,扭轉了上半年的下降局面;10月份,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工業企業累計利潤增長實現由負轉正,中國經濟恢復態勢更加穩定。
  • 河北民營經濟發展勢頭穩成色足
    以變應變、逆境突圍。面對疫情,河北省積極引導企業尋求發展新機遇。線上會診、虛擬會展、遠程辦公、無接觸配送等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對衝疫情影響,激發全新動能。疫情期間,君樂寶通過線上發布會推出君樂寶優萃有機奶粉,試銷首月訂單過億元;恆潤集團應用全自動化生產線,用機器人頂崗上班;藉助雲辦公平臺,唐山啟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遠程為全國客戶提供24小時技術服務。
  • 「十三五」期間民營經濟領域法治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法治是最...
    世界銀行《全球營商環境報告2020》顯示,中國總體排名第31名,是該報告發布以來中國的最好名次。其中,評價民商事司法制度與法院工作質效的「執行合同」指標在190個評估經濟體中位居前列、排名第5;體現司法制度與工作機制的「司法程序質量」指數,得分16.5,排名第1。
  • 名家視點|中國經濟如何突圍「三期疊加」
    這樣的增速,放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以及「三期疊加」背景之下,實屬不易。實際上,「三期疊加」這個經濟術語上一次給我們帶來影響是在2013年,而在2019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三期疊加」時隔多年再次出現在會議公報中。同時,會議強調,全面做好「六穩」工作,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 中國民營經濟研究會聚焦研討「三新」
    (記者張文燕)8日,中國民營經濟研究會五屆二次理事會暨新階段新格局新使命研討會在北京召開。要著眼於暢通國民經濟循環體系的運行環節,關注民營企業如何參與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分析民營經濟如何參與優化收入分配結構等問題;要著眼於優化國內循環體系的空間布局,就暢通區域之間生產要素配置循環、推動產業鏈融合提出意見建議;要著眼於築牢國內循環體系的產業根基,研究民營企業如何參與戰略性新興產業、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就構建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新型產業合作體系提出意見建議;要著眼於打造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營商環境,
  • 閬中統一戰線發揮「四種優勢」助力民營經濟發展
    閬中市充分發揮統戰工作優勢,切實把助力民營經濟發展作為工作的重點,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實在行動上,取得良好效果。一是發揮人力優勢為民企「發聲」。組織統戰部、工商聯機關幹部和民主黨派、工商聯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緊緊圍繞閬中民營經濟發展中的難點、熱點問題深入調研,積極反映企業的建議與呼聲,協調相關部門努力為民營企業的生產、經營、發展營造寬鬆良好的環境。今年以來、組織專題走訪調研10餘次,特別是疫情復工復產期間,幫助12家企業解決了資金周轉、人才緊缺等燃眉之急。
  • 「2020世茂海峽胡潤中國500強民營企業發布會」暨大灣區民營經濟...
    大灣區作為我國民營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是港澳參與國內循環的重要切入點,將成為中國經濟提質升級的主場,促進三地融合和民營企業轉型發展,對大灣區具有重要意義。2020年11月25日,世茂海峽攜手胡潤百富在廣東佛山,聯合舉辦「2020世茂海峽胡潤中國500強民營企業發布會」暨大灣區民營經濟論壇,研討新局勢下中國民營企業的新風向,助力大灣區經濟發展再上臺階。
  • 2020甌江金融論壇暨金融服務民營經濟系列活動即將舉行
    論壇將以「新格局新任務金融服務民營經濟發展新徵程」為主題,邀請到了黃奇帆、姜建清、朱民、李揚等多位在中國金融行業有著非凡影響力的重磅嘉賓,在主旨演講環節,就目前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在全面落實中央提出的「六穩」、「六保」任務過程中,溫州的民營經濟如何更好地發揮作用,金融業如何更好地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服務和支持等方面建言獻策,發表真知灼見。
  • 2020甌江金融論壇 暨金融服務民營經濟系列活動即將舉行
    論壇將以「新格局 新任務 金融服務民營經濟發展新徵程」為主題,邀請到了黃奇帆、姜建清、朱民、李揚等多位在中國金融行業有著非凡影響力的重磅嘉賓,就目前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在全面落實中央提出的「六穩」、「六保」任務過程中,溫州的民營經濟如何更好地發揮作用,金融業如何更好地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服務和支持等方面建言獻策,發表真知灼見。
  • 2020中國新經濟企業500強榜單:民營企業成新經濟主力軍
    與重資產、重工業的傳統企業不同,民營企業大多起步規模較小,重視科技創新,商業模式靈活,能夠迅速填充新經濟領域的需求缺位。近日,「2020中國新經濟企業500強發布會」在浙江杭州舉行。中國企業評價協會發布了「2020中國新經濟企業500強榜單」及分析報告。榜單顯示,新經濟企業500強以民營企業為主,上榜數量達到426家,國有企業為74家。
  • 中國經濟奮力突圍(17))
    戰疫期間,以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為代表的數字科技大顯身手。面臨經濟突圍新挑戰,科技創新的作用不容小覷。抓研發的,復工順利;推新品的,訂單不愁;技術硬的,出洋過海。憑藉科技創新這一強勁推動力,中國經濟「航母」正破浪前行。  科技助攻,應對疫情比實力  在位於河北燕郊的北京誼安醫療系統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基地,工人正在生產車間加班加點地忙碌著。
  • 定州民營經濟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這次大會定了!
    定州民營經濟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這次大會定了!12月10日,在收聽收看全省民營經濟發展大會後,我市立即召開民營經濟工作會議,貫徹落實全省會議精神,對民營經濟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市長張濤出席會議並講話,市領導周勝會、李克明、劉永勝、梁楓、高文華等出席。
  • 青島亮出「十三五」民營經濟成績單:民營市場主體增長86.15%
    其中,實有民營企業61.02萬戶,較2015年增長119.97%。「十三五」期間,我市民營經濟註冊資本比2015年末增長2.38倍,民營註冊資本穩步增長。特別是2019、2020年兩年,通過開展壯大民營經濟攻勢,我市民營註冊資本增量實現突破性上漲。2020年我市民營註冊資本突破4萬億元,目前已達46864.33億元,比2015年末增長了238.07%。
  • 2020中國新經濟企業500強榜單顯示 民營企業成新經濟主力軍
    來源:經濟日報榜單顯示,新經濟企業500強以民營企業為主,上榜數量達到426家,這說明民營企業已成為新經濟發展主力軍。與重資產、重工業的傳統企業不同,民營企業大多起步規模較小,重視科技創新,商業模式靈活,能夠迅速填充新經濟領域的需求缺位。
  • 2020中國新經濟企業500強榜單顯示:民營企業成新經濟主力軍
    榜單顯示,新經濟企業500強以民營企業為主,上榜數量達到426家,這說明民營企業已成為新經濟發展主力軍。與重資產、重工業的傳統企業不同,民營企業大多起步規模較小,重視科技創新,商業模式靈活,能夠迅速填充新經濟領域的需求缺位。  近日,「2020中國新經濟企業500強發布會」在浙江杭州舉行。
  •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 中國民營經濟如何更上一層樓?
    中新網北京12月12日電 (記者 夏賓)民營經濟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有多大?「56789」是近一段時間研究者的形象概括,即民營經濟對國家財政收入的貢獻佔比超50%;GDP和固定資產投資、對外直接投資佔比均超60%;企業技術創新和新產品佔比超70%;城鎮就業佔比超80%;對新增就業的佔比貢獻超90%。
  • 湖北省工商聯推進民營經濟人士理想信念教育
    民營經濟人士是改革開放大潮中逐步成長起來的重要群體,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生力軍。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強新時代民營經濟統戰工作的意見》,著重提出要持續深入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實踐活動,引導民營經濟人士不斷增進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
  • 香港旅遊業「冰封」 業界思索疫情退卻如何突圍
    (年終特稿)香港旅遊業「冰封」 業界思索疫情退卻如何突圍中新社香港12月24日電 題:香港旅遊業「冰封」 業界思索疫情退卻如何突圍中新社記者 張曉曦世界旅遊業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下,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