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 中國民營經濟如何更上一層樓?

2020-12-14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12月12日電 (記者 夏賓)民營經濟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有多大?「56789」是近一段時間研究者的形象概括,即民營經濟對國家財政收入的貢獻佔比超50%;GDP和固定資產投資、對外直接投資佔比均超60%;企業技術創新和新產品佔比超70%;城鎮就業佔比超80%;對新增就業的佔比貢獻超90%。

在「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下,民營經濟能起到什麼作用?其自身又如何實現「更上一層樓」?「張謇精神的時代意義」2020年度論壇12日在京舉行,多位與會嘉賓給出了答案。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原主任、國家發改委原副主任朱之鑫。中新社記者盛佳鵬 攝

近期《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正式發布,為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對此,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原主任、國家發改委原副主任朱之鑫提出,要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推動民營經濟實現更大的發展。

具體來看有三個方面。一是創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的環境,全面的落實民營經濟準入的政策措施,系統清理各種顯性和隱性的壁壘,在準入、許可、經營運行方面要一視同仁。二是創造平等使用生產要素的環境,特別要著力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三是創造良好的創新發展環境,鼓勵民營企業家敢為人先的創新意識,弘揚鍥而不捨的奮鬥精神,繼續艱苦創新。

「其中,很重要的一條是發揚張謇精神,把企業的發展要同國家的發展繁榮、民族的興盛、人民的幸福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朱之鑫說。

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中國財科院研究員賈康。中新社記者盛佳鵬 攝

「『雙循環』中民企的作用至關重要。」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中國財科院研究員賈康認為,中國「內循環」的基本局面,緊密地關係民企的「56789」。在「外循環」中,民企又是商品、勞務、技術、資本輸出的生力軍,比如,廣大民企在貨物貿易中抓機會、開市場。在電商發展局面中,民企形成的頭部企業已不僅僅影響全國,而且影響世界。

但在現實經營過程中,民營企業仍感覺到難定心、缺乏安全感,通過調研很多案例發現,這引起了國內外的投資反差,導致在國內投資迅速下降,而在國外慌不擇路、不惜工本的不良情況。

賈康強調,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56789」的民企已不僅是「半壁江山」的份量,必須按照「自己人」的定位,多種舉措並舉使民企繼續吃好「定心丸」。

因此,他建議要結合認識張謇精神,把民企的「定心丸」繼續吃好,從大局、戰略、現代化客觀要求和中華民族根本利益層面,理解這個問題的分量和意義。

國家稅務總局原副局長許善達。中新社記者盛佳鵬 攝

國家稅務總局原副局長許善達則為民營企業在構建新發展格局過程中的發展給出了三條建議。第一要增加企業的科技含量。「現在靠數量發展的階段已基本結束,今後要想在競爭中站住腳就要增加科技含量。」

許善達特別提到要考慮四個領域,即產品的科技含量、生產過程的科技含量、財務管理的科技含量、市場管理的科技含量。這四個領域可供企業認真思考,不同的企業內容不一樣,應該考慮好在哪方面投入更多資源。

第二要保持資產負債率不要太高。許善達說,在新時期,所有企業面臨的共同風險就是資產負債率的問題。在市場經濟發展中,要想健康發展,一定要保持企業的資產負債率不要太高,保持在50%以下是最安全的。今後能夠保持穩定發展趨勢的企業一定是扎紮實實控制資產負債率的企業、深入投資搞研發的企業。

與此同時,控制風險也是一個企業的社會責任,因為一個企業產生風險,受損失的不僅是企業家本身,還有客戶、員工都將受到損失。

許善達直言:「希望民營企業能夠在發展中保持穩健,不要因為某些企業通過槓桿率高掙了錢而羨慕,還是應扎紮實實控制資產負債率來穩健發展,這是一個長久的可持續發展的方針。」

第三要善待企業員工。許善達表示,《資本論》裡典型的資本家要把勞工的成本壓到最低,剩餘價值都歸資本家所有,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經濟中的民營企業家已不是《資本論》裡的資本家了,需要善待職工,要在財富創造中和職工分享,包括職工的薪酬、福利等。(完)

他認為,應構建社會主義領導下的民營企業家和員工的關係,善待員工並和員工建立新的利益分配關係,可以為企業發展形成長遠的良好環境。(完)

相關焦點

  • 雙循環發展格局下 如何破題江蘇經濟高質量發展
    新江蘇·中國江蘇網訊(記者 黃澤文)12月10日,江蘇省社科院第28期江海論壇正式召開。本次論壇主題為「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推動江蘇經濟高質量發展」,來自省政府、高校、研究院、社科院的專家學者歡聚一堂,從多個角度暢談「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如何推動江蘇「十四五」發展和未來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高質量發展。
  • 民營經濟如何參與構建新發展格局?聽全國工商聯主席與各位大咖怎麼說
    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進入新發展階段的要求,也是符合發展規律的重大舉措。助力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參與構建新發展格局,研究會大有可為。一是著眼於暢通國民經濟循環體系的運行環節,關注民營企業如何參與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分析民營經濟如何參與優化收入分配結構,研究民營企業如何參與建設現代流通體系,展望如何打造「民營製造+中國消費」。
  • 張明:如何系統地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原創 CIDEG 清華大學CIDEG 昨天9月12日下午,「清華-財新公共治理論壇之三」在京舉行。本次論壇以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為背景,探討了在這一格局下如何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良性互動及實現產業可持續發展問題。
  • .| 聚焦「雙循環」格局下的經濟復甦與產業可持續發展:清華-財新...
    9月12日下午,「清華-財新公共治理論壇之三」在清華文津國際酒店舉行。本次論壇以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為背景,探討了在這一格局下如何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良性互動及實現產業可持續發展問題。
  • 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筆談⑩|加快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贏得...
    準確把握國際經貿形勢變化的主要特點一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全球經濟出現大幅回落。7月份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將下降4.9%,美國經濟預計下降8%,歐盟預計下降10.2%。對構建國內國際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的幾點認識為應對國際局勢的複雜變化,進一步保證我國經濟發展穩中有進的積極態勢,黨中央及時提出了以國內經濟大循環為主,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的重大戰略思路,習近平總書記5月27日在政協經濟界代表座談會上講話中首次提出這一概念
  • 中國民營經濟研究會聚焦研討「三新」
    會議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研究探討新發展階段構建新發展格局過程中服務促進「兩個健康」的新方法、新模式、新路徑。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工商聯主席高雲龍,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全國工商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徐樂江出席會議並講話。全國工商聯黨組成員、副主席、中國民營經濟研究會會長李兆前主持會議。
  • 經濟學家為中國經濟「研判把脈」:「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怎麼走?
    經濟學家為中國經濟「研判把脈」:「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怎麼走?「我們的經濟已經不可能只靠外循環或者內循環,任何一個單一的循環都不能維持未來可持續的增長。所以說『雙循環』不是一種選擇,我認為是一種必然的結果。」廣發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沈明高告訴中新網記者。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也表示,中國已經成為亞太地區的供給和需求「雙中心」。
  • 多國人士高度評價中國經濟成就: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將造福全球
    央視網消息: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世界經濟陷入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最嚴重的衰退,而中國經濟在疫情衝擊下挺身而出,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復工復產,率先實現經濟增長由負轉正
  • 新發展格局下,民企如何為實體經濟發展注入力量?
    中新網北京12月14日電 (陳婧)當前世界經濟低迷、全球市場化遭遇逆流、新冠肺炎疫情帶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中國經濟短期下行壓力較大,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迫切需要推動經濟高質量的發展。
  •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詳解
    、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背景、內涵及其實施路徑  「構建新發展格局,關鍵在於實現經濟循環流轉和產業關聯暢通。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11月25日在《人民日報》刊發的署名文章《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指出。  在此之前,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提出,要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運鴻集團全力拓展「雙循環」格局著力點
    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必須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民營企業作為構建雙循環體系的生力軍、主力軍,對於促進提升經濟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中國民營經濟是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 構建「雙循環」格局 或將是下一階段中國經濟發展的路線圖
    構建「雙循環」格局,或將成為下一階段中國經濟發展最為重要的路線圖。7月30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對下半年政策以及工作目標定調。此次會議提出「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國內大循環這一提法引發了市場廣泛關注。何為「內循環」?
  • 經濟雙循環發展格局下孕育新機,怡亞通探尋產業鏈供應鏈融合發展新...
    在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背景下,建設更完善的供應鏈體系已經成為共識。 危機中育新機、變局中開新局,為探尋新發展格局下產業鏈供應鏈融合發展路徑,深圳市怡亞通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於2021年1月9日在深圳市召開2021粵港澳大灣區上市公司峰會暨雙循環下產業供應鏈創新發展大會。
  • 中國民營經濟研究會聚焦研討「三新」 高雲龍徐樂江出席會議並講話
    會議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研究探討新發展階段構建新發展格局過程中服務促進「兩個健康」的新方法、新模式、新路徑。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工商聯主席高雲龍,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全國工商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徐樂江出席會議並講話。全國工商聯黨組成員、副主席、中國民營經濟研究會會長李兆前主持會議。
  • 新發展格局:珠澳如何撐起雙循環重要支點
    「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今年以來,「雙循環」一詞屢被提及。站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歷史關口,展望「十四五」,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成為謀劃經濟發展下一程的重點。
  • 夏斌:關於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十項建議
    來源 |《當代金融家》雜誌2020年第11期,原題為《關於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十項建議》 釐清「雙循環」概念的三個角度 數月來,中央多次重申,要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雙循環格局下地方金融的定位與發展戰略
    會議以雙循環格局下地方金融發展為主題,重點研討地方中小金融機構在雙循環格局下的市場定位和戰略發展,鄉村振興與數字金融等內容。本次金融論壇年會在農科城楊凌舉辦,對陝西,特別是楊凌地方金融和經濟社會發展將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衷心的希望地方金融機構以本次年會為契機,在積極吸收、借鑑和充分利用論壇成果的基礎上,持續完善政策措施,優化創新體制機制,堅持新發展理念,推動創新驅動發展,勇擔陝西社會地方經濟高速度增長、高質量發展的偉大使命,為陝西在雙循環發展格局下譜寫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注入更加強勁的力量。
  • 樊綱:雙循環與中國經濟發展新階段
    文|樊綱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院長一、系統認識「雙循環」新發展格局「雙循環」的提出有它的特殊背景,即美國退「群」毀約、實行單邊保護主義在新的歷史時期和國際環境下,中國必須要有更強的自主創新能力,補足短板,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
  • 國內外經濟形勢巨變,我國為什麼要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來源:財資一家全球化重構時代的中國選擇目前,國內外經濟形勢巨變,為了應對危機、穩定發展,黨中央明確了發展「雙循環」經濟的重大戰略,這一戰略的推行意味著我國將對發展戰略進行重大調整。那麼,我國為什麼要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這種戰略調整有什麼意義呢?
  • 張禮卿:對「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幾點認識
    「雙循環」,可以理解為「一國最終產品的供求均衡將主要通過國內市場來實現,而對國際生產、貿易和金融等的參與將有效地促進供求均衡的實現」。在這個過程中,國內消費、國內投資等內需發揮主導性作用,而進出口貿易、對外投融資等提供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撐。新提法引發了國內外的關注和熱議。以下擬就相關問題談點個人的理解。一、為什麼需要加快形成「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