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TAVR領跑者傑成醫療:重壓之下仍在領跑

2020-12-14 中金在線

  在國家對高值醫用耗材集中採購政策的推動下,國產器械迎來加速進口替代的良機。對於中國主動脈瓣膜經導管置換(TAVR)市場來說,目前仍處於起步階段的國產企業已佔得先機。隨著2019年底啟明醫療、沛嘉醫療的港股上市,心臟介入瓣膜投資日漸火爆。對於超百億級的中國TAVR市場空間,資本已嗅到商機,或已先行布局,成為投融圈裡的一個新"標的"。

  國內TAVR市場已經形成了3國產+1進口格局,傑成醫療技術領跑

  行業報告顯示,中國TAVR基數極低,正處於市場迅速擴張的時期,估計終端市場空間150~250億。目前國內共有四款已上市的TAVR產品,其中,蘇州傑成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傑成醫療)的J-Valve瓣膜於2017年4月取得國家藥監局的產品註冊批准,與啟明醫療(02500.HK)的Venus A-Valve一起,成為先於進口同類產品,在中國獲批上市的首批國產TAVR產品。

    之後,微創醫療(00853.HK)旗下上海微創心通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微創心通)的VitaFlow瓣膜系統以及愛德華生命科學(Edwards Lifesciences LLC)的Sapien 3瓣膜系統分別於2019年7月和2020年6月陸續獲批上市。

  在首批獲準上市的企業中,傑成醫療由心臟外科專家張極醫生和多名國內外研發專家主導的創新型"J-Valve介入人工生物心臟瓣膜" (以下簡稱"J-Valve心臟瓣膜)專利技術處於國際領先地位。目前J-Valve心臟瓣膜受到國內外醫學界廣泛關注,同時美國FDA對此項技術也相當關注,並願促成在美國開展臨床試驗。

  J-Valve心臟瓣膜以其獨特的活動式定位系統,可精準定位植入位點並牢靠地固定瓣膜。對患者而言,它是一種微創介入手術方式,無需開胸,無需血液體外循環,手術過程中心臟不停跳,對高齡患者的治療來說具有很大意義,目前傑成治癒的最高年齡患者為100歲。對醫生而言,J-Valve心臟瓣膜的優勢是操作簡便,手術中瓣膜植入環節平均只需要5分鐘左右,降低了手術風險,提高了安全性,醫生易於操作。此外,其他同類產品需要醫生通過影像技術才能將瓣膜植入人體心臟內部,而蘇州傑成醫療的產品J-Valve可完全依靠植入系統自身的定位裝置完成自主定位,影像等技術僅僅為輔助、確認作用。這就降低了醫生的操作難度和技術要求。在國外,具有定位件設計的介入瓣膜只有JenaValve,但它的定位件是固定在支架上的,不能充分發揮作用,而傑成醫療的J-Valve通過活動式定位系統實現自主定位,具有明顯優勢。

    同時,J-Valve心臟瓣膜除了能夠有效治療主動脈狹窄外,還攻克了其他TAVR系統無法治療主動脈瓣單純關閉不全(AI)的世界難題。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特別是無鈣化的單純返流病例,在現有的TAVR手術中是一個難點,因為沒有鈣化作為支撐,介入瓣膜的固定是一個技術難題。目前J-Valve的介入瓣膜具有獨特的定位件系統解決了這個國際難題。

  資本攪局,傑成醫療重壓之下砥礪前行

  領先於市場的技術沒有理由不受到資本關注,傑成醫療在前期的發展也是順風順水,2009年9月傑成醫療成立,11月,公司的"人造心臟瓣膜技術"獲得了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協會、吳階平醫學基金會等單位頒發的"中國醫療器械科技創新獎";

  2013年,公司J-Valve介入人工生物心臟瓣膜順利完成臨床前動物實驗研究;

  2014年3月,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成功完成首例臨床應用;

  2015年8月,J-Valve介入人工生物心臟瓣膜獲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

  快速發展的傑成醫療受到資本青睞,早期由藥明康德創始人、董事長李革牽線搭橋的三家資本先後成為傑成醫療的股東。分別是蘇州通和創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上海傑珀商務諮詢合夥企業(有限合夥),通盛生命科學香港有限公司。有了資本的加持,公司發展進入快車道,並在2017年4月取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產品註冊批准,成為中國獲批上市的首批國產TAVR之一。

  傑成醫療的發展可謂是佔得先機,然而資本市場並沒有聽到預期的上市敲鐘聲,反而是後來者先行上市,給市場帶來很多疑問。公開資料顯示,傑成醫療之所以錯失良機,源於其自身資本股東與創始團隊的訴訟之爭,資本在今年3月訴至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要求解散清算,讓TAVR賽道眾說紛紜。按道理資本已經在2017年進入賽道,取得發展先機,隨後的事就是幫助企業快速發展,坐享市場紅利,然而"聰明的資本"卻在這個時候發難要解散公司,其背後究竟是什麼原因?據傑成醫療公司回應"解散訴訟是內部問題,但問題的原因不便對外公開。目前公司管理層以公司的經營和發展為重,正在全力解決問題。 "

  從回應的隻言片語可以看出,傑成醫療面對的解散風波有其難言之隱,然而對於創始團隊來說,無論公司面臨怎樣的風波,發展企業,做實產品的恆心沒有變。

  據了解,傑成醫療研發團隊人員在張極的帶領下,致力於新產品的研發,並沒有受到影響。對於解散紛爭,一位核心成員告訴記者:"傑成醫療的初心是助力醫生,治病救人,無論公司遇到什麼樣的紛爭,我相信初創團隊的初心是不變的,至於資本的利益之爭我們不是不關注,而是更相信傑成醫療的J-Valve技術在任何一個平臺都會造福人類,受到矚目"。同時,記者聯繫到了傑成醫療負責市場的核心成員,他表示,"對於訴訟風波,現在已經有半年時間了,經過公司初創團隊的積極應對和調整,現在公司一切運營正常。對於資本攪局清算公司,大家都已經'見怪不怪',現在大家都在各自的崗位上尋求新的市場突破"。

  根據市場資料顯示,傑成醫療J-Valve瓣膜自2017年7月正式開始商業化以來,至今共向國內100多家大型三甲醫院供應逾2000套,向加拿大、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輸出近百套,向港澳臺地區輸出十餘套。"可以肯定的是,J-Valve瓣膜不存在市場認可度的問題,這款產品的銷售足以維持我們公司的良性運轉"傑成公司回應。

    從各方面顯示來看,雖遇風波,但傑成醫療運營並未受影響,其初創團隊成員仍然忙於技術突破和新市場開拓,企業運營穩定有序。傑成醫療技術本身的領先性,同時心臟瓣膜領域的高技術門檻,為企業提供了強大的護城河,國內和國際巨大的心臟瓣膜市場空間正在打開。雖說傑成醫療錯過了一些發展時機,但是其技術在國際的先進性和核心團隊的精誠共進會使傑成醫療最終脫穎而出。      

相關焦點

  • 傑成醫療高端醫療器械出口美國和加拿大
    (原標題:傑成醫療高端醫療器械出口美國和加拿大) 中國經濟新聞網訊
  • 「資優生」傑成醫療解散風波:內部矛盾引發,技術產品仍具優勢
    首批國產TAVR產品公開資料顯示,蘇州傑成醫療成立於2009年9月,公司由心臟外科專家張極醫生一手創立,核心產品是一款叫做「J-Valve精準定位心臟瓣膜植入系統」的產品,亦可簡稱為J-Valve心臟瓣膜。圖|傑成J-Valve心臟瓣膜介紹;來源:公司官網回顧國產主動脈瓣產品的發展歷史,蘇州傑成醫療絕對是其中重要的一筆。
  • 傑成醫療J-Valve中國「心」榮登紐約時報廣場
    此次榮登紐約時報廣場的是中國優質醫療技術代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臟外科團隊的經心尖TAVR治療單純主動脈瓣膜關閉不全技術」,該技術採用的是由傑成醫療自主研發、製造,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J-Valve產品。
  • 獨家|人工心臟瓣膜「四小龍」之一傑成醫療或遭解散 藥明康德創始...
    圖|來源:天眼查上海傑珀商務諮詢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蘇州通和創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通盛生命科學香港有限公司分別持有傑成醫療1.8%、24.3%和8.82%的股權,合計佔比34.92%。圖|來源:公司網站傑成醫療可稱得上是國內TAVR「四小龍」之一。因為截至目前,國內共有四款已上市的TAVR產品。其中,傑成醫療的J-Valve於2017年4月取得國家藥監局的產品註冊批准,與啟明醫療的Venus A-Valve一起,成為先於進口同類產品,在中國獲批上市的首批國產TAVR產品。
  • TAVR賽道百舸爭流,風雲變幻|TAVR|醫療器械|賽道|瓣膜|脈瓣|導管|...
    因本文主要對TAVR進行分析研判,因而不對啟明醫療其他產品管線展開討論。如需了解詳情可進一步查看上篇文章《啟明醫療,暴風雨下依舊巍然不動》。三、沛嘉醫療沛嘉醫療於2012年成立,深耕中國高增長經導管瓣膜治療及神經介入手術醫療器械市場多年,立志打造高端心腦血管介入治療領域的全球知名醫療器械平臺,構建起經導管主動脈瓣系統、二尖瓣系統、三尖瓣系統及其手術附件產品「全心」產品系統與出血性產品、缺血性產品、通路類產品「全腦」產品系統。
  • 陶瓷行業領跑者:金舵榮獲企業標準「領跑者」證書
    12月19日,由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聯合相關行業協會舉辦的2020年企業標準「領跑者」大會在北京召開,會上重點發布了2020年第一批企業標準「領跑者」名單。經過對產品表面耐磨性、防滑性能、耐汙染性等多方面的評估,金舵憑企業標準Q/JD 3-2020《瓷質有釉磚》榮獲2020企業標準「領跑者」稱號,以更高的標準推動陶瓷行業發展。
  • 傑成諮詢憑藉EPROS斬獲流程管理行業最具影響力大獎
    傑成諮詢能夠在這一信息化風口中獲此殊榮,也絕非偶然。傑成諮詢成立於2005年,專注於流程和組織變革領域的諮詢、軟體及培訓服務,為企業提供一體化的流程管理解決方案。幫助企業構建端到端的業務流程體系,加速企業的規範化轉型;並對企業關鍵流程和痛點流程實施優化和變革,改進流程績效,打造流程型組織,以提升競爭優勢。
  • 英雄聯盟:SwordArt人物誌,遠赴北美,高薪之下必有重壓
    英雄聯盟:SwordArt人物誌,遠赴北美,高薪之下必有重壓 原標題:英雄聯盟:SwordArt
  • 蘋果以71%的營收領跑真無線耳機市場,國產廠商能否後來居上?
    蘋果以50%的出貨量領跑市場從圖上可以看出,蘋果佔據了真無線藍牙耳機市場的多數份額。在2019年,蘋果公司的無線耳機產品AirPods出貨量近6000萬部,佔據了真無線耳機市場71%的營收,出貨量也佔據市場的50%。蘋果在此領域是當之無愧的領跑者。
  • 多款國產高端醫療器械亮相 國際醫療器械博覽會凸顯智能化
    聯影醫療供圖中新網上海10月20日電 (記者 陳靜)第83屆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博覽會(CMEF)20日正在此間舉行。多款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國產高端醫療器械及相關方案等紛紛亮相:適用於成人和兒童的手術機器人系統、大載重三軸客車車載天眼CT、諾亞發熱門診解決方案等吸引了觀眾的注意。
  • 2020最燃國產電影,裡程碑式的《緊急救援》,領跑賀歲檔
    在影視票房蕭條的大環境之下,這部林超賢的新電影,自從上映以來,五天時間穩居榜首。這部期待已久的電影給了很多影迷一種想不到的驚喜,被大家稱為「2020年最燃的國產影片」,更是一部具有裡程碑式的災難救援片,領跑今年的賀歲檔!
  • 中日韓三國射手榜:韓日球員表現不佳,韋世豪成唯一本土領跑者
    而被外援把持射手榜很久的中超,不但湧現出新的本土領跑的射手,老將榮昊也進球前十。中日韓三國的射手榜,與往年格外的不一樣。中超聯賽,外援霸榜,國產前鋒,15名開外去找。但今年不同以往,中超聯賽首輪,兩大本土中場球員韋世豪與劉雲就雙雙梅開二度。隨後,多支缺兵少將的隊伍中,本土球員挑起大梁。新人老將齊上場,增強了球隊火力,幫助球隊穩定住了局面。以往外援霸榜的中超射手榜,終於換了模樣。
  • 空調品牌排行榜前十名的科龍空調榮獲2020年企業標準「領跑者」
    2020年12月19日,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聯合相關行業協會在北京召開2020年企業標準「領跑者」大會。大會邀請了「領跑者」制度的主管部門、地方政府部門、工作機構、行業協會、檢測機構、龍頭企業、以及知名電商等專家解讀「領跑者」相關政策及實施要求。
  • 舉重運動員的尷尬瞬間,超負荷的重壓之下,可能會導致大小便失禁
    身體被二次塑形所有的水上項目,甚至包括舉重運動,都要求展現運動員的整體身形輪廓,所有運動員的身材幾乎都暴露在鏡頭之下,貼身的運動裝備,有過短過小的問題,這些運動服讓運動員們健美的身材暴露在大眾視野之下,讓他們體現出最原始的原始之美,在比賽過程中,因為有一些大幅度或者高難度的動作,有時會導致衣服發生位移
  • 江蘇省發布2019年企業標準「領跑者」名單
    2019年8月以來,江蘇省市場監管局在大閘蟹、碳纖維、光伏、LED燈具、淨水機、眼鏡片6大領域組織開展2019年江蘇省企業標準「領跑者」工作。通過國家「企業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共收集到江蘇省6大領域278份企業標準,經評選,最終確定13個企業14個標準作為省相關領域企業標準「領跑者」。 目前,企業標準「領跑者」名單已經由第三方評估機構發布。
  • 醫療器械國產品牌替代率攀升
    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發熱門診的空場上有一臺引人注目的方艙CT,上面印有「東軟醫療馳援北京朝陽醫院」的字樣,東軟醫療———這個國產品牌引起了記者的興趣。認識東軟醫療不妨從今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說起。
  • 看好國產吻合器 天臣醫療市場空間有多大?
    看好國產吻合器 天臣醫療市場空間有多大?對此,天臣醫療在10月20日一天內回應了7個問題。高瓴早期入股 看好國產吻合器根據天臣醫療招股書,除實際控制人陳望宇與陳望東兄弟外,公司第三大股東為英傑醫療(發行前持股12.99%),進一步穿透,英傑醫療背後一大股東為高瓴資本。天臣醫療還在互動平臺上表示:「高瓴資本作為一家專注於長期結構性價值投資的機構,擅長在優質賽道中挖掘高成長標的。
  • TCL榮獲2020年度企業標準「領跑者」:這才是真正的音畫質巔峰!
    近日,彩電行業頭部品牌TCL憑藉其制定的「Q/SY0001-2020《液晶電視接收機》」企業標準,榮獲了2020年企業標準「領跑者」稱號。據了解,這是2020年度國家首次對電視機企業進行「領跑者」評比工作,由專家評審和公示確定第三方機構,並由該機構對聲性能、顯示性能、人機互動等多項指標進行評審,最終評估並發布企業標準「領跑者」榜單。
  • 引領服裝製造品質 森馬領跑行業高標準
    近日,2020企業標準「領跑者」年度大會在北京召開,會上發布了
  • 「國產CT元老」東軟醫療:高端醫療設備進階之路成功幾何?
    CT影像設備「元老級」玩家1997 年,東軟醫療創始團隊以「第一臺國產品牌CT「打破國際壟斷,使CT影像設備和服務價格大幅下降。隨後 20 餘年,東軟醫療一直深耕CT技術領域,一路高歌猛進,創造了數個「第一」:第一臺國產品牌單層、雙層螺旋CT,第一臺國產品牌 16 層、64 層、128 層CT。今年 6 月,東軟醫療又成功研發了第一臺國產 512 層超高端CT,一躍走上了引領超高端CT發展的技術前沿。不斷突破國產CT設備最高水平的東軟醫療也接受著來自市場的檢驗和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