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的臭氧層空洞正在癒合,是人類的功勞嗎?科學家:別自戀了

2020-12-14 騰訊網

大家還記得零幾年的時候大家都在討論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空洞的事情吧,當時人類說使用的製冷劑是一種叫「氟利昂」的化學物質,科學研究得出它們散發到空氣中會破壞臭氧層,隨後人們就在南極上空發現了一個巨大的臭氧層空洞,要知道臭氧層能隔絕陽光中對動植物有害的紫外線,還能保護地球上的溫度不散發到宇宙中,臭氧層空洞的出現使得南極的動物受到了紫外線的傷害,後來我們不再使用含氟利昂的製冷劑,聯合國也規定任何國家都要禁止國民生產和銷售會消耗臭氧層的物質。

最近幾年大家都不再提這個空洞了,是因為情況有了好轉,科學家發現在人類做出補救措施以後,臭氧層已經在慢慢的癒合了,這本來也是件好事,大家都覺得是人類的「迷途知返」修復了臭氧層,最近科學家才發現,根本不是這麼回事

2000年以前,一股高層急流(也稱極地鋒急流)逐漸向南極移動,與此同時,另一股熱帶急流——哈德裡環流圈,將積聚的能量從赤道擴散到兩個半球的高緯度地區,也就是兩極,他們認為這種變化與臭氧層的恢復有關,就是說地球應該是在通過氣流流動來修復兩極的臭氧層空洞,把周圍厚一點的臭氧層勻一點到南北極,把那麼洞補上,看來是人類太自戀了,臭氧層的修復根本就不是人類的功勞,是地球在「自我修復」,人類頂多是沒有再繼續消耗臭氧層了而已。

這種拆了東牆補西牆的方法雖然堵上了臭氧層空洞,但會不會有什麼不好的影響?答案是肯定的,這就像是你家的房子破了一個大洞,你沒有去別的地方挖土把它堵上,而是在房子沒有破的地方勻點土把這個洞堵上了。這個洞是堵上了,但是你家屋頂是不是薄了?變薄了的屋頂還能抵擋風吹雨打和意外災禍嗎?要是太薄的話,可能稍有厲害一點的風雨整個屋頂就要塌了。臭氧層也是如此,變薄的臭氧層抵擋的紫外線也有限了,誰能保證不會有那漏進來的一點半點,就這一點半點也可能會給人類和其他生物帶來嚴重的傷害

如果氣候變化繼續以這種速度發展,將對世界一些地區的臭氧層產生負面影響,熱帶地區的臭氧層預計在未來幾十年將變得更薄。

不僅如此,臭氧層正在癒合,對大氣環流還有重大影響,急流軌跡的變化可能通過大氣溫度和降水的變化影響天氣,從而影響海洋溫度及其含鹽量,這些會影響海洋裡的生物生存環境,有些比較脆弱的物種可能會滅絕,珊瑚就因為海水溫度的升高正在變少;還會造成全球一些地區的氣候發生變化,比如熱帶變得寒冷,還會造成可怕的「厄爾尼諾現象」,造成一些地區極度乾旱,另一些地區的降雨量偏多,也就是「旱的旱死,澇的澇死」,看來只要是人類破壞了環境,無論如何都是會付出代價的,只是來的早晚的問題,只是會連累一些無辜的動物挺不公平的,人類造成的災難,卻要它們也跟著一起來償還......

相關焦點

  • 上世紀70年代出現在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空洞,如今怎麼樣了?
    在上世紀70年代,英國科學家通過研究後發現,位於南極上空的臭氧層含量,不知從何時起,開始呈現出逐年減少的趨勢,特別是每年的9-10月份,臭氧層的含量越發的稀少,而到了1985年的時候,科學家們發現在南極的上空已經形成了一個大小如同美國國土面積的臭氧層空洞,就好像地球的天空漏了一個大窟窿一般,看起來非常的令人觸目驚心,當時科學家們將這個現象,稱呼為「南極臭氧層空洞」。
  • 北極臭氧層空洞自我修復,科學家:要出大事!
    北極臭氧層空洞自我修復,科學家:要出大事!今年對於地球上的人們來說,是一個極為不平凡的一年,因為今年出現了很多災難,不過人類都順利度過了,這全都得利於國家強大,當然這一切還沒有結束,如今已經要度過2021年了,仍然有很多問題在等待著人類解決,有可能就是21世紀人類度過最難的一年吧,正是在今年地球發生了很多變化,比如北極上空的臭氧層空洞正在自我修復,難道說地球正在選擇重新開始嗎?
  • 南極冰川發現「血雪」,看起來像「冰激凌」,背後卻隱藏危險!
    ,於是在南極出現了藻類,它們用行為告訴人類南極的環境正在發生變化,當南極環境遭受破壞之後,冰層上方出現了血雪,只有南極在氣溫過高之後,這些埋藏在冰封內的藻類才會出現。 除了南極出現血雪之外,臭氧層空洞成為了血雪出現的主要原因之一,每年人類使用的電器空調都會向大氣層中排放大量的氟利昂,氟利昂會對地球上方的臭氧層造成非常嚴重影響,要知道臭氧層可謂是地球的
  • 南極上空臭氧層空洞達15年最大,對紐西蘭有這些影響
    據英文《先驅報》和美聯社報導,南極洲上空的臭氧層空洞已經擴大到15年來最大、最深。每年8月,也就是南極春季開始的時候,臭氧層空洞就開始擴大,並在10月左右達到高峰。本周,歐盟的地球觀測項目報告說,一個強大的、穩定的、寒冷的極地渦旋使南極臭氧層空洞擴大到15年來的最大面積。
  • 北極出現巨型臭氧層空洞,面積達650萬平方公裡,專家:不必擔心
    臭氧層空洞問題曾經一度引起了全人類的高度重視,並為此採取了很多措施,近些年來,地球上空的臭氧層空洞出現了較為明顯的改善,於是這個問題就漸漸地淡出了人們的視線。,但由於它們在大氣層中的濃度相對很低,再加上新的臭氧也在不斷地生成(紫外線越強的地方,臭氧就越多),在大氣流動的帶動下,它們就會將較為稀薄的臭氧層給「補」上,因此通常情況下,地球上空基本上都不會出現巨型臭氧層空洞。
  • 南極最環保了,為什麼臭氧層總在無人的南極「空洞」?
    首先要慶幸,臭氧層空洞沒有在人口稠密的地區,因為臭氧層攔截的大量紫外線對生物有危害作用,如果紫外線直射地表,大量生物將會滅絕。圖:在如果不禁止生產氟利昂的情況下,NASA對臭氧層被消耗的預測為什麼目前臭氧層空洞只在極地發生?這跟極低的地理情況息息相關。
  • 南極傳出壞消息,基地周圍出現「血雪」,擔心的事正在成為現實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然,——《老子·道經·第二十五章》環境這麼多年以來,已經成為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可我們許多人不知道的事,地球上的環境正在被一種我們發現不了的方式,正在悄悄破壞,我們能夠看到的是,每到冬天就會遇到的霧霾天氣,能夠看到的是河流被汙染的無法共用人類生存,河面上飄著翻著肚子的魚,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環境也正在悄悄變化,南北極大陸一直是人類最後的盡頭
  • 南極臭氧洞,怎麼又小了?
    臭氧層在地球表面並不是均勻分布,世界三極地區即南極、北極和青藏高原的臭氧層會明顯稀薄。如果某處臭氧層中臭氧含量減少到正常值的50%以下,科學家們就會形象地說這是個臭氧洞。對流層臭氧對人體呼吸和心血管系統、農作物及林木生長等都有負面影響。人為活動正在改變大氣中的臭氧分布,其中最顯著的是南極「臭氧洞」和北極地區春季臭氧總量減少。與此同時,近地面和對流層臭氧卻呈現總體增加趨勢。1987年旨在保護臭氧層、限制氟化物排放的《蒙特婁協議書》籤訂,這在平流層臭氧科學上具有裡程碑意義。
  • 臭氧層空洞是如何形成的?
    當人們正為氟利昂帶來的便捷而充滿自豪時,科學家利用衛星在南極發現了噩耗—南極已經出現了臭氧層空洞,在南極的正下方出現了漏洞,紫外線可以直接射入,
  • 南極臭氧洞,今年怎麼又小了?
    1984和1985年,日本和英國科學家先後報導,春季南極站觀測到的大氣臭氧總量值與10年前相比減少了30~40%,隨後美國科學家用衛星資料也證實了這一結果。在春季,南極地區臭氧總量急劇減少,會出現低於全球平均值30~40%的閉合低值區(通常這個值設定為220 DU),與周圍地區相比,就顯得南極洲上空出現一個臭氧低值的「空洞」,這就是南極臭氧洞(圖2)。
  • 世界氣象組織:2020年南極臭氧空洞又大又深
    圖片來源:世界氣象組織當地時間10月6日,世界氣象組織表示,近年來,南極上空每年的臭氧層空洞都是歷來最大、最深的。分析表明,空洞目前已達到其最大範圍。這是由強大、穩定且寒冷的極地渦流驅動的,該渦流使得南極洲上空的臭氧層溫度始終保持低溫。2020年的南極臭氧空洞自8月中旬開始迅速增長,並在10月初達到約2400萬平方公裡的峰值。該空洞現在面積為2300萬平方公裡,高於過去十年平均水平,並遍及南極大陸大部分地區。
  • 北極上空出現有史以來最大臭氧洞(面積達650萬平方公裡)
    北極但每年在南極冬季,極寒的溫度都會使高空雲團在南極上方聚集。來自製冷劑和其他工業來源的包括氯和溴在內的化學物質會觸發臭氧層咀嚼其雲層表面而發生的反應。每年都會形成南極臭氧洞,因為該地區的冬季氣溫通常會驟降,從而形成高空雲。德國研究中心的大氣科學家說,這些條件在北極地區更為罕見,因為北極地區的溫度變化多變,而且通常不會造成臭氧消耗。
  • 臭氧層恢復南半球大氣環流擴張暫停
    日,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的科學家在《自然》雜誌上發表研究稱,在2000年左右臭氧空洞開始恢復後,南半球的大氣環流也停止向南極方向擴張,早期呈現出的趨勢已經暫停或略有逆轉。  臭氧空洞於1985年被發現,每年春季在南極上空形成。消耗地球保護性臭氧層的化學物質引發南半球大氣環流發生變化。臭氧消耗會使空氣溫度下降,導致極地渦旋的風力增強,並沿路一直影響到地球最低層大氣的風力。最終,臭氧消耗使中緯度急流和熱帶邊緣的乾旱區域向南極方向推移。
  • 北極上空出現巨大的臭氧空洞
    近日,科學家通過分析歐洲航天局的哥白尼哨兵-5P衛星的探測數據發現,2020年3月北極上空臭氧濃度大大下降,出現一個巨大的臭氧空洞。然而,受人類活動影響,尤其是氟氯碳化物和海龍等人造化學物質的大量使用,臭氧層遭到破壞,以至於出現所謂的臭氧空洞。臭氧空洞最常見於南極上空。1984年,英國科學家首次在南極上空發現臭氧空洞,隨後引起廣泛關注。研究表明,臭氧空洞的形成與多種因素有關,其中包括超低溫(低於-80°C)、陽光、風場以及氯氟烴等化合物。
  • 科學家在南極發現了意外的東西,人類要提高警惕了,怎麼回事?
    可能很多人有疑問:為什麼全世界的科學家都在積極研究探索南極?難道那裡有什麼秘密?作為地球七大板塊中最神秘複雜的南極大陸,存在一些神秘未知的東西是很正常的事情。人類走進科技時代之後,對於陸地的了解基本已經差不多了,最後剩下還不怎麼了解的就是南極大陸最初的科學家探索南極,主要是為了探索那裡的一些未知生物以及未知的東西。
  • 地球最神秘的地方之一:南極冰下湖,裡面都有什麼?
    南極冰下湖泊是地球上最神秘的地方之一,那裡不見天日、寒冷、神秘、與世隔絕,卻依舊有生命生存其中。冰蓋之下大約有400個已知湖泊,它們給上下冰床和冰蓋充當著潤滑劑,控制冰的運動,壓力和地熱使得這些湖水保持液態。冰下湖就像外星世界,研究它對幫助探索嚴苛環境下是否有外星生命具有參考價值。
  • 上個世紀的天才科學家,兩項發明獲利巨大,卻至今還在危害人類
    四乙基鉛確實能夠使汽油在汽缸裡穩定下來,這項發明很快被其他汽車公司應用,在世界範圍內流行起來,但是大家也應該知道,鉛的毒性巨大,對人類健康有極大傷害,這含鉛的汽油可能沒問題嗎?很快就有人發現,使用這種汽油排出的汽車尾氣中含有劇毒物質,會損害人體造血功能,使人神經中毒,尤其對兒童和孕婦的傷害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