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還記得零幾年的時候大家都在討論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空洞的事情吧,當時人類說使用的製冷劑是一種叫「氟利昂」的化學物質,科學研究得出它們散發到空氣中會破壞臭氧層,隨後人們就在南極上空發現了一個巨大的臭氧層空洞,要知道臭氧層能隔絕陽光中對動植物有害的紫外線,還能保護地球上的溫度不散發到宇宙中,臭氧層空洞的出現使得南極的動物受到了紫外線的傷害,後來我們不再使用含氟利昂的製冷劑,聯合國也規定任何國家都要禁止國民生產和銷售會消耗臭氧層的物質。
最近幾年大家都不再提這個空洞了,是因為情況有了好轉,科學家發現在人類做出補救措施以後,臭氧層已經在慢慢的癒合了,這本來也是件好事,大家都覺得是人類的「迷途知返」修復了臭氧層,最近科學家才發現,根本不是這麼回事
2000年以前,一股高層急流(也稱極地鋒急流)逐漸向南極移動,與此同時,另一股熱帶急流——哈德裡環流圈,將積聚的能量從赤道擴散到兩個半球的高緯度地區,也就是兩極,他們認為這種變化與臭氧層的恢復有關,就是說地球應該是在通過氣流流動來修復兩極的臭氧層空洞,把周圍厚一點的臭氧層勻一點到南北極,把那麼洞補上,看來是人類太自戀了,臭氧層的修復根本就不是人類的功勞,是地球在「自我修復」,人類頂多是沒有再繼續消耗臭氧層了而已。
這種拆了東牆補西牆的方法雖然堵上了臭氧層空洞,但會不會有什麼不好的影響?答案是肯定的,這就像是你家的房子破了一個大洞,你沒有去別的地方挖土把它堵上,而是在房子沒有破的地方勻點土把這個洞堵上了。這個洞是堵上了,但是你家屋頂是不是薄了?變薄了的屋頂還能抵擋風吹雨打和意外災禍嗎?要是太薄的話,可能稍有厲害一點的風雨整個屋頂就要塌了。臭氧層也是如此,變薄的臭氧層抵擋的紫外線也有限了,誰能保證不會有那漏進來的一點半點,就這一點半點也可能會給人類和其他生物帶來嚴重的傷害
如果氣候變化繼續以這種速度發展,將對世界一些地區的臭氧層產生負面影響,熱帶地區的臭氧層預計在未來幾十年將變得更薄。
不僅如此,臭氧層正在癒合,對大氣環流還有重大影響,急流軌跡的變化可能通過大氣溫度和降水的變化影響天氣,從而影響海洋溫度及其含鹽量,這些會影響海洋裡的生物生存環境,有些比較脆弱的物種可能會滅絕,珊瑚就因為海水溫度的升高正在變少;還會造成全球一些地區的氣候發生變化,比如熱帶變得寒冷,還會造成可怕的「厄爾尼諾現象」,造成一些地區極度乾旱,另一些地區的降雨量偏多,也就是「旱的旱死,澇的澇死」,看來只要是人類破壞了環境,無論如何都是會付出代價的,只是來的早晚的問題,只是會連累一些無辜的動物挺不公平的,人類造成的災難,卻要它們也跟著一起來償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