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第23卷 漢紀十五
漢昭帝 始元六年(庚子,公元前81年)
【原文】
春,二月,詔有司問郡國所舉賢良、文學,民所疾苦、教化之要,皆對:「願罷鹽、鐵、酒榷、均輸官,毋與天下爭利,示以儉節,然後教化可興。」桑弘羊難,以為:「此國家大業,所以制四夷,安邊足用之本,不可廢也。」於是鹽鐵之議起焉。
【譯文】
春季,二月,漢昭帝下詔命有關官員向各郡、國舉薦的賢良、文學詢問,了解民間疾苦和教化百姓的要點,大家都建議:「希望取消鹽、鐵、酒類的專賣制度,罷黜均輸官,不要與天下人爭利,向百姓表示節儉,然後才可以振興、教化。」但桑弘羊表示反對,他認為:「鹽、鐵、酒類的專賣制度和均輸措施等,都是國家賴以控制四夷、保衛邊疆,使財用充足的根本大業,不能廢除。」於是,一場關於鹽鐵專賣等問題的辯論開始了。
【解析】
這就是在歷史上的意義極重的西漢鹽鐵會議,它產生的影響一直延續到現在。
對於咱們普通人而言,鹽鐵會議討論什麼並不是我們關心重點。
因為這東西,你知道了對你而言連茶餘飯後的談資都算不上,還不如說說哪個明星出軌更刺激。
但是,圍繞上面這段材料,出現了兩個不同的聲音。
有不同,必然有矛盾,矛盾的出現必然有因果。
嚴格來說,我不算是歷史考究派,對於歷史我更多是傾向於用,而不是為了單純知道和真相。
所以,今天說說對於上面這段材料,圍繞鹽鐵酒專營兩方不同意見,有什麼可說道的。
1.利益流轉
上面材料的議題在關於鹽、鐵、酒是否要實施以前的制度。
賢良文學派認為,要取消,而御史大夫桑弘羊一派認為要繼續。
這裡面有三個矛盾存在。
身份上,賢良文學某種程度代表地方利益,而桑弘羊代表是長安的官僚系統利益(主要是因鹽鐵酒專營而起的官僚)。
利益上,鹽鐵酒專營的放開與否,意味著這一塊的利益,將會從官僚集團向地方勢力轉移。
大方向上,鹽鐵酒專營的利益極大,當年漢武帝搞了這個後,國庫情況一下就好了,繼續支撐著漢武帝繼續搞事情。
圍繞這三點,又會引發出很多問題。
這個東西,不深入去討論。
諸位要記住一點,絕大多數矛盾,源於利益分歧。
利益這個東西,如果沒有外部利益回饋補充,必然是內部競爭佔據主導。
利益的問題就是誰多拿誰少拿的問題,少的想要多,多的想要更多,誰都不想吃虧。
而每一個利益矛盾的背後,又是諸多小矛盾的積累共振。
所以,想要解決,涉及層面越廣、層級越高,難度越大,越是千頭萬緒。
引用前幾年常提一句話「改革深水區」,這自己悟。
2.嘴上根本
之前有好幾篇文章提到一個觀點。
想要達成私人目的,你不能直接說自己想要什麼,得高舉高打。
所謂高舉高打,就是要扯大旗,把自己做的這事,形容的高大上,神聖且光榮。(這個點到為止,容易過火誅心)
在上面這段材料中,分別看看賢良文學、桑弘羊各自理由。
賢良文學認為,毋與天下爭利。
就是朝廷你不能和天下百姓爭利,儼然一副賢良文學為天下吶喊的模樣。
但是,細細揣摩,扯淡!
這個天下指的是誰?是鬥升小民?還是高門大戶、地方豪強?
恐怕後者多一點吧!
鬥升小民,黔首平民?who care!那些不過是被代表的而已!
不與民爭利,不與天下爭利,這是古代士大夫用來限制皇權的一句「政治正確」,明朝就是被這樣玩死的。
好,賢良文學,披著道德外衣,大喊朝廷不應該與天下爭利,其實骨子裡更多是吃不到肉垂涎三尺。
那麼,桑弘羊那邊就偉光正了?
依然,扯淡!
且看,桑弘羊的說法:此國家大業,所以制四夷,安邊足用之本,不可廢也。
桑弘羊的出發點,鹽鐵酒專營,錢財用於供給國家安全,不能取消。
從鹽鐵酒專營來說,其實是一種變相的稅收政策,只不過把稅寄在物品價格中,實現隱形收稅。
誠然,桑弘羊說得對,但是桑弘羊他那邊想法也不單純,屁股也不乾淨。
任何一個政策實施之後,隨著時間越長,必然會出現兩個問題。
其一,形成一個利益既得集團。
其二,政策形成的利益,會被利益既得集團逐漸吞噬,比如明朝的鹽。
甚至最後反而阻礙進步,比如明朝隆慶漕糧海運最後取消就是動了漕運的蛋糕。
當年漢武帝推行鹽鐵酒專營,形成另一個龐大的利益集團。
經過多年的運轉,這個利益集團逐漸龐大。
而桑弘羊作為相關方面的政策的制定、執行者,其中必然存在深度關聯。
所以,當賢良文學提出要取消鹽鐵酒專營,無疑是要斷這些人的財路,桑弘羊能不跳腳嗎?
跳到一個更高的維度來看。
賢良文學、桑弘羊等人,都有自己的小九九,可是人家說的理由是不是都很高大上?
這就是這一小節的題眼,你得立足根本。
什麼是根本,對於賢良文學而言,根本就是劉家天下萬年。
對於桑弘羊一系而言,根本就是朝廷邊境戰事。
是不是真如此?不知道,不過嘴上得這樣喊出來!
3.中正調和
把賢良文學、桑弘羊扒完,該說正事了。
他們有沒有一心為公?我相信是有的,但也摻雜了私利。
看待鹽鐵酒專營的問題,要辯證地看。
朝廷需要這個收入來補充,畢竟朝廷沒錢啥事都幹不了。
一個沒錢的朝廷,崩潰不過是時間的問題。
鹽鐵酒專營不能全放,一旦朝廷放手退出,完全市場化,參與進來必然是地方有勢力的。
這些勢力有了這個收入後,實力會急速膨脹,形成地方勢力與朝廷的失衡異位。
所以,經濟上、權力上,朝廷對鹽鐵酒都有依賴性,所以不可能會全面取消鹽鐵酒。
但是,既然問題擺在桌面上,這就說明,目前鹽鐵酒專營的官僚隊伍,經過漢武帝這麼多年的發展,已經不再適合當前狀態,需要進行調整。
同時,為了緩和矛盾,需要讓渡鹽鐵酒專營中部分東西出來爭取民心。
選來選去,鹽鐵都是戰略物資,百姓生活雖然也需要但是需求度不高。
而酒這個東西不是,喝酒還能提升快樂度(所有經營模擬遊戲中,提供酒都能提高民眾快樂)。
而且,釀酒不需要很高超的技藝,各家各戶都會,不用擔心出現產業壟斷巨頭。
所以,在上面材料的同年。
秋,七月,罷榷酤官,從賢良、文學之議也。
漢昭帝下令,取消酒類專營。
算是對鹽鐵酒是否取消專營這個問題,選了一個折中。
【啟發】
今天沒有啟發。
有好多朋友問我,為什麼你讀《資治通鑑》能夠讀出這麼多東西來。
說實話,一套正版的《資治通鑑》有20多本,290多卷,你想看完沒有一兩年絕對不可能。
關鍵是,你看一遍未必能夠看出真正有用的東西來。
很多朋友讓我推薦《資治通鑑》買哪個版本的時候,我都不會推薦他們去原版《資治通鑑》。
我會推薦他們買下面這個《資治通鑑故事》。
雖然這套書沒有原版《資治通鑑》全,但是他裡面精選了《資治通鑑》中最值得揣摩、分析的近百個故事。
如果你沉下心去讀,你能夠從中學到很多東西,比如職場、權力規則、權術謀略、人性、管理學、口才說服術等等。
所以,今天我也推薦給你,感興趣的話可以點擊下方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