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寶媽怕寶寶到了幼兒園不會照顧自己受委屈,所以寶媽們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就會訓練寶寶的自理能量,比如可以自己吃飯、自己穿脫貼身衣褲、自己去小馬桶上大小便等。但是家長發現,寶寶原本在家能獨立完成的事,到了幼兒園卻不會了,不僅回來後總嚷嚷沒吃飽,還時不時就尿褲子。這是怎麼回事啊?
入園前教會寶寶表達需求很重要
出現這種問題,一般是因為寶寶不能表達自己的需求造成的。
幼兒園通常都是一個班3~4個老師,要照顧20多個寶寶。剛上幼兒園的寶寶自理能力程度不同,老師精力有限,會重點關注自理能力差的寶寶,對有生活自理能力的寶寶反而關注少了。
如果寶寶有需求的時候不會主動表達,老師又沒有及時詢問寶寶的需求,就出現吃不飽、尿褲子等問題。
所以,在入園前不僅要培養寶寶的生活自理能力,還要教會寶寶向老師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求,非常的重要。
入園前必須學會的4句話
為了讓寶寶儘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在上幼兒園之前,家長一定要教寶寶學會這4句話哦。
第1句:老師,我沒吃飽,還想吃一點。或:我不餓,要少吃一點。
幼兒園老師為了培養寶寶不浪費的習慣,會鼓勵寶寶將盤子裡的飯菜都吃完。
如果寶寶已經較飽或者胃不舒服,吃不完盛好的飯菜,可以跟老師說:「老師,我不餓,要少吃一點。」
如果寶寶飯量大,那就要勇敢地跟老師說「我沒吃飽,還想吃一點」。
第2句:老師,我想尿尿/大便。
剛入園的寶寶尿褲子,多數是因為不習慣陌生的集體環境,有了尿意或便意不敢和老師說,沒忍住就尿褲子了。
所以,家長在入園前一定要告訴寶寶:「有尿的時候不要憋著,要勇敢地和老師說出來。」
第3句:老師,我不小心尿褲子了,請幫幫我。
如果寶寶不小心尿褲子了,他可能會覺得這是丟臉的事情,不好意思告訴老師。
所以,如果寶寶在家尿褲子時,家長不要批評寶寶,並告訴寶寶:尿褲子不丟人,但是不及時換的話寶寶會很不舒服的。如果以後在幼兒園尿褲子了,要及時告訴老師,老師會幫忙換褲子的。
第4句:老師,我身體不舒服。
如果寶寶身體不舒服,家長在送孩子去幼兒園的時候最好跟老師溝通。老師一般就會對寶寶多照顧多關注一些。
另外,家長也要告訴寶寶:「如果在幼兒園的時候不舒服,比如,頭暈、肚子疼,一定要告訴老師。」這樣可以防止寶寶在幼兒園突然感到不舒服時不知道該怎麼辦。
其實孩子和大人一樣,到了陌生的環境也會緊張,家長需要給孩子適應的時間,一旦發現問題要耐心地引導孩子,千萬不要對孩子大吼大叫。提前做好以上四點,降低孩子在幼兒園的緊張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