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幼兒園前,一定要教會寶寶說這4句話

2020-12-16 騎著蝸牛去拉贊

很多寶媽怕寶寶到了幼兒園不會照顧自己受委屈,所以寶媽們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就會訓練寶寶的自理能量,比如可以自己吃飯、自己穿脫貼身衣褲、自己去小馬桶上大小便等。但是家長發現,寶寶原本在家能獨立完成的事,到了幼兒園卻不會了,不僅回來後總嚷嚷沒吃飽,還時不時就尿褲子。這是怎麼回事啊?

入園前教會寶寶表達需求很重要

出現這種問題,一般是因為寶寶不能表達自己的需求造成的。

幼兒園通常都是一個班3~4個老師,要照顧20多個寶寶。剛上幼兒園的寶寶自理能力程度不同,老師精力有限,會重點關注自理能力差的寶寶,對有生活自理能力的寶寶反而關注少了。

如果寶寶有需求的時候不會主動表達,老師又沒有及時詢問寶寶的需求,就出現吃不飽、尿褲子等問題。

所以,在入園前不僅要培養寶寶的生活自理能力,還要教會寶寶向老師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求,非常的重要。

入園前必須學會的4句話

為了讓寶寶儘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在上幼兒園之前,家長一定要教寶寶學會這4句話哦。

第1句:老師,我沒吃飽,還想吃一點。或:我不餓,要少吃一點。

幼兒園老師為了培養寶寶不浪費的習慣,會鼓勵寶寶將盤子裡的飯菜都吃完。

如果寶寶已經較飽或者胃不舒服,吃不完盛好的飯菜,可以跟老師說:「老師,我不餓,要少吃一點。」

如果寶寶飯量大,那就要勇敢地跟老師說「我沒吃飽,還想吃一點」。

第2句:老師,我想尿尿/大便。

剛入園的寶寶尿褲子,多數是因為不習慣陌生的集體環境,有了尿意或便意不敢和老師說,沒忍住就尿褲子了。

所以,家長在入園前一定要告訴寶寶:「有尿的時候不要憋著,要勇敢地和老師說出來。」

第3句:老師,我不小心尿褲子了,請幫幫我。

如果寶寶不小心尿褲子了,他可能會覺得這是丟臉的事情,不好意思告訴老師。

所以,如果寶寶在家尿褲子時,家長不要批評寶寶,並告訴寶寶:尿褲子不丟人,但是不及時換的話寶寶會很不舒服的。如果以後在幼兒園尿褲子了,要及時告訴老師,老師會幫忙換褲子的。

第4句:老師,我身體不舒服。

如果寶寶身體不舒服,家長在送孩子去幼兒園的時候最好跟老師溝通。老師一般就會對寶寶多照顧多關注一些。

另外,家長也要告訴寶寶:「如果在幼兒園的時候不舒服,比如,頭暈、肚子疼,一定要告訴老師。」這樣可以防止寶寶在幼兒園突然感到不舒服時不知道該怎麼辦。

其實孩子和大人一樣,到了陌生的環境也會緊張,家長需要給孩子適應的時間,一旦發現問題要耐心地引導孩子,千萬不要對孩子大吼大叫。提前做好以上四點,降低孩子在幼兒園的緊張焦慮。

相關焦點

  • 幼兒園勸退4歲寶寶,原因竟是尿不溼,老師一番解釋寶媽恍然大悟
    原創|小豆芽育兒記寶寶到了一定的年齡,就應該做這個年齡應該做的事情,如果寶媽沒有及時安排,那麼對寶寶的成長會有一定的影響。幼兒園勸退4歲寶寶,只因寶寶還穿尿不溼鄭女士的女兒今年已經4歲了,已經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可就在前不久,寶寶居然被幼兒園勸退,理由竟然是寶寶還在穿尿不溼。而且幼兒園的老師也說了,如果不能儘快幫助寶寶戒掉尿不溼,那就只能先讓寶寶回家。
  • 孩子要上幼兒園了,家長與其把他送進外教班,不如教會他這些能力
    王詩齡十歲時的一幅畫,價值10萬,媽媽李湘發誓要把她培養成德、體、智均衡發展的小淑女,不到十歲,一口英文說得比當代大學生都溜。她在《爸爸去哪兒》時已開始學習了。黃多多更不用說,寫話劇、表演,在國外毫無壓力地用英文和外國人交流,畫畫、彈吉他等等。
  • 為什麼寶寶從不在幼兒園「拉臭臭」?4歲萌娃說出真相,寶媽哭了
    而孩子「幼兒園如廁難」,就是這其中較為普遍的問題,那麼家長知道,寶寶不肯在幼兒園大便的原因嗎? 幼兒園的老師卻很委屈說:「糖糖媽,你先別生氣,我們從來也沒有制止過孩子上廁所,是糖糖沒和我說啊。」
  • 幼兒園時,我們要教會孩子哪些習慣?
    寶寶上幼兒園時,要教會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這些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要想孩子上學能好好學習,自覺完成作業,讓家長少操心,幼兒園時期培養好孩子的各種習慣非常重要。 一、良好的生活習慣。
  • 寶寶幾歲上幼兒園好?
    寶寶在3歲左右上幼兒園比較好。寶寶上幼兒園過早過晚對他們的身心發展都是不利的。寶寶太早上幼兒園不利於寶寶的身心發育。寶寶三歲前自理能力比較差,自己不能很好的照顧自己。三歲前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還不是太完善,遇到什麼問題還不能很清晰的表達自己的想法。三歲前寶寶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比較脆弱,過早的與父母分離,容易使寶寶缺乏安全感。寶寶太晚上幼兒園,不會影響寶寶的智力發育 ,但不利於寶寶其他能力的培養。寶寶在上幼兒園的過程中能學到很多知識 ,同時也鍛鍊了寶寶的社交能力 和社會適應能力。
  • 上幼兒園,3歲和4歲的寶寶有何區別?以下方面差距大,要注意
    雖然都說寶寶說話晚點沒關係,但想到語言表達能力問題,我還是厚著臉皮湊了上去,想知道她家小朋友是怎麼練習說話的。誰知,對方在得知樂樂的年齡後笑了起來,表示自家兒子今年4歲了,比樂樂年長一歲,自然語言表達也就更流暢,「一年的飯不是白吃的。」「上幼兒園的最佳年齡不是3歲嗎?怎麼你家推遲了一年?」
  • 上幼兒園前「心理建設」很重要,讓寶寶理解這三點,化解入園焦慮
    朋友的兒子三歲半了,眼看九月份要去上幼兒園。朋友很擔心,怕本來敏感的孩子,遭遇入園焦慮。她對我說:「每年聽著樓下幼兒園孩子開學的哭聲,就發愁樂樂入園時怎麼辦!也不知道能提前做點什麼心理建設。」眼看還有兩個月就又要有新的一批小朋友進入幼兒園,開始新的生活了。
  • 尿不溼寶寶下園仰天大哭,媽媽好心碎,新入園要了解幼兒園法則
    第一,寶寶的準備工作1、心理準備眾所周知,孩子在第一次上幼兒園的時候,多少都會出現有心理焦慮的症狀,所以媽媽們提前要做好孩子的心理建設,提前1到2個月就跟她寶寶說,「你準備要上幼兒園啦,那裡有好多小朋友也可以一起玩的哦……」給孩子描繪幼兒園的團體生活,讓孩子對未來的幼兒園生活有一個憧憬
  • 寶寶上幼兒園前,醫生建議三種自費疫苗必須打,可以少省許多事
    肺炎鏈球菌是導致我國兒童患肺炎的只要病原之一,所以,醫生建議,在兒童上幼兒園接觸新環境之前,肺炎球菌疫苗必須打。 c、水痘疫苗 水痘是一種常見的小兒急性傳染病,在兒童之間的傳播佔90%以上,且目前尚無醫療手段可以治療水痘。所以,醫生建議在孩子上幼兒園接觸多人群之前,水痘疫苗必須接種。
  • 寶寶一到幼兒園就生病?這些原因老師不會說,但媽媽要心裡有數
    從醫院回來的路上,妮妮媽有些猶豫,「孩子一上幼兒園就生病,又是拉肚子又感冒咳嗽的,到底還有沒有必要非要去上呢?」晚上睡覺前,妮妮和老公商量,「不如還是讓孩子在家吧,反正我有時間帶她。」不過,妮妮爸卻覺得,「別的孩子都去,咱家不去會不會被落下了?」夫妻倆有些拿不定主意。
  • 哈佛研究發現:3歲上幼兒園和4歲上幼兒園的孩子,人生可能不同
    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在3歲的時候大腦發育就已經基本完成,在這個時候上幼兒園從意識完整的 一開始就可以得到專業的教育人員的培養, 對孩子的成長更有好處;但也有的家長認為,在 孩子3歲的時候心智不夠成熟 ,更何況晚一年上幼兒園讓孩子多享受一年玩耍的樂趣,4歲再上幼兒園更有好處。
  • 冬天寶寶上幼兒園,怎麼才能少感冒,家長要知道這幾點
    要說孩子最容易生病的是什麼時候,想必很多家長都會回答說是上幼兒園,因為這是孩子第一次和那麼多小朋友待在一起,自身免疫力沒有建立起來,傳染源反而增多了。尤其是現在到了冬天,孩子感冒發燒的數量在增加,那我們該如何保護自家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不感冒呢?其實很簡單1.最好戴口罩雖然說小朋友們一起玩的時候戴口罩不現實,但是家長至少要在送孩子和接孩子的時候,讓孩子在路上戴著口罩。
  • 寶寶上幼兒園,是選公立還是私立?這些考察方法家長要學會
    作為9年義務教育之外的項目,幼兒園的存在一直飽受爭議,很多人一邊罵它的不合理,一邊讓孩子早早去念。個人認為,家長與其將關注放在「要不要上幼兒園」上,不如多想想「上之前需要準備些什麼」,反正99%的家庭都得上,既然無法反抗,就得學會順從。
  • 寶寶如廁訓練,為寶寶暑假過後上幼兒園做準備,寶媽要重視
    身為父母,孩子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要顧及的問題會多很多,不僅要關注孩子對幼兒園生活的適應程度,關注他們的心理變化,還有讓父母猝不及防的大小便問題。但事實上,獨立如廁也是孩子需要學習的內容,家長們需要知道訓練孩子大小便的最佳時間,讓孩子最終獨立。
  • 幾歲讓寶寶上幼兒園最好,沒有統一的答案,要看寶寶的適應力
    不過除此之外,不少家庭中,由於是雙職工家庭,工作日裡家長都要去上班,沒有時間照顧孩子,把孩子交給老人帶,一是怕給他們造成負擔,二也是怕父母把一些壞習慣傳染給了孩子。可進入幼兒園,孩子平常被家人照顧的習慣了,一下子要融入到大環境中去,和許多的小朋友打交道,孩子也會不習慣,甚至生出抵抗情緒。
  • 寶寶上幼兒園又哭又鬧不願意去,家長焦頭爛額,四招應對能幫大忙
    可是這個挑戰對於大多數的小寶寶們來說,實在是太難了,如果你曾經送過孩子去上幼兒園,那麼一定見過這樣的場景:孩子在校門口哭的撕心裂肺,不願意和爸爸媽媽分離,或者是前一秒高高興興的,當媽媽要準備離開的時候,孩子馬上就會跟上去抱住媽媽的腿,不願意讓媽媽離開。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寶寶對上幼兒園焦慮總哭鬧怎麼辦?
  • 孩子3歲就該上幼兒園了?專家:不具備這三個條件,4歲上都嫌早
    孩子幾歲上幼兒園最合適?幼兒園的統一規定是孩子滿3周歲以後入園,這個年齡不是隨便選定的,選擇讓孩子3三周歲入園,是有一定的原因的。為什麼幼兒園規定孩子滿3周歲以後入園呢?3、3歲的寶寶對媽媽依賴性還不夠強為什麼是3歲,而不是4歲或者是5歲呢?因為3歲的寶寶依賴家長,但是依賴程度還沒有達到不能分離的地步,而寶寶長到4歲或者是5歲,再上學,可能更難跟家人分開。
  • 幼兒園寶寶對老師「拋媚眼」,動作熟練,網友笑稱:跟爸爸學的
    人們常說剛出生的寶寶就像是一張乾淨的白紙,那麼上幼兒園的寶寶這張白紙上面就已經有了些許的色彩,當然了,這些色彩來自於寶寶的爸爸媽媽。在寶寶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識之後,他們就喜歡模仿身邊的人,而爸爸媽媽自然就是首選,於是乎,寶寶在生活中的一些表現,往往會有爸爸媽媽的一絲影子。這與人們常說的「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崽子會打洞」不謀而合,最近就有一個寶寶在幼兒園的表現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 美國研究發現:3歲上幼兒園和4歲上幼兒園的寶寶,差得不止半年
    孩子與父母的第一次分離,可能就是在送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我家的3歲小「神獸」已經按捺不住到處瘋玩了,就在我考慮把他送到幼兒園的時候,鄰居家的媽媽卻跟我說:「千萬別太早送去幼兒園,會給孩子留下心陰影的!」
  • 身心大飛躍的三歲寶寶,該為上幼兒園做哪些準備?
    特別提示:要給寶寶買那種幼兒用的塑料藏鋒剪刀,買那些橡皮泥一定要有相應的環保衛生認證。由於大多數三歲的寶寶已經跑得飛快,所以一定要注意寶寶玩的環境安全,外出時最好有爸爸媽媽一起,不敢將寶寶單獨交給年齡大的老人,因為一旦跑起來老人已經無法及時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