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小哥(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妮妮又感冒了,自打小傢伙上幼兒園以來,已經生了好幾次病了。看到女兒病懨懨的,妮妮媽心疼極了。「我女兒原本挺健康的,一年到頭也不生病。可是上了幼兒園,三天兩頭地就得來醫院報到!」帶女兒看醫生的時候,妮妮媽忍不住吐槽道。
從醫院回來的路上,妮妮媽有些猶豫,「孩子一上幼兒園就生病,又是拉肚子又感冒咳嗽的,到底還有沒有必要非要去上呢?」晚上睡覺前,妮妮和老公商量,「不如還是讓孩子在家吧,反正我有時間帶她。」不過,妮妮爸卻覺得,「別的孩子都去,咱家不去會不會被落下了?」夫妻倆有些拿不定主意。
最讓夫妻倆想不明白的是,其他家長的孩子都健健康康的,只有自己的女兒總是生病。其實,關於孩子生病的原因,老師不會說的很詳細,但是媽媽們一定要心裡有數。
一、為什麼有的寶寶一到幼兒園就生病?
1. 精神緊張,抵抗力差
入園後,小寶寶們所經歷的是另一種生活模式,這對於他們來說是一項「大挑戰」。所以與父母分離讓他們心理壓力很大,新的生活環境讓他們情緒緊張。在這樣的狀態下,孩子們的抵抗力受到影響,抵抗力變差,寶寶也就更容易生病了。
2. 在幼兒園裡「不記得」喝水
眾所周知,喝水對身體健康很重要。孩子們入園後,很多生活習慣都亟待養成,比如說多喝水。在家裡的時候父母會很及時地督促孩子喝水,可是在幼兒園裡,老師要照顧很多的小朋友,可能在督促孩子喝水的問題上顧之不及。孩子喝水少,新陳代謝的進行會受到影響,感冒等小毛病就更容易發生。
3. 孩子們親密接觸,容易病毒傳染
孩子與同伴們在幼兒園生活中時常會有親密的接觸,雖然這是他們喜歡的相處方式,但是不得不說這很容易造成病毒傳染。如果有一個小夥伴感冒了,那麼很有可能其他的孩子也很快被傳染。
二、寶寶總是愛生病,還要去幼兒園嗎?
既然很多家長都有類似的發現,那就是孩子上幼兒園要比在家裡更容易生病,那麼是不是說為了避免孩子生病就不要去上幼兒園了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雖然幼兒園是學齡前階段的早期教育,但是它對於孩子的成長產生的影響卻是非常重要的。
1.有助於孩子身上的社會性發展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社會性發展是不可或缺的,在幼兒園階段,孩子們對於社交表現出了強烈的興趣,所以去上幼兒園會有助於孩子社會性發展的訴求滿足。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社交能力得到鍛鍊,而這也為之後的正式入學生活打好了基礎。
2.有助於孩子獨立性發展
在幼兒園生活中,孩子身上的獨立性得到了極大程度的提升,孩子們的自理能力獲得更好的培養,同時孩子們對於新環境的適應也有助於他們和父母之間建立正常的依戀關係。獨立性發展得到滿足的孩子會成長得更加自立。
3.有助於孩子表達能力發展
入園後,孩子的表達對象變得豐富起來,如果想要讓自己的想法被他人了解,孩子就要學會表達。顯然,幼兒園的環境讓孩子有了更多表達的機會,同時孩子也擁有了更多的表達模仿對象,也就使得孩子的表達技能得到充足的練習。
所以因為孩子生病就拒絕去上幼兒園的做法並不理智。想要讓孩子「安安穩穩」地去上幼兒園,家長們就要提前做好準備。
三、父母怎麼才能讓寶寶少生病呢?
1. 提前做好孩子入園的心理建設
如果孩子能夠提前做好心理準備的話,這不僅會讓他們更容易適應與父母的分離,還可以讓孩子的情緒更加獲得放鬆愉悅。當然,這需要父母們用心對待,給予孩子們一定的緩衝時間,過於急躁的逼迫並不適宜。
2.提前培養好孩子的自理能力
當孩子可以自己上廁所,可以自己吃飯,那麼孩子在幼兒園生活中就會很容易適應。孩子的自理能力會讓孩子在新的生活環境中更容易獲得表揚,同時也更容易變得自信。同時,孩子對待入園的態度也會由此變得積極。
3.督促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比如說,幫助孩子養成勤洗手的習慣,孩子們在幼兒園中會進行很多的遊戲活動,如果他們養成了勤洗手的習慣,那麼這就極大地減少了細菌的侵襲,孩子也就更不容易生病了。再比如說,幫助孩子養成多喝水的習慣,孩子新陳代謝快,多喝水更容易保證機體活力。
孩子入園後,家長們需要拿出更多的關心來應對,不管是身體狀態還是內心情緒變化,細心的家長才能夠幫助孩子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你家寶寶是什麼樣的情況呢?
小哥哥陪你一起育兒,做最野的爸媽,關注我,了解更多育兒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