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大吼大叫,寶寶不願起床,不如做好三點,孩子更樂意上幼兒園

2020-12-27 湖汐育兒

天氣越來越冷。早上起床對於寶寶來說,溫暖的被窩可不是那麼容易脫離的。

最近,我家4歲大寶鬧了幾場不上幼兒園的小把戲。

同款寶寶估計很多爸爸媽媽也有吧?

來,看我如何與成功引導孩子喜歡上幼兒園。

1.媽媽巧破佯裝生病的淘氣寶寶「小計謀」

千與今年10月打了脊灰疫苗和水痘疫苗有點過敏反應,低燒獲準在家休息兩天後,聰明的大寶知道,生病就可以不用去幼兒園。那天大寶開始來戲了。

媽媽:千與,快點起床,要去幼兒園了。

大寶:媽媽,我頭有點暈,好像發燒了。

媽媽:(拿額溫槍量體溫)看,36.2℃,沒發燒,起床吧。

大寶:媽媽,我腿有點抽筋,好痛,不想上幼兒園了。

媽媽:腿痛呀,那得去醫院讓醫生伯伯看看要不要打針吃藥或者貼藥膏才能好啊!

大寶:啊?我不想打針,我不要貼藥膏,我腿好像不痛了……

支招:配合寶寶把戲演完。幼兒園和醫院一比,寶寶比大人還清楚哪個更值得去。

2.聯合長輩消滅淘氣寶寶的「糖衣炮彈」

早上把大寶喊醒後,她不緊不慢地坐起來,揉了揉眼睛,忽然抱住了奶奶。

大寶:奶奶,我今天不想去上幼兒園。

奶奶:來,奶奶抱抱,我們乖孫女為什麼不想去上學了呀?

大寶:因為……因為爸爸媽媽上班去了,爺爺又不會做家務……我不想奶奶一個人在家帶著妹妹,奶奶又要帶妹妹,又要做家務,太辛苦了!我想陪著奶奶。

奶奶:(瞬間感動,但想起了我這個寶媽提前交代過,遇到這種情況應該足夠理性)。乖孫女別哭,奶奶有爺爺陪著。爺爺也可以幫忙看著妹妹,奶奶就可能騰出手來給你做好多好吃的。

支招:隔輩親,撒嬌絕對是長輩的軟肋。爸爸媽媽不妨提前給家裡的老人家們做好心理建設,爭取同一戰線的盟友就是最大的戰鬥堡壘。

3.聰明媽媽陪寶寶把「矯情戲」演好

早上把大寶喊醒後,她揉了揉眼睛,忽然帶著口腔嘀嘀咕咕。

大寶:媽媽,我今天不想去上幼兒園。

媽媽:今天天氣真好呀,太陽公公都曬屁股了。

大寶:因為……因為太陽好大,我會曬得好黑的。

媽媽:曬曬早上的太陽補補鈣,身體更健康。媽媽可以幫寶寶塗上香香的防曬霜。

大寶:媽媽,我今天還是不想去上幼兒園。

媽媽:寶貝,可以告訴媽媽什麼原因嗎?

大寶:不行,外面有霸王龍,不能去幼兒園。

媽媽:那好吧,媽媽去上班,你自己在家,你確定自己可以打敗代表三角龍打敗霸王龍?

大寶:(大哭中)哇哇哇,我打不過霸王龍……

媽媽:那我們就去幼兒園,幼兒園裡有老師,還有很好多小朋友,一起幫你打敗霸王龍!

支招:有時候無需拆穿,順著孩子的思路往下說,就能找到突破口。

遇上孩子時而溫情、時而搞怪的超強攻勢,爸爸媽媽是否感到頭疼無助呢?在確認孩子的身體狀況無礙後,我們還是堅持送孩子入園!

1.孩子正常入園可以幫助孩子樹立堅持的信念

天氣不好,爸爸媽媽馬上給寶寶請了假;孩子賴床,爸爸媽媽又給孩子請了假……或許有些家長認為這沒什麼,不過小朋友卻能從中發現一個不容忽視的潛規則——原來去不去幼兒園都很隨便。不論嚴寒酷暑、颳風下雨,我們要堅持送孩子上幼兒園,別讓孩子輕易遇難而退。即使身體健康原因導致不能入園,我們也應讓孩子知道如何正式而有禮貌地向老師請假,而不是信口開河,想上學就上學,想不上就不上學。父母幫助孩子養成堅毅的品質、敢於克服困難的勇氣和勇於承擔的責任意識往往得益於日常的一言一行。

2.孩子正常入園可以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習慣

幼兒園老師比我們專業多了。老師會針對入園後的生活、運動、遊戲、學習等各項活動來制定明確的行為要求,引導孩子如何建立社會秩序,適應社會活動。

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我們家成功引導大寶愛上幼兒園了,家長朋友們不妨試一試。

1.和孩子一起整理書包,準備第二天上學的衣物

和孩子一起選好衣物,分類放進書包。這樣既可以讓孩子感受到自主選擇衣服鞋襪的快樂,也能鍛鍊孩子自主整理的動手能力。作為媽媽,我也不用慌張趕時間,不用急急忙忙幫孩子穿衣服和鞋子,讓孩子失去鍛鍊生活自理能力的機會。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呀。

2.晚上9點準時熄燈,養成早睡早起好習慣

我們家在睡前不會和孩子做一些激烈、興奮的活動。我與寶爸分工合作,共讀繪本或者聽音樂或和孩子一起回顧今天在學校的有趣故事,幫助孩子早點入睡。

3.和孩子一起調設鬧鈴,無論孩子怎樣都給予鼓勵的抱抱,溫柔地叫醒孩子

我們會和大寶一起選可愛的起床歌,拉手指確定起床時間。鬧鈴響起來,不大喊大叫,沒有掀被子,更不會搖晃拍打,我會輕輕拍打孩子的背部和腰部,放鬆放鬆孩子的太陽穴,用輕聲呼喚的方式,讓孩子美好的一天,從溫柔的喚醒開始。

4.給孩子5分鐘賴床時間,讓孩子沒有起床氣,並沒有那麼難

我通常會早起十分鐘把自己的妝容整理好,然後輕聲叫醒孩子,再拉開窗簾,讓陽光照進來,和孩子說一說外面的小鳥或電軌車呀已經起床,哇,今天心情真棒,這些舒適的刺激可以幫助孩子愉快地起床。這半個月以來,大寶沒有再哭哭啼啼,到處撒起床氣。

5.鼓勵要分精神鼓勵和獎品鼓勵,適當獎勵可以讓親子關係更融洽

有一天,大寶開心地跟我說,幼兒園的咪咪老師會給午休準時起床並整理小被子的孩子獎勵彩虹糖,她很喜歡彩虹糖。

我就依葫蘆畫瓢,和孩子一起畫了一個日程表。那天,大寶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了洗漱,我就給寶寶貼上一個可愛的小星星貼紙,如果連續三天拿到星星貼紙,我就滿足她一個小願望。

這個方法堅持幾天下來,大寶每天都充滿動力,起床成了一件快樂的事情,慢慢改變了之前磨蹭的壞習慣。

不吼不叫,讓孩子在快樂起床,高高興興上幼兒園,我做到了。

#種草吧媽媽#如果家長們覺得實踐起來有困難,不妨和孩子共讀睡前繪本。有這樣一本繪本,書裡的小睡鼠不想起床,各種方法用了一遍,可他還是不起床。直到差點兒耽誤了出去玩,他才睜開了眼睛。帶著孩子一起看看到底什麼才是叫起床的好辦法?這本書裡有各種各樣叫起床的辦法,爸爸媽媽可以跟孩子挑選一種,並且跟孩子約定,這樣叫起床,孩子就不能有壞情緒了哦!讓寶寶起床時不哭鬧、不磨蹭、不發脾氣的辦法,巧妙又實用!

相關焦點

  • 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專家反對:甚至可能影響孩子的大腦
    而社會學博士默裡·史特勞斯調查發現,有90%的父母曾經吼過孩子,並且表明吼叫是經常發生的事情,那麼在統計學上,沒有被媽媽吼過的孩子,成為「小概率事件」。有些家長對於孩子不是打就是大聲吼罵,其實這些行為都是在毀滅一個孩子。
  • 經常衝孩子大吼大叫,性格上造成的傷害,遠比父母想像的更嚴重
    一、衝孩子大吼大叫,後果真的很嚴重為人父母,最大的願望就是保護孩子健康成長。但在教育孩子的過程過,父母難免會有力不從心和焦慮的階段,這時憤怒上頭往往會消滅理智,從而對孩子大吼大叫,嚴重時還會動手教訓。最可怕的是,生活中有不少家長在教育孩子的角度上,都貫徹著這種「不吼不罵不成才」的理念,這才是對孩子最為殘酷的毀滅傷害!二、這3種情況下,家長最容易吼孩子1、孩子調皮闖禍時孩子貪玩任性是天性,這是無可厚非的。
  • 父母總是對寶寶大吼大叫,會使性格出現問題,影響其心理健康
    在寶寶上幼兒園之前,大部分時間都是和寶爸寶媽一起度過的,而寶寶在成長過程中犯錯是難免的事情。由於他們的天性如此很愛玩,並且很調皮,所以總是會惹得爸爸媽媽生氣。很多寶寶在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地遭到了爸爸媽媽的大吼大叫,其實這種問題出現之後很容易影響寶寶的性格。
  • 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會發生什麼?無數家長看完沉默了……
    有的時候便會對芽芽大吼大叫,可是每次看到芽芽委屈地流眼淚,心裡都是後悔不已,久而久之,反而覺得芽芽變得怎麼有點內向,反而對自己不夠親近了。 所以,大吼大叫只能減輕父母的壓力,發洩了自己的焦慮情緒,根本不是正確的教育方法,孩子要麼在吼叫中變得膽小、內向,要麼反而會越來越叛逆,對父母的管教開始熟視無睹。
  • 孩子犯錯時千萬不要大吼大叫,假裝看不見,多鼓勵!
    當孩子犯錯時你是怎麼做的?懲罰還是忽視?大吼大叫還是心平氣和的講道理?注意:孩子犯錯時千萬不要大吼大叫,假裝看不見,多鼓勵孩子!心理學上有一種叫「行為主義」,當孩子們犯錯的時候家長對他們大吼大叫,他們是聽不懂得,這種行為叫行為強化,正是因為家長激烈的反應強化了這件事情在孩子心中的印象,等到再一次遇到這種事情的時候,他們依舊會這樣做。那應該怎麼辦?
  • 孩子寫作業困難,別大吼大叫,用這幾招來改善
    之前在網上看過一個段子:主人公在陽臺上刷手機,忽然聽到隔壁傳來一聲大吼,到底是什麼關係!主人公剛想打開手機錄音以表示對吃瓜者的尊敬,接著便聽到,是相反數的關係!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在網絡上我們經常能看到父母抱怨輔導孩子寫作業氣到不能控制自己的洪荒之力。
  • 大吼大叫的父母,毀的卻是孩子!3招教你如何控制情緒
    不知道家長們有沒有看過德國的經典繪本《一生氣就大吼大叫的媽媽》,主要講的是一隻可愛的小企鵝孩子和企鵝媽媽之間的一些非凡經歷。「今天早上,我媽媽發脾氣,衝著我生氣地大叫。結果,嚇得我全身都散開飛跑了。我的腦袋飛到了宇宙裡,我的肚子落入了大海裡,我的翅膀掉到了熱帶叢林中,我的嘴巴插在了高山上,我的尾巴呢?它在街上就像是個謎。我就剩下了一雙腳,跑啊跑......我想叫,但沒有嘴。我想找,但沒有眼睛。我想飛,但沒有翅膀。跑啊跑,到了傍晚跑到了撒哈拉大沙漠,我累了。這時一個大影子罩住了我。是我發脾氣大叫的媽媽開著大船來了。
  • 上幼兒園前,一定要教會寶寶說這4句話
    很多寶媽怕寶寶到了幼兒園不會照顧自己受委屈,所以寶媽們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就會訓練寶寶的自理能量,比如可以自己吃飯、自己穿脫貼身衣褲、自己去小馬桶上大小便等。但是家長發現,寶寶原本在家能獨立完成的事,到了幼兒園卻不會了,不僅回來後總嚷嚷沒吃飽,還時不時就尿褲子。這是怎麼回事啊?
  • 怎麼讓孩子乖乖寫作業?老母親再也不用大吼大叫了!一招制勝~
    好多家長開玩笑說,養個孩子把自己給逼瘋了。說,怎麼我說什麼孩子都不聽呢?你現在馬上去寫作業!趕緊起床!把水喝掉!現在不能玩遊戲!很多父母都有類似的經歷吧?我們希望孩子把一些事情做好,為什麼卻適得其反?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你希望教會孩子目標管理,但做的,卻是過程控制。趕緊寫作業!不許走神!這是在控制孩子寫作業的過程。而目標管理是什麼?6點之前寫完作業。怎麼寫,怎麼規劃時間,中間休息幾分鐘,這是孩子自己的事情。
  • 拒絕大吼大叫,正確的方法才能教育出,優秀的孩子
    那些還沒有長大的孩子亦是如此,畢竟他們的人生閱歷有限,所以各位父母一定要清楚一點,孩子犯錯是很正常的事情,千萬不能因為孩子犯了錯誤,就對他們大吼大叫,或者用更過激的方法來處理,這樣只會對孩子帶來諸多傷害。
  • 格格薦書丨畫個「大吼大叫」的父母
    其實這些場景我們似曾相識,父母對孩子「大吼大叫」式的教育,也屢見不鮮。最近流行一個詞語叫「低聲教育」,什麼是「低聲教育」?「低聲教育」就是孩子做錯事情,不是你嚷嚷不休的大喊大叫式命令,更不是你高聲訓斥後讓孩子看我們臉色來完成要做的事情。
  • 父母對孩子大吼大叫並無好處,巧用「自然法則」,讓孩子更優秀
    文丨茜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有些父母他們平時看起來也挺「和善」的,似乎也很懂得如何掌控自己的情緒,可是一遇到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這些父母就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對孩子大吼大叫
  • 幼兒園六月開學,大班孩子返園,家長要配合做好三件事關係上小學
    原因總結只有一個重慶六月的夏天實在是太熱了,好不容易堅持到現在了6月上幼兒園不到3周就又放暑假了。暑假原定的放假日期是端午節6月25日,6月8日開學的話,在園時間只有13天。 當然了還是有不少家長對於幼兒園開學期待已久了,除了雙職工的家長外,就是大班孩子的家長了。 疫情期間幼兒園不開學,校外機構也關門,眼看九月就要上小學了。
  • 父母對孩子大吼大叫,這些傷害到成年後依然存在,看完你還吼嗎
    五歲的孩子最是好動,愛探索的時候,跳跳這個孩子經常在家裡折騰,一會翻翻書架一會開開玩具箱,媽媽收拾的速度永遠追趕不上他弄亂的節奏。無奈的媽媽,只要一看到兒子要翻箱倒櫃,便急忙大吼大叫:「你這個壞小孩!」時間一長,竟然有了效果,兒子再也不敢到處翻東西了,變成了一個「安靜」的寶寶。
  • 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娃變得內向,膽小,補救方法再詳解(有乾貨)
    通常內向的孩子都有可能是因為從小就被父母大吼大叫導致的,父母可以通過這樣做來進行補救。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娃變得內向,膽小?今天是我們家孩子開家長會的日子,每當開家長會的時候我都特別的驕傲,因為我們家的孩子一直都是班上第一名。
  • 面對孩子的起床氣,家長不用吼也不用哄,輕鬆撫平「炸毛」娃
    面對孩子的起床氣,家長不用吼也不用哄,輕鬆撫平「炸毛」娃經常會聽到有人說,大早晨的,你就跟吃了槍藥一樣,看誰誰不順眼,總覺得事事不如自己的意。是不是很納悶,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這就是起床氣。人們常用「起床氣」這個詞來形容起床後的壞脾氣,很多孩子在上學的時候都會很自覺地起床,但如今寒假開始了,不少孩子喜歡賴床,有時被家長叫起來還一臉不情願,「起床氣」不小。1、 為什麼會有起床氣,而起床氣究竟是回事呢?起床氣這是一種通俗的說法,在醫學上,這是一種亞健康的狀態。
  • 孩子要上幼兒園了,家長與其把他送進外教班,不如教會他這些能力
    普通人家雖然沒有大腕明星的雄厚資本,但他們也絞盡腦汁地把孩子送到好一點的學校,有的家長甚至使出渾身解數,趁孩子上幼兒園時,多給孩子報幾個外教班,只希望孩子能爭氣,有一個未來。俗語有言,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 家長脾氣暴躁、總忍不住對孩子大吼大叫怎麼辦?情緒管理了解一下
    很多人在設想自己做父親或母親的時候,總是非常溫柔細緻的,但當他真正成為父親或者母親時,由生活的壓力、工作的煩惱以及孩子的調皮等各種原因夾雜在一起,可能會變得脾氣非常暴躁,忍不住對孩子大吼大叫,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 李玫瑾告訴你:孩子犯錯時不要對他大吼大叫,你可以假裝「看不見」
    這時家長就會在孩子犯錯的時候大吼大叫,其實這樣的方法並不能夠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也無法督促孩子改正,甚至還導致孩子犯錯的次數越來越多。聽教授講課的時候,有不少家長覺得受益匪淺,而其中有一點讓家長們更是印象深刻,那就是關於孩子犯錯如何處理的問題。有不少家長認為孩子犯錯讓人無法忍受,甚至接著就會大吼大叫的去指出孩子的錯誤,可是李玫瑾教授卻說:"孩子犯錯,在心理學上叫做行為主義,而家長的大吼大叫又被叫做行為強化,所以,當孩子犯錯時,家長們最好不要大吼大叫。
  • 對孩子大吼大叫?會對孩子性格造成缺陷,值得每一位父母重視
    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許多家庭迎來了第二個寶寶,教育問題也隨之而來,原本生活壓力就很大的父母,面對大寶的作業和小寶的淘氣不懂事,時常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對孩子大吼大叫。2、在父母大吼大叫中長大的孩子,容易沒有自己的想法。像我姐姐那樣,一點點沒有順她的意,就批評孩子,罵孩子笨了,潛意識裡,孩子的心理也覺得自己真的很笨,不敢表達自己的意見,慢慢就會扼殺孩子的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