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裡有什麼「寶藏」?讓他一守就是30年

2020-12-23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杭州10月15日電(記者黃筱)在30年的山林管護生涯中,無論天氣有多惡劣,他都始終堅持巡護,用雙腳丈量林區6000多畝大山裡的溝溝壑壑;三萬多棵古楠木生長群落裡,他一眼就能判斷楠木的品種、年齡;面對偷樹人,他隻身一人勇敢對抗,嚇退了違法分子。他是胡秀忠,杭州建德市綠荷塘林場一名護林員。

52歲的胡秀忠瘦小精幹濃眉大眼,在大山裡一步三躍、身手矯健,輕快地避過一個個石坑水窪,開始了一天的護林巡查工作。群山綿延中,有680餘畝天然古楠木群落,一排排三四十米高的大樹直入雲霄,枝葉交錯,猶如一張張擎天大傘。

清道光十五年,為保護綠荷塘古楠木林,村民們自發建亭立「永禁苞蘆碑」,禁止林內伐木種糧,680餘畝古楠木得以生生不息。

「有刨花楠、紅楠、華東楠、紫楠等,共有三萬多棵,都是清朝後期自然生長的,最年長的有300多年。」守著這片天然「寶藏」,胡秀忠十分自豪,「其中還有4株同根生,直徑達1.5米的『楠木王』,三個人都抱不過來。」

然而十多年前木材價格一路飆升,特別是香楠、紫金楠,一株市場上估價就要10-20萬元,面對唾手可得的「搖錢樹」,免不了有覬覦偷盜之人。

2006年,林區內有3株自然倒雪壓木失蹤,胡秀忠查監控一路追蹤到偷樹的村民家。這個村民剛開始不承認,但胡秀忠輾轉找到偷樹人的哥哥,做了一系列工作,終於讓偷樹人承認了偷盜事實。

「楠木王國」的盛名還吸引了一波波的投資客蜂擁而來。前些年,有一名投資老闆沒辦任何手續,就要在林區內大肆動工動土。胡秀忠趕到現場阻止,老闆讓手下人威脅,胡秀忠不畏強權一身正氣,最終老闆灰溜溜地走了。

因為護林表現突出,胡秀忠多次被評為「優秀黨員」「林場先進工作者」,被浙江省林業廳授予「浙江省公益林建設優秀護林員」。

「這都不算什麼!」胡秀忠面對榮譽輕描淡寫,提起父親卻一臉崇拜,「父親教導我,要踏踏實實把山管好。」

「上世紀70年代沒有天然氣,到山上偷柴火的人很多。我父親當時也是護林員,他在山腳聽到砍樹的聲音,大聲一吼『天兵速降』般趕到偷柴人旁邊,嚇得對方瑟瑟發抖,從此一提起我父親名字就害怕!」

從小跟著父親耳濡目染親近大自然,胡秀忠打心眼裡熱愛上了護林工作。1991年,胡父把管了20餘年的林子親手交給兒子,從此,胡秀忠成為胡家第二代守林人。多年來,胡秀忠爬遍了林區6000多畝大山的溝溝壑壑,在他的忠誠守護下,林區未發生過一起森林火災和嚴重的盜濫伐林木案事件。

「其實我也是喜歡大自然這個環境,在樹林裡空氣新鮮,植物都是綠油油的,感到很舒服,再就是看到幾十年前種下的小樹苗如今變粗變高,很有成就感。」胡秀忠說,「以前管護措施落後,我們曾經用身體滾在地上扑打火苗。現在好了,林區內有無人機、監控攝像頭、高壓水泵等高科技設備,可以很好地防火防盜防獵。」

林區近60年的封禁保護,讓680餘畝的古楠木群保存完好,天然環境成了絞股藍、三葉青等十餘種名貴藥材的天然生長基地,也為珍稀瀕危植物提供了棲身之地。2006年,浙江林學院在山谷中還發現了200餘株瀕危植物堇葉紫金牛,據《浙江植物志》記載,除了臺灣,這裡是它唯一最大的原始生長地,目前已人工培育至1000餘株。

暢想這片無價「綠色寶藏」的未來,胡秀忠的希望樸實又簡單:「我還是要做到保護森林資源,我講要做到是要像愛惜自己的家一樣,把這片森林愛護好。」

相關焦點

  • 用雙腳丈量6000多畝大山裡的溝溝壑壑
    用雙腳丈量6000多畝大山裡的溝溝壑壑 04:44用雙腳丈量6000多畝大山裡的溝溝壑壑04:45來自新華社客戶端10月13日,胡秀忠在建德壽昌鎮綠荷塘林區的古楠木林巡查新華社記者翁忻暘攝在30年的山林管護生涯中,無論天氣有多惡劣,他都始終堅持巡護,用雙腳丈量林區6000多畝大山裡的溝溝壑壑;三萬多棵古楠木生長群落裡,他輕瞥一眼就能判斷楠木的品種、年齡;面對狡猾兇狠的盜林人,他隻身一人勇敢對抗,「不要命」的拼勁嚇退了違法分子。他是胡秀忠,杭州建德市綠荷塘林場一名護林員。
  • 【勞動新聞】李儲文:30年大山之巔的守望
    對於長年累月堅守在防火瞭望塔上的和龍林業有限公司許家洞林場防火瞭望員李儲文來說,他的夢想是讓自己守護的這片大森林永遠青翠。      「守了這麼些年,對這裡的一切說沒有感情那是假的,只要我還能上去瞭 望塔,我就會一直幹下去!」5月19日一早,李儲文吃過早餐後,就爬上了23米高的 瞭望塔,進行工作值守。
  • 大山裡的「最美爺爺」
    一次機緣巧合,舟山市岱山縣經信局退休幹部王魯得知,在祖國邊陲貧困山區,有一群留守孩子的人生也許將被囿於大山深處。從此,他義無反顧地從家鄉的海上小島到偏闢落後、深度貧困的雲南省元陽縣黃茅嶺鄉大山村進行助學、扶貧志願活動,一幹就是4年多,成為孩子們口中的「最美爺爺」。
  • 大山裡的「兄弟連」
    孫剛是淄博市淄川區淄城人,1985年經招工參加鐵路。在西桐古站工作15年。2000年他調到黑旺站,在黑旺站擔任助理值班員,一幹又是20年。 今年57歲的他,已經在大山裡度過了35年,他對待工作責任心強,一絲不苟,嚴格按章作業。三十四年的鐵路生涯裡,把工作經營得平平穩穩。
  • 守山大叔直播兩年還債30萬!他一開口,網友驚呼:天使吻過的嗓子
    養牛種地狀況百出,欠下30多萬外債 爆紅網絡的頭幾天,一天接待五六家媒體,於新偉過得恍恍惚惚,「覺得這個意外來得太不真實,就像在做夢」。 在他過往的人生中,意外接二連三,「左一出右一出,可幾乎沒一出是好事。」
  • 他從大山裡走出,拓荒間不斷締造財富神話
    從事金融投資30年,從搜狐、百度,到華誼兄弟、匯源,汪潮湧在拓荒間不斷締造財富神話。13歲出大山,15歲進大學1965年,汪潮湧出生在湖北蘄春,父親是蘄春一中的老師,在當地頗受尊敬。1年後,時局變幻,「文革」的浪潮中,汪父因「臭老九」的身份被批判,汪母也被誣陷為有「特務嫌疑」,夫妻倆雙雙被關進牛棚。於是,未滿1歲的汪潮湧,被父母含淚送到位於大別山裡的伯父家中寄養。遠離「文革」動蕩,幼年的汪潮湧開始面對另一種困苦。大山裡,他8歲起就去工地幹活,10歲便推著比自己還高的獨輪車上山下山。
  • 頭條上的這些寶藏作者真的太有料了
    在頭條上,三一博士千萬量級播放的視頻還有很多,什麼中國風洞,腦機接口,移民火星都是他的科普領域,看完他的視頻相信你也會對這些硬核的前沿詞彙說出四個字:原來如此! 邱博士已經是有著30多年螢屏經歷的評論員名嘴 了,他的評論節目《震海聽風》在頭條上廣受歡迎,如果你對國際領域的知識感興趣,關注他準沒錯。
  • 潘世錦:大山裡走出的愛心大使
    潘世錦拳拳好善聞名遐邇。他掙錢但不「守」財,一直把奉獻視為人生的一大樂事,在奉獻中提升人生的價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他就持續關注家鄉的公益事業。他曾深情地表示,對家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倍感親切,鄉親們的熱情更使他對故鄉懷著深深的眷戀,希望盡最大的努力,來報答這一片養育過他的故土。
  • 扼守「一地跨三國」的戍邊民警:從大山走出來的三級警督
    中新網普洱12月8日電 題:扼守「一地跨三國」的戍邊民警:從大山走出來的三級警督作者 雷躍「組織授予我這麼高的警銜,是榮譽,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我一定要守好邊境,不負黨和人民的重託。」近日,雲南普洱邊境管理支隊江城邊境檢查站民警蘇平,在被公安部授予三級警督警銜時鄭重承諾。
  • 張錦文:大山裡的教育"痴人"
    張錦文25年走了6萬多公裡,相當於繞地球一圈半;因走山路不能穿皮鞋,他25年只穿家人做的「千層底」鞋,穿壞了350多雙。  數學教學「能手」  在輝縣有這樣一個傳奇人物,他就是拍石頭鄉中心小學數學老師張錦文,他在深山講臺上一站就是37年,在合併教學點前,他一個人教三個年級的全部課程,每天在懸崖絕壁的羊腸小道上走8公裡山路,25年走了6萬多公裡,相當於繞地球一圈半;因走山路不能穿皮鞋,他25年只穿家人做的「千層底」鞋,穿壞了350多雙。
  • 1600多名女孩被她帶出大山,短短的12年時間裡,她都做了什麼?
    一個普通的婦女,在12年的時間裡,把1600多名女孩從山村裡帶了出來,這樣的舉動讓世人為之驚訝和驚嘆,這是要有多大的毅力和堅持才能做到這一點。12年來,她始終把山村女孩帶出大山作為目標,受過冷眼,遭過驅逐,甚至是沿街乞討,可是心裡的那份執著和信念,永遠都不曾磨滅分毫。
  • 凡人歌|大山裡的築夢人
    馬福榮不斷重複著這句話,他這一生最大的願望就是將他的學生從大山裡送出去。患有重症肌無力的馬福榮,沒有辦法從事大部分工作,一直沒能從大山裡走出,這也是他此生的遺憾。他一直相信知識能夠改變命運,因此把孩子們送出大山,就成了他此生最大的願望。
  • 警英風採丨李國生:茫茫林海,一守就是30年
    這裡,有一位自工作起一「扎」30年的教導員,他是李國生,內蒙古大興安嶺烏爾旗漢森林公安局溫庫圖派出所教導員,1989年通過招警考試分配到溫庫圖派出所,至今已工作30年。翻開多年前的照片,李國生還是一個皮膚白皙,眉宇間略顯青澀的少年;如今,他已是一個皮膚黝黑,幹練老道的老警察了,依稀可見溫庫圖派出所的舊貌,一排排簡陋的磚瓦房。
  • 大山裡的「收貨郎」!經開區的他再創業讓老鄉的農產品走向全國!
    大山裡的「收貨郎」!經開區的他再創業讓老鄉的農產品走向全國!、歡聲笑語,村民們圍在會議室裡暢談著明年多種點什麼,怎麼能夠增產增收。在村民中間,有一個忙碌的身影十分醒目,這個人就是郭建明。今年57歲的郭建明是經開區馬路東街道辦事處的一名退休職工。2019年初的一天,郭建明回到家鄉崇禮,偶然中得知南窯村不少村民遇到了難事。
  • 大山裡動聽的旋律
    梁史卓攝一  傍晚,建在山腰的歸述小學安靜下來。空中霧氣瀰漫,與遠近寨子的嫋嫋炊煙連在一起。這樣飄著香氣的人間煙火,那樣真實,溫馨。林金趙喜歡這種時刻。大山擁抱著的村寨,層層疊疊的茶園,還有一聲聲嘹亮的雞鳴,像是給剛剛過去的一天做著總結。
  • 大山裡有了養老院, 讓鰥寡孤獨老有所養
    每到豐收時節,老人們聚在田地裡豐收,大家喜笑顏開,有老人感慨:感覺自己很有成就感,為社會創造了價值。,是民和縣孝康養老服務中心主任,李晶作為負責人一有時間就往各分院跑,並實時通過APP軟體監測居家養老服務的136名全職員工從各鄉鎮上傳的幾千位老人健康狀況。
  • 一家來自湖南大山裡的菜,越土越討喜...
    大紅燈籠高高掛,一股子喜慶勁瞬間迸發在我的腦子裡,就是一條街都能感覺到它的氣勢。看著屋內環境,足夠吸引到我,餐具每一樣都精心的還原了湖南原汁原味的設計,就連牆壁上的泥巴都是從大山裡拉倒深圳,為了就是大山真實的吃飯氛圍。
  • 創業之路|紮根在大山裡的「參娃娃」——宮曉帆
    宮曉帆把自己的夢想栽種在家鄉的大山裡,當地熟悉他的人稱他為「參娃娃」——野山參養殖人。紮根在大山裡的「參娃娃」—— 宮曉帆文|劉樹晨為了創業,你能忍受一直生活在山村裡嗎?為了創業,你能忍受身邊人的閒言碎語嗎?
  • 柯南劇中隱藏的「寶藏男孩」,他就是警視廳的千葉警官
    在柯南劇中提起「千葉和伸」這個名字,不出意外,應該有很多小夥伴都會略帶一絲的疑問,但是如果我要把這個稱呼換成千葉警官,是不是突然就感覺熟悉了很多。胖胖可愛的外形加上擁有和高木警官一樣的好脾氣,讓他不管是在劇中還是現實裡,都收穫了不少的好人緣(氣)。
  • 大山裡的「雲課堂」好溫暖
    大山裡的「雲課堂」好溫暖 通訊員 鍾國海 吳海炎 本報記者 羅瑞斌 近日,紹興市上虞老年大學花鳥畫班迎來了一堂特殊的國畫教學課,這是花鳥畫班教師金欽遠在四川涼山布裡莫小學現場直播的「雲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