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成為伽藍菩薩前,是誰守護寺院和修行者?

2021-02-13 菩薩在線

伽藍兩字是對僧伽藍摩(samghārāma)的簡稱,直譯為「眾園」,也就是僧眾所居住的庭院——寺院。

 

伽藍菩薩是佛教的護法,主要工作是懲惡揚善、保護寺院、保護修行者。所以,伽藍菩薩就像佛教的警衛隊長,在漢傳佛教寺院中,伽藍菩薩一般被供奉在與祖師殿相對的伽藍殿中。

現在大部分漢傳佛教寺院都供奉關羽為伽藍菩薩,關羽生活在東漢末年(公元160-219年),而彼時距離佛陀創立佛教已過700餘年時間。

 

☉以關羽為原型的曹山寶積寺伽藍菩薩(攝影:李金洋)

通俗小說《三國演義》第七十七回「玉泉山關公顯聖,洛陽城曹操感神」中介紹,關羽死後魂魄一直在空中遊蕩,到玉泉山時高僧普淨為關羽亡魂講法,關羽因而皈依佛教成為護法伽藍。

 

當然小說本身具有虛構的成分,但是在《佛祖統紀·智者傳》記載,天台宗創始人智者大師到玉泉山入定,遇關羽魂魄作祟,智者大師旋即講法安撫,關羽遂皈依佛教,受五戒。智者大師上報給晉王楊廣,請求封關羽為伽藍菩薩,得到「官方認可」後,關羽正式成為佛教護法。自此,天台宗佛教寺院大多供奉關羽為伽藍菩薩。

 

關羽一生忠義無雙,在中國民間享譽極高,因此智者大師之後,很多漢傳佛教寺院也將關羽納入寺院成為護法菩薩。在《全堂佛像》彩繪或者造像中,關羽和韋陀並立共同成為漢傳佛教寺院的兩大護法。

在關羽之前,佛教的伽藍菩薩通常是給孤獨長者須達多祇陀太子波斯匿王,至今也有相當一部分寺院供奉這三位佛教早期的大護法。

 

給(ji)孤獨長者須達多,一生樂善好施,經常幫助鰥寡孤獨者,因此被人尊稱為「給孤獨長者」,他經常無私地資助佛陀,因此成為印度佛教的第一位護法伽藍。

 

而祗陀太子和他的父王波斯匿王成為護法伽藍的歷程,則都跟印度佛教著名的精舍——祗園精舍有關。受給孤獨長者的感動,祗陀太子將祗陀林獻給佛陀,而波斯匿王也在這裡初聞佛法,隨即親近佛陀護持佛陀在舍衛城住錫弘法25年。

 

另外,伽藍菩薩又有伽藍勝眾菩薩一說,從廣義的角度看,這裡的伽藍勝眾菩薩指的是一切擁護佛法的諸天善神。《七佛八菩薩大陀羅尼神咒經》記載,護僧伽藍有十八尊,分別為:美音、梵音、天鼓、嘆妙、嘆美、摩妙、雷音、師子、妙嘆、梵響、人音、佛奴、頌德、廣目、妙眼、徹聽、徹視、遍視,統稱為伽藍勝眾菩薩。

赤兔馬、冷豔鋸、五綹美髯飄胸前;

酒尚溫、斬華雄、面如重棗忠義候。

☉以關羽為原型的雪竇寺伽藍菩薩,大多數漢傳寺院的伽藍菩薩身上都有綬帶無風自動(攝影:盧鵬宇)

無論是小說、戲本還是民間傳說,都將關羽逐漸神話,到了羅貫中寫《三國演義》時,關羽在民間已經享譽盛名,甚至經過了多個朝代的追封。

 

關羽在「斬顏良誅文丑」之後,曹操將其封為漢壽亭侯,這裡的「漢壽」是當時的地名,「亭侯」是爵位。而關羽的主公劉備,此時的爵位也不過是宜城亭侯,兩人的爵位是一樣高的。

 

關羽死後的第一個爵位,由後主劉禪封諡號為「壯繆候」;在宋朝又被宋徽宗趙佶諡關羽為「義勇武安王」;宋孝宗又封關羽為「壯繆義勇武安英濟王」;這是關羽的封號「由侯至王」的過程。

 

到明朝,萬曆皇帝朱翊鈞追封關羽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此時關羽初次被封為「帝」且帶有較強的宗教色彩;明思宗接著為關羽追封「真元顯應昭明翼漢天尊」,天尊是道教神仙中最高的級別;清朝的皇帝更是連續給關羽追封及至「關聖大帝」,同時關羽被列為「武聖人」和「文聖人」孔子地位相當。

 

可見封建社會下無論是統治階級還是人民百姓,都對關羽充滿敬仰。佛教在中國化的過程,免不了和中國本土文化相結合,關羽進入寺院成為伽藍菩薩也並不奇怪。

 

同時,受歷代帝王和廣大百姓喜愛的關羽。他剛正不阿、忠義無雙、有勇有謀的特點與佛教的諸多教義不謀而合,因此在漢傳佛教中,關羽能夠成為伽藍殿之尊。

伽藍聖誕日之所以被廣泛的宣揚,就是要弘揚關羽的正面形象,希望大眾以伽藍菩薩為榜樣正信正行、一身正氣。但是,很多人將關羽視為財神,到寺院拜伽藍菩薩時也一心求發財而忽略了樹立這尊伽藍菩薩本來的目的,本末倒置。

相關焦點

  • 恭祝伽藍菩薩聖誕
    ,並斥之為死生輪迴、貪貴戀福,言畢,妖象具變,是夜,雲開月朗,關羽現身,經大師教化後,關帝乃向智者大師求授五戒,正式成為佛弟子,並且誓願作為佛教的護法。從此以後,這位千餘年來極受中國人敬重的英雄人物,乃成為佛教寺院的護法神。
  • 共誦《伽藍贊》,恭迎伽藍菩薩聖誕!
    在寺院裡每日的早晚課誦中,都會誦【伽藍贊】:伽藍主者,合寺威靈,欽承佛敕共輸誠;擁護法王城,為翰為屏,梵剎永安寧。以感恩伽藍菩薩護法護教的殊勝功德。 只知道有關公廟、武聖廟,怎麼寺院也供奉關公呢?原來,關公是佛教中的「伽藍菩薩」,是保護寺院的護法神。伽藍一詞,意為寺院、僧園。而伽藍殿所供奉的,即是守護寺院和僧園的神靈——伽藍護法。
  • 農曆五月十三,伽藍菩薩聖誕!
    佛教早期並沒有寺院,伽藍成為了佛教寺院的通稱,成為了護持寺院的善神護法,就被稱為伽藍神,或伽藍菩薩,或伽藍尊者。佛說有十八神保護伽藍:即美音、梵音、天鼓、嘆妙、嘆美、摩妙、雷音、師子、妙嘆、梵響、人音、佛奴、頌德、廣目、妙眼、徹聽、徹視、褊視,統稱「伽藍聖眾菩薩」。
  • 恭迎伽藍菩薩、廣濟護法龍王菩薩聖誕!
    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下這位忠肝義膽的關聖帝君如何成為佛教伽藍菩薩的。" SANGHARAMA BODHISATTVA"伽藍,乃僧伽藍摩的簡稱,也作僧伽藍,譯為眾僧園,即僧眾所居住的園庭,也就是寺院的通稱。佛說有十八神保護伽藍,即美音、梵音、天鼓、嘆妙、嘆美、摩妙、雷音、師子、妙嘆、梵響、人音、佛奴、頌德、廣目、妙眼、徹聽、徹視、褊視,統稱「伽藍聖眾菩薩」。「寺院既有十八神護,居住之者,亦宜自勵,不得怠惰馬非,恐招現報耳。」然而世界上的伽藍道場無數,區區只有十八神能全部守護?該書又云:「一切神皆有無數眷屬,即是分任守護也無妨。」
  • 農曆五月十三 恭迎伽藍菩薩聖誕
    早期寺院,通常以給孤獨長者、祇陀太子和波斯匿王為代表伽藍菩薩。我國自唐宋以來,即有禪宗奉祀伽藍神之記載。宋代之後,寺院將伽藍堂與祖師堂分建於大雄寶殿左右兩側,伽藍堂內安置伽藍守護神。《釋氏要覽》云:「寺院既有十八神護,居住之者,亦宜自勵,不得怠惰為非,恐招現報耳。
  • 佛學常識34|伽藍菩薩
    在佛教中,伽藍用來指僧眾所居住的園庭。伽藍,在梵語中,還有「無諍之地」的意思。佛教早期並沒有寺院,僧團都是住在樹林裡。後來逐步有了寺院,伽藍就成為了佛教寺院的通稱。而護持寺院的善神護法,就被稱為伽藍神,或伽藍菩薩,或伽藍尊者。農曆五月十三,是伽藍菩薩聖誕日。伽藍菩薩根由佛教的伽藍菩薩是寺廟叢林的護法菩薩,來源於印度。
  • Today農曆五月十三丨恭迎伽藍菩薩聖誕,護持佛法,功德無量!
    ,並斥之為死生輪迴、貪貴戀福,言畢,妖象具變,是夜,雲開月朗,關羽現身,經大師教化後,關帝乃向智者大師求授五戒,正式成為佛弟子,並且誓願作為佛教的護法。從此以後,這位千餘年來極受中國人敬重的英雄人物,乃成為佛教寺院的護法神。
  • 什麼是伽藍?伽藍菩薩是誰?伽藍菩薩的三位代表
    伽藍是什麼意思?伽藍又稱為僧伽藍,是梵文samghārāma僧伽藍摩音譯的簡稱,意為「眾園」,即大家住的地方,特別指的出家人所住的園子。慧苑《華嚴音義》中記載:「僧伽藍,具雲僧伽羅摩。言僧者,眾也;伽羅摩者,園也。
  • 伽藍菩薩:精忠貫日月,浩氣塞天地!
    伽藍,乃僧伽藍摩的簡稱,也作僧伽藍,譯為眾僧園,即僧眾所居住的園庭,也就是寺院的通稱。伽藍菩薩即指保護伽藍的諸位護法善神,統稱伽藍聖眾菩薩。佛說有十八神保護伽藍,即美音、梵音、天鼓、嘆妙、嘆美、摩妙、雷音、師子、妙嘆、梵響、人音、佛奴、頌德、廣目、妙眼、徹聽、徹視、褊視,統稱「伽藍聖眾菩薩」。中國現今叢林多以關公形象為伽藍菩薩代表。
  • 恭迎伽藍菩薩聖誕:伽藍尊者詳細介紹及供奉儀軌
    農曆五月十三(2017年6月7日),是伽藍菩薩聖誕。伽藍,乃僧伽藍摩的簡稱,譯為眾僧園,即僧眾所居住的園庭,也就是寺院的通稱。
  • 農曆五月十三|恭迎伽藍菩薩聖誕
    農曆五月十三為伽藍菩薩聖誕日!「伽藍」是梵語「僧伽藍摩」的簡稱,通指寺院道場。佛教供奉的伽藍護法神,即是保護伽藍的護法。三國時期的關公在生時乃富貴不淫,貧賤不移,威武不屈之大丈夫,歿後皈依智者大師,發願護持佛教,維持世道、誓護正法,位居伽藍殿之尊。相傳隋代天台宗的創始者智者大師,有一次曾在荊州的玉泉山入定,於定中聽見空中傳來:「還我頭來!還我頭來!」的慘叫聲,原來是關羽的頭被敵人砍下來,其憤恨不平,到處尋找自己的頭。
  • 伽藍菩薩聖誕日,大慈大悲護佑眾生!
    一日,見關羽神靈告之,願建寺護持佛法。七日後,師出定,見棟宇煥麗,師領眾入室,晝夜演法。一日,神白師:『弟子獲聞出世間法,念求受戒,永為菩提之本。』師即授以五戒,成為佛教的伽藍護法神。」智者奏於晉王楊廣,遂封關公為守護佛法的「伽藍菩薩」,把關公列入佛法守護神行列,塑像供奉,使關公成為中國本土佛教神明。
  • 速轉:農曆5月13日,恭迎【伽藍菩薩聖誕】 眾生平安!
    2016年6月17日(農曆五月十三日)農曆五月十三,是伽藍菩薩聖誕日。伽藍為僧伽藍摩的簡稱,華譯為眾園,即僧眾所居住的園庭,亦即寺院的通稱。伽藍神指保護伽藍(寺廟)的神。伽藍菩薩信仰久遠,天台宗智者大師尊關羽為伽藍菩薩後,各寺廟紛紛效仿,因而更受廣大信眾供奉。伽藍菩薩聖誕日廣設供養,放生布施,即可得無上福報,得菩薩護佑。
  • 恭迎伽藍菩薩聖誕 擁護正法 護寺安寧,功德巍巍 願眾生得護持!
    韋陀菩薩和關羽作為護法菩薩最為大眾熟知,實際上,寺院護法菩薩和護法神有很多。
  • 【解讀】伽藍菩薩造像集錦
    伽藍為寺院的通稱;「伽藍神」,就狹義而言,指伽藍土地的守護神;廣義而言,泛指所有擁護佛法的諸天善神。佛教的伽藍菩薩說法來源於印度。依《七佛八菩薩大陀羅尼神咒經》所說,佛教伽藍神是保護伽藍(寺廟)的神。佛說有十八神保護伽藍,即美音、梵音、天鼓、嘆妙、嘆美、摩妙、雷音、師子、妙嘆、梵響、人音、佛奴、頌德、廣目、妙眼、徹聽、徹視、褊視,統稱「伽藍聖眾菩薩」。《釋氏要覽》云:「寺院既有十八神護,居住之者,亦宜自勵,不得怠惰馬非,恐招現報耳。」
  • 《伽藍贊》中的「伽藍」是指什麼?
    南無伽藍聖眾菩薩(三稱)在寺院的晚課中,一般都會唱誦《伽藍贊》,以讚嘆伽藍聖眾菩薩護持寺院的功德,那麼,到底什麼是「伽藍」呢?梵語saṃghārāma之略譯。全譯為僧伽藍摩。又作僧伽藍。意譯眾園。又稱僧園、僧院。原意指僧眾所居之園林,然一般用以稱僧侶所居之寺院、堂舍。
  • 中英雙語丨為什麼伽藍菩薩以關公的形象顯於眾人面前?
    大家在走進寺院時,一定看到過一尊聖像名為伽藍菩薩。為什麼伽藍菩薩以關公的形象顯於眾人面前呢?今天就讓我們走進伽藍殿,聽法師為我們講解伽藍菩薩的故事吧。大家經常來到寺院裡面,都知道伽藍菩薩是咱們佛教的大護法之一,一直兢兢業業的守護著寺院和僧園。
  • 從三國猛將到伽藍菩薩——一代武聖關公的前世今生
    關公英魂頓悟,即下馬乘風落於庵前,叉手問曰:「吾師何人?願求法號。」普淨曰:「老僧普淨,昔日汜水關前鎮國寺中,曾與君侯相會,今日豈遂忘之耶?」公曰:「向蒙相救,銘感不忘。今某己遇禍而死,願求清誨,指點迷途。」普淨曰:「昔非今是,一切休論;後果前因,彼此不爽。今將軍為呂蒙所害,大呼還我頭來,然則顏良、文丑,五關六將等眾人之頭,又將向誰索耶?」於是關公恍然大悟,稽首皈依而去。
  • 伽藍菩薩只有關公一人?不,還有這十八位伽藍神
    皆仁法師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伽藍菩薩聖誕,有些人以為寺院的伽藍菩薩只有關公一位,其實不是的,根據佛經中記載,伽藍神遠不止一位,而是有十八位。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請聽我慢慢道來。在說伽藍神之前,我們先來說說什麼叫做伽藍。伽藍是僧伽藍摩的簡稱,又稱為僧伽藍,意譯為眾園。音譯和意譯並舉的話,又翻譯為僧院或者僧園。伽藍最初是指僧眾們所居住的園林,就像佛在世時的祇樹給孤獨園,就是極有名的僧伽藍園。後來就用伽藍泛指僧人所居住的寺院或者堂舍。
  • 恭迎伽藍菩薩聖誕 | Celebration of Sangharama Bodhisattva's Birthday
    農曆五月十三為伽藍菩薩的聖誕。伽藍為僧伽藍摩的簡稱,指的是僧人所居住的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