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能不能送上門,事關居民配合度,還跟一個盈利模式有關……

2021-01-19 中國青年報

家住普陀區金邁路的90後王禹,曾是「快遞不再送上門」的堅決抵制者,直到本月,他決定與代收點和解——因為要出差一周,而自己幾個包裹尚在路上,他特地去家附近菜鳥驛站,拜託站長魏琴代為保管。一周後回滬,當他再進驛站時,站長早已將6個包裹整理成一提,方便王禹帶走。

王禹第一次感受到了快遞代收點的好處。此後在電商平臺下單時,他特地將收件地址默認為驛站。在他看來,驛站這一社區生活服務的數位化場景,未必是解決快遞「最後一公裡」的最完美方案,但至少是當下一個切合實際的折中之道。

35倍、2元和消防栓籤收

數據顯示,去年我國快遞業務量達830億件,是2010年的35倍。但快遞小哥的數量近十年僅增長5倍,與行業增速極不匹配。與此同時,電商快遞單票價格已從2013年的10.2元跌至而今2元多,在價格窪地義烏,甚至0.8元即可發全國。

在日快遞配送量1200萬件的上海,快遞員的節奏是這樣的——每天凌晨5時半開始揀貨,9時起派送包裹,全天至少300個,多忙到晚8時收工。他們每天須保證80%以上的籤收率,才能拿到足額佣金。但刨去揀貨,他們真正可派送時間約9小時,以此推算,平均每2分鐘就要完成一單派送。可事實上,小區門難進、家中無人、電話無人接聽等情況高頻發生,一名成熟快遞小哥每小時能派送10件已屬不易。為提高籤收率,他們不得不讓門衛乃至消防栓、水錶籤收,但也帶來了包裹丟失、爭議和投訴風險。

在此情形下,快遞櫃和驛站「代收」成為剛需。據了解,快遞櫃代收以豐巢為代表,設在小區內,根據柜子大小,豐巢向快遞員收取0.4元左右使用費。但去年4月起,豐巢開始向收件人收取超時(超12個小時)保管費,遇上海百餘小區抵制。

此後,另一種代收模式,即免費、不限時的菜鳥驛站收穫更多關注。然而菜鳥驛站同樣邁不過一道坎,其能否高密度覆蓋並賦能社區,取決於其盈利模式能否走通。

驛站被數字武裝,但有待增收

寶山區月輝路中鐵北宸名庭旁一間96平方米驛站,完全被數字武裝——借全鏈數位化,驛站可準確預測包裹到站時間,列出需派送上門的用戶名單;包裹由站長分區整理,進站取件的用戶,可秒級掃碼自助取件。

驛站不僅智能,還有溫度,提供生鮮包裹冷藏保管,另外用戶有多個包裹同天抵達時,可在菜鳥驛站App點擊「一鍵取件」,站長會提前將用戶包裹全部找出。驛站營業時間一般為早9時至晚9時。

這樣的驛站在滬已超過1000家,以加盟形式擴張,免加盟費,加盟者只需凍結一定保證金,並負擔貨架、電子設備及場租成本。記者發現,驛站站長中有相當比例是快遞公司的片區負責人,如月輝路上菜鳥驛站站長章燕,就是某快遞公司寶山月浦片區負責人。

章燕從業16年,她坦言,因巨量快遞的壓力和低性價比,如今快遞員崗位包吃住每月8000元仍乏人問津,快遞員嚴重不足地區,往往成為驛站入駐之地。

驛站如何盈利?主要靠代收包裹服務費,以及寄件收入。以月輝路驛站為例,其主要服務於中鐵北宸名庭共三期及周邊待開樓盤,一年半前剛開設時,每天收件量僅100個,如今攀升到日常300個,「雙11」「雙12」期間500個打底。按照每天代收300票包裹,每票收費1元計(由快遞公司站點支付給驛站),驛站每月收入9000元。另外寄件業務以每天15票、每票賺5元計,月入2250元。不過,扣除每月8000元租金、水電物業費以及支付給派送零工的成本後,驛站所餘不多。

章燕說,實現盈利,需假以時日。這一方面要看用戶的自提比例和配合度。目前驛站需送貨上門的用戶佔比20%,主要為老人、孕婦等行動不便者,這一比例尚在驛站可承受範圍,主要由章燕的兒子負責派送。但若比例提升,就需要另外增加人手。另一方面,章燕將盈利的希望寄託於未來業務量仍有數倍增長空間。

密度支撐盼選址、租金傾斜

與章燕一樣,顧北東路218號菜鳥驛站站長劉從虎,也在等待盈利一刻。

但他剛剛聽說,就在距離他的驛站約6公裡處,一家每天代收高達1200票的驛站,因不堪用戶無論在家與否都必須送包裹上門等原因而無奈關張。

劉從虎坦言,單做驛站的確較難盈利,完全要看社區居民的配合度與素質。他見識過一些年輕人,以「大肚子」為由,堅持要求送貨上門,然而十幾個月過去,孩子仍沒生下來。反而是一些六七旬的老人,堅持力所能及的小包裹自己下樓來拿。

但如果是大件或超過3公斤的包裹,劉從虎一定幫老人送到家。

他認為,與需求相比,目前上海的驛站數量顯然遠遠不夠,未來每個小區都應有驛站。然而,驛站必須要能盈利的確定性,才能支撐其足夠密度。從目前盈利的驛站來看,多為「複合經營」,即原本就是便利店、水果攤等,經營者拿出部分店面做驛站,用兩種業務互相導流來確保收入。

快遞物流業內專家趙小敏告訴記者,未來,菜鳥驛站正在告別單一收入來源,未來有望疊加新的社區功能,如團購、洗衣、物品回收等,這些社區商業和家庭消費場景,將使驛站更具城市數字社區基礎服務的特徵。當下,驛站除了要培育居民的配合和接受度之外,驛站選址和租金波動也會影響到其密度推進程度。驛站在尋找門面房時並不具優勢,而租金每年多以10%-15%幅度增長,這也給站點帶來生存壓力。「驛站擁有公益和社會屬性,如果驛站能被納入城市數位化節點的範疇,由政府部門在選址上做出通盤考量,在租金政策上給予適當傾斜,無疑將加速對社區『最後一公裡』的民生保障和真正賦能。」

來源:上觀新聞

相關焦點

  • 自從有了菜鳥驛站,快遞就不肯送上門了!投訴後竟發生這種事……
    自從家門口有了菜鳥驛站 快遞就再也沒被送上門過 無論怎麼備註別放菜鳥 還是一個電話沒有就直接 扔進菜鳥快遞櫃和驛站 最近 家住浦東的金女士
  • 快遞不再送上門?可能是你太好說話了
    在得知小成不能立刻折返補送之後,她選擇了投訴。配送延誤,小成被網點罰款30元。但是,接下來的配送工作不能停。不斷催促快遞小哥加快配送步伐的,是籤收率。根據上海大部分快遞網點的要求,下午兩點之前,業務員需要完成75%的派送,才能拿到每件1.25元左右的足額佣金。達不到就會面臨50元的罰金。
  • 豐巢延長快遞免費寄存時間 專家:快遞行業做好上門服務才是關鍵
    市民林小姐也遇到快遞員使用快遞櫃「先砍後奏」的情況,她對於豐巢的提示感到氣憤:「我覺得這是豐巢甩鍋的行為,意思就是豐巢已經做好了提醒快遞員通知我的工作,快遞員不通知收件人就不是豐巢的事了,延時費照收。我讓快遞員拿出來送上門,快遞員還不願意,說如果有延時費他給我5毛錢。
  • 為什麼快遞不再送上門?可能是你太好說話了...
    為什麼快遞不再送上門?可能是你太好說話了...除了幾件快遞被放在了居民家門口隱蔽的鞋櫃、樓梯過道裡,大部分無人接收的快遞只能由他帶回網點,等待下一次的配送。20分鐘的時間裡,小成只成功配送出了4單。焦躁在他的臉上、手指尖上顯露出來,腳上的速度也更加快了。急急忙忙的送貨路上,小成也會接到不少問詢快遞的電話。一位女士因為沒有接到派送電話而錯過配送,怒氣衝衝地向小成發脾氣。在得知小成不能立刻折返補送之後,她選擇了投訴。
  • 快遞不再送上門?可能真是你太好說話了…
    快遞不再送上門?上海目前每天的快遞配送量在1200萬件左右,很難完全根據《快遞暫行條例》,做到點對點上門送件。 趙小敏推測,未來快遞企業可能會推出不同的派送套餐,上門和配送的具體時間都可自行選擇,價格不同,服務也不同。
  • 順豐快遞員吐槽上海人,白天大家都在上班,竟還要求送上門?
    近日,順豐快遞員吐槽上海人,白天大家都在上班,竟還要求送上門?在居民樓附近社快遞驛站、快遞商店、蜂巢菜鳥裹裹等,還是挺重要的。反正我只要收到東西就行了,不介意多跑點路。怎麼說捏。一方面是:你可以不買啊,又不求著你買。另一方面是:我買了快遞就應當盡心盡責送到我手裡。
  • 非常時期提倡零接觸,那有些人希望快遞送上門是什麼心理?
    看啥都想吃,看啥都想買,外賣的恢復解放了不想再自己做飯的小懶蟲們,快遞恢復使前段日子遲遲未發貨的商品也開始發貨了!但是大家都知道現在是特殊時期,提倡零接觸,外賣不讓送進小區,快遞不送貨上門,但是也有人認為最優做法是讓快遞外賣進小區,而不是將他們擋在小區門外,讓居民親自下樓去拿,還節省口罩。你怎麼認為?
  • 揭秘菜鳥驛站的盈利模式一天能掙多少錢?
    今天和大家來分享一下和息息相關的一個地方,幾乎我們經常跟它打交道,但是你了解他們是怎麼賺錢,一天能掙多少錢嗎?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當你有個快遞送上門時,卻因為上班原因無法取件,剛好樓下有間美宜佳,放到便利店那裡,下班後你去拿只需要支付1元就可以了。
  • 菜鳥的快遞取件櫃有哪些盈利模式?
    在菜鳥驛站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其實這種機構也打造了多種不同的服務模式,不僅僅有一些代辦網點通過租房子的方式來收取各種快件,同時還有通過快遞取件櫃的方式向用戶代收快遞,那麼這種快遞取件櫃的模式有哪些不同的盈利模式呢?
  • 為什麼快遞不再送上門?可能是你太好說話了
    對於快遞員來說,他們更喜歡使用快遞櫃是因為這最有效也最節省時間,為他們規避了因沒完成公司的籤收率和派件量考核而受處罰的風險。對於公司來說,他們更喜歡和驛站合作,因為快件保管費比人工派件費要便宜一半。一位驛站負責人表示,現在只幫兩類人群主動上門配送,一是腿腳不便的老人,二是少於總人數15%的有投訴記錄的「黑名單」顧客,只因他們態度強硬,於是反而成為了「受益者」。在《上海市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中也提到,上海要繼續增加1.5萬臺以上的智能取物櫃。
  • 自從有了菜鳥驛站,快遞成了「慢遞」
    從此,周邊小區的不少居民遇到了一件鬧心事:網購的商品如果賣家發中通、圓通或者百世快遞,會被先存放在驛站,遲遲不送上門,江浙滬發貨的商品原本一天可送到家,現在至少需要兩天以上,有居民購買的奶酪、水果等生鮮食品在驛站「躺」了兩天變質了,有的包裹甚至已經在驛站「躺」了近一周,有居民還遭遇過深夜10點半快遞員大聲敲門送快遞的事……生鮮食品成了「重災區」
  • 順豐快遞員當選「北京榜樣「年榜人物,每天為百戶居民送菜
    順豐快遞員楊敬山當選2020年度「北京榜樣」年榜人物之一,北京市援鄂醫療隊、朝陽區安貞街道安華裡社區、「北京老校長」下鄉支教團獲得年度特別獎。楊敬山,出生於1980年10月,系順豐速運北京區北航經營分部收派員。入職順豐近10年,一直負責希格瑪社區片區的快遞收派工作。面對疫情,由楊敬山帶領的4人快遞支援服務隊一共服務了7個小區的100多戶特殊群體。
  • 明起快遞復工!杭州各小區取快遞出奇招!跑單王13天184單
    據天水街道平安辦工作人員朱偉達介紹,收到取件碼的居民,可以憑身份證外出小區取件,且不計算在當天出門次數中。「居民們對目前這樣無接觸的收快遞方式均表示理解和配合,後期快遞公司大面積返工,快件增加,我們還會進一步摸索、調整管理應對方法。」
  • 快遞業畸形戰:豐巢多收5毛,快遞員只賺幾分
    1、多收5毛錢,豐巢不是為了錢  一個在近期激烈討論中被忽略的視角是:儘管居民抵制,但豐巢收費並不違法。  從目前的法律規定和行業規則來看,豐巢在快件保管期限外收費是合法且合理的。  豐巢最初的定位是,以快遞櫃為切入口提供破解快遞最後100米難題,因此只向快遞公司端收費。  一開始就沒打算跟用戶收費的豐巢,為什麼跟這5毛錢較上勁了?  聯繫近期豐巢發布的公開信,可以推導出原因:很多社區因場地問題已經不能再增加櫃機數量了……必須不斷提高快件領取速度……如果過了這個時間沒有取,會影響第二天派件高峰時快遞員的正常投遞。
  • 天津順豐快遞區別對待顧客,單位公司就送上門,城中區直接扔超市
    據了解,天津順豐快遞區別對待顧客,單位公司就送上門,城中區直接扔超市。這種態度,誰願意把貨物給他們呢。其實你什麼快遞都不要指望,認定快遞就好,怎麼還想低消費,你又想快遞的服務,八毛還做啊。其實,大部分都是包郵的順豐快遞,能有好多快遞費,雖然有單位說一定要送上門,但是也有說一定要本人籤收要出示證件,一般快遞員還是沒說沒得證件就不給吧,某些單位也是默許這種情況存在的,必近就這麼幾角錢,還要求要做幾塊錢的事,不合適。我們這邊快遞9毛錢,要是八毛估計就跑完了你是做快遞的嗎?明明是四通一達,你說的是三通一達那些聖母婊到底有沒有邏輯?
  • 西安的快遞、外賣到底能不能進小區了?
    但跟大家息息相關,接觸最多的就是快遞和外賣了。一般的快遞員都是打電話要求大家自取的,而且現在有各種驛站、快遞櫃和代取點,大家往往都是自取,即便在疫情期間也依然如此。
  • 家居建材商跟菜鳥驛站一起合作?你能想到哪些商機?
    業務拓展的早期徵兆 其實,初期的菜鳥就已經呈現拓展業務的徵兆了,不少加盟菜鳥驛站的站長,可並沒有單純靠收發快遞賺錢,憑藉社區居民的信息資源做起了社區團購,社群營銷,也算賺了不少錢。最常見的形式就是,讓收發快件的居民加站長微信,拉入微信群,定期發送一些團購產品,主要以食品為主。畢竟,光靠收發快遞賺錢模式過於單一。
  • 人為峰物流|1.8元寄全國的快遞公司是怎麼做到盈利的?
    看到有物流小夥伴在詢問,某快遞公司1.8元寄全國,快遞員派件費每件1.5元,公司是怎麼從中盈利的?還剩0.3元分配到面單+運輸+分揀等,怎麼樣能做到收支平衡?在這個問題,每個人聽到都會覺得根本不賺錢,還虧了。
  • 快遞驛站,二次創業新機會?
    談及為何選擇做驛站而不是設快遞櫃或是像原來一樣,每件快件都送上門,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據張家港港城驛站負責人張逸帆介紹,他和當地的快遞企業是在當地郵政管理部門的號召下成立合資公司設立驛站。正如周明所說,「驛站建設光靠快遞業務量建設只能保本,真正要賺到錢就要賦能新的方式。」劉忠鑫也從實踐中得出了相似的答案:「絕大多數驛站可以平衡店面租金,但要想盈利還需要增加一些副業,例如靠超市等項目盈利。目前,我在敦化的快寶驛站有些做超市的店面,每天營業額是在2000元左右,還有一些做家政服務的,月盈利過萬,這遠遠超出了快遞的利潤。
  • 一套全新的盈利模式,讓臭名昭著的物業都能和業主打成一片?
    還有跑男,中國好聲音,嚮往的生活等等綜藝節目,是不是我們也都是不要錢看的,那他們如何盈利?其實電視臺的盈利模式,並不是要你花錢看電視,而是借電視劇和綜藝等等產品,來與客戶發生關係,獲取流量。有了流量,那麼電視臺就可以接廣告,做流量變現。廣告的收入,遠遠比讓你花錢看電視劇划算。那為什麼要跟大家說電視臺的盈利模式呢?因為今天要分享的這個物業公司的案例,它的盈利模式也有類似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