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上清宗壇,龍虎山萬法宗壇,閣皂山靈寶宗壇史上並稱「三山符籙」。三者加上南昌西山淨明宗壇四大宗壇被稱為道教四大宗壇。上清派約形成於東晉時期,奉《黃庭經》和《上清大洞真經》。創始人是東晉道士楊羲、許謐、許遜。上清派以晉代女道士魏華存(南嶽魏夫人)為第一代宗師,楊羲為第二代宗師。楊羲以下依經法傳授次序,第三代至第九代上清派宗師是許穆、許翔、馬朗、馬罕、陸修靜、孫遊嶽、陶弘景。陶弘景齊梁時居茅山傳上清經法,開創茅山宗,上清派遂為茅山派所承襲。
小編:從九十年代開始,大量港臺靈異電影中出現的身穿八卦黃衣,手持桃木劍的茅山道士形象從熒幕躍入觀眾的眼帘,這個道士以黃紙符咒為媒介,驅邪鎮鬼,匡扶正義,吸引了大量神秘文化愛好者湧入玄門,探尋究竟。那麼,茅山道士是否真的像電影中一樣每天過著驚現靈異的生活,又或者真的神通廣大呢?
楊世華道長:這個問題是我們一直重視和關注的問題,很多年輕人在看了港臺靈異電影後以為道士是電影中描述的樣子,孰不知港臺靈異電影和武俠小說中的茅山道士形象是杜撰的,與真正的茅山道士有這很大的出入。
而相通之處在於,茅山道教在歷史上的影響力是很大。正因為茅山道教的影響力大,所以在港臺電影和武俠小說中會多次提到茅山和茅山道士。就像茅臺和五糧液,在國內家喻戶曉,在國外廣為知名,因為名氣大,人們才會去模仿,去製造贗品並以此招搖撞騙。道教也是一樣。如何使人們走出對道教認識的誤區,正確的認識道教,宣傳道教的正能量是我們面臨的一大問題。
小編:許多年輕人都對電影或小說中道士的法術產生了興趣,認為道士是可以飛天遁地、呼風喚雨的神仙中人,從而到處尋師訪道,以求學得神奇法術。這讓不法之徒有機可乘,在網上開設五花八門的法術培訓班或按小說的內容開山立派,使得大量道教愛好者被假道士欺騙,進而對真正的道教產生懷疑和排斥。
楊世華道長:這個問題非常嚴重,很多人覺得道士能飛簷走壁、穿牆遁地,這些是在過去的歷史中杜撰出來的,是人們自己的幻想,是對茅山道術片面的錯誤的認識。在茅山上清派裡有很多高道會真正的道教法術,這是與他們發自內心的對道教的信仰,對神靈的敬畏和崇拜是分不開的。比如茅山道教科儀中的「三茅表」,法師們要踏罡步鬥,首先壇場中央要放置一個罡毯,罡毯的中心是太極圖,周圍有八卦和四方神(青龍、白虎、朱雀、玄武)。所謂踏罡步鬥就是法師們在罡毯上踩著罡步,罡步是對照著天上的二十八星宿所對應的位置,然後通過上清派的存思、存想身內身外諸神即內觀神靈的形貌、活動狀態,默念想要召喚的神靈的名字並手掐特定的手決和念誦特定的咒語把天上的天兵天將召到法場,護衛法場。這是道教法術中的「召將」。法師通過「召將」把信眾的願望與神仙進行溝通,實現人與神仙關係的交流。這是道教法術的一項重要內容,也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通靈,我們道教講的天人感應。這並非人人可以做到,而是必須有道教信仰的法師和教徒在作齋醮科儀的時候才能做到的。道教科儀中法師手拿令旗,掐決念咒等科學無法解釋的內容都屬於道教法術的一種,而不是人們片面理解的飛簷走壁,穿牆遁地。
當下,很多年輕人不了解道教,錯誤的認為書本上、電影中的道教是真正的道教,當與現實中道教對比後會感到非常失望。這不僅僅說明他們對道教的不了解,也充分說明了道教在宣傳和傳播中有很多不足。要使人們正確的認識和理解道教,糾正網絡和媒體上的錯誤,一是要政府的職能部門要進行把關,尤其在網際網路方面。二是要讓人們到正規開放的道教宮觀裡,面對和接觸真正的道士,了解他們的生活。
小編:上清派的修煉體系與修持方法是什麼?
楊世華道長:上清派的修煉方法在中國道教中佔有很重要的比例。茅山上清派的修煉方法是一種養生的功法,如坐忘、存思、存想和養生六字訣等等。坐忘是指人有意識地忘記外界一切事物,甚至忘記自身形體的存在,達到與「大道」相合為一的得道境界,也指人在修煉中控制意志、排除雜念的內修方法。存思,一名「存想」,簡稱「存」,要求閉合雙眼或微閉雙眼,存想內觀某一物體或神靈的形貌、活動狀態等,以期達到集中思想,去除雜念。「嘻噓呵呼呬(si)吹(fu)」六字訣養生法,是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一種養生方法,為吐納法。還有茅山的道教音樂、齋醮科儀和符籙都是茅山道教修持的主要內容。
道教的宗旨是仙道貴生、無量度人。茅山上清派也是這樣做的,我們一是應信眾的要求,作祈福的道場和超度的道場,二是為人們提供修煉養生的方法。
小編:自上清派產生以來,目前還有多少分支法脈存在?
楊世華道長:上清派創始於東晉,祖師魏華存原是天師派祭酒,所以說上清派是源於天師派的。從第二代楊羲、第三代許謐到第四十五代劉大彬。
第九代宗師陶弘景是上清派的集大成者,他對上清派進行了充實和完善進而創立了茅山宗。歷史上茅山宗分支很多,最多時有九個派別如大茅派、二茅派、三茅派、清微派和龍門派等。但總的來說是正一派和全真派兩大類。
小編: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文化的復興已成必然的趨勢。然而在網絡時代的到來,道教的傳播面臨著參差不齊以及宣傳落後等眾多的問題,那麼道教應該如何在這個時代發展,茅山道教在這個時代又應該如何發展?
楊世華道長:目前全國開放的寺觀大約有一萬所,而道教的發展速度和向大眾提供的精神能量都遠遠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茅山因其自身歷史和地位的影響,有著歷代宗師留下的道場。茅山的歷代宗師都是在引領道教的發展,而我們這一代的茅山人,雖然不能引領整個道教,但是願意從我做起,從茅山做起,通過探索和研究把茅山的各個道觀建設成為不同功能的道觀,把茅山這個道教山、文化山、革命山、旅遊山打造成為道教文化核心。同時你們道教之音這個平臺也應該充分發揮網絡媒體的作用,宣傳正能量,把道教文化以及道教的精髓都更好的宣傳和傳播出去。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給文章轉發者及眾讀者···
「道教是天尊對人間最慈悲的叮嚀」
修行交流
微信號:chengtiezhen
騰訊QQ交流群:229889936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