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樊旭
11月全國二手房市場熱度上升。國家統計局周一公布的數據顯示,當月70個大中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中,有26個城市環比漲幅有所擴大。而這一數據在10月僅為10個。
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漲幅擴大的城市11月:北京、南京、合肥、廈門、南昌、廣州、重慶、成都、西寧、唐山、秦皇島、包頭、丹東、錦州、無錫、徐州、溫州、蚌埠、泉州、九江、贛州、嶽陽、常德、韶關、三亞、遵義10月:瀋陽、合肥、廈門、長沙、南寧、海口、西寧、銀川、揚州、蚌埠
從城市能級上來看,11月份,4個一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5%,漲幅與上月相同;31個二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1%,漲幅比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35個三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2%,漲幅與上月相同。
雖然環比漲幅擴大的城市數量有所增加,但漲勢依然有限。與上月相同,70城中未有城市漲幅超過1%。漲幅最大的城市依次是廣州(0.8%)、合肥(0.7%)、徐州(0.7%)和深圳(0.6%)。
值得注意的是,繼7月和8月後,廣州再次成為二手房環比漲幅最大的城市。貝殼研究院首席市場分析師許小樂對此指出,廣州市場今年以來預期持續向好,購房者較為積極。同時,周邊深圳和東莞的調控加碼也使需求溢出,帶動了廣州市場升溫。
7月中旬,深圳推出了「史上最嚴房地產調控政策」,大幅提高限購門檻,要求在深圳落戶滿3年且連續繳納36個月個稅或社保才能購買商品住房。此後,深圳又進一步完善相關細則,堵上以「假離婚」為名騙取購房資格或貸款資格的漏洞。
數據顯示,深圳的調控效應仍在持續發揮中。雖然11月深圳二手房價漲幅在全國較為突出,但與前幾個月相比明顯趨緩。深圳二手房價在6月達到環比增長1.9%的階段性高點後,7至10月環比分別上漲1.2%、1.1%、1.1%和0.9%。
11月二手房價環比漲幅較大的城市還有北京、瀋陽、廈門、西寧、銀川、丹東、蚌埠、泉州、九江等,漲幅均為0.5%。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整體來看,二手房漲幅較大的城市中一、二線城市佔比較大,這可能與房東的預期出現變化有關。
「合肥近期出現了當地地王拍出以後,周邊房東乘勢漲價的現象。銀川也是類似,此前土地市場比較熱、新房價格明顯升溫,這都使得房東在乘勢漲價。」他說。
專家認為,從近幾個月各地密集出臺的調控措施來看,房地產調控已經從一、二線城市逐漸下沉到三、四線城市,這對於穩定市場預期有重要作用。2021年房價上漲的動力不大。
例如,11月3日,台州市發布政策延長轉售房產前的持有年限;11月4日,麗水市提出防範分期預售項目違規漲價行為;11月30日,淮安市提出不準宣稱全款才能買到房、不準宣稱找關係才能買到房等要求,嚴厲打擊炒房現象。
此外,12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在分析研究2021年經濟工作時也提到要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許小樂指出,中長期看,房地產調控將延續房住不炒的基調,平抑房價波動,住房金融調控繼續深化,供需兩端槓桿嚴格受控,房價上漲動力將進一步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