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飲食文化之差異,從物質上講是肉類還是穀類為主的區別,然而,由此演化出的不同烹調方法也特別顯著。其中的水煮、氣蒸、油炒三種烹法,是西方本就沒有或極少採用,而中國最為擅長而突出。究其原因,就是受了中國「水火相濟」之道的影響。所以說「水火相濟」既是中國飲食之道的發端,也體現了《周易》哲學的重要觀念。這裡試就水煮、氣蒸、油炒這三種有中國文化內涵的鼎中之變進一步探討一下「水火相濟」之道。
一、水煮法中的相濟
水煮食物是中國產生陶器炊具之後最先出現的一種烹飪方法。從考古文獻記述看,陶釜、陶鼎、陶鬲等陶器的發明,使水煮食物的烹調法相應問世。釜、鬲主要用來飲煮穀物和蔬菜,鼎則是主要用來煮肉的。水煮食物是以水為傳熱介質的烹飪方法。《淮南子》描述為「水火相憎,鑊在其間」是十分形象的。用水煮熟食物較之用火烤炙來,不僅不會發生焦糊現象,而且營養成份也不會有太多損失。同時,有的食物吸收了水分和受熱後膨脹而軟潤,也增加了口感,有利於消化吸收。《周禮·天官·豕宰》規定「亨人」的任務是「掌共鼎,以給水火之齊」,其手段是烹煮,其成品是湯羹,其靈魂在於一個「和」字。水與火雖是對立的,可釜鼎中之水保持穩定的吸熱狀態,加強了水分子的滲透力,既將食物煮熟,又使水與火這兩個對立的矛盾得以「調和」,這就是《易經》中的「水火相濟」。在中國有了「水火相濟」之水煮法的發明,古人才認可「火食之道始備」。因為烤炙法儘管出現很早,但中國人認為它沒有「創造」的內涵,而不能成為「飲食之道」。水煮法是以灶演化的釜鼎為物質基礎,「灶」者,「造」也,其內涵是創造,這當是中國烹飪的起點。
水煮食物又稱「水烹法」,但水烹法在中國卻不止水煮這麼一種方法。自從水煮法問世後,我們的祖先按「水火相濟」原理,在「煮」的基礎上,先後又發展和演化出燉、燜、燴、熬、氽、涮、燙、煲、燒、扒等十多種不同的烹調方法,形成了一個水烹大家族。由於這些方法所用的水量、火侯、溫度和時間各不相同,加上不同的主料、輔料和調料,菜餚形成的風味特色更是千姿百態,使水烹法中的「相濟」之道較之其它國家而言得到了充分的展現。
註:本節內容節選自《三秦飲食文化芻議》(2014年12月出版)
王子輝簡介
王子輝,西安藍田人。陝西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早年教書和做宣教工作。20世紀70年代後期,從事飲食文化研究和教學,先後任原商業部西安烹飪技術培訓站站長、西安烹飪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和西安旅遊烹飪學院院長、教授,陝菜網顧問。1993年被國務院批准為終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已出版《中華飲食文化論》《周易與飲食文化》《隋唐五代烹飪史綱》《中華飲食文庫·中國菜餚大典》《曲江宴與曲江春》《仿唐菜點》《素食養生談》《五味齋雜談》《吃喝戀》《品味談吃》《陝菜縱橫譚》《三秦飲食文化芻議》等多部著作。
「陝菜網」微信平臺由陝西仁和萬國律師事務所劉陸訓、劉瑞、金凌律師團隊提供法律服務,如有侵權行為,必將追究責任。轉載請聯繫「陝菜網」公眾平臺
回復以下關鍵詞查看相關內容
陝西美食探秘之旅:
大荔 | 蒲城 | 富平 | 華陰 | 白水 | 潼關 | 澄城 | 合陽 | 韓城 | 華縣 | 臨渭 | 三原 | 乾縣 | 禮泉 | 涇陽 | 興平 |長武| 旬邑| 淳化 | 彬縣 | 永壽| 武功 | 秦都 | 渭城|漢苑| 周至 | 戶縣 | 清真專場|藍田 |官府菜| 高陵 | 臨潼| 閻良 | 長安 | 岐山 | 鳳翔 | 眉縣 | 金臺 | 扶風 | 麟遊 | 隴縣 | 太白 | 鳳縣 | 陳倉 | 渭濱| 千陽 | 楊凌| 耀州 | 王益 |印臺| 宜君 | 2015 研討會 |漢陰 | 嵐皋 | 漢濱 | 留壩 |略陽 | 養生宜君 | 城固 | 白水味道 | 養生印臺 | 陝菜在北京 |白水研討會| 陝菜品牌高峰論壇|
陝菜旺店:
手擀麵 | 蒸餃 | 菠菜面 | 郭老三面莊 | BiangBiang面 | 小田園食府 | 澄城水盆 | 八福長安餃子 | 大秦面莊 | 明輝樓 | 老陳家燴菜 | 大海子 | 西泰厚 | 老城味道 | 九大碗 | 福潤德 | 細柳臊子十三花 | 建行大廈 | 老秦味道 | 關中小廚坊 | 九煲一鍋 | 遇見長安 | 開鍋羊肉 | 一碗麵 | 海榮鍋貼 | 森鹿 | 尋味記涮吧 | 禧田園 | 天下第一面 | 星月樓 | 紫竹煎餅屋 | 元寶席面 | 德泰樓陝菜館 | 砂罐豆腐丨胖嫂威海海鮮 | 長安大牌檔 | 長安真味丨天順樓 | 春發芽 | 陽光森林丨香酥雞 | 聶家牛羊肉泡饃 | 大秦山莊 | 德泰樓宴會廳 | 雷記澄城水盆羊肉 | 貢院門大碗面 | 偉強飯莊 | 永壽大酒店 | 香正食府 | 秦源早晚羊肉 | 一家春酒樓 | 香再來飯莊 | 老郭家爐齒面 | 金地食府 | 錦翔熗鍋魚 | 中國守藝人 | 粥八戒養生粥鋪 | 萬牧驢肉村 | 欣鈦如意餐飲 | 天下香民俗風味體驗館 | 肖家餐飲 | 到家嘗飯莊 | 草灘公社大食堂 | 梅花弄堂餐飲 | 鹹陽鄉風印象 | 華陽假日酒店 | 利味記牛肉水餃專家| 長虹飯店 | 草堂印象 | 大唐戶縣第二熱電廠賓館 |海榮客棧 | 嘉苑陝菜 | 紅升好粥道 | 一品餃子館 | 老碗餐飲 | 倉頡飯店 | 陝菜養生體驗館 | 人民路羊肉館 | 福茂源 | 誠悅軒葫蘆頭 | 三顧香牛羊肉泡饃 |
陝菜專欄:
如畫陝菜 | 陝菜春秋 |陝菜人物| 白劍波專欄 | 高巖專欄 | 何金銘專欄 | 朱立挺專欄 | 徐長安專欄 | 王子輝專欄 | 典藏陝菜 | 陝菜向東 | 陝菜培訓 | 陝菜情緣 |
陝菜在北京:
秦門陝西菜 | 京城陝菜 | 陝菜大講堂 | 陝菜文化沙龍 | 陝菜企業專題活動 |
其他:
永興坊 | 陝菜探秘 | 陝菜小鎮 | 關中十三珍 |
陝菜文化傳承創新的領導者!
陝菜信息服務第一平臺!
頭號陝菜新媒體!
編輯:紫萱
圖片:陝菜網、網絡
聯合運營:大唐博相府文化藝術酒店、陝菜研究院、中國陝菜網、陝菜文化研究會
支持單位:陝西省商務廳、陝西省烹飪餐飲行業協會、北京陝菜協會、三秦文化研究會
協辦單位:關中十三珍、陝菜小鎮、北京秦漢風韻、北京秦門陝西菜、索哥食品、紅餐網
媒體支持:華商報、地鐵報、微博大V自媒體、陝西電視臺影視娛樂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