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遠古時代神農氏到深山採藥,不料摔倒,爬起來時,見一奇特植物,圓圓赤褐色的莖杆上連一片葉子也沒有,恰似箭杆插地。他採回煮食,能治許多病,神農氏認為這是神箭的遺物,就命名為神箭。由赤杆,又名赤箭。這就是今天的天麻。
《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吳普本草》稱為神草,宋《開寶本草》稱天麻。《本草綱目》云:「赤箭以狀得名……天麻即赤箭之根。」《夢溪筆談》云:「赤箭即天麻也。」
天麻為蘭科多年生腐生草本植物天麻的莖,無根無葉片,不能進行光合作用,而是靠同化侵入其體內的蜜環菌(屬真菌)獲得營養。塊莖長圓或橢圓形,有環紋,粗壯呈圓柱形,黃褐色,0.6~1米。疏生鱗葉,膜質,有油脈,鞘狀抱莖。總壯花序,頂生,多花,黃綠色。蒴果直立長圓形。花期7月。果期7~8月。生於林下腐質肥厚處。
【性味與歸經】性平,味甘。歸肝經。
【性能特點】橢圓形或長條形,略扁,皺縮而稍彎曲,長3~15釐米,寬1.5~6釐米,厚0.5~2釐米。表面黃白色至淡黃棕色,有縱皺紋及由潛伏芽排列而成的橫環紋多輪,有時可見棕褐色菌索。頂端有紅棕色至深棕色鸚鵡嘴狀的芽或殘留莖基;另端有圓臍形疤痕。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較平坦,黃白色至淡棕色,角質樣。氣微,味甘。
【功效】平肝息風止痙。屬平肝息風藥下屬分類的息風止痙藥。
【主治病症】
1.平肝息風。天麻質潤多液,能養血息風醫學|教育|網編輯整理,可治療血虛肝風內動的頭痛、眩暈,亦可用於小兒驚風、癲癇、破傷風。
2.祛風止痛。用於風痰引起的眩暈、偏正頭痛、肢體麻木、半身不遂。
【用法與用量】用量3~9克,煎服。用治頭痛眩暈、肢體麻木、小兒驚風、癲癇抽搐、破傷風。
【使用注意】氣血虛甚者慎服。
【產地】生於溼潤的林下及肥沃的土壤上。分布於四川、雲南、貴州、西藏等地。
【採收加工】春季4~5月採挖為「春麻」,立冬前9~10月採挖為「冬麻」,質量較好。挖起後除去泥土,大小分檔,用清水或白礬水略泡,刮去外皮,蒸或煮透心,攤開晾乾或用無煙火烘乾。亦可切片曬乾。
【真假、好壞鑑別】
1、聞:真品天麻有一股「馬尿」味,這個騷味比較重,放很長時間都不會消失,蒸煮都有這個味道,但室內大棚天麻的馬尿騷味就很淡,甚至聞不到。這是好天麻一個非常明顯的特徵,所以買天麻第一就要聞味道,有騷味的就是好天麻!
2、看:鸚鵡嘴,它就是天麻在冬天發的芽苞枯萎後的殘留體,冬天的天麻就有鸚鵡嘴,是好天麻。春天的天麻開始長杆子,就沒有鸚鵡嘴,當然這個也不絕對,鸚鵡嘴是很輕的材質,乾燥後輕輕一碰就掉了,所以很多冬麻也不一定都帶有鸚鵡嘴,但會有一個疤痕。此外,天麻表面還有一個個突出的小點組成的螺旋狀條紋,那個就是天麻的菌絲生長點。
注意:好天麻外形不是很規則,顏色偏深,大棚天麻外形比較統一,顏色發白(所以,各位親在買天麻時不要以貌取物,外表再好看,治不了病痛,照樣是廢柴一堆,買天麻不是選老公、也不是找老婆,不看外表看療效,看過彝良街上少部分天麻實體店的人應該知道,他們擺出來的天麻都很規則、顏色蒼白,是不是好貨,不言而喻)。
斷面:好天麻的斷面呈松香斷面,此斷面可以判斷幹天麻真假和肉質好壞,且能看出幹天麻是否足夠幹。
3、嘗:上好的天麻是淡甘的,略有丁點辛味,可以直接嚼食,能直接嚼化,口感是蠻舒服的,我平時沒事也會吃上一兩個。如果你嘗到的天麻沒有什麼味道,那多是大棚天麻,如果嘗到酸味,澀的,那就要小心了,酸的是打過硫磺的,澀的怕是假的。
【現代藥理研究】動物試驗證明,天麻浸膏及水煎液有鎮靜、鎮痛、抗驚厥作用;天麻多糖有增強實驗動物機體非特異性免疫及細胞免疫和抗炎作用。另有延緩衰老,抑制血小板聚集,保護心肌細胞等作用。
【臨床配伍應用】
①治肝陽偏亢,肝風上擾,頭痛眩暈,失眠:天麻9克,鉤藤(後下)、川牛膝各12克,石決明(先煎)18克,山梔、黃芩、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茯神各9克。水煎服。(《雜病證治新義》天麻鉤藤飲)
②治高血壓:天麻5克,杜仲、野菊花各10克,川芎9克;水煎服。(《秦嶺巴山天然藥物志》)
③治偏正頭痛,首風攻注,眼目腫疼昏暗,頭目旋運,起坐不能:天麻45克,附子(炮製,去皮、臍)30克,半夏(湯洗七遍)30克,荊芥穗15克,木香 15克,桂枝(去粗皮)0.3克,川芎15克。上之珠,搗羅為末,入乳香勻和,滴水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漸加至十丸。茶清下,日三。(《聖濟總 錄》天麻丸)
④治腰腳疼痛:天麻、細辛、半夏各60克。上用絹袋二個,各盛藥90克,煮熟。交互熨痛處,汗出則愈。(《世傳神效名方》)
⑤治風溼麻木癱瘓:天麻、扭子七各30克,羌活、獨活各5克。白酒(40度)500毫米,浸泡7天。早晚適量服用。(《秦嶺巴山天然藥物志》)
天麻粥
準備三克天麻,一百克大米,適量的白糖。先把天麻洗淨,晾乾後研磨成細粉末;大米淘洗乾淨,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後改用小火煮粥,待粥將成時加入天麻粉、白糖,攪勻後煮沸即可。溫服,每日1劑,早、晚分服。
服用天麻粥可以平抑肝陽、祛風通絡、解痙止痛,對於肝風內動所致的癲癇或驚厥抽搐、頭目眩暈等症,對風溼痺痛、手足麻木等症也有輔助治療功效。
天麻魚頭
準備天麻、茯苓各十克,五克川芎,新鮮鯉魚1條,適量的料酒、鹽、醬油、水澱粉。先把鯉魚處理乾淨;川芎、茯苓、天麻分別入水浸泡,撈出後放在米飯上蒸透,切片,填入魚頭與魚腹中,上籠蒸半小時。將醬油、料酒、鹽、水澱粉混合在一起,拌勻,調成芡汁,澆在鯉魚上蒸熟即可。佐餐食用,每隔3日1劑。
本品具有平肝祛風、定驚止痛的功效,善治虛火上炎所致的頭暈目眩、肢體麻木以及肝陰不足所致的煩躁易怒、頭痛失眠等不適,也是肥胖者的食療保健佳品。
天麻燉豬腦
準備十克天麻,一個豬腦。將豬腦洗淨;天麻洗淨後入蒸鍋中蒸熟,切片。將豬腦、蒸熟的天麻一起放入大碗中,隔水燉至豬腦熟透即可。佐餐食用,隔日1劑,分2次服完。服用天麻燉豬腦可以起到祛風開竅、疏通經脈、滋陰安神的功效,適用於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神經衰弱、頭暈眼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