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味藥食同源的中藥材,它是活血祛瘀的要藥,常用於活血祛瘀調理經期問題,但是如果過量食用,它所含有的物質水解後能形成氫氰酸可導致中毒。它就是藥食同源的中藥材桃仁。
桃仁作為藥材使用最早可見於《神農本草經》,它是薔薇科落葉小喬木桃或者山桃的乾燥成熟種仁。採藥一般是在七、八月份果實、種子成熟之後,除去種仁的木質殼並保留種仁,曬乾即可備用。
[桃仁的藥性]
現代藥典認為,中藥桃仁藥性之中,五味屬甘、苦,四氣屬平,不過在古代草類藥典《名醫別錄》中認為桃仁的五味屬甘,不屬於苦。
桃仁的功效歸心經、肝經、肺經和大腸經,但是在古籍《本草經注》中認為桃仁歸肺經、心經與脾經。
[桃仁的配伍與作用]
中藥桃仁有「活血祛瘀,潤腸通便」的作用,常應用於痛經、閉經、產後腹痛、跌打損傷以及腸燥便秘等症狀。其主要可分為2類。
1.桃仁活血祛瘀。
中醫有桃仁「苦以洩滯血」的說法,再就是桃仁藥性平和,而且活血祛瘀能力比較強,適用範圍比較廣,所以是調理瘀血阻滯病症的常用中藥材之一,也是活血祛瘀的要藥。
中藥桃仁可以用於調理因為血瘀而導致的痛經、月經不調或行經不暢等,其症狀表現為行經紫暗伴有血塊的,常用桃仁配伍紅花,當歸,川芎,赤芍等中藥,再根據其它症狀加入對應的藥材。
如果是閉經伴有煩躁、煩熱的症狀,可用桃仁配伍紅花、當歸同用。
調理產後小腹疼痛,如果是血瘀引起的,常用桃仁配伍當歸、泡姜、川芎、甘草同用。
如果是跌打損傷引起的淤血疼痛,可用桃仁配伍紅花、酒大黃、穿山甲。
2.桃仁潤腸通便。
桃仁滑潤多脂,能潤腸而除腸燥,通「腑氣」而利大便,所以能用桃仁調理因為腸燥津液虧虛而引起的便秘,並常與火麻仁、杏仁、鬱李仁等中藥材配伍。
[桃仁的禁忌]
桃仁服用過量有一定的毒性,所以不可大量使用;桃仁活血祛瘀的藥力較強,所以孕期忌用。
另外,對於本文所介紹的閉經、痛經、產後腹痛等證,如果是血瘀引起的可以適量使用桃仁,非血瘀引起的慎用,尤其是血虛者忌用。
[桃仁中毒的表現]
桃仁含有苦杏仁苷,水解可以形成氫氰酸,氫氰酸屬於有毒物質,所以過量使用桃仁會引起中毒。
其中毒輕者表現為噁心、嘔吐、頭暈、乏力;重者會導致呼吸系統麻痺。如果發現桃仁中毒或者疑似桃仁中毒者需儘快就醫。
根據現代的《中華藥典》記載,桃仁入藥量一般在六到十克,所以說不論是藥用還是作為食材均不可多用。
桃仁活血祛瘀的要藥,常用於活血祛瘀調經,但是如果過量食用也會引起中毒。所以說不論是養生還是調理,使用中藥之前一定需要經過醫生的辯證,並在醫生指導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