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足一個月,新收入準則全面執行?合同資產合同負債到底是個啥?

2020-12-16 億企贏四川

2021年還有不足一個月了,也就意味著———新收入準則全面執行在即。

根據財政部規定,自2021年1月1日起,只要是執行企業會計準則的企業,都需要開始施行新收入準則了。

今天,咱們結合案例聊一聊,新收入準則的重要知識點!

新收入準則產生了新的資產負債表項目:合同負債。

根據新收入準則第六章、列報—第四十一條:

合同負債,是指企業已收或應收客戶對價而應向客戶轉讓商品的義務。比如,企業在轉讓承諾的商品之前已收取的款項。

咋一看,怎麼這麼像預收帳款?

合同負債和預收帳款還是有明顯區別的。

根據《新收入準則應用指南》:

兩者相同點都是先收錢再提供商品,不同在於:

1、「合同負債」是在構成履約義務的前提下確認,在一項預收款不構成履約義務時,原則上不以合同負債進行核算,而是以預收帳款核算。

也就是說,在合同訂立前已收到的對價不能作為合同負債,可作為預收帳款。

2、「預收帳款」並不強調和客戶已籤訂合同。

也就是說,在合同籤訂成立前已收到的對價,可以作為預收帳款。如果合同一旦正式成立,需要將預收帳款轉入合同負債。

還有一個核算範圍的區別在於:

預收帳款往往是商品和交貨期等已經確定,而合同負債是商品和交貨期等還不確定。

合同負債不但能夠核算實際收到的預收款,還能夠核算未實際到帳但已擁有收款權的預收款。

比如,對於已經籤訂合同但是還未收到款項的業務,可以進行如下核算:

借:應收帳款(或應收票據

貸:合同負債

但是預收帳款科目,只能在實際收取對價後才能確認,所以實務中我們幾乎不會見到「借:應收帳款(或應收票據);貸:預收帳款」的會計處理。

這裡我們來看一個案例。

【案例】甲公司是一家會員制健身俱樂部。甲公司與客戶籤訂了為期2年的合同,客戶入會之後可以隨時在俱樂部健身。

除年費2000元之外,甲公司還向客戶收取了40元的入會費,用於補償俱樂部為客戶註冊登記、準備會籍資料、製作健身卡等花費的成本。甲公司收取入會費和年費均無需返還(不考慮稅費情況)。

【分析】

1、甲公司承諾的服務是向客戶提供健身服務(可隨時使用的健身場地),甲公司為提供服務進行的初始活動是註冊登記、準備會籍資料、製作健身卡。

2、收取40元的入會費但並未向客戶提供實際服務,而只是一些內部行政管理性質的工作。因此,該入會費實質上是客戶為健身服務所支付的對價的一部分。

3、甲公司應當將作為健身服務的預收款2000元與收取的年費40元,合計2040元計入「合同負債」,然後在2年內平均轉為收入,也就是每年確認收入1020元。

常見的買商品送積分業務,也是會用到「合同負債」這個科目。

我們再來看一個案例:

【案例】2020年1月1日,甲公司開始推行一項獎勵積分計劃。根據該計劃,客戶在甲公司每消費10元可獲得1個積分,每個積分從次月開始在購物時可以抵減1元。

截至2020年1月31日,客戶共消費10萬元,可獲得1萬個積分。根據歷史經驗,甲公司估計該積分的兌換率為95%。

假設截至2020年12月31日,客戶共兌換了4500個積分。甲公司如何進行帳務處理?(不考慮稅費影響)

【分析】

1、根據新收入準則,客戶支付的10萬對價包含了商品價值以及積分價值,應當按照兩者公允價值比例分攤。

按照歷史兌換率,積分預計兌換9500個,公允價值9500元。

計算分攤至商品的交易價格= [ 100000 ÷( 100000 + 9500)]*100000 = 91324(元)

計算分攤至積分的交易價格= [ 9500 ÷( 100000 + 9500)]*100000 = 8676(元)

甲公司2020年1月31日的帳務處理如下:

借:銀行存款 100000元

貸:主營業務收入-商品 91324 元

合同負債-積分 8676 元

2、2020年12月,客戶共兌換了4500個積分,按照比例折算出公允價值,以此確認收入。

兌換積分應當確認收入=(4500÷9500)*8676 = 4110(元)

甲公司的帳務處理如下:

借:合同負債 4110元

貸:主營業務收入4110元

剩餘的合同負債4,566元(8676-4110),在實際消費時轉為主營業務收入,如果說客戶未使用而過期了,甲公司應當計入「營業外收入」。

除了「合同負債」,還有「合同資產」,也是困擾不少小夥伴。

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合同資產,是指企業已向客戶轉讓商品而有權收取對價的權利,且該權利取決於時間流逝之外的其他因素。

聽上去似乎有點像應收帳款?

「合同資產」和「應收帳款」,有什麼區別?

合同資產強調有權收取對價的權利取決於時間流逝之外的其他因素。比如,企業向客戶銷售兩項可明確區分的商品,合同規定交付了A商品後,還不能收款,只有交付B商品之後才有收款權利。企業應當將對於A商品的收款權作為合同資產。

【案例】2020年8月1日,甲公司與客戶籤訂合同,向其銷售A、B兩項商品。A商品的單獨市場售價為6000元;B商品的售價為24000元,合同打包價為25000元。

合同約定,A商品於合同籤訂後三日內交付,B商品則在一個月之後交付,只有當兩項商品全部交付之後,甲公司才有權收取25 000元的價款。

假定A商品和B商品分別構成單項履約義務,其控制權在交付時轉移給客戶(假定不考慮相關稅費影響)。

【分析】

1、交付A商品時,控制權已經轉移,應當按照公允價值分攤合同價款,確認收入。但是由於收款權不能確定,只能作為合同資產。

分攤至A商品價款為=[6 000 ÷( 6 000 +24 000))] * 25 000=5000元。

借:合同資產 5 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5 000

2、交付B商品時,控制權已經轉移,應當按照公允價值分攤合同價款,確認收入。同時,已經可確定收款權,所以應將之前確認的5000元合同資產轉入應收帳款。

分攤至B商品的合同價款為= [(24 000 ÷ ( 6 000 + 24 000)) * 25 000]=20000元。

借:應收帳款 25 000

貸:合同資產 5 000

主營業務收入 20 000

相關焦點

  • 新保險合同準則將擠出壽險保費收入「水分」 資產負債匹配升級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新保險合同準則將擠出壽險保費收入「水分」, 資產負債匹配升級12月24日,財政部修訂發布了《企業會計準則第25號——保險合同》(下稱「新保險合同準則」)。普華永道中國金融行業管理諮詢合伙人周瑾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表示,新保險合同準則是針對保險合同計量的,主要影響的是保險公司收入確認和負債評估。當然,通過資產負債匹配的傳導,也將對保險資金運用產生影響。
  • 合同資產和應收帳款,合同負債與預收帳款的涉稅分析
    「合同資產與合同負債」來源於新收入準則,而我國目前大部分企業都還沒有開始執行新收入準則。新收入準則的執行時間新收入準則的最早執行時間是2018年1月1日,我國採用的是分企業分批次逐步執行:1,在境內外同時上市的企業以及在境外上市並採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或企業會計準則編制財務報表的企業,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 應收帳款VS合同資產,新收入準則,您了解嗎?
    今天輝哥跟大伙兒分享一下新收入準則中的「合同資產」有關的財稅處理。首先強調一下新收入準則執行時間,執行會計準則的企業要求在2021年全面使用新收入準則,境內上市公司、非上市公眾公司則需要在2020年前率先執行。財務小夥伴們千萬要記得執行截止時間哦。
  • 稅務師之財務與會計:收入、成本、合同資產、合同負債
    例如,企業與客戶籤訂不可撤銷的合同,向客戶銷售其生產的產品,合同開始日,企業收到客戶支付的合同價款1000元,相關產品將在2個月之後交付給客戶,這種情況下,企業應當將該1000元作為合同負債進行處理。3、列報合同資產和合同負債應當在資產負債表中單獨列示,並按流動性分別列示為「合同資產」或「其他非流動資產」以及「合同負債」或「其他非流動負債」。
  • 財政部印發新保險合同準則 在保險合同負債計量等方面大修
    12月24日,財政部發布關於修訂印發《企業會計準則第25號——保險合同》(以下簡稱「新保險合同準則」)的通知稱,為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需要,規範保險合同的會計處理,提高會計信息質量,財政部根據《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對《企業會計準則第25號——原保險合同》進行了修訂。
  • 新收入準則下建築合同的會計核算及案例分析
    新修訂的《企業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財會〔2017〕22號) 取代了《會計準則15——建築合同》在建築合同中的收入確認和成本處理規定。根據財政部的要求,新收入準則或者財會〔2017〕22號,對於在境內外同時上市的企業以及在境外上市並採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或企業會計準則編制財務報表的企業,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其他境內上市企業,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執行企業會計準則的非上市企業,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新收入準則-1-合同資產
    合同資產屬於新收入準則實施後一個新的資產負債表中資產類科目,合同資產核算企業已向客戶轉讓商品而有權收取對價的權利。企業在客戶實際支付合同對價或在該對價到期應付之前,已經向客戶轉讓了商品的,應當按因已轉讓商品而有權收取的對價金額,借記本科目或「應收帳款」科目,貸記「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等科目;企業取得無條件收款權時,借記「應收帳款」等科目,貸記本科目。簡單理解,從收取款項的確定性來講,合同資產要弱於應收帳款。
  • 新準則:合同負債與預計負債之辯
    一、合同負債《財政部關於修訂印發<企業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的通知》(財會〔2017〕22號)第四十一條規定,合同負債,是指企業已收或應收客戶對價而應向客戶轉讓商品的義務。《企業會計準則第13號——或有事項》第二條,或有事項,是指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其結果須由某些未來事項的發生或不發生才能決定的不確定事項。
  • 2021新收入準則全面施行,新增會計科目速速查收!
    全面施行 自2021年1月1日起,所有執行企業會計準則的企業都必須使用新收入準則進行收入的確認了。新收入準則增加的會計科目包括了:合同資產、合同負債、合同履約成本及相應減值準備、合同取得成本及相應減值準備、應收退貨成本。 1.會計科目:合同履約成本 核算內容:核算企業為履行當前或預期取得的合同所發生的、不屬於其他企業會計準則規範範圍且按照本準則應當確認為一項資產的成本。
  • 預收帳款與合同負債的區別和聯繫|風雲課堂
    」2017年,會計準則在2006年的基礎上經歷過一波大修訂,合同資產、合同負債的概念就是在當年7月5日隨「新會計準則14號——收入」提出的。其中,合同負債是在新收入準則下對原預收帳款科目作出的進一步增補,但很多初學者容易混淆這兩個概念。
  • 【IPO案例】執行新收入準則建造合同收入確認由完工百分比法變為...
    計算累計實際發生的合同成本佔合同預計總成本的比例的客觀依據分別是:預計總成本有預算書、工程設計圖、工程項目計劃成本書等支持性文件;實際發生的成本有材料出庫單、項目工資表、項目施工隊工程進度統計表等支持性文件。2020 年 1 月 1 日起,發行人工程收入根據新收入準則規定進行確認,於驗收時確認收入。
  • 財政部發布新保險合同會計準則,境內外同時上市險企2023年執行...
    12月24日,財政部發布關於修訂印發《企業會計準則第25號——保險合同》的通知,在境內外同時上市的企業以及在境外上市並採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或企業會計準則編制財務報表的企業,自2023年1月1日起執行;其他執行企業會計準則的企業自2026年1月1日起執行。同時,允許企業提前執行。
  • 2021年確定實施新收入準則!你掌握了嗎?
    2021年1月1日起,所有執行企業會計準則的非上市企業,就都要執行新收入準則了!新收入準則相比現行準則有哪些變化呢?有會用到哪些新的會計科目?具體如何使用你都掌握了嗎?不懂?那就和我一起學習吧~2021起 全部施行新收入準則!
  • 財政部印發新保險合同準則 保險服務收入確認等項目迎來大修
    北京商報訊(記者 陳婷婷 周菡怡)12月24日,財政部發布關於修訂印發《企業會計準則第25號――保險合同》(以下簡稱「新保險合同準則」)的通知稱,為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需要,規範保險合同的會計處理,提高會計信息質量,財政部根據《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對《企業會計準則第25號――原保險合同》進行了修訂。
  • 保險合同新會計準則擠出壽險保費收入「水分」
    被認為是「史上最複雜的保險會計準則」——《企業會計準則第25號——保險合同》(下稱「保險合同新準則」)終於定稿落地,財政部12月24日在官網上正式發布了這一將使保險公司的收入乃至整個利潤表發生重大變化的新會計準則。
  • 新準則:合同結算科目核算哪些內容?
    新收入準則指南裡關於會計科目設置裡並沒有合同結算這個科目名稱,而是在講述報表列報和披露時指出,「由於同一合同下的合同資產和合同負債應當以淨額列示,企業也可以設置「合同結算」科目(或其他類似科目)……」合同結算科目屬於兼具資產和負債雙重屬性的會計科目
  • 財政部會計司有關負責人就新保險合同準則發布實施答記者問
    (三)完善保險合同計量模型原準則區分壽險合同和非壽險合同,規定了保險合同準備金和保險合同收入的計量方法。新準則不再區分保險業務類型,而是以保險合同組基於組內各合同權利和義務估計的未來現金流量按照當前可觀察折現率折現後的現值為基礎,考慮非金融風險影響和未賺利潤,計量保險合同負債,作為保險合同計量的一般模型。
  • 還在傻傻地搞不清新會計準則中合同資產與應收帳款?現在就告訴你
    執行企業會計準則的非上市企業,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企業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允許企業提前執行。1.什麼是應收款項應收款項是企業無條件收取合同對價的權利。只有在合同對價到期支付之前僅僅隨著時間的流逝即可收款的權利,才是無條件的收款權。有時,企業有可能需要在未來返還全部或部分的合同對價(例如,企業在附有銷售退回條款的合同下收取的合同對價),但是,企業仍然擁有無條件收取合同對價的權利,未來返還合同對價的潛在義務並不會影響企業收取對價總額的現時權利,因此,企業仍應當確認一項應收款項,同時將預計未來需要返還的部分確認為一項負債。
  • 新收入準則下模具產品的不同會計處理
    自2021年開始,所有企業都將執行新的企業會計準則。其中《企業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財會〔2017〕22號,下稱「新收入準則」)給企業財務報告帶來諸多影響,財務人員需要根據新收入準則重新規劃會計核算方法。
  • 新租賃準則實施在即!深度解析新租賃準則核心變化及影響
    新租賃準則有效借鑑國際準則,又考慮了我國實際情況,除明確使用權資產僅應採用成本模式進行後續計量外,與國際新租賃準則基本趨同,是進一步完善我國企業會計準則體系並保持持續全面趨同的重要成果。 分階段實施時間表和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