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社交與生活,抖音音樂用一份報告揭示了音樂行業的未來

2020-12-14 泡泡網

重塑社交與生活,抖音音樂用一份報告揭示了音樂行業的未來

2020年11月10日 15:35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近幾年,伴隨短視頻相關話題成為諸多音樂行業論壇都紛紛提及的熱門議題之一,短視頻對於音樂產業的巨大影響力已是不爭的事實。且與此同時,音樂產業的環境也在隨之發生著一系列變化。

第一、就音樂行業整體來看,從消費端到生產端,短視頻正在進一步對音樂產業發展產生更深入的影響。這已是一個新的時代,而行業玩家們也在尋求在新時代建立新玩法的答案。

第二、對音樂人來說,相對自主、便捷的網際網路平臺,讓音樂創作者之間的競爭更激烈,魚龍混雜之下,優質音樂人需要通過更有效的方式被看見、被助推。

第三、音樂消費端,小眾音樂不斷崛起以及消費平臺、方式更加豐富的推動,使得聽眾口味變得愈發多元化、場景化。

快速且新鮮的環境變化更加引起了人們對於短視頻音樂生態的好奇。尤其是截至今年8月,包含火山版在內,日活用戶已超6億的抖音,憑藉其從線上到線下,從B端到C端對於音樂領域的深耕,成為了被音樂行業研究與討論短視頻如何影響音樂行業發展相關課題的重要對象。

在近日,抖音最新發布了一份《2020抖音音樂生態數據報告》(下稱:《報告》),從音樂作品、音樂人、音樂消費這三大維度對其平臺音樂生態進行了客觀的數據向呈現。而透過這份報告,關於抖音的音樂生態現狀如何,未來抖音音樂將如何繼續影響音樂產業,音樂短視頻產業的最新趨勢有哪些等問題,我們或許能夠從客觀數據解讀中找到答案。

音樂人與音樂作品:百花齊放

在版權市場日漸成熟的前提下,除外部音樂版權授權之外,自身平臺音樂人的挖掘與打造已經成為各大音樂流媒體平臺與短視頻平臺之間的共識,抖音自然也不例外。

根據《報告》所呈現的今年1月至7月半年期間的平臺數據,整體上有三組值得我們關注:

音樂人方面,抖音平臺音樂人入駐數量增長近3萬;粉絲量方面,抖音音樂人漲粉累計超3億,其中,漲粉量前50名的音樂人中,人均漲粉量超628萬;播放量方面,排名前10 的爆款歌曲總播放量高達945億,換言之,該數值相當於全中國每人播放67次。

作為一份半年期的成績單,這顯然足夠亮眼。那麼,這些數據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一方面,是各項長期性音樂計劃推出、落地、升級的效果體現。

2018年,抖音發起「抖音看見音樂計劃」,標誌其開始著力扶持國內原創音樂。2019年,該計劃進一步以半命題形式為音樂創作定製熱門內容,開啟多元音樂生態。根據抖音公布的創作者扶持結果顯示,2019年,共有超2200萬人在抖音上獲得超417億元收入。

2020年,進入第三年的抖音看見音樂計劃從導師陣容、流量、賽制設置三大方面進行升級,並開啟音樂人億元補貼計劃,給予不同風格音樂人更大扶持力度的同時,提升用戶的參與體驗。

此外,除了目前正在進行中的商業化推歌模式外,抖音在今年新開啟了服務人群直接面向整個音樂圈的短視頻歌曲宣推計劃「造音行動」。

抖音上以《他只是經過》為BGM的部分視頻

近期爆火的歌曲《他只是經過》,便是出自於該項目。數據顯示,《他只是經過》在抖音平臺上歌曲累計播放量已達42.3億,視頻投稿總數達207萬。且值得注意的是,僅僅在四個月之前,這首歌都還只是像大多數音樂作品一樣,沉在網際網路音樂平臺的「海底」,等待被發現。

另一方面,半年內各項數據增長背後,也離不開疫情使網際網路用戶市場激增,各行業掀起直播浪潮的背景下,抖音短期內頻繁推出的線上音樂項目的助力。

以DOULive直播活動為例,該項目中,抖音攜手數十位華語樂壇歌手舉辦了逾80場音樂直播。將音樂、影視、綜藝等大量文娛內容與直播場景相結合,為處於探索初期的音樂直播,提供了一定的創新思路和參考意義。

《報告》顯示,上半年,平臺音樂人直播次數超204萬次,共吸引超98億用戶觀看。而多達124場的官方線上音樂會,則累計共吸引了超4200萬人次觀看。

顯然,演出停擺的2020年上半年,線上直播不僅成為音樂人的主要營業方式,同時也為宅家用戶們開啟了多元娛樂生活的「雲入口」。

而除整體數據外,短視頻平臺音樂生態的核心——音樂人與音樂作品的特徵也同樣值得關注。

音樂人方面,當下,不論對於流媒體平臺還是短視頻平臺而言,音樂人年輕化已是行業的大趨勢。在抖音,年輕音樂人亦是其龐大用戶群體中的重要部分。《報告》顯示,其平臺內的30歲以下抖音音樂人佔比已過半,達51.2%,且仍舊處於迅速發展階段。

音樂作品方面,不僅原創音樂在平臺內受到關注,原創音樂內容總投稿量超6000萬。還值得注意的是,抖音平臺內的整體音樂內容風格已十分多元。

《報告》顯示,目前抖音站內共已覆蓋多達18種音樂類型,這意味著在用戶群體喜好有差異、短視頻場景多以及抖音看見音樂計劃對於多種音樂風格的扶持的共同作用下,「多元化」正在成為抖音音樂生態最突出的關鍵詞。

正如當下流媒體平臺榜單中有大量歌曲最初都是從抖音走紅一樣,作為面向海量用戶的大型平臺,其內容往往都能夠對整個行業產生一定影響。而這就意味著抖音音樂人與音樂作品的百花齊放,對於音樂行業而言,也將對各類音樂風格的平衡健康發展產生促進作用。

洞察音樂消費,為行業發展探路

不得不承認的是,與流媒體平臺在國內音樂消費從實體到數字的轉變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相似的是,如今,在引領音樂消費向視頻化發展的過程中,抖音扮演了「開啟者」與「推動者」的角色。

2017年下半年,抖音開始經歷第一個快速成長期,2018年初開始,伴隨其逐漸成為國內短視頻平臺巨頭,其對於音樂產業的改變也由此開始:越來越多人在抖音通過短視頻消費音樂,越來越多歌曲在抖音成功走紅,直到如今,抖音幾乎成為歌曲宣發的標配渠道。

可以說,抖音的6億日活用戶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大多數聽眾群體,因此,根據《報告》我們能夠洞見大眾群體的音樂消費傾向。

曲風方面,流行與電音是整體抖音用戶的最愛風格。除這兩大風格外,女性更喜歡舞曲、說唱、民謠,男性則更喜歡搖滾、說唱、舞曲。

此外,各個省份的表現亦有不同,例如,江蘇、四川、雲南用戶最多投稿的音樂視頻風格分別為電音、說唱和民謠。

短視頻音樂的使用場景方面,今年上半年,用戶使用平臺音樂創作最多的視頻內容為親子、生活、美食、萌寵和旅行。

這些用戶行為背後,透露出的是抖音為市場帶來的改變。

首先,投稿量最多的省份當中,出現了貴州、河南、雲南等省份,這意味著與擁有許多一二線城市的省份相比,來自這些省份的大眾群體有了發聲與表達自我的機會。

其次,通過短視頻場景化地消費音樂,從日常親子到外出旅行,則是讓用戶在記錄自己生活的過程中,更有參與感地消費音樂。

消費意味著需求與供給得到匹配,音樂消費同樣也是音樂被創造出來後的終端環節,以及有機會接受市場檢驗、產生最大物質回饋和精神能量的一環。

從這一點出發,音樂宣發的最終目的實際上就是促進音樂消費,將合適的音樂「送到」合適的聽眾耳中。

如今,伴隨短視頻平臺在用戶與行業中影響力的提升,它逐漸承擔起更高效地對接用戶需求,帶動音樂消費,進而幫助生產者、各環節參與者獲得一系列收益,進而繼續投入音樂創作與生產的角色。

這反映到當下的抖音身上,就是其推出「抖音看見音樂計劃」和將抖音音樂品牌化的決定,且如今回過頭來看,其二者都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在短視頻剛剛興起之時,陸續提供並完善從音樂入駐、流量扶持和商業化變現的解決方案。換言之,即體現為音樂人挖掘扶持計劃、流量算法機制所打造出的保證供給、對接需求、產生消費、為音樂人創造收益的良性循環。

這是一系列舉措帶來的質變結果。

已經走過三年的抖音看見音樂計劃,在今年品牌化之後,加上億元補貼計劃的加持,這一次抖音看見音樂計劃一共誕生了5.2萬首歌曲,音樂人參賽歌曲播放量累計超過601億。

同時,面對口味不一的用戶群體,抖音開始通過大流量入口的音樂項目,在風格日益多樣的大眾審美發展趨勢下,順勢繼續推動音樂的多元化發展。

2020抖音看見音樂計劃中,設置有國風、搖滾、說唱、流行、電音五大賽道,並邀請了不同風格的專業音樂人把關,挖掘兼顧「流量」與「審美專業度」的音樂作品。

星光發現官蕭敬騰和乃萬在談及參賽作品的整體特點時,就曾表示:這一年的作品類型豐富、風格更多樣,並且就算聽起來相對小眾的音樂作品,其實也能被大量用戶接受。

綜上不難看出,除內容多元之外,產業鏈方面,抖音當下的音樂生態其實也早已主動參與到了從生產到宣發再到消費的各個環節,並在隨著音樂短視頻行業與平臺的發展持續完善。

在音樂行業層面,抖音數據越來越成為行業的重要參考。同時,反映到報告的數據中,抖音與音樂行業各個環節的原有角色產生合作或聯繫,系統化的抖音音樂品牌,在未來對行業的影響會更加深遠。

而對於音樂人來說,不論是平臺計劃不斷升級還是平臺用戶審美更加多元,他們顯然都是最直接的受益者。伴隨抖音對於音樂人流量、收入扶持政策的進一步確立與升級,平臺音樂消費渠道的完善,此時的「被看見」也就既意味著「麵包」,也意味著夢想。

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抖音音樂發布《2020抖音音樂生態數據報告》
    近幾年,隨著原創音樂產業規模逐年遞增及數位音樂4.0時代覺醒,拓寬了原創音樂創作與宣發渠道,真正實現了大眾娛樂生活從「聽音樂」到「看音樂」到「玩音樂」的多重共振。11月5日,抖音音樂正式發布《2020抖音音樂生態數據報告》。
  • 《2020抖音音樂生態數據報告》發布 十大爆款歌曲總有一首你聽過
    近幾年,隨著原創音樂產業規模逐年遞增及數位音樂4.0時代覺醒,拓寬了原創音樂創作與宣發渠道,真正實現大眾娛樂生活從「聽音樂」到「看音樂」到「玩音樂」的多重共振。11月5日,抖音音樂正式發布《2020抖音音樂生態數據報告》。
  • 杰威爾選擇抖音,也是為音樂的未來投了關鍵一票
    「對我來說,情況已經很清楚了,數位音樂產業的風向標,是視頻,而非音頻。」知名音樂行業觀察者Cherish Hu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做出了這樣的判斷。  這個趨勢,實際上正逐漸成為行業共識。從國內到國外,輿論場裡都在廣泛討論以抖音為代表的短視頻APP會如何影響音樂走向,而在產業內,無論是音樂公司還是原創音樂人,都在想辦法加入短視頻平臺的遊戲中。
  • 「音樂Live」雲場景融合,抖音DOULive正激活音樂行業
    編者按:抖音如何用其娛樂直播廠牌DOULive觸達音樂內容且激活音樂行業?從DOULive沙發音樂會和DOULive在現場-限時音樂店鋪,我們可以窺見抖音為「音樂Live」線上線下、跨屏等多場景融合,在多維度模式上的探索和案例意義。
  • 抖音音樂,不止於看見
    今年6月22日,抖音正式推出子品牌抖音音樂,將自身定位為可視化的全民音樂宣發平臺,致力於構建專業、開放、真實的短視頻音樂社區,成為短視頻行業首家對音樂人群體推行 "長期補貼模式" 的平臺。「這個行業是小概率成功事件,你一定要對音樂、創作有足夠的熱愛,才有動力支撐自己幹下去。」同為星光發現官的鄭鈞曾這樣描述音樂行業的艱難和殘酷。
  • 抖音音樂攜手國潮,音樂產業的破局啟示
    4月3日,抖音音樂發行的「2020抖音音樂專輯」《國韻潮聲》收錄了包括這首歌曲在內的10首融合非遺元素的改編歌曲,同時還以「非遺線上音樂會」為主題開展了一系列直播活動,引發行業內外的關注與熱議。   打造非遺音樂,抖音有哪些深意?
  • 騰訊音樂過關疫情大考,在線音樂+社交娛樂打造良性循環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黑天鵝」落下,給人們生活帶來種種不便的同時,也給眾多企業帶來生死大考。5月12日,騰訊音樂娛樂集團(TME)發布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報告,財報顯示:集團2020年第一季度總營收同比增長10%達63.1億元,交出了一份穩中有升的過考業績。
  • 發起「音樂重啟生活」特別活動,騰訊音樂送給所有愛音樂的人一份禮物
    發起「音樂重啟生活」特別活動,騰訊音樂送給所有愛音樂的人一份禮物 一直以來,音樂對於人類精神世界都有著重要的影響。
  • 抖音音樂發布「抖音音樂人億元補貼計劃」,扶持原創音樂人
    6月22日,抖音舉辦「看不見」線上音樂會,正式宣布抖音音樂品牌化,同時推出「抖音音樂人億元補貼計劃」,成為短視頻行業內首個對音樂人群體推出長期 「音樂補貼模式」 的平臺。抖音音樂負責人曹楨表示,抖音音樂將致力於構建專業、開放、真實的短視頻音樂社區,讓平臺4億用戶用好音樂記錄美好生活,同時也將幫助更多優秀音樂和音樂人被看見。
  • 「抖音」短視頻中的音樂傳播創新
    CNNIC發布的第43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12月,短視頻用戶規模達6.48億,用戶使用率為78.2%[2]。從平臺來看,今日頭條旗下音樂創意類短視頻應用——「抖音」是當下最受歡迎的音樂短視頻應用。
  • 產品體驗報告 | 網易雲音樂,體驗一個「社交+音樂+直播」的動聽世界
    從用戶偏好來看,網易雲的用戶對於影音、生活、網購、通訊、社交、資訊、閱讀、教育等領域非常感興趣;可見,他們愛音樂的同時也熱愛生活、娛樂和社交。1.6 產品概述小結網易雲音樂將產品定位於社交類數位音樂APP,滿足廣大年輕學生、職場新人、音樂發燒友等三種用戶的多種需求,其中,以聽音樂、評論、雲村互動等為主,垂直領域以電臺、直播、音樂現場等為輔。總體來看,近年來數位音樂行業處於增長態勢,市場格局已趨於成熟階段,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垂直領域仍有新機遇。
  • 酷我音樂跨年狂歡,重塑現場音樂才能治癒人心
    這是一場線上+線下的現場音樂演出,這更將是網際網路智能時代的未來音樂表達方式。我們不妨來看看酷我音樂到底如何重塑現場音樂。 倍受歡迎的老牌音樂綜藝節目《中國好聲音》今年加入了原創歌手,說明原創音樂已經得到全面認同。現在,酷我音樂用現場音樂演出、網際網路平臺和社交互動的優勢讓原創音樂破了更大的圈。
  • 《少年》刷屏背後,抖音如何改寫音樂宣發
    抖音上,@井朧 在地下通道唱出的《少年》收到了200多萬點讚;用《少年》作BGM的短視頻大多都在展現不同年齡階段的變化,人的成長、生活的際遇變遷、失意與掙扎都借著這首歌被表達出來。直播間裡,夢然也嘗試了抖音新上線的直播K歌功能,首唱《少年》,再度拓寬與粉絲的互動場景。
  • 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周年慶行業發公開信:創造音樂無限可能,為行業...
    回顧多年發展歷程,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展現出音樂「相信者」的力量,在深耕中國數位音樂的十餘年間,跳脫出音樂單一「聽」的局限,探索出「發現、聽、唱、看、演出、社交」的全場景音樂體驗,並以此為依託首創的「在線音樂+以音樂為核心的社交娛樂
  • 抖音啟動「2020抖音看見音樂計劃」,讓更多的中國原創音樂被看見
    日前,我們從抖音官方獲悉,「抖音看見音樂計劃」再次啟動,致力於讓更多的中國原創音樂以及優秀的音樂人被看見。據了解,本屆「抖音看見音樂計劃」從6月開始就已經通過抖音平臺招募音樂人。從近兩年這個計劃的舉辦情況來看,「抖音看見音樂計劃」已然成為原創爆款音樂預備役,持續為樂壇輸入著新鮮血液。
  • 在線音樂內卷,短視頻破局?
    作者 | Echo 編輯 | 範志輝1月5日,蝦米音樂官方微博發布公告,由於業務發展上的調整,將於2021年2月5日0點停止蝦米音樂的服務。官方回應稱,蝦米音樂未來將轉向更多音樂商業場景服務,"我們將依託新成立的'音螺'平臺持續探索創新,服務音樂人及業內合作夥伴。"當一代人的精神角落就此落幕,關於在線音樂的未來仍舊待解。
  • 後疫情時代,短視頻平臺如何「重塑」音樂產業?
    「雲蹦迪」「雲演唱會」「雲話劇」「雲音樂節」紛紛湧現,疫情倒逼演出行業進行革新,催生了不少線上內容的出現。目前疫情在國內得到有效控制,線下演出已經慢慢復甦,但線上音樂直播和雲端音樂消費興起,還是給傳統的音樂演出和宣發生態帶來了非常大的變化。本期華誼兄弟研究院(ID:HBresearch)文章,將帶大家了解音樂演出和宣發的全新模式,以及形成的原因和未來的發展。
  • 首檔漫綜、音樂欄目...抖音快手初露音綜IP野心
    另一邊,抖音也推出了首檔音樂漫綜《Hi!泉聽我的》,並加入了脫口秀、魔術等玩法。可以看到,這兩年在音樂生態布局不斷「加速」與拓展邊界的抖音快手,展現出了更大的野心。反觀短視頻平臺手握大量音樂人與流量資源,加上固有的社交屬性以及爆款孵化力,未來深度入局音綜、團綜等領域,似乎也是指日可待。
  • 網易雲音樂牽手抖音,最強流量池會成為爆款音樂製造機嗎?
    正如前文所說,在網易雲音樂和抖音合作之前,騰訊音樂娛樂集團與快手已經率先組隊,隨著行業競爭的白熱化,另外兩大巨頭自然也會有所行動。對於網易雲音樂來說,雖然在主站外布局了LOOK直播、音街等直播、K歌產品,但目前這幾個產品尚處於上升階段,而與抖音結盟,能夠補足網易雲音樂在宣發鏈條上的空缺。
  • 騰訊音樂按下行業重啟鍵,用音樂力量傳遞社會價值
    Re Start——重啟,這是所有人的期待——更是音樂、藝術等行業的期待。柏林愛樂在即將播出的音樂節中甚至用巨大的RE START表達了其行業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