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空,聊點乾貨,站樁養生方面的。
首先,站樁的學習,分自學與參加培訓,不管哪種方式,都有時間的問題。
站樁每天站樁的時間,每次練習的時間,站樁多長時間能出功夫,站樁多長時間能養生,站樁多長時間能治病,站樁的目的是什麼,站樁的方式是什麼?
這些兩年前曾經建群講過課,然後上傳到喜馬拉雅免費給社會分享,後來粉絲多了,也推動著繼續音頻分享了一些經驗與體會。
先說站樁,種類非常多,大多數人印象中普遍認為站樁就是那種馬步樁,這個與中國人喜歡儀式感有關,就是內心認為,站樁一定要有站樁的樣子,一定與生活中的站姿不同。
加上影視作品的傳播,不管是少林還是武當還是南拳北腿,裡面的練習武術的方式,離不開站樁,都有標準的pose,講究造型,大都是難度極高的低馬步樁。
這樣宣傳的好處是大家知道了站樁是練武術必不可少的,壞處就是其實站樁有很多種,而且真正的養生或者修行方面的站樁不是低馬步樁這樣的,影視劇多少誤導了大眾。
站樁的形式很多,每家每派的功法也很有講究,現在流行站樁了,什麼都要與站樁沾上邊或掛上名才可以,主要是想讓大眾知道,我這個拳這個傳統武術不是體操不是舞蹈,是練站樁的,是有內功的。
就像之前的氣功,什麼都說成氣功,各種武術都說成是某某武術氣功,這樣才有人感興趣,現在又都說成我這個是站樁,是練功,不是操不是舞。
分的很多出來,什麼靜樁,動樁,活樁,高樁,低樁,也是權宜的說法,要教育大眾,一定是要能一說就明白,如果你說陰陽、爐鼎、鉛汞、水火、五行、八卦、太極、無極那就太陽春白雪了,願意聽的就不多了。
中文詞彙遠非英文可比,太博大精神深了,一種事物,可以有多種詞語來描述,加上中國人喜歡寫作記載歷史,所以也造成了後世的一些迷惑,其實很多修行也好煉丹也好,說的是一回事的。
練到了,經歷過了,就明白了。
站樁首先是要放鬆、放靜,通過一些方式調身、調息、調心,達到松、靜、空的狀態,這樣人體內部會有一些反應,也就是修道講的以身為爐鼎,點火,武火,文火,不斷調整火候,然後內在反應到一定程度,就具有養生治病的效果,量變到質變,就會有更深層的境界。
就像物質世界一樣,宏觀,微觀,到了最終,是一體的,當然,這種程度,每個人能感知的是不同的。
站樁的時間與效果會因人而異,因年紀、性別、身體狀態、婚否、品德、悟性等等多種條件不同而結果各異。
比如當年在大學偶爾的機會學習站樁功,短短的幾天時間就能達到非常高深的境界,如虛空粉碎,金液還丹,證得天地人為一體,身心合一。
其實有這樣經歷的人雖然少,但還是有一些的。只是能順利轉型,升華,幾十年如一日的,確實不多見。
有的成年人,就是發熱、出汗,其它感覺就不明顯,至於世俗傳說的小周天、大周天之類的景象,有的人可能要幾年,也有的人幾十年也沒這種感覺,但只要堅持下去,身體會有好處,這是普遍的效果與反應。
有的人喜歡靜,有的人喜歡動,站樁剛開始,安靜的性格肯定是有優勢的,燥動的性格可能更喜歡跑步、打拳、套路等方式。
每次練習的時間,一般來說,越長越好,當然,最少是半小時也就是30分鐘,次數,每天最好早中晚各一次。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哈姆雷特,其實,站樁也一樣,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種站樁。
要避免的是,如果你不是高手,或者沒經歷過一些奇異的境界,沒有治好過醫院難治的病,就不要去評價別人的站樁方法與方式,因為,你看到的可能只是表象。
事實上,每個人學習站樁,只要認真用心,不管效果與表現如何,都會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功夫是真實存在的,功力也是有深淺之分的。
當遇到大事、急事的時候,才知道自己的功夫到底頂不頂事。
比如工作壓力加大、商業競爭劇烈、偶爾有點小疾病、或突發事件緊急關頭,或者非常繁忙煩惱的事纏身的時候,站樁的功夫會顯示出來,這時會知道,原來自己堅持多年,是真有功夫了。
《菜根譚》裡的一句話:「每臨大事有靜氣。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學詩,功夫在詩外。
學站樁,功夫也在樁外。一定是隨時隨地,不離這個,才能做到人樁合一。
其實,就是那種狀態。
狀態千萬種,適合自己才是對的。
以上為正文,歡迎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