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法歸宗」話樁功,一樁懂,則萬樁通;三樁通,則從此天下無樁
所有站樁中得以感受的陰陽、動靜、虛實、松沉、開合等等,都在行拳走架中得到體驗。那種心靜意遠、圓潤自如、穩固渾厚、空盈虛靈的感受,是無法用言語來表達的。如果不站樁,只練拳三個月,拳藝進步不大,如果不打拳只站樁三個月,再打拳就會發現,拳藝大有進步。旁觀者也會發現你進步很大,非常簡單的實驗,大家可以自行驗證。 在武術樁功中,各拳種、各門派都有各自不同的樁功樁法。
-
太極樁功:樁動成拳 不動不全
拳論中說:樁動成拳,不動不全。意思是站樁、樁功是太極拳的基礎功法,是太極內功練習的入門之徑,其目的是為了更好的習拳,樁是拳的基礎。站樁最後一定是要動起來的,把它變成一個個招式、從而形成拳法套路。不能成拳的樁,就是枯木樁,是沒有靈氣的死樁,是不完整的。
-
站樁功再探及胎兒樁
我在拙著中多次介紹以站樁用為丹道築基功的方法,蓋站樁之術亦變化多端,各有所長。這裡再介紹一種站樁功,除姿勢要求兩腿與肩同寬,腿稍下蹲,兩手掌胸前抱球,含胸拔背;似坐非坐,似笑非笑,似尿非尿等條件之外,尚有存想之意念等要求。
-
「樁功」不是「裝功」;只裝不練會使人成「樁」而陷入臆想……
傳統武術都講究一個根基,紮根基的辦法之一,就是「站樁」。一提「站樁」,喜歡練武術的人便會想起五花八門的【樁功】。在門派林立、拳種繁多的武林中,各家都有自己的一套紮根基的方法,但是也都與站樁有關係。如:渾圓樁、無極樁、馬步樁、弓步樁、獨立樁……等等。【站樁功】顧名思意便是練武人擺出一個動作,形定靜止,猶如一根木樁。
-
學站樁,功夫在樁外
首先,站樁的學習,分自學與參加培訓,不管哪種方式,都有時間的問題。站樁每天站樁的時間,每次練習的時間,站樁多長時間能出功夫,站樁多長時間能養生,站樁多長時間能治病,站樁的目的是什麼,站樁的方式是什麼?這些兩年前曾經建群講過課,然後上傳到喜馬拉雅免費給社會分享,後來粉絲多了,也推動著繼續音頻分享了一些經驗與體會。
-
站樁的三個誤區、兩個難點
舊社會很多習武者以及以武為生的人被迫的或者急於求成的低樁,雖然短期可以增長肢體力量(通常很多人認為這就是樁功),但不適當的低樁,容易給肢體以及臟腑造成損傷。而站樁則是放鬆的一種形式。具體於不同的人不同的情況可以有一些形式方面的區別,但大多數人的身體結構都是相似的,所以幾乎所有的一個層次的樁的內在都是大致相同的。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樁,其經絡循行雖無大的差別,但是也有側重。
-
站樁 | 論樁功實質
,但不止於站式、還有坐式、臥式、行走式懸空式……站樁系武學中最基本的功法,也是決定著今後功法練於用,更重要是實戰搏殺樁功的運用。站樁-——不同的門派及新種有著不同的要領方法及認識,鄙人僅大成門之樁功論之:站樁功是大成拳的基本功。它不是增長某些東西而是減少某些東西。
-
站樁出大汗對嗎?為什麼祖師爺站樁辛苦?我們自學的樁悠哉遊哉?
為什麼大成拳的祖師爺們站樁都付出了無比的辛苦,汗流滿地,渾身疼痛,甚至想要逃回家,而我們以前自學的樁,卻悠哉遊哉,站在那裡甚至可以睡著,可以恍恍惚惚?不都是站樁嗎?差別怎麼這麼大?到底誰是正確?當然我們應該知道,祖師爺們是習武的,所站的樁難度肯定超過了一般的養生樁。但同時我們也應該知道,樁雖然可以降低難度,卻不能改變其核心精髓。
-
「渾元樁」與「技擊樁」詳解
正如薌老在《意拳正軌》之《樁法換勁》中所言:「欲求技擊妙用,須以站樁換力為根始,所謂使弱者轉為強,拙者化為靈也。若禪學者,始於戒律,而後精於定慧,證於心源,了悟虛空,窮於極處,然後方可學道,禪功如此,技擊猶然。
-
渾圓樁和無極樁之別
有人問,練太極拳到底站哪個樁呢?有人說混元樁能出功夫,有人說站無極樁能得松靜。求實用,不求證道的,這麼練也行。反正到了過不去的坎,再回頭再練唄。渾圓樁是身體建構樁。建立身體基本筋骨結構,調理臟腑,經絡,氣血。總之用處很多。突出功效是在鍛鍊筋骨,身體建構上。所以很多拳都用它做初級入門樁。這都是對松靜要求不高的做法。搭個架子就上後面的東西的辦法。以筋骨功代替松靜純功的做法,實在不行還可以蠻力湊。這倒不是完全貶義。只能說是折中的無奈做法。
-
站樁 | 關於站樁的時間、場所和方位
,呼吸定息,脈行六寸。比如我們在靜坐雜談中談到,靜坐半個小時左右,會有一個很特殊的感覺期,關注微信公眾號打坐站樁,就是因為這時正是進入練功狀態的特殊氣血陰陽更替的時間,通常表現為短暫的氣血交替不暢而神失濡養,造成心緒煩躁。
-
意拳(大成拳)樁法要義
但不少意拳(大成拳)習練者並不明白應該如何站樁。意拳(大成拳)站樁的練習要求做到松靜和諧,形、意、氣、力缺一不可。但是在站樁的練習過程中如何做到形、意、氣、力的和諧統一,如何通過練習達到一吸一呼之間產生一松一緊的彈力,有四個要點。
-
對於初學者來說,站樁通常有三個誤區、兩個難點、一個問題
站樁方面。對於初學者來說,站樁通常有三個誤區、兩個難點、一個問題。首先,一個誤區就是「越低越好,越久越好」,這是一個錯誤的認識。個人理解,對於太極拳來說,站樁的一個目的就是放鬆,放開心神、鬆開身體。第三個誤區,也是大家都容易誤解的:站樁一定要站著。看似很愚笨的一個問題,但是很多人往往想當然的誤解了它。當然,通常站樁的形式都是雙足於地的站立。這裡要涉及一個很大的題目,也是很根本的問題,就是站樁到底是在幹啥。對於這個話題,可以展開很多,因為不同層次不同人不同其他的情況都會有不一樣的道理。
-
武派秘不外傳的「三環套月樁」法,「脫體力,生神力;除濁氣,換清氣」
武派太極注重樁功訓練,樁法較多,有太極樁,又稱兩儀樁。中字樁,主練守中制中之法。攬雀尾樁,此樁是武派太極拳之母勢,是以勢入樁。還有三盤落地樁等等樁法,武派樁功名稱繁多,但練功形勢相似,各具各的特點,每套樁功含義和練功目的有所不同。下面主要介紹的是本門入門必修之樁法「三環套月樁」,又稱「三環呼應樁」或「太極起勢樁」,這個樁法主練「三環套月」。
-
為什麼每次站樁都大汗淋淋?偏了!樁功必須要知道的兩個關鍵點
首先說說為什麼站樁會大汗淋漓。兩個原因,其一、精神沒有放空,機體神經、肌肉內緊。其二、調息不得法,使得身體整體處於大比例、大範圍的無氧代謝狀態,不僅耗損精氣,也會因此產生出大量的熱量,導致出汗。但是對於樁功,人們的認識往往只體現在樁姿上,把外家練習力量、對機體代謝方式等的認識,挪用到了樁功的練習上。比如:追求力量型樁架,提倡出汗、並且接受和認同消耗式的代謝方式,以及普遍的熬樁、扛樁的練習心態等等。像這樣的樁功思路、內容,與固本養氣的內家健身、養生已經不沾邊了。因為這其中忽略了兩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即調息和調心。
-
形意拳站樁功之定勁樁和乾坤樁和雞腿樁和三體樁
形一拳入門的一定之規,稱做形意拳基本功,它是延年養生、學好套路和正確掌握技擊要領的必不可少的基礎訓練,它包括通經絡、養真氣、定形式、固底盤四個方面。初學者必須先進行氣、形、勁三個方面的基礎訓練,然後才能開步練拳。站樁功是按照一定的形式要求站立不動的一種練功方法,是形意拳入門格式之本。老前輩們的功夫都是「站」出來的。劉老先生常說「二劈不如一站」。
-
樁 功(壹):中 國 的 唯 一 ,世 間 的 無 二 !
因為練法體系裡面少了一個重要的步驟——樁功。樁功本是咱們中國任何一家拳術流派體系當中都必須要有的。例如:少林拳練法體系中有馬步樁、弓步樁、虛步樁、跪步樁、騎龍樁等等,須以馬步樁為主;形意拳練法體系中有渾圓樁、子午樁,降龍樁,伏虎樁,五拳樁等等,尤以子午樁為主;太極拳練法體系中有無極樁、渾圓樁、開臺樁、纏繞樁、滾球樁等等。又以混元樁的練習為主;八卦掌練法體系中有定式八樁、動式八樁、形神八樁、下沉樁等等,而以動式八樁和行樁為主。
-
天天站樁,但知道站樁的最佳高度嗎?
關於站樁的高度,讀者往往還會有許多疑問,一般問的最多的是高樁和低樁的鍛鍊強度和效果的差別。這裡做個簡單的說明:低樁,按照過去的說法,開始鍛鍊人體氣血比較粗、淺的部分,這樣會為今後的深入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因為這種姿勢,對呼吸、意念要求輕淺,調動人體的能量也就比較「粗」,這樣說大家不要認為這個粗就是層次低。
-
為什麼每次站樁都大汗淋淋?偏了!樁功必須要站出內家功法的內涵
但是對於樁功,人們的認識往往只體現在樁姿上,把外家練習力量、對機體代謝方式等的認識,挪用到了樁功的練習上。比如:追求力量型樁架,提倡出汗、並且接受和認同消耗式的代謝方式,以及普遍的熬樁、扛樁的練習心態等等。像這樣的樁功思路、內容,與固本養氣的內家健身、養生已經不沾邊了。因為這其中忽略了兩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即調息和調心。
-
樁架在實戰中的作用
有句話叫「行拳處處不離樁」,喜歡內家拳的人常把它視為金科玉律,卻忘了還有一句話叫「臨敵持樁無形也無象」。樁架結實,不是擺在那裡等著讓人碰的,顯得你有多大功夫。搭手找胳膊,是練拳一大弊病。那麼敵我力量是怎麼接觸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