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站樁功之定勁樁和乾坤樁和雞腿樁和三體樁

2020-10-13 至簡養生大成拳站樁

形一拳入門的一定之規,稱做形意拳基本功,它是延年養生、學好套路和正確掌握技擊要領的必不可少的基礎訓練,它包括通經絡、養真氣、定形式、固底盤四個方面。

形意拳是體、用、藝三者兼備的優秀內家拳種之一,講究內外兼修,神、氣、形合一。內有氣之飛騰,外有勢之變化,勁有起落、橫豎、吞吐、剛柔,三者合一,方得養生與技擊之妙用。初學者必須先進行氣、形、勁三個方面的基礎訓練,然後才能開步練拳。

站樁功是按照一定的形式要求站立不動的一種練功方法,是形意拳入門格式之本。老前輩們的功夫都是「站」出來的。劉老先生常說「二劈不如一站」。

尚雲祥先生授徒,要先站三年樁,考試合格才能開步練拳,可見站樁之重要。站樁的形式多種多樣,而比較常用的有:定勁樁、乾坤樁、雞腿樁和三體樁四種。

定勁樁

兩腳平行開立,與肩同寬;兩臂自然下垂,兩手置於大腿外側,手心朝裡;兩膝微屈,膝蓋與腳尖在同一垂直線上;上身正直,胸背肌肉要放鬆,松腰,垂臀,頂頭,豎項。

然後兩臂向前徐徐抬起,高與肩平,屈肘沉肩,如在胸前抱球狀,掌心朝裡,兩中指尖相距約1分米(3寸許)(圖1-1)


稍停,隨即兩小臂內旋,掌心翻轉向外(前方).虎口撐圓,高與口齊,眼看中指尖(圖1-2及其側面圖)。

此時精神要內導,目似合未合,垂瞼內視;口似閉未閉,舌頂上顎;呼吸純任自然,由粗而細,由快而慢,由有而無,由動而靜;

意想小腹內之氣,起伏動蕩,四肢之氣,上下流通、意到下肢,漸覺小腿與腳掌、腳趾有氣沉腫脹之感,十趾抓地,有人地二尺之意;

意到雙手,便覺十指發癢、發麻,雙掌發熱發脹,有變大變f之感。此時如閉合雙口,便覺天地間空空蕩蕩,只剩自己雙手,其大無邊。此乃生發周身浩然之氣的要法也。

初練者,站十分鐘便覺勞累,可稍稍活動後再繼續站。隨著功夫的長進,站的時間可越來越長。每天早晚各站一次,每次以不少於40分鐘為宜,多者不限。

乾坤樁

兩腳平行開立,與肩同寬;足心空涵.如行泥地;兩膝放鬆微屈,下與足尖相對;兩臂徐徐向前抬起,屈肘沉肩,掌心向裡,高與胸齊,如抱球狀,不能用力;頂頭豎項,正脊,拔背涵胸,肌肉鬆淨,任大氣之自然流行,下於丹田。

維持此時不動,集中精神,消除雜念,頭腦空清,一塵不染。然後垂瞼內視,細調呼吸。待氣勻之後,即舌頂上顆,以意領氣,由天心(即印堂)而下,盤旋於羶中(兩乳中間).再沿任脈下於丹田。如此可連做數次。

氣通之後,兩臂自然下落,兩手內外勞宮相對,左裡右外復於丹田之上。松肩墜肘,心靈空而腹沉實。呼吸逐漸深、長、細、勻,若有若無,漸覺有一股熱氣自上而下,此即調息行氣之功也。

照以上站法,每天至少站40分鐘以上,一天也不能間斷。兩周之後便能嘗到箇中滋味,而有欲罷不能之勢。練之日久,自覺丹田之氣甚為充足時,呼氣就不要再往下送,呼吸要微微聽其靜止,以免丹田發熱太甚,壯火食氣,甚要!甚要!

功夫精深之後,有時會出現真氣衝動現象。自己動起來,此種現象既不可強求,也不要強行制止,聽其自然,則有益而無損。

雞腿樁

兩腳前後站開,前腳腳尖向裡扣,後腳腳尖稍微向裡扣,前腳跟距後腳尖約一腳半之遠;兩膝極力彎曲.使後腿膝蓋骨對準前腿膝彎,相距約7釐來(兩寸許)為得體;

頂頭,豎項,正脊,松腰,垂臀,尾閭上提,胸向內扣;左掌心按於丹田之上,右掌復於左掌上,內外勞宮相對;肩松,肘墜,肋束而張。

兩膝向裡合勁,兩足尖向裡扣勁,兩腳跟向外擰勁,上下左右,一齊將勁合住,舌抵上顎,用鼻徐徐呼吸.勿使有聲。

吸氣咽下時,眼要向上翻,以洩陰火,使真氣歸於丹田,站到困極之時,可將兩腳調換一下,一切姿勢,仍如前述。

如此輪換著站,每天早晚兩次,每次站40分鐘以上,多站不限。此式乃是形意拳練底盤最有效的功夫,簡單易學,長功夫快,練之久則腳步穩健,切莫等閒視之(圖1-3)。


三體樁(又叫子午樁、三才樁、三體式)

立正,腳跟靠緊,兩腳尖張開約45度左右,身體半面向右(45度),左腳尖對正前方;雙膝微曲,膝蓋與腳尖上下相對;兩手握拳,置丹田旁,拳心朝上(圖1一4)


右拳上握,小臂外旋,肘緊貼肋向前上方鑽出,邊鑽邊吸氣,拳心向面部,高與鼻尖平,吸氣盡而式成(圖1一5).


呼氣時,左拳上提,小臂外旋,以肘擦左肋發而伸向胸前.拳眼向左,自右拳上向前,拳散開變掌,邊內旋翻掌邊向下方劈去,高與肩平;同時,右拳亦變掌,掌心朝下,拉回下按於右肋下之日月穴旁;

與劈掌之同時,左腳筆直向前踵出一步,前後腳相撇約兩腳半之遠;手足要同時動作,掌隨呼氣而下落,呼氣盡面式成(圖1一6)式成時,

身斜45度,兩膝彎曲約135度,後膊屈約120度,前膊屈約150度,後腳跟、前腳跟、前腳尖三點在一條直線上;、鼻尖、前手中指尖、前腳尖二尖要對準。

靛骨根與後腳跟在同一鉛垂線上。手與足上下相對,肘與膝上下相對,肩與胯上下相對,此之謂「外三合」。頂頭,豎項,松肩,墜肘,胸涵而背拔,虎口撐圓,目視前方。

用勁的要求是:全身放鬆,頭如懸梁,兩肩自然下沉,使兩膊和脊背上的肌肉都有下墜的感覺。山頸推開始,將脊椎逐節向下鬆開,直到骶骨。

然後將骶骨向前一送,向上兜翻,將小腹託住、,谷道內收,有忍便之意。此之謂提肛縮腎。

兩膝向內合勁.兩胯抱勁,十趾抓地,手掌向前塌,手心朝回縮,兩膝極力彎曲,尾中大筋極力要直,渾身之勁一合,內氣騰然而起。

心情要十分寧靜,精神集中,身雖放鬆而氣勢騰挪,伏如橫弩,有一觸即發之勢。心一動而意即隨之;呼吸純任自然,無一絲勉強之處。

以意領氣,使之升則升,使之降則降;吸氣時氣上升而內臟隨之緊縮,呼氣時氣下降而內臟隨之放鬆,自覺雙手雙足熱脹麻癢,有氣達四梢、力充掌指之感。此之謂「內三合」。

如上述練習半年之後,自覺丹田氣足,在體內運行流暢,四肢、四梢之感甚強之時,即可加練「勁功」。亦即隨外氣之呼吸,其內氣之升降,作定式的松、緊活動。

練法是:先看定前方三四米遠處一個目標(比如一棵樹),以意引導,將自己的氣和勁伸長,使掌、指與目標相呼應而連接起來。

氣升時,勁向回縮,自覺我的勁兒已將目標拉過來;氣降時,後腿蹬勁,前腳跳勁,十趾抓地,氣貫雙手,以氣催力向前發出,自覺我力已將目標推了出去,如此一升一降,一松一緊,一吞一吐,即可打下「爆發勁」的基礎。

應注意,做這項練習時,站樁的外形姿勢不能變動,只是以意指揮作協調的鬆緊運動,力由丹田發出,腕、掌、指等梢節雖暫時「緊」了,而肩、胯、腰等根節則仍是放鬆的。

切忌渾身一齊繃緊,使身體像一根木樁,失去彈性,達不到站樁、行氣應有的效果。

站樁時,靜中寓動,呼吸自然,深長勻細,若再配以眼神內視(這是指養生療病,與以技擊為目的者不同),叮以調節內臟的植物性神經反射,使內臟細胞產生生物電,形成人體生物場。

它在體內產生的電磁波,可以調整細胞的新陳代謝,使其達到中醫所說的「陰陽平衡」,以祛病保健。

站樁時,十趾抓地,足心空涵,提膝,抱胯,提肛,起到了良好的補腎作用。蓋足心的湧泉為腎經之穴,腰為腎之腑.踵為腎之要,膝與脛都屬腎。

腎為先天之本,腎脈通則腎精足、腎氣旺,體魄自然強健。從站樁的姿勢來看,下肢負重較正常時為大,尤其是抱胯,可使骨盆腔和下肢骨骼與軟組織的循環代謝加強.

增加了血流量,並能使全身神經體掖調節系統維持動態平衡:兩臂是抬起狀態,有利於肋間肌與膈肌同時收縮,吸氣時胸廓擴大,腹部凸起,大大增加腸肺通氣量,同時肺泡壁的通透性一也增大:以上種種,都起到促進康復的積極作用。

醫療實踐證明,許多腎虛、遺精、腰椎酸軟、神經衰弱、頑固失眠的病人,通過樁功鍛鍊,都取得了滿意的療效。

本文轉載公眾號:【大臉貓微笑】 宗旨:人體大藥,向內求法

如若轉載請標準來源,否則視為侵權

相關焦點

  • 形意拳樁功---尚濟
    它是延年養生、學好套 路和正確掌握技擊要領必不可少的基礎訓練。這也和進行基建一樣, 要蓋什麼樣的樓房,必須先打好與之相適應的地基。此即所謂「根深 葉茂,本固而枝榮」是也。 形意拳是體、用、藝三者兼備的優秀內家拳種之一,講究內外兼 修,神、氣、形合一。內有氣之飛騰,外有勢之變化,勁有起落、橫 豎、吞吐,剛柔,三者合一,方得養生與技擊之妙用。
  • 「萬法歸宗」話樁功,一樁懂,則萬樁通;三樁通,則從此天下無樁
    樁功,是傳統武術的萬功之基,是「功拳一體」圓融匯通之基,是內家拳各門派入門的必修功夫,也是長久功夫。「拳以樁為根,樁以拳顯神,樁無拳不靈,拳無樁不穩。」 「練拳不站樁,到老一場空。」「練十年拳,站十年樁。」「未習打,先練樁。」
  • 渾圓樁和無極樁之別
    有人問,練太極拳到底站哪個樁呢?有人說混元樁能出功夫,有人說站無極樁能得松靜。渾圓樁 一般來說,練內家拳正統路子,就是先站無極。渾圓樁是身體建構樁。建立身體基本筋骨結構,調理臟腑,經絡,氣血。總之用處很多。突出功效是在鍛鍊筋骨,身體建構上。所以很多拳都用它做初級入門樁。這都是對松靜要求不高的做法。搭個架子就上後面的東西的辦法。以筋骨功代替松靜純功的做法,實在不行還可以蠻力湊。這倒不是完全貶義。只能說是折中的無奈做法。說真的,純功出東西就是慢,在又有實用要求的情況下,這些折中選擇也是無奈之舉,或者可說是唯一選擇。
  • 形意拳樁功的三角重心
    許繁曾先師談形意拳樁功的三角重心——摘自許繁曾《淺談形意拳的練法》: 樁功首先要解決重心問題,形意拳的重心是一個銳角三角形的重心。 一、兩腳分別站在垂直線的兩邊,前腳內緣在垂直線左則,腳踵微向外扭,後腳以45度角站在垂直線與水平線之間。 二、重力以前3後7或前4後6比例前虛後實。
  • 形意拳樁功之:拳通一理悟在一驚
    樁功訓練注重動作的準確性而非是動作的強度、心意拳樁功訓練時注重以腹式呼吸的協調配合、形意拳訓練過程中要求人體核心區保持高度的剛體性質等。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形意拳樁功之:拳通一理 悟在一驚。歡迎閱讀!  形意拳樁功之:拳通一理 悟在一驚如小說從幾方面分析了站樁的要領,對此感悟很深。1.站樁先正尾椎。尾椎很重要,心情不好時,按摩一下尾椎,就會緩解。
  • 武術樁功的原理與應用
    通常情況下,少林拳和太極拳中的馬步樁可增加腿部力量,以提高下盤的穩固性;形意拳的三體樁可體認渾厚的整體力;在大成拳中,渾元樁和矛盾樁則分別代表了養生和技擊兩大方面的樁法。樁功則是指習練者形同木樁,按某一特定的姿勢立身於地面所進行的訓練。樁功通常是站樁功的簡稱,它是武術與氣功的重要訓練方法。在少林拳和太極拳中,有蹲馬步樁和無極樁功訓練,形意拳有三體樁,大成拳則把站樁功作為重要的基礎功法。此外,無論養生氣功,還是硬氣功,多數都是在樁功的狀況下完成的。
  • 站樁功再探及胎兒樁
    我在拙著中多次介紹以站樁用為丹道築基功的方法,蓋站樁之術亦變化多端,各有所長。這裡再介紹一種站樁功,除姿勢要求兩腿與肩同寬,腿稍下蹲,兩手掌胸前抱球,含胸拔背;似坐非坐,似笑非笑,似尿非尿等條件之外,尚有存想之意念等要求。
  • 樁功及其對現代力量訓練的啟示
    樁功、腿力、腿功、練腿的重要性,諺語很多:練腿為本;練武不練腿,純屬冒失鬼;練武不練功,到老一場空;打拳不遛腿,到老冒失鬼;拳打腳不踢,打仗必挨欺;拳打腳不出,打仗必負輸;手是兩扇門,全憑腳打人;手打三分腳打七;手到腳不到,打人不得妙,手到腳也到,打人如拔草;交拳不交步,交步打師傳;出拳如閃電,腿似刮地風;足方象地,載一身重量,靜如山嶽,有磐石之穩,動如舟楫,無傾側之憂,如地之鎮靜。
  • 如果真喜歡武術的話,建議大家站樁,練練樁功和形意拳
    我們是成人,逆反回真從新來過,再用拳法規矩把需要的功能引領出來,這就是內家拳的本來面目。 如果真喜歡武術的話,建議大家站樁,練練樁功和形意拳。用無極樁修正身法,混元樁進行換勁,然後三體式練勁,經過五行拳進一步練勁用勁,形意拳的上功速度快,勁力霸道兇猛。訓練體系完整,卻比較簡單,效果非常好,有「一年打死人」之說。相對於太極的「十年不出門」,效果非常顯著。
  • 形意拳的樁、拳、形體系
    形意拳的拳法體系(文:吳會迪)形意拳在車毅齋改革、創新、發展之後,就其拳法內容來說,是極其豐富和極具有傳教價值的。它以「體式」為樁功;以「形意彈腿」為入門拳法;以「五行、十二形」為基本拳法;以「單練套路」為綜合拳法;以「對練套路」為訓練技法,形成了一套內容豐富循序漸進的拳法體系。
  • 重視太極拳的基本功訓練——樁功的類型及演變
    樁功是太極拳運動的重要基本功,對太極拳的初學者和有一定基礎的人提高自身功力,都是十分重要的。樁功的作用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呢?一、通過樁功練就了太極拳平衡機體及武學「不倒翁」似的穩態腰腿功。樁功從樁相來說,可分為形樁、活樁、勁樁、意樁:一、形樁:指在外形上完成基本要領,比如虛領頂勁、尾骶中正下沉、含胸拔背;眼似看非看,耳似聽非聽,口腔微微閉合,呼吸自然,舌平或微抵上顎,面部端莊祥和。兩肩自然向下松垂,肘、腕、指自然放鬆。形樁可夯實下盤。
  • 太極樁功:樁動成拳 不動不全
    拳論中說:樁動成拳,不動不全。意思是站樁、樁功是太極拳的基礎功法,是太極內功練習的入門之徑,其目的是為了更好的習拳,樁是拳的基礎。站樁最後一定是要動起來的,把它變成一個個招式、從而形成拳法套路。不能成拳的樁,就是枯木樁,是沒有靈氣的死樁,是不完整的。
  • 樁功的三個層次 站樁 行樁 化樁
    北京晉僖太極養生館張晉僖老師教學拳照樁功分三個層次,一,站樁,二行樁,三,化樁。何為站樁,就是在靜止狀態中實現陰陽平衡,全身經脈暢通,讓氣力能夠遊走到全身每一處,上下氣合一蓄力於體內丹田,形成丹田之氣。同時能夠提高個人對外物的感應能力和自己的反應能力,在站樁的時候呢要有意念假想和精神放大兩種誘導方法。
  • 練好太極拳,請從站莊(樁)起,提高免疫力最快的方法和途徑
    近代被稱為內家拳的八卦掌、形意拳、意拳和大成拳、太極拳,都強調站樁(莊)。 八卦掌在強調走樁(圈)的基礎上,有強度很大的站樁八勢八法隱在正宗傳承人的訓練體系中;形意拳,除了主要的三體式站莊(樁),還有站樁八勢作為日常訓練之需。 意拳和太成拳,功力訓練的核心內容,由站莊(樁)開啟。
  • 樁法慢練增力之妙法
    ,先要虛其心,涵養本源,以呼吸之氣下貫丹田,而充實其腹,慢慢以神意運動,舒展肢體,使氣血循環周身,流通百脈,臟腑清虛,筋絡舒暢,骨健髓滿,精炁充足,而神經敏銳,故謂之養基立本,此樁法慢練增力之妙法也。李仲軒老又說,站樁要站到象春天的蟲子在土壤裡甦醒那樣。春天了土裡的蟲子甦醒了以後會怎麼樣?何為慢練增力?何為慢慢以神意運動?普通人概念裡增力的概念都是在筋骨肌肉上,站樁慢練卻能增力?是如何的道理?這些問題不解決,似乎很難指導我們繼續向更深一步探索形意拳的秘密。道理不明,如何自處?
  • 形意拳姿勢要求和內功煉養
    形意拳又強調「練勁找勁不練法」,其實法在其中。勁熟、動作齊整,則一通百通。形意拳的內功煉養欲精熟此拳的技巧、理法,應辨明剛柔,得動靜之宜。凡行拳走架之始,應無思無慮,一意靜定。身體內外松靜而安,使周身和和融融,如飲甘醴。此為練拳起式之「無極」。這時下丹田動,轉入有為,即稱為「太極」。姿勢變化萬端,總不離松靜、虛無為宗旨。拳勢為動,務必要動中求靜。
  • 宋氏形意拳盤根行功---尚濟
    盤根行功共有八個式子,其練法如下:第一式氣沉丹田 .起式用雞腿樁(也可用三體樁)。兩手握拳相對,拳心朝下,置丹田旁,相距約2寸許。兩肩向下沉勁,兩肘向外開勁,胸微內涵,背圓,脊正,頭頂,項豎,眼向前看。這種姿勢叫作雞腿、龍身、熊膀、猴背。
  • 內家拳身法形意術語之雞腿心得體悟分享
    其內容真如浩瀚之宇宙,窮盡一生之力,也未必能學會多少,雖說一通百通,但能精通一兩種便非常了不得。內家拳的優勢在於勁力的訓練和運用,這種勁力跟我們平常用的力量不一樣,不但攻擊力強大,還靈活多變。訓練這種力量首先要換勁,先將整勁練到身上,然後再練應用。而整勁是所有內家拳共同的基礎,其身法要領各有各的說法,但實際上描述的東西都是同一個。
  • 渾圓樁法與拳重身松摸勁
    渾圓樁法:此樁法是大成拳殊多功法鍛鍊中一個重要環節。它不光是養生樁也是高級的技擊樁。用它求放鬆養生相對容易簡單,但欲使求得技擊之所需,就要在其他樁法精深後方可練習。大成拳功深者可以從任何一個樁架求得各樁架所求之力,所謂大成拳只有一樁一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