樁功及其對現代力量訓練的啟示

2020-10-03 身心性

中國武術很大程度上是被自己耽誤了,它就像一個很有姿色的小姑娘,不參加選美比賽,但還非要蓋上蓋頭,一邊叫著:本姑娘是天下第一美女!旁邊人說:什麼美女,分明是個醜八怪,否則怎麼不敢讓我們看看?

中國武術有很多力量訓練方法,例如八極拳的踢石碾子,但真正歷時長久、產生重大影響,而且是武術不可缺少組成部分的,只有樁功。不過,由於小姑娘總是喜歡蓋上蓋頭,樁功也被很多老先生說玄了,其實它既是實實在在的,和現代力量訓練也沒有本質區別。

一、 樁功的本質,就是力量訓練。

樁功是什麼?老先生們會給你講很多。這裡借鑑中西醫結合的思路,從效果出發看問題。格鬥訓練,總的來說可以分為實戰、技術、素質3種訓練。樁功顯然不是實戰,你可以說它有技術的成分,特別是動樁,但和招式、套路相比,樁功的重點顯然不是技術,而是素質。一些動樁很強調速度,但大多數不強調,那麼就很明顯了,樁功就是力量訓練,既包括極限力量,也包括力量耐力,而後者對于格鬥更重要。因為格鬥總是要儘量攻擊敵人的薄弱環節,矛遠超過盾,遠不是極限負荷,因此極限力量遠沒力量耐力重要。按武術的一句老話:你的力氣總是夠用的,注意正確理解這句話。於永年《大成拳站樁與道德經》說,腿部肌肉重量是上體的3倍,因此站樁和其他鍛鍊手段相比,能使人體機能結構產生更大改變,這就點破了樁功的本質,就是腿部力量訓練。

二、 中國武術,其實非常重視力量訓練。

老先生們總是說:用意不用力,用氣不用力。意、氣這種東西,真的存在,真能打人嗎?我看懸。氣功現在基本被剿滅了,就是在最昌盛的時候,不練武的純氣功師,所謂打人如拔草的,也基本都是騙子。撥開這些玄的,我們真正看到的,是老先生們強大的腿部力量、雙腳落地生根,步伐輕靈,發力流暢。很多人是用一種錯誤的方式解釋武術,老先生們做對了但沒說對。不管內家拳、外家拳,都非常重視力量訓練,大成拳連套路都沒有,以樁功為主要練習形式,你能說它不重視力量?詠春拳的二字鉗陽馬,最初叫二字鉗羊馬,要求用腿夾住一隻羊,羊動彈不了才說明力量夠了。太極拳的左蹬一根,右蹬一根,是因為高手在地上埋木樁,能一腳踹斷木樁,才叫這個名字。

三、樁功是中國武術力量訓練的主要形式,其核心就是提高腿部力量。

中國武術力量訓練,其實還是很科學的。各種七七八八的練法經過優勝劣汰,最後樁功佔了統治地位。梁旭輝《學拳就學詠春拳》說,馬步扎不穩,其他一切技巧都是浮雲。樁功的科學性在於,首先是將人看成整體,和中醫一樣,這也是中國文化的特徵,其次是明確了腿部力量的核心作用。你可以將武術的力量觀——力起於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和舉重、投擲的現代力量觀做個對比,其實是非常類似的。武術很多說法不嚴格,比如腿法和腿功,其實後者的範疇遠大於前者,既包括了腿法,也包括了步法、拳法、膝法、肘法、身法等。腿法不完全是腿力,相當大的部分是臀部力量(也就是很多人說的腰力,這也是個錯誤概念),肩、肘、拳、胯、膝法倒基本都是腿力。樁功、腿力、腿功、練腿的重要性,諺語很多:練腿為本;練武不練腿,純屬冒失鬼;練武不練功,到老一場空;打拳不遛腿,到老冒失鬼;拳打腳不踢,打仗必挨欺;拳打腳不出,打仗必負輸;手是兩扇門,全憑腳打人;手打三分腳打七;手到腳不到,打人不得妙,手到腳也到,打人如拔草;交拳不交步,交步打師傳;出拳如閃電,腿似刮地風;足方象地,載一身重量,靜如山嶽,有磐石之穩,動如舟楫,無傾側之憂,如地之鎮靜。特別是內家拳說得很明白,功夫怎麼樣,主要看樁功。太極拳講,要拳走低架,檔走下弧,功夫才長得快。怎樣做到這一點,除了套路中注意,就是要苦練樁功了。

四、 樁功形式多樣,但最基本的形式是靜力深蹲。

各大門派,樁功的形式千變萬化。太極拳有渾圓樁,和懶扎衣、單鞭、斜行等中定步法,各種纏絲勁也可看作動樁。大成拳有渾圓樁、四平樁、三體樁、虛步樁、弓步樁、丁八樁、伏虎樁、降龍樁。形意拳有渾圓樁、三體樁。很多八卦書上說,八卦掌的走圈趟泥步,也是動樁。六合門有七星樁(主練腿法踢踹)、梅花樁(主練穩定性和步法)、九星躲閃樁(主練步法身法)。少林拳有童子拜佛、錦雞獨立、哪吒探海、朝天一柱香、霸王開弓、呂仙讓酒、臥雲觀天,最著名的當然是四平樁(負重)和高樁上的朝天一柱香了。子母綿掌有混元四平樁、雙合陰陽樁。太祖長拳有馬步樁,僕步樁、騎龍樁。八極拳有兩儀樁、三體樁、四向樁。查拳有七枝梅花。螳螂拳有麒麟步、騎馬式。就連相撲的3個傳統練習動作中的2個——四股和股割,以及技術姿勢中的蹲踞,都是採取樁功的姿勢,相撲可以說是把樁功用到了極致。

從形式上看,有的是埋樁並且上樁,如梅花樁,有的是埋樁做目標練腿法,如七星樁,更常見的是原地下蹲。有的負重,如少林四平樁,有的主要靠體重。有的是靜樁,如渾圓樁,但靜樁也不是一動不動,有的是動樁,如趟泥步,有的是把一組動作組合在一起,如七枝梅花。但最常見的形式,還是像四平樁一樣的靜力深蹲,通過負重、增加訓練時間、增加下蹲深度3種方式來增大負荷。

對現代力量訓練的啟示:

一、腿部力量最為重要。武術最忌諱上重下輕、虛氣上浮,認為苦練樁功能改變這一點,實際上就是增強腿部力量,改變了全身力量的比例。

二、自然發力模式的發力技術極為重要,體現在幾乎一切運動中,只是表現形式不同而已。腿部發力,經由腰部傳遞到上身,在格鬥中是這樣,舉重、投擲、壯漢中也是這樣。單純的上肢力量用處很小,也就是武術所謂的蠻力,是沒法和以腿力為主的全身力量對抗的。武術的技術原則,一是借力打力,二就是以整體對局部,這在太極中都有完美反映,所以說太極周身是拳,因為主要都是靠腿力,只是具體擊打點不同而已。注意腰部是個傳力部位,而非發力部位,這個地方很多人都搞錯了。只要體會一下屈膝松垮、腰如車軸,就能明白。或者比較一下同樣的轉髖幅度下,屈膝伸腿和不屈膝伸腿時的出拳力量差異。

三、 靜力性訓練是一種有效的力量訓練手段,可以作為動力性訓練的有益補充。特別是靜力蹲,可以說是一個黃金級訓練動作。

四、力量是一切素質的基礎,但要全面理解這個力量。力量不行,不光移動不了重物,想要快速、靈活,同樣也是不可能。

相關焦點

  • 重視太極拳的基本功訓練——樁功的類型及演變
    樁功是太極拳運動的重要基本功,對太極拳的初學者和有一定基礎的人提高自身功力,都是十分重要的。樁功的作用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呢?一、通過樁功練就了太極拳平衡機體及武學「不倒翁」似的穩態腰腿功。翅腿樁最後就是行拳式樁功,何為行拳式樁功呢?
  • 核心力量訓練,在桌球運動員訓練中的作用及其具體訓練方法
    核心力量訓練,在桌球運動員訓練中的作用及其具體訓練方法 摘要:近年來,桌球運動的不斷發展對桌球運動員的核心力量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
  • 樁功的秘密
    經過點重身松訓練,你的小臂分量極重,搭手時迫使對方肢體僵緊,而自身肢體保持放鬆狀態,你的全部力量放在對方身上{不是身體的倚靠之力},這種力量靠胳膊的左偏右掛是化不開的,對方如拐棍一樣地託著你,必然無法放鬆更做不出各種身體變化與發力,而你無論抖,放,拍,掛等都發放自如,從心所欲。
  • 強身健體的自然式站樁功
    站樁功是傳統的站式練功法,雖屬武術鍛鍊的代表方法,但歷代各家各派在進行身體素質、體能體質等基本功訓練時,亦首選此功法。該功法屬於築基的基礎功法,是傳統養生「導引」的入門功夫,是實訓必練的功夫。站樁功的姿勢各家流派雖多,但具代表性的有自然式、三圓式、伏虎式、少林劍指、探馬式等樁功。以其姿勢強度和難度來分,可分高位、中位和低位三種站樁體位。
  • 王陽明及其心學的現代啟示
    其學說不僅盛行於明代中後期,而且深刻影響了近現代中國甚至亞洲地區的社會思想意識、價值觀念和道德規範。今天,我們從王陽明及其學說當中,能夠得到什麼有益的啟示呢?勇於探索、追求真知的無畏精神在王陽明生活的年代,程朱理學是官方哲學,王陽明本來也是篤信程朱理學的,但同時也看點兒「歪理邪說」,比如朱熹的學術死對頭陸九淵的心學。
  • 武術樁功的原理與應用
    通常情況下,少林拳和太極拳中的馬步樁可增加腿部力量,以提高下盤的穩固性;形意拳的三體樁可體認渾厚的整體力;在大成拳中,渾元樁和矛盾樁則分別代表了養生和技擊兩大方面的樁法。樁功則是指習練者形同木樁,按某一特定的姿勢立身於地面所進行的訓練。樁功通常是站樁功的簡稱,它是武術與氣功的重要訓練方法。在少林拳和太極拳中,有蹲馬步樁和無極樁功訓練,形意拳有三體樁,大成拳則把站樁功作為重要的基礎功法。此外,無論養生氣功,還是硬氣功,多數都是在樁功的狀況下完成的。
  • 說說樁功修煉要注意的問題
    有關站樁功的重要性很多人都論述過,前人更明確指出沒有樁功,將如無根之木,應手即去。可惜後來人自作聰明的多,多練各種式子、套路演化,夾雜現代搏擊打法,。以致現狀是造型繁多,功力無增,實戰都是王八拳。還有一些不懂裝懂,站在門外指手畫腳,動不動就高談闊論要進步發展,要與國際接軌,實則連傳統拳術的門道都沒摸到,就好像一個幼兒園的學生,嘲笑國家主席的決策愚蠢一樣,貽笑大方。
  • 過去的傳統武術為什麼把 「單操手」看得比樁功套路還重要?
    其實,過去的傳統武術(準確叫傳統武藝)是有系統的訓練體系,只有經過體系的訓練,方能了解掌握本門拳術的真諦。一般而言,各大拳派都有「樁功」、「套路」和「單操手」這三大核心訓練,這三者相輔相成,不可偏廢。這其中又以單操手更為重要,對古代練武者而言可謂是必修科目。
  • 樁功要點和練習方法
    生理科學證實,實力的大小與肌肉束的粗細成正比,而實力的大小又與功力的大小成正比,所以當徒手樁功把身體的潛力發掘到極限之後,功力將長期呈現停滯狀態,發力技術再優化也打不破僵局,這就叫「巧媳婦難為無米之炊」。為改變這種局面,就要進行樁功的強化訓練和其它種種實力訓練,實力提高了,功力自然而然會上臺階,米多了粥自然就會稠起來。
  • 被稱為「通徹天地」的站樁功,功法要訣何在?
    站樁功的醫療治病功效就在於既能保養心神,又能使身體得到鍛鍊。《素問·靈蘭秘典論》提到:「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使道閉塞而不通,形乃大傷。」通過站樁養神,既能疏通經絡,調和氣血,使陰陽相交,水火既濟,又能助長精神,鍛鍊形骸,增加力氣。
  • 傳統功法:站樁與核心力量
    綜上所說現代核心力量訓練將附著在腰椎一骨盆一髖關節周圍的肌肉,一部分腰椎以上的軀幹肌並不包含在核心肌肉之內,而一部分以往被定義為下肢肌的肌肉卻屬於核心肌肉的範圍如臀大肌、臀中肌。通過對古今兩種運動模式的對比,我們發現中國傳統武術站樁功法與現代核心力量訓練都是將臍下(腰椎)一臀(骨盆)胯(髖)關節周圍區域作為核心區域這一點沒有爭議。
  • 站樁功
    站樁功站樁是我國古代養生術的一種,早在兩千多年前的《黃帝內經》中,就有「……上古有真人者
  • 「樁功」不是「裝功」;只裝不練會使人成「樁」而陷入臆想……
    【站樁功】顧名思意便是練武人擺出一個動作,形定靜止,猶如一根木樁。上述幾種「樁功」,旨在加強腿部力量的訓練。可萬萬不能只「樁」不「功」;只顧著在那裡冥想……。如果只是去想,那就真成了「裝功」了。然而,對於正常的健康人,則需要大強度的訓練,必須站「樁」再配以運動才行。以增強肌肉力量,增強體質,增強免疫力,進而提高自身勝任生活和工作壓力的能力,這才是主要的。
  • 各種樁功習煉法----張東寶
    ,現介紹如下:1、隨意樁功:兩腳與肩用寬,平行站立,兩膝先挺直後再略微彎曲,兩手或自然垂於兩側,或兩手放在腹部,男子左手在內,手心貼著小腹,右手按在左手背上;女子則相反。渾圓樁功,手一抬就煉功,手一放就收功,非常簡便,頂多加個「我要收功了」的意念即可。但千萬注意,不要在空氣汙染處煉功,不要在地面潮溼處煉功,也不要面對或背對風而煉功,須知「避風如避箭」。
  • 亞健康人群如何練習站樁功才能快速恢復活力
    處於亞健康狀態者,不能達到健康的標準,表現為一定時間內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適應能力減退的症狀,但不符合現代醫學有關疾病的臨床或亞臨床診斷標準。導致亞健康的主要原因有:飲食不合理、缺乏運動、作息不規律、睡眠不足、精神緊張、心理壓力大、長期不良情緒等。
  • 站樁「三部曲」,把握樁功精髓
    究其原因,筆者以為在於其所習樁功有形無質,故上功緩慢,效果欠佳,甚至無效。為使許多愛好者能從「形式主義」中解脫出來,筆者不揣淺陋,願將自己的管窺錐見整理成文,衷希能禪益於同道。此項訓練能堅持40分鐘而無腿抖身顫及呼吸急促等現象就算完成。手心向內、外、下等皆可,習者自擇。
  • 站樁 | 論樁功實質
    具有先天性的,加以後天培育,與後天的良能訓練和諧統一,做到知行合一方可能也。通過樁功來調節呼吸、暢通氣血、溫養肌肉、鍛鍊筋骨、訓練神經、開發本能,達到體內陰陽平衡。通過機體的鬆緊訓練更重要的是精神的鬆緊訓練,以及開合訓練、起拔訓練、提頓訓練、吞吐訓練……以達到養生健身及自衛積極的效果。樁功是一步一步的;由低級到高級;由淺入深的;由局部到整體的;由片面到具體……她是生物系統運動訓練。
  • 核心力量訓練原理
    儘管現代的訓練理念和體系已經廣為傳播,但很多人對核心訓練依然存在一些誤區,包括對核心功能的理解不到位,訓練方法落後等。這篇文章的目的是為了糾正一些不合理,不是為了講多麼高深的理論,難的我也不懂。有很多公眾號,健身,體能,康復等領域,都曾經論述過核心訓練及其原理。但很遺憾,這種不合理似乎並沒有很大改善。至少在健身房,在基層運動隊的訓練中,仍然廣泛存在。本文內容是整合了已有的資料。文中部分內容可以查閱相關書籍、文獻、網際網路資源等,以獲取更詳細的信息。~你還在做這些鬼東西嗎?
  • 樁功必須要知道的兩個關鍵點
    樁功是內家功法,目的是疏經通絡,固本培元,進一步講,就是練習、生成內家功夫的氣和勁。如何松、靜是內家功法的核心內容,不然就練不出內家所需的東西來。由於其中的固本培元、舒血養氣,與機體的運作機理高度相契。因此養生價值非凡,從而獲得了人們的青睞。
  • 樁功必須要站出內家功法的內涵
    樁功是內家功法,目的是疏經通絡,固本培元,進一步講,就是練習、生成內家功夫的氣和勁。但是對於樁功,人們的認識往往只體現在樁姿上,把外家練習力量、對機體代謝方式等的認識,挪用到了樁功的練習上。比如:追求力量型樁架,提倡出汗、並且接受和認同消耗式的代謝方式,以及普遍的熬樁、扛樁的練習心態等等。像這樣的樁功思路、內容,與固本養氣的內家健身、養生已經不沾邊了。因為這其中忽略了兩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即調息和調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