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站樁」,喜歡練武術的人便會想起五花八門的【樁功】。
在門派林立、拳種繁多的武林中,各家都有自己的一套紮根基的方法,但是也都與站樁有關係。如:渾圓樁、無極樁、馬步樁、弓步樁、獨立樁……等等。
【站樁功】顧名思意便是練武人擺出一個動作,形定靜止,猶如一根木樁。在那裡冥想:或者身處千軍萬馬中、或者如崖上松柏……或者如老僧入定;或者以「一念代萬念」……
但是,可千萬別把紮根基的活,幹成了迷信;若是那般到頭來,只會迷之自信,變成練「裝功」而誤人誤己了。
「未學功夫先踢腿,未學拳術先站馬」,各門派把「樁功」奉為圭臬,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上圖馬步樁,旨在頂勁領,上肢放鬆,微翹臀擋圓撐,定形一定時間後行走(蹲著走,也叫矮子步)……意即活樁。行走全靠髖部腿部用力……腰部以上放鬆。此樁功強度較大,適合年輕人。中老年人體質健康的也可以循序漸進地去習練。
例一:少林拳的「四平大馬」,如上圖半蹲後;雙臂再側平舉,雙手緊握成拳;或雙掌心外撐,成立掌。
例二:(A)內家拳的馬步樁,也如上圖半蹲後;雙臂則是在胸前環抱,圓撐、雙掌心相對;或者是雙掌心朝外圓撐。
(B)起身後自然站立,上肢不變、可調整為太極渾圓樁……雙臂自然下垂為無極樁。
例三:弓步樁(如下圖)。
弓步樁的理論同馬步,只是身體重心調整妥當即可(前六後四)。
上述幾種「樁功」,旨在加強腿部力量的訓練。可萬萬不能只「樁」不「功」;只顧著在那裡冥想……。
如果只是去想,那就真成了「裝功」了。裝的時間久了,便會真的進入角色,開始想入非非啦……
對於那些身體虛弱的人,那些年老體衰的人,那些需要吃藥康復的病人……等等,站樁能夠靜心息慮,用來調養身體平衡營衛,不失為一種好的方法。
然而,對於正常的健康人,則需要大強度的訓練,必須站「樁」再配以運動才行。以增強肌肉力量,增強體質,增強免疫力,進而提高自身勝任生活和工作壓力的能力,這才是主要的。
【樁功】對於人的腿部力量增長效果是明顯的,在「站樁」訓練的同時,腿部的訓練運動一定要跟上,如:走矮子步、十字步、雙腳躍步,碎花步,走八卦圓……等等。
雙臂的運動也須同步進行,如:馬步衝拳、馬步推掌;自然站立原地衝拳、原地推掌;單臂,雙臂環繞涮肩……等等。
這才是「好讀書不讀死書」,才能克服那種「死讀書不知活變」的惰性,才有可能練出「根基牢靠大風颳不倒,步穩身活打人如拔草」的境界。
如此,也就做到了「練拳悟出了道理,才不會枉費功夫」,使自已的身體越來越健康……。
在練習太極拳的同時,既站了樁,又練了功,自已的身體健康,自然得到了實惠。
…… …… …… ( 待續)
『有對傳統武術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一起交流和分享國內外武術的狀況和人物、以及筆者的親身經歷和心路歷程……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