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去的地方和前幾天去的馬丘比丘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是身兼兩個稱號,馬丘比丘是聯合國世界教科文組織評選出來的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而今天要去的納斯卡線條它既是世界十大未解之謎,又是「世界第八大奇蹟」。
即使有來自全世界的專家歷經70多年的研究,但這個大地畫別說到底是什麼東西?誰畫出來的?做什麼用的?就連具體的時間都沒搞清楚,不知道有多少個答案,比較主流的是於公元前二百年到公元六百年,那個時期這一地區興起的納斯卡文化,因此稱為納斯卡線條或納斯卡大地畫。
還有一種說法是在公元前500年到公元500年之間這個時間段。還有一種看法相對來說證據更加確鑿一些,考古學家們把納斯卡文明分為5個時期。
考古學家在線條所處的地層裡,找到了一些陶器,通過對陶器的碳14測定,人們得出了陶器的年代,從而也就間接得出納斯卡線條的製作年代為公元前200年到公元300年。
其他各種怪異的說法甚囂塵上,都想標榜自己是解開納斯卡大地畫時間之謎的人,但有關大地畫現在唯一能確認的一個準確時間是它1994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時間對我來說並不是至關主要的,我感興趣的是在這地廣人稀、鳥不拉屎的大沙漠中,這些線條是如何保存下來的。按照各派研究人員的說法,這些線條怎麼也得2000年左右了,這裡的每一根線條不過10到15公分深,上千年的時間我認為足以將這些痕跡磨平。
我去過美國的死亡谷和內華達沙漠,美洲的這種所謂的沙漠其實就是中國的戈壁,都是裸露的土地和石頭。死亡谷裡會移動的石頭大家都知道吧?這種在美國沙漠裡的現象並不罕見,但移動的石頭所留下的痕跡能保持多少年?為什麼從北美洲移到南美洲,這種沙漠裡的痕跡就能保存這麼長時間呢?
雖然這裡是乾旱地區不會有暴雨把線條的痕跡衝平,但就在我今天來的路上還親眼目睹了泥石流了,難道兩千多年來就一直沒有過我今天見到的場面?好吧,我再退一步,即使2000多年一次雨水的衝刷都沒有,但這裡每天都刮著的龍捲風呢?
就光我這一路就看到了七八個龍捲風,而且不是我運氣好才能看見的,這裡每一天都在不停地刮著龍捲風,從未停過,當地人說跟這裡的地磁有關。甭管什麼原因,無處不在龍捲風兩千多年來難道就對這些淺淺的裸露在外的痕跡沒有任何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