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信:肯定不會接手美利車金融業務 但會作為股東參與後續處置

2020-12-15 新浪財經

來源:P2P日報

2020年1月15日,據多家媒體報導,作為美利車金融的B+輪融資方之一,宜信將接手創始人被拘留、公司停運並不停裁員的美利車金融。

消息稱,宜信將作為大股東牽頭成立一個新的公司,新希望集團還將繼續跟進。新公司還是藉助原美利車金融的技術和渠道資源,繼續開展車貸業務,新網銀行將繼續提供資金支持。

零壹財經向宜信方面求證,宜信副總裁劉大偉表示:"宜信肯定不會接手美利車金融的業務,但是會作為股東方之一參與到相關工作處置中"。

股東的拯救工作

2019年11月11日,剛剛向美國紐交所遞交招股書的美利車金融,正在籌備路演視頻、紐交所大屏的廣告、親臨現場敲鐘的人員名單、宴會餐單等。按照計劃,一周後,公司將作為"二手車金融第一股"在美國紐交所上市。

當天上午10:30,上百名警察從大巴車上下來,進入美利車金融總部。所有員工的手機、電腦都被禁用,並將電腦和手機的密碼、支付寶密碼上交警方。

直至當天晚上十點左右,北京總部被帶走60餘名員工。同一天,武漢、深圳、重慶、石家莊等地的部分員工也在同一時間被帶走。

公司創始人劉雁南被帶走後渺無音訊,眾多高管如CEO顧崇倫等人都因上市路演身在境外,顧崇倫通過微信、郵件等方式參與公司日常事務。

美利車金融不僅上市夢碎,公司日常經營都難以為繼。

事發第二周,美利車金融的股東新希望、京東、高榕等派了一個應急小組到公司,來幫助決策公司的一些大小事務。這個應急小組人員主要是負責接管產品技術,即負責貸後,讓用戶能正常還款,讓公司所放的車貸能按時回款。此外還有財務、後勤行政人員,相當於把美利車金融所有斷檔的崗位都補上了。

12月初,有媒體報導,新希望集團代表謝暉和前優信CSO井文兵處理美利車金融公司業務。

作為最大股東,新希望集團計劃出一筆資金,使美利車金融能夠繼續運營,但當時無法持續運營的美利車金融無法發揮造血功能。

2020年初,美利車金融給大部分內部員工發送郵件稱,由於警方對於創始人個人旗下,有用分期的調查,導致公司運營受到了影響,美利車金融業務要達到全面恢復的地步需要較長時間,公司將與部分員工籤署解除勞動關係的相關協議。

郵件稱,對於離職員工的12月份的工資,公司將按照2019年12月實際工作天數和基本工資,在員工辦理完離職手續後,在11個月內發放。

隨後媒體報導,自2016年7月起,美利車金融向員工推出一款名為"樂享計劃"的員工理財產品,借款投向為美利金融集團旗下美利車金融或有用分期推薦並擔保的借款項目。由於目前美利金融集團陷入"停擺"狀態,該理財產品目前尚未兌付的資金約1億2千萬元,約190餘名員工的錢被套牢。

零壹研究院院長於百程表示:"美利車金融,從遞交招股書到企業崩盤用了不到三個月時間。而導致"美利車金融事件"發生的最終原因,有可能不是二手車業務本身。實際上,美利車金融所在的二手車及新車交易貸款撮合業務,依然具有比較大的市場空間,特別是二手車交易。在過去的一兩年,美利車金融的業務也是高速發展,並形成了較為成熟的業務和盈利模式。"

宜信在2018年對美利車進行了投資

據企查查,2018年4月8日,美利車金融完成了B+輪融資,投資方是和聚百川、達泰資本、泰合資本以及宜信新金融產業投資基金,融資總金額為2.39億元(3788萬美元)。

當時美利車金融表示,該筆融資主要用於持續加大技術層面的投入,持續提高風控精準審批能力及中後臺運營效率;提高擴大美利車金融市場規模,增加渠道建設投入,通過多種方式深化車商合作關係;提高團隊建設和管理,致力於成為服務專業、渠道覆蓋廣的二手車金融平臺。

收購之際,宜信新金融產業投資基金管理合伙人叢鬱表示:"宜信一貫看好汽車消費金融科技行業的發展潛力,在國內外都已有投資布局,今後我們將利用宜信十二年的大數據風控和金融科技能力,與被投企業開展更深入的合作。"

在1月15日的報導中稱,宜信將接手美利車金融原有業務和剩餘員工,原美利車金融員工將接受重新面試、入職、談工資。

於百程表示:"在美利車金融仍具業務優勢且陷入危機中時,如果能夠有資金注入,通過業務重整實現團隊和資源的保留,使業務重新運轉,將是股東和業務合作方利益最大化的選擇。宜信作為股東之一,聯合其他機構共同拯救美利車金融也是自救的表現。同時,相比其他股東,宜信自身從事借貸業務,和美利車金融具有業務協同性,也更具有動力和拯救成功的可能。"

相關焦點

  • 創始人被拘留 裁員千人的美利車金融或由宜信接手
    據美利車金融內部人士透露,在經歷股東多輪商討後,最終將由宜信來接手美利車金融,「宜信將作為大股東牽頭成立一個新的公司,其他部分股東跟投,美利剩下的員工將去新公司面試,薪資會重談,現有留下的人不一定最終都會留下。」
  • 美利車金融宣布解散員工,5個月前準備上市,創始人被警方帶走
    報導中提到的內部信顯示,美利車金融稱,「面對巨量的客戶無法獲得及時客服服務,車輛無法及時解押,大量供應商、經銷商無法收回欠款,銀行等資金方無法收回貸款,股東無法收回投資,帳戶無法解封,美利車仍然深陷危機。同時,市面上湧現出多個逃廢債組織,詐騙群,都希望借美利車的危機賺取不法收益。」
  • 美利車金融正式遣散員工 創始人被捕後誰來善後?
    最有希望成為中國二手車金融第一股的美利車金融正式停擺,如何妥善善後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3月17日,美利車金融實際運營方力蘊汽車諮詢服務(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力蘊汽車」)旗下員工稱,公司將要註銷,位於上海的辦公室已關閉,租金將用保證金來抵扣。運營部門對接客戶貸款的業務有第三方對接,但具體是哪家股東並不知情。
  • 7家金融機構為美利車金融提供近100%資金,保險業務或面臨監管風險
    美利金融是由原網際網路金融公司有利網CEO劉雁南創立。2016年7月20日,美利金融宣布品牌升級,旗下美利車金融和有用分期是兩個子品牌。美利車金融主要布局二手車金融業務,通過直銷、代理的方式與經銷商開展合作。彼時,美利車金融的CEO是黃大成,美利金融聯合創始人&總裁。
  • 新希望籌劃從美利車金融退股,資金或用於5000餘名員工工資補償
    而其中,美利車金融的100餘名核心技術人才已經被轉移到由井文兵牽頭成立的兩家公司。鐳射財經認為,對於一家企業來說,最核心的競爭力無疑是技術人才,核心技術人才被轉移對於美利車金融來說無疑是釜底抽薪。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1月,新希望集團領投美利車金融9200萬美元的B輪融資,挖財參投。該筆投資是新希望在金融科技領域的最大單筆投資,同時,新希望旗下新網銀行是美利車金融重要的融資合作夥伴。
  • 美利車金融全面停擺 背後第一大股東為劉永好公司
    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美利車金融的主體公司Meili Auto Holdings Limited(簡稱「美利車控股」)背後,第一大股東實際上是四川首富、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的公司。美利車金融全面停擺據北京青年報報導,早在11月13日,美利車金融兩處辦公地點遭警方突查,並有多名員工被帶走。
  • WEMONEY晚報:銀保監會2020年將深入推進網貸專項整治;美利車金融...
    大股東為新希望的美利車金融IPO折戟之殤:大規模裁員,內部理財計劃套牢員工1億多元WEMONEY研究室訊 經歷了IPO折戟、創始人劉雁南被警方控制、大規模裁員等一系列事件後,二手車金融服務平臺美利車金融又陷入了無法兌付員工理財的漩渦。
  • 四川首富「開年不順」:美利車金融瀕臨倒閉 華創證券慘遭處罰
    在投資的美利車金融發布全員遣散信後,旗下新網銀行的不良貸款率仍在持續攀升。與此同時,公司持股的華創證券近日還因「假高管」事件收到罰單,甚至被中國證監會列為行業「引以為戒」的典型。3月27日,證監會針對「假高管」事件向華創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下稱「華創證券」)出具警示函。
  • 四川首富旗下金融平臺被查:疑涉暴力催收 10天前計劃赴美上市
    近日,據財新網報導,美利車金融(Meili AutoHoldings Limited)北京總部被查,疑因關聯公司非法催收引發,幾十名員工被警方帶走。此外,媒體消息稱,當日美利車金融武漢分部也被查。官網資料顯示,美利車金融是國內領先的汽車消費分期服務平臺,2014年成立於上海。
  • 美利車金融被指「騙貸」收取高額服務費,助貸機構監管...
    無奈,為了儘快結清帳款,拿回抵押的車輛所有權證,韓先生只能將餘款轉帳給美利車金融所屬的力蘊汽車諮詢上海有限公司。業務員稱15個工作日內會將車證快遞過去,但韓先生目前仍未收到,隨後業務員也失聯了。能不能順利拿到遙遙無期。「被騙得團團轉。」貴州貴陽的黎先生高中學歷,以木工為生。
  • 宜信普惠:為民眾帶來美好,宜信的滿足感即來源於此
    而作為企業,就要開始思考,現金流和融資怎麼辦,業務調整怎麼辦?而作為家庭也要開始籌謀,眼下的資產、存款還能否保證未來較長一段時間的生活,眼下的投資還能否保障財富保值增值。金融是國家重要的核心競爭力,金融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金融制度是經濟社會發展中重要的基礎性制度。這三個「重要」,充分凸顯出金融對於國計民生之「重」。
  • 宜信普惠母公司宜信近期喜訊不斷:產業基金業績增長迅猛
    作為Onfido股東的宜信金融科技產業基金(以下稱「宜信產業基金」)業績再次衝高。來自英國的Onfido是一家全球身份驗證供應商,其利用機器學習、人臉識別等AI技術進行高效的身份認證,為不同的企業與行業賦能。公司自2012年創立以來發展迅速,服務客戶分布60多個國家和地區,包括 Expensify、Drivy、Revolut、Orange、Bitstamp 等均為其服務對象。
  • 他不是宜信的股東,卻說「希望宜信可以披荊斬棘,再創輝煌」
    這些再深入講,都是痛點、難受、煎熬,無法言語表達,作為老闆,我不能站在大街哭,不能去拉著員工訴苦,這都是沒用的。我的座右銘就是四個字,面對現實。然後,解決事情,不要迴避。作為公司帶頭人,我肯定是要幫助大家扛過去,爬過了高山,就看到大海,爬不過去,那還是我的問題。
  • 宜信普惠:金融與科技融合,場景化的金融未來會更多
    金融以前似乎可以是「非剛需」的,其痛點是怎樣使金融更加高頻、與人們的生活結合得更緊。總之,現在的趨勢是金融越來越多地與生活場景結合在一起。大型高科技公司(Big Tech)逐步進軍金融服務領域, 未來合作分工會更多。金融與科技兩者結合才會帶來更好的發展。場景化的金融以前也有,但未來會更多。這期間可能會有所謂的超級平臺或超級連接器會出現。
  • 宜信財富:什麼是生態圈?生態圈對我們的戰略和業務意味著什麼?
    除了日常監管業務、戰略之外,我們也希望能夠和政府 的訴求綁定,讓他們了解到宜信財富母公司宜信不僅有業務深度,有戰略高度,也有整個企業的溫度。公益是讓政府全面了解宜信,建立 正面形象,加深戰略信任的一個有利契機。同時也是我們服務政府,建立利益共同體非常好的抓手。對政府而言,2020 年 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我們知道,各個政府都有自己對口扶貧的對象。
  • 宜信財富母公司宜信:本周宣布完成總額高達1.45億美金的C輪融資
    生物識別安全科技創新領軍者BioCatch本周宣布完成總額高達1.45億美金的C輪融資,投資方包括老股東宜信財富母公司宜信金融科技產業基金(以下簡稱「宜信財富母公司宜信產業基金」)、私募基金巨頭貝恩資本旗下Bain Capital Tech Opportunities、美國運通風投(American Express
  • 宜信普惠:2020年宜信多元業務模式持續助力實體經濟發展,解決中國...
    相關養老金融發展報告中指出,現階段65歲以上人口佔全人口比重已達12%,伴隨中國老齡化增速,預計會在二三十年後達到深度老齡化,老齡人口預計將佔比達30%。宜信普惠母公司宜信唐寧認為,面對如此嚴峻的老齡化趨勢,養老需求持續增加,國內養老金融發展前景極為廣闊。
  • 宜信普惠:非常時期應對需求激增,宜信帶你感受金融的溫度
    為共度疫情難關,宜信普惠母公司宜信旗下宜信博誠決定免費對外開放「智能保險」的使用權限,打破公司界限,幫助全行業保險代 理人實現足不出戶、在線展業。有溫度的金融科技近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向各會員單位下發《關於疫情防控工作致會員單位的函》,要求保險機構研究疫情形勢下服務客戶的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