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縱心靈:去成吉思汗墓、去輝騰錫勒大草原體味不一樣的精彩

2020-12-18 倪翱躍原創作品

父親曾經形容草原的清香

讓他在天涯海角也從不能相忘

母親總愛描摹那大河浩蕩

奔流在蒙古高原我遙遠的家鄉

如今終於見到遼闊大地

站在芬芳的草原上我淚落如雨

河水在傳唱著祖先的祝福

保佑漂泊的孩子 找到回家的路

啊啊嗨父親的草原

啊啊嗨 母親的河

雖然己經不能用不能用母語來訴說

請接納我的悲傷我的歡樂

我也是高原的孩子啊

心裡有一首歌

歌中有我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

請接納我的悲傷我的歡樂

雖然己經不能用不能用母語來訴說

我也是高原的孩子啊

啊啊嗨 父親的草原

啊啊嗨 母親的河

心裡有一首歌

歌中有我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

我也是高原的孩子啊

心裡有一首歌

歌中有我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

去草原,去草飛草長的地方,本不在西北行旅計劃之中。對夜舉杯,酒酣,豪情頓生,就有效仿七劍下天山之說,就有江南6俠仗劍走天涯之行。

去草原,想著去成吉思汗留下傳奇的地方,想著聽一曲蒙古長調奔放,思一段呼麥憂傷,品一弦馬頭琴悠揚,醉一盅馬奶酒醇香……,席慕蓉《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在心裡輕輕一遍又一遍吟唱;《鴻雁》、《呼倫貝爾大草原》的旋律一次又一次縈迴,男人們的心在草原飄蕩。對草原的嚮往,對自由的嚮往,對策馬揚鞭的嚮往,與其說是身心的解困,還不如說是對心靈的鬆綁。

久居鋼筋水泥構築的城市,生活在瑣碎和蠅營狗苟間消磨,工作的壓力、住房的壓力、子女就業的壓力、讀書的壓力、出行的壓力、人群磕碰的壓力,所有一切都讓人超脫不了。心中有夢,舉步維艱,久了熱情就消磨成隨遇而安、得過且過。於是,出走。

從一個自己熟悉的地方逃離,去一個別人也在逃離的地方,這就是旅遊。遊久了,倦了,回來,繼續生活,這就是面對。於是一個個城市背包客在流動,從南到北從東到西,有的是身體的背包客,有的是心靈的背包客。在高速、高鐵上,在各種交通工具裡,也在手機的信息流裡,人們習慣了漂泊。漂泊在路上,也就將心靈放飛在路上。

我們一路去往鄂爾多斯。沿著包茂高速,行駛大約30公裡,陡然發現右拐出口,居然寫著成吉思汗陵,心下一喜,立刻聯繫另一臺車告知行程。

成吉思汗陵在伊金霍洛旗草原上,距鄂爾多斯40公裡,是祭祀成吉思汗的聖地。蒙古族盛行秘葬,成陵是成吉思汗的衣冠冢。蒙古族有祭靈魂的傳統。人將死時,他的最後一口氣——靈魂將離開人體附著在附近的駝毛上。根據史料記載,吸收成吉思汗最後一口氣的駝毛,又稱靈魂的駝毛就收藏在成陵。

相傳,成吉思汗下葬時,50勇士抬棺夜行,遇到路人不留活口;下葬,以上萬匹戰馬在下葬之地踏實土地,以一棵獨立的樹為墓碑。

為了便於日後能夠找到墓地,在成吉思汗的下葬處,當著一峰母駱駝的面殺死了其親生的小駱駝,將鮮血灑在草地上,等到第二年綠草發芽,墓地與其他地方已經沒有任何異樣。後人祭祀時,便牽著母駱駝前往,母駱駝思念小駱駝哀鳴不止之地,就是成吉思汗下葬之地。當那峰母駱駝死後,成吉思汗陵從此成謎。

達爾扈特人,是蒙古族中專門為成吉思汗守靈的部落。達爾扈特蒙語的意思是「擔負神聖使命的人」,至今已經為成吉思汗守靈八百年,人口大約兩千人。

走進成吉思汗陵園,頓入眼帘的是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的氣勢。八座白色的蒙古包前,蒙古馬奔騰,高約2米的勇士騎在鐵馬上,提刀持戈恍若戰陣,走在其間,耳邊仿佛就有呼嘯的風聲、吶喊聲、馬蹄聲,鼻尖似乎聞到馬蹄裹挾的塵土和草根混雜的氣味,還有濃鬱的馬糞味。一時間,我穿越在元代,跟隨成吉思汗奔騰在亞歐版圖,豪情頓生。

經過模擬戰陣,是蒙古歷史文化陳列館。陳列館裡多是和馬背民族息息相關的器物,馬鐙、馬奶酒壺、馬背上褡褳和皮革包、馬靴等等,和我們到過的其他博物館不同,其他博物館裡多見瓷器、書畫、青銅器、雕塑、瓦當、劍戟斧鉞,在蒙古歷史文化陳列館見不到這些,走進去你會直接與蒙古草原、蒙古包、馬頭琴聯繫在一起,這裡獨特的特質讓人清晰感到自己在內蒙古。

不經意地隨意看,走到最裡面,我被雕花馬鞍震撼了。206副雕花馬鞍,質地考究、工藝精湛、造型獨特,各種花紋圖案鑲嵌骨雕、貝雕和景泰藍的圖案,從軟墊、鞍橋、鞍韂、鞍花、轡頭上的鼻花、腮花一如侗族頭飾一樣是純銀製作,精美絕倫。

蒙古人有對馬鞍裝飾美化的傳統,據資料記載,蒙古馬鞍基本形制分為方腦鞍和尖腦鞍兩種,其中也有大尾和小尾式的區別。大學問家王國維曾讚美蒙古族的馬鞍:「其鞍轡輕簡以便馳騁,重不盈七八斤。鞍之雁翅前豎而後開,故折旋而不膊不傷。鐙圓故足中立而不偏,底闊故靴易入綴。鐙之革手揉而不硝,灌以羊脂,故受雨而不斷爛,闊才一寸長不逮四總,故立馬轉身至顧。」

我從來沒見過如此眾多的馬鞍,如此整齊排列在玻璃櫥窗裡,燈光照耀下簡直就是一件件精美的藝術品。藝術源於生活,把一份匠心做到專注、做成創意,在平常中做到不凡,非沉心靜氣,不浮躁、不急於求成而不能為。馬鞍就是蒙古人的一個日常物件,但是從這樣的物件裡,觀照自身便覺得過往時間裡我們被太多是速食文化、快餐節奏綁架了,骨子裡很難能沉下心讀一點書、思考一下來路和去路。太多時候我們離文化遠了、離心靈遠了,與世俗與浮利近了。在馬鞍藝術面前,蒙古人的智慧和悠遠的歷史讓我感慨,更為那些製作這些馬鞍的匠心所折服。

馬鞍是絢麗的,站在馬鞍前文化的力量衝擊著我。王爺鞍下面的標註寫著「鑲鹿骨影子木馬鞍」,胎木採用百年樹根,經過河水反覆浸泡晾乾,手工雕刻而成。正面以鹿骨鑲嵌成一對蝙蝠和一枚銅錢的花紋,前後16根皮質鞘繩綁結,是典型的貴族馬鞍。

蒙古王爺福晉對兒鞍為「掐絲琺瑯彩馬鞍」,整體以孔雀藍掐絲琺瑯工藝包裹,見不到一絲木胎,正面刻喜鵲安然棲於梅樹之上,是博物館典藏的精品。據說,該馬鞍在「察罕蘇力德杯」首屆蒙古民族馬文化博覽會上,以其「典型的、完整的蒙古貴族鞍馬文化內涵、考究的工藝」榮獲馬具一等獎。

經過蒙古歷史文化陳列館,眼前一片遼闊。正前方廣場,巨大的成吉思汗騎馬揚鞭的銅像,雄闊著一代王者的氣派。我所站的地方,是在地面上以藍白色做成的巨大的亞歐版圖,上面標註著窩闊臺、拖雷等的屬地。從雕像後的九十九級臺階拾級而上,成吉思汗陵宮由正殿、後殿、東西殿、東西過廳組成,東殿供奉著拖雷及其夫人的靈柩,西殿供奉著象徵九員大將的九面旗幟和「蘇魯錠」,蘇魯錠是大旗上的鐵矛頭,相傳成吉思汗曾用它指揮千軍萬馬,成吉思汗死後,其靈魂就附著在鐵矛頭上,在蒙古人心中十分神聖。正殿正中擺放著成吉思汗的雕像,高5米,身著盔甲戰袍,腰佩寶劍,坐在大殿中央;殿內壁畫記述著成吉思汗的一生。

聞著大殿內的薰香,看著酥油燈的燈火,我默然了很久。一代天驕縱橫天下,統一中國,改寫了世界版圖,深刻影響了歐洲歷史進程,堪為民族之魂。美國《時代》雜誌將成吉思汗評選為「對本千年十個影響最大的人物」,影響力遠遠超過彼得大帝、凱撒大帝、拿破崙等。這是中國人的驕傲,更是蒙古人民的驕傲。

但是,沉下心思考,馬背上的徵服畢竟短暫。徵服天下易,得民心者難。真正要實現永遠的徵服,絕不能光依靠武力和強權,而應該是有容乃大的大國涵養和風度、利國利民的政策支撐,以民為貴、以民為重的長遠眼光和格局。讓一個民族有文化、有底線、有精神、有信仰,才能實現一代又一代人的擔當,一代又一代人的奮進。

我們去了輝騰錫勒大草原。輝騰錫勒大草原位於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右翼中旗中南部,陰山北麓。「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不自覺地腦海裡就出現了這首古詩。

輝騰錫勒,蒙語的意思是「寒冷的山梁」,這裡有著高山草甸草原和鮮花草原。這個被當地人稱為黃花溝的地方,我們隨著絡繹不絕的車流,緩緩駛入,起初還擔心人滿為患,越往草原走,才發現草原的廣闊。再多的車輛,草原都有足夠的胸懷容納,再多的人群,站在草原上都顯得渺小。

綠色的草原,一望無垠,撲面的草香讓我們這些人不自覺興奮起來。下車後,老成的開始還是健步走,見其他人蹦著跳著呼喊著「草原我來了」,不自覺間也蹦躂起來。有人開始在草地上打滾,撲在草地上;有的一家人在草原上帶著孩子老人走著,任由孩子嬉鬧,在這裡仿佛不自覺間過往的糾葛、紛爭、麻紗都忘卻了,如同吃了忘憂草一般,天也晴朗地也晴朗。

遙遠處,幾個白色的蒙古包撒落在綠色的草場上,美麗而動人。稀稀散散的幾匹馬或踱步或奔跑,愜意著。只有白色的風電葉片在慢慢地轉,上百的風車在綠色背景下白色也是點綴,卻一點也不擁擠,更不顯得高大,卻自成風景。

這就是草原。騰格爾、呼斯楞、齊峰歌裡的草原。也是我們心裡牽掛了很久的心靈的家園。離開草原,去呼和浩特,我們的心卻依舊在草原上飄蕩。晚上,喝著酒,我的夢裡帶著草香。

2019年9月11至13日

相關焦點

  • 盤點內蒙古中部的幾個草原旅遊區(希拉穆仁、格根塔拉、輝騰錫勒)
    很早之前,有位哥們兒便向我約稿,希望我寫一篇對比希拉穆仁、格根塔拉、輝騰錫勒三個草原旅遊區的文章。因為此三地都屬於4A級景區,是內蒙古呼包鄂地區最著名的三個草原旅遊目的地,很有比較意義。從位置上來講,希拉穆仁離呼和浩特最近,交通最方便,輝騰錫勒次之,格根塔拉最遠。二、草原景觀人們去草原旅遊,第一需求肯定是看「草」,但這三地都屬於半乾旱草原區,草場質量不是太好,很多遊客不免會失望。如果您非要堅持去看植被好一點的草原,我這裡有兩個備選地點:一是錫林郭勒的東烏珠穆沁旗,二是新疆伊犁的那拉提。
  • 內蒙古成吉思汗和草原5日遊,您將全面了解蒙古的歷史文化習俗
    第二天呼和浩特-輝騰錫勒草原(早,午,晚餐)早餐後,享受從呼和浩特到惠騰西勒草原的車程(135公裡,約2.5小時車程)。輝騰錫勒草原在蒙古語中被稱為「寒冷高原」,海拔1800米,那裡有花海,無數的湖泊和黑山山,山頂上有奇形怪狀的巖石。輝騰錫勒草原上有一些特色活動。
  • 既然「熱到發紫」,那不如去「寒冷的草原」避避暑吧
    那麼炎炎夏日,和草原來個約會吧。去到大美內蒙,那裡有一望無邊的大草原,可以讓我們盡情馳騁。累了躺在草地上休息,真正和大自然親密接觸。下面小編就為大家推薦「內蒙古輝騰錫勒大草原、大召寺、庫布其沙漠、成吉思汗陵純玩雙飛四天」願其能夠成為大家夏日的避暑之地。
  • 距離北京最近的內蒙古大草原,不一樣的草原玩法在這裡
    微信號:bainian02心中想去的地方,總有一天腳步也能抵達圖文:若有所思距離首都北京市430公裡,距內蒙古首府呼和浩特110公裡,藏著一個草原避暑勝地,就是輝騰錫勒大草原。「輝騰錫勒」一詞,是蒙古語,意為「寒冷的山梁」。
  • 內蒙古人為啥都不愛去國外旅遊?來了你就知道了
    內蒙古人為啥都不愛去國外旅遊?內蒙古和世界比美,絕對的是實力派!還有什麼理由不愛她?第一站:呼倫貝爾大草原呼倫貝爾大草原是世界上著名的天然牧場,風光優美,景色宜人,被人們稱為「北國碧玉,人間天堂",在那裡你真的能感受到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 成吉思汗陵墓在哪?成吉思汗墓詛咒顯現
    尤其是成吉思汗之墓,更是霧中之謎,幾百年來,後人到處探究至今一無所獲。成吉思汗,孛兒只斤氏,名鐵木真。蒙古族,世界歷史上的傑出政治家、軍事家。公元1206年,被推舉為蒙古帝國的大汗,統一蒙古高原各部落。在位期間,多次發動徵服戰爭,徵服地域西達黑海海濱,東括幾乎整個東亞,建立了世界歷史上著名的橫跨歐亞兩洲的大帝國之一。投奔克烈部王汗,收集亡父舊部,逐漸恢復實力。約在金大定未建立宮帳,稱汗。
  • 為什麼無法找到成吉思汗墓?
    額爾德尼巴特爾博士認為,匈奴是蒙古族的祖先,這也是成吉思汗本人認可的理論。這可能意味著他們有類似的墓葬習俗,這些匈奴陵墓也可能與成吉思汗墓類似。很多人都相信,成吉思汗墓裡可能充斥著從蒙古帝國各地搜羅來的珍寶匈奴國王被埋葬在地下20多米深的木質墓室內,在地面上設有方形石頭作為標記。額爾德尼巴特爾博士花了10年時間才發掘出第一個墓室,而且當時這個墓室已歷經盜墓者洗劫。
  • 內蒙古這個草原小鎮鮮為人知,卻有難得一見的馬術表演,十分精彩
    點擊右上角藍字可以關注我哈春花漫漫、五一將至,輝騰錫勒黃花溝草原旅遊區開園在即。輝騰錫勒草原國際馬術演藝小鎮是京津冀晉周邊裡程最近,位於內蒙古烏蘭察布市,風光最好的旅遊勝地。景色優美,區位優越,交通便利,被遊客譽為「天堂草原,清涼樂園」。
  • 成吉思汗墓為何無法找到?
    這種不情願常常被國外媒體浪漫地解釋為一種詛咒。據信,世界將隨著成吉思汗墓的發現而終結。這種說法與帖木兒傳奇遙相呼應。帖木兒是14世紀的突厥蒙古國王。1941年,他的陵墓被蘇聯考古學家發掘。在帖木兒陵墓被發掘之後不久,納粹軍隊就入侵蘇聯,開闢了第二次世界大戰血腥的東方戰線。迷信的人可能將此視為因果關係。
  • 呼和浩特市推出黃河大峽谷及周邊主要旅遊景區10條精品旅遊線路
    線路二:呼和浩特-黃河大峽谷(老牛灣)-呼和浩特4日遊 【行程安排】 D1:全國各地-呼和浩特 D2:呼和浩特(250公裡/約3小時)黃河大峽谷老牛灣景區(60公裡/約1.5小時)清水河縣 D3:清水河(120公裡/約2小時)呼和浩特,市區遊覽:大召、昭君墓 D4:呼和浩特-返回各地
  • 成吉思汗統一草原
    首先在他們家族內部,乞顏部核心部落有幾個分支家族,其中有一個重要家族,這個家族人比較多,比較有勢力,但是他們沒有推出一個合適的人,他們一開始也擁戴成吉思汗做蒙古的首領,但是沒過多久他們就後悔了,後來多次跟成吉思汗鬧彆扭不合作。他們不合作,兩個部落就要爭奪領導權,最後成吉思汗把他們慢慢地都給打壓下去了。
  • 成吉思汗墓之謎 成吉思汗墓詛咒顯現
    相傳近800年來一直保護成吉思汗墓陵不被人發現的一個詛咒,2002年8月一個聲稱已找到成吉思汗墓地的美國考古隊,突然放棄挖掘行動
  • 成吉思汗麾下「四獒」者勒蔑與成吉思汗的關係?
    者勒蔑從小跟隨成吉思汗身邊服侍,與成吉思汗有極深的情誼,加之曾經有多次救助成吉思汗與為難之中,是「十大功臣」之一,有九次犯罪不罰的特權。哲勒篾,兀良合氏,父親是與烈祖有舊情的札兒赤幾岱。鐵木真出生的時候,札兒赤幾岱獻上貂鼠裡袱。正好但是哲勒篾也只是一個襁褓小兒人,札兒赤幾岱就和烈祖說讓者勒蔑長大後服侍在鐵木真身邊。所以可以說者勒蔑是和鐵木真一起長大的,兩人情誼深厚。
  • 7月1日,太原將開與呼和浩特間的動車,去草原避暑吧
    當然有一個大福利,我們能坐著動車去草原啦!7月1日起,太原火車南站將開通前往呼和浩特東站的兩對動車,分別是D2792/3、D2794/1 次,D2796/7、D2798/5 。目前,7月1日之後的車票已經開始發售了,二等座票價228元,一等座票價365元。
  • 2019夏令營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勇士遠徵營,馳騁在草原
    成吉思汗一生經歷60餘場戰役,用他的勇敢、智慧、謨略,把四分五裂的草原部落統一在一起,變成了一個強大的蒙古民族。西到現在的中東,南到現在的越南寮國,是當時世界上疆域最龐大、最強大的國家。無論在哪個年代,無論年幼老少,在內蒙古人們的心中,他永遠是最驕傲的民族英雄。
  • 草原王子復仇記:一心繼承成吉思汗的海都,一手毀了忽必烈的帝國
    成吉思汗黃金大帳成吉思汗答道:窩闊臺的子孫中,如果出了儘管裹上草,牛也不吃,裹上油脂,狗也不吃的不肖子孫「世界徵服者」成吉思汗以成吉思汗之英明神武,窩闊臺之沉穩睿智,他們兩個會一唱一和,給自家帝國埋下這麼大一顆雷嗎?
  • 【震撼】聖祖可汗的草原,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陵園是蒙古族歷史文化聖地。豐厚的歷史文化內涵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也是人類珍貴的文化遺產。成吉思汗陵園,坐落在伊金霍洛旗阿拉騰甘德爾草原的甘德爾梁上,以三座蒙古包式的宮殿相連而成的陵宮為主體,由蘇勒德祭壇、祭祀文化展覽館、碑亭、甘德爾敖包、九十九級臺階式步道、成吉思汗出徵銅像、牌樓、額希哈屯斡爾朵、成吉思汗斡爾朵(行宮)等景點組成。
  • 成吉思汗死後秘葬何處?無數人找了幾個世紀一無所獲
    殘酷或許緣於戰亂,從考古的推斷來看,這座墓應該是元朝時期的蒙古國墓葬,而不是初期人們猜測的匈奴時期的墓葬。當然從出土的文物來看,器型也非常符合元朝時期的特徵,一個元青花瓷的出土佐證了這一切,這個元青花瓷器型非常精美,構圖豐滿,層次多而不亂,屬於景德鎮官造。而從女屍身上的穿著及銀飾,玉片來推斷,則應該是元朝初期的蒙古族公主打扮。
  • 成吉思汗陵墓到底在什麼地方?
    據《元史》記載,自成吉思汗開始,其帝王死後埋葬在一個叫起輦谷的地方,但是具體在哪裡誰也說不清楚,不僅是成吉思汗墓到今天沒有找到,就連忽必烈等其他元朝皇帝的陵墓也不知道在什麼地方。這種說法的依據是:成吉思汗是在1227年攻打西夏時,因病死於六盤山附近,當時時值盛夏,按照蒙古過去的風俗,人在去世後3天內就應該安葬,因為擔心屍體腐爛後,靈魂就上不了天堂。因此,成吉思汗去世後,就地安葬的可能性比較大,因為如果轉送到其他地方,時間上已經來不及了。但是,以上三種說法,到目前為止並沒有什麼確鑿的證據,只是人們對各種傳說、資料的分析和推測而已。
  • 統一蒙古草原後,成吉思汗無師自通做了兩件事,真正成為一代帝王
    當年,自己的父親也速該雖然貴為蒙古乞顏部的首領,可是父親被塔塔爾人毒死後,部眾就紛紛離他而去,絲毫沒有一絲凝聚力。讓草原上的人屈服自己,徹底駕馭這些喜歡向強者靠攏的人群,其實,並不是靠鋒利的彎刀威脅那麼簡單!此時的成吉思汗,雖然成為草原霸主,但內心是惶恐的,如果有一天,草原上再次出現像自己一樣的英雄人物時,那麼,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能否保得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