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關節扭傷臥床休養,再次下地走會明顯腫脹,該咋辦?醫生告訴您

2020-12-26 騰訊網

「醫生,我崴腳脖子一個月才下地行走,為啥會腫啊,我該怎麼辦?」

腳踝扭傷一個多月才可以走路,說明當時扭傷的情況還是比較重的,即使沒有骨折,也有可能存在著韌帶的損傷,但是只要能開始走路,就是康復的第1步,慢慢就會越來越好,那麼在這個時候開始出現腳踝的腫脹應該怎麼辦呢?

因為腳踝扭傷,已經一個多月沒有走路了,那麼長時間的臥床呢,患者的下肢就會適應這種狀態,整個下肢的血液循環將會明顯的減慢,而且呢,在床上躺著的時候,整個下肢是放平的,那麼在下地的時候,整個身體是站立起來的,血流就會向肢體遠端湧去,那自然就會導致下肢出現一定的腫脹。

沒有受傷的時候,因為血液循環相對來講速度比較快,而且在行走的過程當中,通過小腿肌肉的泵的作用會將血液泵回心臟,腫脹的情況往往比較輕,通常情況下都是要長時間的行走,比如逛街三四個小時以後才會出現腫脹,但是對於踝關節損傷的人就不一樣了,血液循環減慢,站立後血液流向遠端,就導致腫脹了,有些患者甚至會因為長時間臥床,行走的時候,因為血液的淤積出現足踝顏色的改變,比如顏色變成青紫

如何應對呢?

如果在行走的過程當中出現踝關節的腫脹以及顏色的改變,別怕!這是正常現象。有些朋友呢,在恢復的初期,心底裡已經產生了恐懼感,恐怕在行走的過程當中有個風吹草動,踝關節再次扭傷了,還要在床上躺一段時間,所以面對這種腫脹就會有一種什麼做法呢,趕緊回床上躺著,不敢走了!

這樣做是不對的!如果繼續躺著的話,血液循環將會變得更加差,而且長時間的不負重活動,慢慢的會出現踝關節的骨質疏鬆,對於恢復沒有任何的好處。

循序漸進的恢復行走。大家明白了,下地行走時輕度的腫脹是正常現象的話,那麼就可以慢慢的進行,行走的康復鍛鍊,但是在行走的初期,一定注意行走的時間不要太長,每次行走3~5分鐘左右就可以了,慢慢的讓血管有一個適應的過程,走3~5分鐘之後回去躺著,進行康復鍛鍊。這樣呢,對於血管的刺激相對來講是比較小的,不會因為初期驟然的長時間行走導致難以消退的腫脹

之後呢,自己關鍵恢復的情況慢慢的延長行走的時間,那就不會加重腫脹的情況了。

那些出現肢體遠端,尤其是足踝部顏色改變的人群需要多長時間才能恢復呢?這要看當時踝關節的傷情,如果存在著骨折,可能時間要持續很長一段時間,要3個月到6個月的時間,如果損傷的情況比較輕,可能過一兩個月慢慢就消失了。

如果足踝損傷比較重的人群,在進行行走鍛鍊的時候要有支撐,可以使用一個拐杖。這樣呢,既可以避免受傷的踝關節受到過度的刺激導致腫脹,另外一個也起到了一個防護的作用,防止人們在行走康復鍛鍊過程避免意外的發生。

藥物。如果腫脹不是特別的嚴重,可以不服用藥物,那麼如果只要下地行走就會出現明顯的踝關節腫脹,那麼可以通過一些促進靜脈回流,促進腫脹消退的藥物來幫助自己減輕症狀,比較常用的是馬粟種子提取物,對於緩解腫脹效果還是非常好的。

康復鍛鍊

那在注意了以上的這些細節以後,還是要堅持進行踝關節的康復鍛鍊,通過科學的康復鍛鍊可以促進下肢的血液循環,更快的讓患者恢復到原來健康的血液循環狀態當中去,另外通過一些踝關節的活動性訓練或者是力量訓練,可以讓踝關節變得更加穩定,所以在行走的過程當中腫脹自然也會有明顯的減輕。

總結

如果踝關節扭傷以後,經歷了長時間的臥床,再次下地行走時出現腫脹是很正常的,即使出現了行走時,足踝部顏色的改變也是比較正常的,這是由於血液循環的問題導致的,需要進行系統的康復鍛鍊,要有耐心,慢慢的這些症狀就會減輕,如果症狀相對來講比較嚴重的話,可以口服藥物,幫助促進靜脈的回流,減輕腫脹,那如果腫脹長時間的不減輕,甚至有越來越重的趨勢,那麼可能要去醫院進行下肢血管彩超的檢查,明確是否因為長時間的臥床導致了血管出現了血靜脈血栓。如果您還有其他的疑惑,可以在下方留言,大家共同探討。

我是堅持用簡單語言解釋複雜疾病知識的謝新輝,碼字不易,如果您贊同我的觀點,請幫忙點個關注我點個讚吧,如果您或者是您的家人朋友也有踝關節扭傷這方面的困擾,請把這篇文章轉發給需要的他們吧,謝謝了!

相關焦點

  • 踝關節扭傷,只要能走路就沒事?醫生闢謠,一步步教您判斷傷情!
    ●如果在扭傷的當時造成了踝關節軟骨的損傷,甚至有軟骨的撕裂,那麼就有可能導致關節內出現游離體,也有可能因為軟骨面的缺失,導致踝關節創傷性關節炎的發生。有些患者會問,那我怎麼才知道是否有韌帶、軟骨的損傷呢?謝醫生給您捋一捋!
  • 腳扭傷盲目治療,可能留下後遺症,醫生:腳扭傷不能盲目治療!
    羽毛球運動o但是有一次在進行羽毛球運動時,他不小心扭傷了腳踝部,當時受傷的部位就腫脹疼痛的挺厲害,但是他認為自己身體健壯,休養幾天就好了,所以一直沒有重視,沒有去醫院檢查,也沒有規律治療腳踝部扭傷後冷敷正確的做法:應該24小時內冷敷,48小時後熱敷。
  • 踝關節骨折45天,能開始步行訓練嗎?哪些細節要注意?醫生告訴您
    另外長時間的臥床,我們的身體血液循環就會變得減慢,這對於骨折癒合的營養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另外血液流速的減慢,血液循環的減慢,有可能增加病人出現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的風險,而且也會造成心肺功能的下降。而最危險呢,還是出現下肢靜脈血栓形成,出現這種情況會導致患者的肢體出現嚴重的腫脹伴有疼痛,而致命的是如果血栓的栓子發生脫落,靜脈的血液循環是回心的,這些脫落的栓子有可能造成心梗,有可能會造成腦梗,有可能也會造成肺部的梗塞。
  • 踝關節扭傷怎麼辦?
    有研究顯示,在骨科急診、足踝外科專病門診的患者中,踝關節扭傷的病人可能高達20%。老百姓通常把踝關節扭傷叫做「崴腳」。「崴」的這一動作通常指的是醫學上講的踝關節內翻(如圖所示),因此大多數人「崴腳」後都出現外側的腫脹和疼痛, 部分可能合併內側的腫脹和疼痛。01踝關節扭傷後是否要就醫?
  • 踝關節扭傷怎麼處理
    踝關節是人體最複雜的關鍵之一,也是臨床工作中常見病多發病,如走下坡路、平路碰到小石塊或者踢球時踝關節鬆動且能作側方運動,此時踝關節容易發生扭傷,其中以內翻損傷最多見。因此踝關節扭傷以後大部分都是外側腫脹,疼痛,一般疼痛都有固定的壓痛點,它位於踝關節的前外側。
  • 海慈專家:崴腳(踝關節扭傷)的幾個誤區和正確處理方法
    發生踝關節扭傷後,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活動活動腳腕,若沒有疼痛或只是輕微疼痛,就不在意了;甚至有人認為扭到腳踝只是小傷,熱敷或用繃帶包紮下就好了。青島市海慈醫療集團創傷骨科主治醫師臧成告訴你,這種處理方式是錯誤的。
  • 踝關節骨折45天,能開始步行訓練嗎?哪些細節要注意?醫生告訴
    而最危險呢,還是出現下肢靜脈血栓形成,出現這種情況會導致患者的肢體出現嚴重的腫脹伴有疼痛,而致命的是如果血栓的栓子發生脫落,靜脈的血液循環是回心的,這些脫落的栓子有可能造成心梗,有可能會造成腦梗,有可能也會造成肺部的梗塞。
  • 踝關節扭傷康復訓練的誤區與鍛鍊要領
    發生踝關節扭傷後,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活動活動腳腕,若沒有疼痛或只是輕微疼痛,就不在意了;甚至有人認為扭到腳踝只是小傷,熱敷或用繃帶包紮下就好了。     上述做法都是不明智的。腳腕扭傷後,雖沒有骨折,但外側韌帶可能已經撕裂。如不立即有效固定、制動,受傷的韌帶會在異常位置修復,減弱維持踝關節穩定的力量,致使習慣性踝關節扭傷,有的人一年甚至會扭傷好幾次。
  • Sprained Ankle (踝關節扭傷)(中英對照)
    He or she may order X-rays to make sure you don't have a broken bone inthe ankle or foot. A broken bone can have similar symptoms of pain and swelling.去醫院看醫生來診斷是否存在踝關節扭傷。
  • 踝關節扭傷的康復治療
    檢 查在懷疑踝關節存在Ⅱ型和Ⅲ型扭傷時應當進行X線片檢查,排除骨折。Ottawa法則和Bernese踝關節規則專門幫助臨床醫生決定是否對踝關節進行X線片檢查的標準。在初步癒合之後,I型扭傷可以用彈力繃帶進行鍛鍊,將它纏繞在足上,末端固定在穩定的物體上,比如桌子腳,對抗彈力來完成內翻、外翻、背屈、蹠屈等動作。在能很好地忍受承重後,開鏈練習將進階為閉鏈練習。踝扭傷痊癒後通常會變得薄弱,若不糾正薄弱問題,可能會發展處復發性踝關節扭傷,診斷為踝關節不穩。踝關節扭傷的反覆性問題的常見原因是不完全康復和殘留的、未意識到的虛弱。
  • 腳底板疼痛難忍,早上起來不敢下地,為啥,該咋辦?醫生告訴您
    如果您出現了明顯的足底疼痛,尤其是在晨起的時候,下地的第1腳特別疼,可以說痛徹心扉,但走了一段時間之後,疼痛卻明顯的減輕了,甚至有消失的可能,那麼這種情況我們往往要考慮足底底筋膜炎的可能。另外也有一部分朋友只要負重、行走會誘發明顯的足底疼痛,晨起卻沒有症狀。
  • 隊醫|踝關節扭傷,恢復時間依損傷程度而定
    踝關節扭傷恢復的時間取決於損傷的程度,踝關節損傷一般分為輕、中、重度,專業一點的說法就是一級、二級、三級。一級相當於踝關節韌帶表面的扭傷;二級相當於踝關節韌帶中部的損傷;當踝關節完全損傷,就是重度,也就是所說的三級。每一級損傷,治療的方式都有一點不同。在一級與二級的情況下,主要是適當的保護加適當的負重。
  • 踝關節扭傷你需要知道的事(運動醫學最新指南)
    針對以上危險因素,我們可採取相應措施,包括1)定期鍛鍊,可快走或慢跑,增強肌肉力量和本體感覺;2)參加體育活動前熱身,佩戴護踝加以保護;3)戶外活動時穿合適的鞋,推薦穿高幫鞋,繃帶保護踝關節;4)對於自身平衡能力或踝關節活動度差等朋友,應從思想上增加認識,注意安全,防止扭傷。
  • 踝關節扭傷怎麼辦
    相比較而言,人類踝關節扭傷的機率和嚴重性都比其他動物要高得多。   踝關節扭傷是臨床常見的疾病,在關節及韌帶損傷中是發病率最高的疾病。踝關節是人體距離地面最近的負重關節,也就是說踝關節是全身負重最多的關節。踝關節的穩定性對於日常的活動和體育運動的正常進行起重要的作用。踝關節周圍的韌帶損傷都屬於踝關節扭傷的範疇。
  • 【義診】踝關節扭傷後總不好?專家:出現這些症狀得就醫!(內含線上...
    南方醫院創傷骨科副主任醫師 相大勇為您解答(文末含有線上義診信息)踝關節扭傷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損傷,大多數人群經過傷後冰敷、抬高、制動、加壓包紮等治療2-6周後可以好轉。但在門診經常會遇到很多超過3個月以上仍然未見好轉的病例,這種情況大概佔20%左右。
  • 運動不如臥床靜養,你被這種觀念忽悠了多久?後附踝扭傷康復過程
    休息是最好的康復,如果不休息,只會讓你的損傷越來越重,甚至造成不可逆的影響?損傷就需要臥床靜養休息,儘量少或者禁止下地活動?臥床三個月,疼痛遠離我,還能再浪幾十年?你被這些觀念忽悠了多久了?本文將從以下內容逐一說明:休息是最好的康復,損傷就需要臥床休息,對嗎?如何平衡休息與運動的關係?
  • 【醫學科普】踝關節扭傷後為什麼「經久不愈」?
    【醫學科普】踝關節扭傷後為什麼「經久不愈」?21 16: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門診經常會碰到許多踝關節扭傷
  • 踝關節扭傷後用紅花油來按摩,效果真的好嗎?醫生告訴你實情
    踝關節受傷後,立即熱敷,促進血液循環,瘀血就吸收得快,這樣可以嗎?帶著這些問題,我們先來看看,踝關節受傷時會有哪些表現?踝關節內側或外側腫脹、劇烈疼痛、活動受限、跛行或不能行走;或者皮下瘀斑,局部按壓時疼痛明顯;或者活動後疼痛加劇,這是踝關節發生韌帶扭傷或軟組織挫傷時的主要表現。
  • 踝關節扭傷,真就那麼簡單?醫生教你如何判斷傷情
    人在日常生活中,難免會因為一些特殊狀況受傷。受傷的部位、種類各不相同,每個人不可能都非常了解。有時候,就會因為無法判斷或判斷失誤,影響了受傷部位的恢復。扭傷,是比較常見的創傷類型。而踝關節扭傷,是扭傷中比較常見的部位。
  • 骨科醫生說:踝關節扭傷用這5個方法,快速應對!
    踝關節扭傷=崴腳扭傷的症狀大家一般都清楚,以急性腫痛為主,嚴重的話可能還會出現皮下淤血,走起路來一瘸一拐。可是為什麼會扭傷呢?為什麼腳踝扭傷大都發生在外腳踝?踝關節扭傷主要損傷的是側副韌帶,而外踝本身就比內踝要承受更大的力,同時我們可以看到,外側副韌帶明顯要比內側副韌帶脆弱,因此大多數人都是扭傷外側。崴腳之後就會經常崴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