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我來向大家做個匯報吧!
緣起。
二十世紀世紀上半葉,地球村經歷了兩次空前的大亂鬥,起因就是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英國和法國壓制後起的新興資本主義國家德國和奧匈帝國,為了自身利益結成了利益聯盟。
當時後起之秀的德國,為了海外殖民地利益以及自身的統一,開始了擴軍備戰,並和當時的歐洲大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結成軸心國聯盟。
英國、法國結成聯盟,由於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和俄國的百年恩怨,當其加入德國聯盟後,俄國則加入了英法聯盟,這個聯盟則稱之為協約國。
戰爭的結果是以英法聯盟為首的協約國,在獲得美國的支持後,戰勝了以德國為首的軸心國。
軸心國方面:奧匈帝國被肢解為奧地利和匈牙利,土耳其被打回原形,喪失80%的國土。德國直接失去了什勒斯維希和霍爾斯坦兩個州,失去了統一德意志人居住的地區的機會;並賠款45億金馬克,軍備發展受到了苛刻的限制。
協約國方面:英法海外殖民活動有所鬆動,失去了一些殖民地。俄國直接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十月革命爆發,俄國成了社會主義蘇聯。
二戰,一戰的繼續。
到了20世紀30年代,資本主義社會發生經濟危機,德國走向了納碎主義,經濟實力迅速恢復,希特勒上臺後擴軍備戰。
在亞洲日本經過明治維新幾十年的發展後也成了實力力強大的國家。開始將矛頭苗向亞洲大陸。現後侵佔了朝鮮全境,並發動918事變侵佔了中國的東三省。
亞歐戰爭策源地形成了。
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各懷鬼胎,到了20世紀30年代末,英法等國的切身利益受到了損害。最終形成了以德、日、意為核心的軸心國。以中英蘇為首的同盟國開始形成軍事聯盟。
結果大家都知道,最後隨著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加入了同盟國一方,最終軸心國戰敗。
戰後反思,安理會橫空出世。
西方國家,經過2次世界大戰的洗禮,意識到,為了避免再次發生世界大戰,制定了一套全球管理體制,這個體制機制就是聯合國的前身。
當時的美國、英國、蘇聯、中國都是同盟國,是屬於戰勝國行列,理所當然進入聯合國安理會,但是安全理事會為了表決重大事件的方便,需要單數國家,德國、日本、義大利作為戰敗國,不可能進入這個行列。
於是在當時的美國總統的提一下,法國進入了這個行列。雖然法國在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僅僅一個月就戰敗投降了,但是由於戴高樂將軍領導的自由法國運動,獲得了盟軍的肯給,最終二戰結束後這個席位給了法國。
至於印度,在二戰結束之前他還是英國的殖民地,不是一個主權國家,你說這樣一個國家沒有給二戰做出一點貢獻,甚至助紂為虐,幫助日本管控香港,還在國際法庭為日本戰犯開脫。如何能夠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