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跑步中,有許多跑者都會問這樣的一個問題,你是怎麼呼吸的?確實,有一些跑者還是比較糾結於呼吸這個問題。許多跑者都知道如何提高跑步的能力和速度的一些方法,但很少想到肺部也需要訓練。強健的呼吸系統卻能提高跑步成績,因為更好的呼吸意味著更多的氧氣進入肌肉,耐力會更佳。肺活量和氧氣
作為一名跑者,保證肺部有充足的氧氣供給,也就是血液中有足夠的氧氣,至關重要。但是,這並不完全取決於你的肺活量。即使有些優秀的長跑運動員,肺活量相對來說還是小的。要使肌肉獲得儘可能多的氧氣,真正的訣竅在於通過訓練,提升你的心肺功能。
正確運用橫膈膜,調整呼吸方式
針對腿筋和小腿進行力量訓練的時候,也能鍛鍊相關肌肉來改善呼吸。訓練能提升橫膈膜以及肋間肌肉的狀態,人體吸氣的時候,80%的工作由橫膈膜完成。強健的橫膈膜能讓跑者提升耐力,更不易感到疲倦。膈肌和肋間肌舒縮,帶動胸壁運動,使空氣進出肺部。一旦空氣進入肺部,通過氣體交換的過程,氧氣通過肺泡的薄壁進入之前氧氣不足的血液中。把步伐和呼吸協調起來能鍛鍊到橫膈膜。先從2-2節奏開始,吸氣的時候左腳右腳分別邁出,呼氣的時候左腳右腳再邁出。進階版是3-3節奏(吸氣,邁左腳右腳和左腳;呼氣,邁右腳左腳和右腳)。然後是4-4節奏。呼吸肌肉伸縮最厲害的跑者也是腿部肌肉最疲倦的跑者。呼吸系統工作得越費力,雙腿在比賽中也就越掙扎。預防肺部以及腿部疲倦的訣竅——更深的呼吸。深呼吸的時候,會動用到更多的肺泡,讓你有更多的氧氣供肌肉使用。大部分跑者都是用胸腔呼吸,而不是用腹部呼吸。可以讓自己稍稍喘氣的配速跑上一公裡,停下來後,分別在自己的腹部和胸部放上一隻手來感受。下面那隻手應該隨著每次呼吸上下起伏,而上面那隻則應該相對靜止(實際情況通常是相反的)。胸腔呼吸是一個難以改變的習慣。一個讓改變呼吸方式變簡單的辦法是在不跑步的時候練習用腹部呼吸,然後再把新養成的習慣帶到跑步裡去。
普拉提可以有效地調整呼吸
為了調整呼吸,很多精英跑者把目光轉向了普拉提。普拉提的目的是增加柔韌性、強健核心區和改善呼吸。它能拉伸我們的肋間肌肉和脊椎,從而改善呼吸和跑步。普拉提動作,能強健橫膈膜,拉伸緊繃肌肉以及提升體態,都是讓你跑得更遠更輕鬆的關鍵。每周2-3次,在跑前進行。1.抬臂一百平躺,膝蓋曲起,雙腳踩地。雙掌朝地放於體側。吸氣並抬起頭、頸、肩和雙臂;舉起膝蓋伸展雙腳,雙腿伸直和地面呈45度角,進行五次短促的呼吸。一個循環是十次完整呼吸(每一次包含五次呼氣五次吸氣)。十次完整呼吸後,雙臂應該抬放100次。效果:教跑者控制呼吸,讓呼氣和吸氣平衡。額外的好處是更強健的腹部。
2.天鵝挺身面朝下平躺,雙掌撐地放於肩膀下方(伏地挺身姿勢)。低頭,頸部和脊椎成一條直線。吸氣,然後慢慢抬起頭部、頸、肩膀和胸部,同時雙掌撐起。肘部保持微微彎曲,不要完全伸直。呼氣,慢慢趴下,先是胸部,然後是肩膀、頸部、臉頰和額頭。為了避免背部不適,要把肩膀向後伸展,打開胸部。重複十次。效果:打開胸部,增加肺部力量,消除短淺呼吸。3.站姿拓胸站姿,雙腳打開與肩同寬,膝蓋微曲,雙臂自然下垂於體側。吸氣,同時雙臂抬起直到肱二頭肌在耳朵附件,雙掌在頭頂相對。呼氣,然後放下手臂。重複四次,專注於深呼吸及打開胸部。效果:拉伸肋間肌肉,放鬆肩膀,還能聯動橫膈膜和骨盆
如何利用好呼吸,提升自己的訓練
正確的訓練強度對最佳的訓練質量來說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多數人以過大的強度或過於單調的形式進行訓練。通過身體感覺的呼吸來控制訓練是非常好的方法。
1.通過呼吸強度控制訓練
很多跑者覺得自己還能跑得更快,但是呼吸急促,面部充血,意味著跑步強度太大了,如果劇烈工作的肌肉得不到充足的氧氣,你就處於無氧運動區域了。有一些非常簡單的語句可以避免訓練時體力透支:
跑步時呼吸平緩,說話是金,沉默是銀,要微笑,不要氣喘籲籲,不要太匆忙。
2.通過呼吸節奏控制訓練
跑者可以嘗試按照呼吸與步伐之間的節奏控制速度。路面平坦時,呼吸與步伐之間會出現節奏。每跑四步呼吸一次是較好的情況。如果跑步速度較快,需要更多氧氣,你可能每跑三步呼吸一次。如果你每跑兩步就要呼吸一次,甚至呼吸頻率更高,你就處於深紅色的無氧運動區域了,這隻有在比賽的衝刺階段才會出現。
在平地上,按照四步,三步和兩步的呼吸節奏掌控訓練的方法能得到很好的運用。一旦你在山地上跑步,跑步的節奏就會隨著地形的起伏發生變化。在山地上,你跑步的最高節奏不應超過每跑三步呼吸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