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是一項大眾普遍參與的運動方式,很多人在跑步時,會出現氣喘籲籲,喘不上氣,甚至出現岔氣的情況。呼吸跟不上,會直接導致吸入的氧氣量減少.
在跑步運動中進行合理的呼吸,不僅有利於保證氧氣供應,而且還能充分發揮人體的機能,為提高運動成績打下基礎。合理的呼吸對於跑步的益處有許多,那麼跑者應該如何正確的呼吸?
01呼吸的基本原理
呼吸運動是胸廓節奏地擴大和縮小,主要通過膈肌和肋間肌的收縮實現呼吸。膈肌和肋間肌舒縮,帶動胸壁運動,使空氣進出肺部。
02
神經調節。跑步前的熱身運動會使的大腦皮質興奮,從而增強呼吸運動。
體液調節。運動時熱量消耗會在體內產生大量二氧化碳,體內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就會刺激呼吸運動加強。
03
1.以口代鼻或口鼻並用呼吸。跑步時,為了增加通氣量和減少呼吸道阻力,跑者應該採用以口代鼻和口鼻並用的方式進行呼吸。這種方式可以減少呼吸肌為克服阻力而帶來的額外消耗,推遲疲勞出現,同時增加散熱。
2.控制呼吸頻率。氣體進出肺部會經過呼吸道,所以吸入的每一口氣並不會都進入肺部。當呼吸頻率過快時,呼吸道內佔用的氣體容積就會變大。這時的氣體就會在呼吸道內徘徊,真正進入肺部的氣體量將會下降。
呼吸頻率過快,會導致通氣效率降低,使呼吸肌吃力。而呼吸頻率過深過慢也會限制通氣量的進一步提高。因此,我們在跑步時,應有意識地控制呼吸頻率和加大呼吸深度。
控制呼吸要從呼氣開始。慢慢並且充分地呼氣,肺部就能騰出足夠的空間來容納新的,富含氧氣的空氣。吸氣時自動發生的反射動作,而呼氣則需要人為控制。
3.偏重深呼吸。肺中新鮮氣體的含量取決於呼氣末或吸氣前留在肺腔中的餘氣量,餘氣量越少,吸入的新鮮氣體就越多。因此,呼氣比吸氣更重要,跑者在跑步過程中儘量將呼吸的重點放在深呼氣上。即使承受較大負荷,也要儘量深呼吸。
不管是快跑還是慢跑,要想增加肺活量,就要在跑步的過程中進行深呼吸。此外,進行一些能夠讓跑者快速和深入呼吸的訓練也很重要。最有效的訓練方式是短時重複訓練,同時保持較短的恢復時間。
4.呼吸和動作配合,要有節奏性。跑步時通過周期性和有節奏的呼吸,會讓跑者感覺跑得更輕鬆,更協調。呼吸要有節奏,呼吸要和跑步動作配合,不能打亂,呼吸次數要依照運動強度的不同和個人感覺的不同而定,任何刻意而為的呼吸都是不自然的。
作為跑者,保證肺部有充足的氧氣供給,也就是血液中有足夠的氧氣,這一點至關重要。但是,這並不完全取決於肺活量。即使是有的優秀跑者,肺活量相對來說還是小的。所以,要使肌肉獲得儘可能多的氧氣,真正的訣竅還在於通過訓練,提升心肺功能。
要進行高強度的鍛鍊,就必須保證肺部能夠提供充足的氧氣,同時通過血液為身體的細胞輸送氧氣。心肺越健康,這個過程就越高效。通過心肺耐力訓練,也能使這種效果得到顯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