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讀懂一本書:樊登讀書法》第四章和第五章
2.新知和行為
「要想把一本書讀懂,還要養成讀完以後總結的習慣。」
很多人聽過類似的話語,但真正去實行了嗎?為什麼讀完一本書,讀了就忘記了,記不住書中內容呢?
因為沒有輸出,只入不出,過後就忘,屬於無效閱讀。
書中介紹了知識的自我反芻的4個方法:
a.閱讀時儘量少畫重點。
b.讀完後給自己一段時間間隔。
c.挑戰大腦,回憶全書,構思思維導圖。
d.把自己當作傳播者,加深理解。
什麼才是一本書真正有價值、值得記錄的內容呢?是名言警句?文中作者總結了8條評判標準:
a.當你感覺概念被清晰界定的時候,一定要記下來。
b.當你感覺問題很嚴重的時候,要記住它。
c.當你感覺某種解釋令你很意外的時候。
d.當你看出遞進關係的時候,這部分很重要,值得記錄。
e.當你看出轉折關係的時候,要留意轉折後的內容。
f.不同側面彰顯書籍內在價值。
g.當閱讀的時候感受到心靈衝擊。
h.書中的奇聞逸事,增添講書的趣味性。
閱讀也需要做「斷舍離」,牢記書中有價值的知識點,形成自己的素材或知識體系,分享給更多的人,加深記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