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癱患者怎麼做好康復鍛鍊之站立行走訓練

2020-12-22 騰訊網

偏癱又叫半身不遂,是中風後最常見的後遺症,近年來中風的發病率逐年增加,偏癱的患者也是越來越多。偏癱患者一般都伴有行動不便,站立跟行走不能自主。我們都知道科學的康復訓練能夠增強腿部肌肉的靈活性,增強肌肉力量,幫助偏癱患者獨立行走,自主活動。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偏癱患者的康復訓練之站立與行走訓練。

站立與行走訓練適用對象為偏癱側下肢有一定的運動功能但站起來和行走有困難或姿勢異常者。通過站立與行走的康復訓練可以:使患者能從坐位站起來,增加下肢肌力,並能站穩;改善平衡能力,糾正異常步態;提高步行能力,儘可能達到正常行走。

具體方法包括站起的訓練、患側下肢負重訓練、訓練患腿向前邁步、在側方幫助患者行走、在後方幫助患者行走五種。

1、站起的訓練

患者坐位,雙足平放在地上,雙手叉握並伸向面前的小桌上(雙上肢儘量伸直);訓練者站在患側,一手扶持患膝, 另一手放在患者臀部;囑患者上身前挺,抬臂站起。

2、患側下肢負重訓練

訓練者雙手扶住患者髖部,讓患者儘量站直,並用患腿負重;健腿向前跨出半步或踏在前方的矮凳上。

3、訓練患腿向前邁步

患者站立,並儘量站直,用健手扶欄杆;訓練者在患側後方,一手扶穩患者髖部,另一手幫助患腳先向後退一小步,再向前邁一小步。

4、在側方幫助患者行走

訓練者站在患側,一手握住患手使其掌心向前;另一手放在患側腋下;幫助患者緩慢行走,並糾正異常姿勢。

5、在後方幫助患者行走

訓練者站在患者身後,雙手扶住患者髖部,並讓其站直;在抬起健側下肢時,協助患者用側下肢站穩,並將身體重心緩慢前移;在抬起患側下肢時,協助患者將患側髖部向前、向下轉動。

顧連康復溫馨提示:康復訓練的正確與否,直接關係到患者的恢復效果,不適宜的康復訓練可能會引起肢體過用或誤用症候群,使功能康復延遲,因此要想使得偏癱患者在訓練中取得更好的康復效果,建議到專業的康復醫院,在康復治療師的指導下正確康復。

相關焦點

  • 偏癱康復鍛鍊的幾個誤區
    中風偏癱以後,患者都會迫切的進行鍛鍊,對於康復鍛鍊的認識有一些常見的誤區,下面簡要的給大家談談。一,康復訓練是醫生的事這種錯誤的認識當然發生在醫院裡,康復科裡,治療師每天都在對患者進行康復訓練指導,手把手的教患者進行適合患者的正確訓練方法。有不少患者缺乏主動意識,認為康復訓練是醫生或治療師的工作,這樣被動的接受訓練效果是很差的。
  • 偏癱患者腿部力量康復訓練
    偏癱患者的肢體障礙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每一個偏癱患者,患者的肢體能力差,就會導致生活質量下降,生活無法自理,這樣的惡性影響,更不利於患者的康復。下面就給大家來講解一下,偏癱患者下肢腿部力量的康復訓練,趕緊學起來吧!
  • 一文解讀:腦梗偏癱後,進行康復鍛鍊時都可以使用哪些訓練設備?
    #在這篇文章中,我會為大家介紹很多適用於腦梗腦出血後偏癱患者治療性鍛鍊的訓練設備。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神經康復;在本篇文章中我還會為大家列舉幾種機器人輔助訓練設備,這些設備主要是在康復醫院以及康復機構中使用,而在普通的康復門診中是很少使用的。
  • 80%以上腦中風後偏癱患者怎樣「從零開始」進行康復並恢復健康?
    作為一名工作5年之久的康復治療師而言:我深切的認識到如何將偏癱患者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對待的重要性,因為這關乎到康復治療的最終效果!作為一名康復治療師,我認為怎樣將患者表現出來的問題分析透徹,繼而進行邏輯推理,最終尋找到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是比治療本身更為重要的部分。如果只知道一味的進行功能訓練而不去發現和總結患者身體上和心靈上表現出來的問題,那麼大多數情況下也只是在做無用功而已。
  • 那些動作是偏癱患者每天必須堅持要做的?
    不管你是剛處於學習翻身訓練的階段,還是可以獨立端坐位的階段,亦或者是處於站立平衡的訓練階段,更或者是你處於可以進行床、椅之間的自由轉換的階段。下面的基本功作為每個偏癱患者每天都要堅持做而且是很認真很認真的堅持做,對於偏癱患者的康復是至關重要的,全是基本功。就像房子的地基一樣,前期工作做的紮實,後期的恢復或者說走路的姿態都會越趨於正常的姿態。
  • 外骨骼康復訓練機器人給下肢運動功能障礙患者重新行走帶來希望
    打開APP 外骨骼康復訓練機器人給下肢運動功能障礙患者重新行走帶來希望 天津機器人 發表於 2020-12-17 18:16:20
  • 偏癱怎麼運動鍛鍊,用什麼康復器材恢復,了解下律動
    偏癱怎麼運動鍛鍊,用什麼康復器材恢復,了解下律動 時間: 2020-03-02 15:29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志飛   偏癱患者長期臥床無法行走運動,身體長時間得不到一個運動刺激,隨著時間的推移全身的肌肉會慢慢萎縮,骨骼退化。
  • 偏癱康復怎麼治療?這些誤區家屬請一定知曉
    腦卒中發生後,很多患者都會出現肢體功能障礙,基本都會失去步行能力,而患側僵硬,站立不穩,走路畫圈,拖腿行走的偏癱步態,直擊患者的身體與心靈,也加重了家屬的看護能力。 恢復步行功能,甚至是恢復到原來的正常行走能力,成為了卒中最迫切的願望。
  • 外骨骼康復訓練機器人助力下肢運動功能障礙患者康復訓練(4)
    新華社照片,北京,2020年12月1日外骨骼康復訓練機器人助力下肢運動功能障礙患者康復訓練11月30日,在位於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一家康復中心,患者使用外骨骼康復訓練機器人進行康復訓練。外骨骼康復訓練機器人通過運用仿人機器人技術與康復醫學相結合,為截癱、偏癱、腦癱及老年人等失去站立或行走功能的患者提供直立行走康復治療方式,可以幫助患者高頻率長時間保持仿人行走運動訓練,助力下肢運動功能障礙患者更加有效地進行康復訓練,通過科技給殘障人士重新行走帶來希望。
  • 偏癱患者肢體康復有妙招!內附偏癱康復訓練之患側抬腿訓練視頻教程!
    1、雙手張開、張緊:動作:站立、平坐或者仰臥,全身放鬆,雙手隨意輕鬆地放在體前或者身體兩側,之後對手掌和手指進行訓練:在手掌和手指充分放鬆以後,努力使手掌和手指都逐漸張開、張緊(無論有沒有張開、張緊都努力這麼做),連續張緊不放鬆,並逐漸越張越緊,這樣每一次張緊為一個節拍,持續張緊1~2個8拍後開始逐漸放鬆,連續放鬆1~2分鐘。
  • 中風偏癱患者的下肢如何鍛鍊
    隨著年齡的增長,許多老年人都易出現中風的情況,一旦中風之後,很大部分老年人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偏癱情況,嚴重影響日常活動,尤其一些中風後的老年人下肢可能受到影響,出現無法行走的情況。
  • 有了這康復機器人 偏癱患者可邁步走
    深圳晚報訊(記者 劉菲菲 通訊員 李巖)高約兩米、從上至下有4個機械手……站上這形似「鋼鐵俠」的智能機械裝置後,偏癱患者便能如正常人一樣邁步行走——這不是科幻電影,而是由深圳市博士後科創促進會,在高交會上展出的全身多功能型康復機器人,它集機械、信息等科技為一體的裝置,通過感知「主人」的運動狀態進行信息採集,主動反饋及時調整訓練方式,來實現早期偏癱患者全面智能康復。
  • 偏癱患者上下肢抗痙攣康復治療方案,圖文演示
    偏癱患者在康復時期都會出現肢體的痙攣現象,這種現象如果不能及時的進行康復訓練就會導致患者的自理能力越來越差,康復的時間也會越拖越久,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上下肢抗痙攣的方法。
  • 中風偏癱後,若想身體變好,跟著這2步,做好康復訓練
    中風是一種中老年人中比較常見的疾病,現在中風的患者不斷增多,很多人因為自身患有心腦血管上的疾病,所以會出現中風,也有些人是突然受到了刺激導致的。總之不管是哪種原因導致的中風,都應該注意,每天要做康復訓練,避免出現意外影響生命。
  • 不完全截癱患者經康復訓練,成功恢復行走能力!
    經過詳細檢查排除手術禁忌症後,患者於3月19日成功施行「胸椎後路椎板切除減壓椎管內佔位摘除、椎弓根螺釘內固定術」治療。為了患者術後更好的恢復下肢行走功能,脊柱科與康復科協作會診,制定康復訓練計劃。針對患者下肢關節活動功能下降,生活自理能力下降以及行走功能下降等,康復師根據評價情況制定一系列康復計劃,在患者術後第3天即開始床旁康復訓練治療。
  • 偏癱後,康復訓練後出現膝關節疼痛是什麼原因,該如何康復
    大家好,我是一名康復師,今天我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們的偏癱患者在日常康復訓練過程中,為什麼會出現膝關節疼痛的一個問題?今天主要講們膝關節疼痛的一個原因以及後期該如何進行康復訓練?希望對正在忍受膝關節疼痛困擾的朋友有所幫助。
  • 中風後康復鍛鍊不是越用勁越好
    經過治療,一些患者的症狀雖然可以逐步好轉,但約有2/3的患者卻遺留有關節攣縮畸形、肌肉萎縮及智力降低等症狀,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沒有有效地進行康復治療。一般主張早期進行康復訓練,但早期訓練必須在病情穩定後進行。誤用症候群是在康復治療中因治療方法不恰當引起醫源性的繼發性損害,是使患者偏癱肢體活動不協調,不能實現有效活動功能的一組症狀。
  • 中風引起偏癱有哪些症狀?要怎麼治療康復?一文說清
    中風偏癱以後要怎麼治療? 1、調整心態 偏癱以後的治療是長期且持久的,需要患者積極配合,並相信自己能夠恢復,這樣才是有利於治病的。穩定的心態可以幫助患者自身積極的行動起來,在一些康復訓練的過程中,感受康復帶來的好處。
  • 中風偏癱後還能恢復正常行走嗎?
    腦卒中(中風)偏癱後還能恢復正常行走嗎? 腦中風,又稱腦卒中,包括腦梗死和腦出血,嚴重危害患者的生活質量,給家庭和社會帶來了沉重負擔。
  • 偏癱患者髖、膝及踝關節表現很不正常,你卻沒發現?
    偏癱患者與正常人相比較,在一個步態周期的不同階段,其髖、膝、踝關節角度存在明顯不同。速度是關節角度的重要影響因素,以不同速度行走,其關節角度的變化也不一樣。偏癱患者的步行速度都較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