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六娃,看到我身後這群宏偉的建築沒?
沒錯,我在上海陸家嘴。這裡在規劃上還有另一個名字,陸家嘴金融城。
如果你用上帝視角,看這裡的衛星雲圖,你會發現這裡的城市化其實已經相當成熟,小陸家嘴、世紀大道、上海科技館、世紀公園、新國際博覽中心。
好像已經沒有什麼空地可以開發——
但是,在這個位置,好像還有很多正在開發的痕跡。
這塊土地就是今天這期板塊探秘的主角——陸家嘴北濱江。
內環內、一線濱江、距離小陸家嘴又很近,可以說這裡絕對是陸家嘴金融城內部最值得開發的地方之一。
但為什麼陸家嘴北濱江到今天都還沒完成開發,成為一顆「遺珠」呢?
事情要從100多年前說起,這裡因為凹岸水深的港口優勢,吸引了國外很多公司在這裡建立船廠、碼頭。
之後又經歷了日軍的搶佔、中國政府的接管等一系列大事件,想要開發,就必須解決這些複雜的土地權屬問題。
而且在碼頭附近還住著很多工人,後來變成了棚戶區,拆遷又增加了開發這片土地的難度。
隨著這裡的土地慢慢清理乾淨並出讓,再加上如今的小陸家嘴急需東擴,北濱江的發展終於有了加速的跡象。
Ok,我們大致了解了陸家嘴北濱江的歷史、地理,也知道為什麼這裡的發展慢於其他地方,接下來我麼要了解的是,這裡的規劃。
整個板塊的規劃就像一個漢堡分為5層。
第一層是浦東大道,它是未來的交通主幹道,同時劃定了整個板塊的邊界,第二層在昌邑路和浦東大道之間,以二手房和一些公寓、辦公為主,比較老舊,第三層是一片很厚實的肉,這裡規劃有大量商辦和住宅用地,城市界面也比較新,第四層就是濱江綠化帶,第五層,就是我們的黃浦江。
而且以東方路為界,整個陸家嘴北濱江分為東西兩塊,規劃和定位並完全不同,因為西區是小陸家嘴東擴的第一步,我們先從它說起。
北濱江西區規劃以商業辦公為主,這裡的城市界面幾乎和小陸家嘴沒有什麼區別。
這裡還有陸家嘴濱江金融城(HBC),它也是名正言順的陸家嘴金融城二期。
這是一個由小體量商業街、大型商場、高層辦公、高端住宅以及船廠文化空間等豐富業態組成的頂級商業文化綜合體,72萬方的辦公面積已全部確定有機構入駐,比如你現在就能看到興業銀行。
而且這裡不止規劃有CBD,還特意保留了很多歷史建築,在濱江綠化帶,也就是漢堡的第四層,你能看到上海工業文明的見證者上海船廠。
目前它有了新的使命 ——濱江時尚藝術中心。
大牌時裝秀品牌發布會、特色音樂節,這裡能滿足大多數藝術活動的需求。
所以比起小陸家嘴的商務氣質,北濱江還多了一份年輕時尚的文化韻味。
九廬是西區唯一的濱江住宅,到黃浦江只有一指甲蓋,而且沒有任何的遮擋,它目前二手房的掛牌價大概在16萬左右。
這麼高的價格,多少也說明了這裡對買房人的吸引力。
當然西區的規劃依然有先天的不足,因為土地過於金貴,有種螺螄殼裡做道場的感覺。
這導致濱江景觀帶與內部街道沒辦法緊密連接,從浦東大道步行到濱江的指引感和趣味性都不強。
甚至當我在銀城路上走,很難察覺到一百米之外就是一線濱江。
接下來我們再看東方路以東的區域,從整體規劃上來看,這裡顯然是以居住生活區為主。
住宅總量達到85萬方,商業辦公總量只有60萬方而且集中性不強,這使得東區的空間不像西區那樣侷促。
我們可以看到在規劃上,濱江和內部道路就已經被一些綠化串聯在一起,這樣人們就能順其自然地逛到江邊,不會在空間上產生割裂感。
而且這裡的景觀規劃也更偏向於生活,綠化、休閒步道。
還有散落在江邊的配套設施用房,這些小房子未來也許可以作為我們運動的場所,可以打打籃球、羽毛球。
民生碼頭八萬噸筒倉經過改造之後,也已經成為對民眾開放的藝術中心。
所以等到中區完全建成後,整個陸家嘴的北濱江的生活氛圍是非常讓人憧憬的。
一步之遙,是小陸家嘴的繁華——
沿江步行,就可以體驗上海的工業遺產——
濱江綠化,是你家的後花園,可以在這裡休閒健身——
同時又能享受城市天際線帶來的視覺衝擊——
雖然官方將個北濱江稱作是陸家嘴金融城二期,但我更願意稱之為為陸家嘴的伊甸園。
在陸家嘴,人們不斷創造未來,快節奏早已成為了一種生活模式。
但其實現代人生活同樣離不開綠地,離不開清晨鍛鍊、傍晚跑步、周末野餐,當陽光、水系、綠化滲透到北濱江的規劃中。
陸家嘴終於也有了生活的味道。
就這樣,規劃和區位的優勢,轉換成人人都想要的居住價值,也把北濱江變成了房企們的逐鹿場。
從低調籌備,到前兩年啟動建設,北濱江的樓市在沉澱之後終於開始發力,最近兩年先後有5個項目入市。
恆大濱江華府、中企濱江悅府、陸家嘴壹號院、九廬、邑濱江。
它們總價很高基本在2、3000萬起步,陸家嘴壹號院和恆大濱江華府還有上億的豪宅戶型。
以我在前面提到的九廬為例子,它甚至可以稱的上是純陸家嘴,雖然它有的戶型很小,精裝修標準也不算高,但絲毫沒有打消大家的購房欲望。
一期開盤半天售罄,二期認籌率94%,開盤當天選房的情況也很讓人吃驚,而且客戶選房都是從高區依次往低區選,要知道這個項目高區總價3000-4000萬。
這其實能反應出上海是不缺高端購買力的,也能反映一線江景房對大家的吸引力。
總之目前這批項目的開盤情況,的確說明這個版塊其實已經被市場認可了。
而且這裡準備上市的項目還有很多,還沒出讓的土地也很多,在上海整個濱江沿線新房供應越來越少的情況下,北濱江可以說是濱江豪宅大戶了,它未來的每一個動作,都會影響整個上海的樓市格局。
可人無完人,板塊也是一樣。
北濱江有有一個致命缺點讓人們頭疼不已,那就是浦東大道的東西通道。
它是由浦西的延安路高架,和浦東的浦東大道地下道路構成的東西方向快速交通系統。
這個工程早在2007年4月就已立項批覆,當年12月份開始建設,到今天已經13年了,這裡還在施工,沿線居民的工作和生活一直被影響,馬路兩邊的商業,也幾乎都被耗死了。
你可能會很好奇,不就修個路麼?為什麼會這麼久呢?
原因有兩個。
一方面,工程之初大約有1100戶居民需要動遷,拖的時間非常久。
另一方面,東西通道在2014年和14號線一起合建,本意是為了能減輕對附近居民的影響。
但是工程技術難度卻上了好幾個臺階,再加上世博會時世博道路的建設需要以及14號線編組的調整,都大大增加了施工時間。
雖然竣工時間計劃的是2020年,但是現在看來也真的不好說。
不過東西通道值得所有人去等,因為它對陸家嘴北濱江的發展實在太重要了。
14號線建成後將貫通浦東、嘉定、普陀、靜安、黃浦5個區,成為橫貫上海東西的「大動脈」。
而且這條大動脈僅在陸家嘴北濱江範圍內,就有浦東南路,浦東大道、源深路、昌邑路、歇浦路五個站點。
再加上已有的4號線和未來途經這裡的18號線,一旦交通的任督二脈被打通,北濱江真的未來可期。
最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最近一年上海14號線的進度示意圖。
從準備到開工,從盾構到洞通,城市的發展並非一蹴而就,也不是少數人的豐功偉績。
它是建築工人們日積月累的建設;
它是全部市民對建設付出的期待與包容。
上海是一座不缺奇蹟的城市,但每一個奇蹟都是歲月的年輪。
而對於陸家嘴這塊土地來說,從黃浦江、蘇州河衝擊而成的沙灘,到今天的國際金融城,背後更是無數前浪們的冒險與付出,才讓我們這一代後浪在剛剛長大的時候,陸家嘴就已經在那了。
這是一件好事,因為這樣我們才有機會在陸家嘴工作、生活、旅遊。
但反過來想這也是一件壞事,因為無法親眼見證陸家嘴的奇蹟崛起,大概是我們這代人最遺憾的事情之一了。
幸運的是,北濱江這顆陸家嘴的遺珠,正在漏出它的光芒,如果你想親眼見證陸家嘴奇蹟,這裡再合適不過了。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板塊探秘的全部內容了,覺得做得不錯的話不妨點一下下方轉發、點讚、在看按鈕哦~這對我們這個小團隊來說非常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