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這就叫規矩!

2021-02-18 修行的智慧

. 白居易:普勸法界眾同念阿彌陀白居易:普勸法界眾同念阿彌陀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詩人。 唐代宗大曆七年(公元772年)正月,白居易出生於河南新鄭的一個「世敦儒業」的官宦家庭。[詳細]2020年 7月29日 17:42白居易念佛修行評論(47)家中佛像應該如何清潔家中佛像應該如何清潔因佛像有金、石、木、瓷、紙等多種材質,為防止木類、紙類遇溼水變形、生黴斑;金屬類遇水生鏽,一般不宜用水直接清潔,而是依使用優先度選擇如下工具:撣子>幹毛巾>...[詳細]2020年 7月27日 14:28佛像佛學常識佛學文化評論出家感悟:不念過去不畏將來出家感悟:不念過去不畏將來文/修仁 當我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糾結於是該成家立業,還是出家修道,未來何去何從……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很久,卻總是瞻前顧後,猶豫徘徊,遲遲未能做出決定,痛苦不已。[詳細]2020年 7月24日 15:15修行佛法出家評論(12)現代人如何落實辦公室環保現代人如何落實辦公室環保文/聖嚴法師文摘 進入二十一世紀後,每個團體與個人都應該更重視環保,因為地球的資源有限,如果沒有環保意識,未來將沒有生存的空間,也無法永續使用現有資源。[詳細]2020年 7月23日 17:34環保佛法看世間修行評論(9)何為佛教說的食存五觀何為佛教說的食存五觀吃飯時的五種觀想 到過寺院齋堂的你 就能了解到 通常在其牆面上 懸掛著一副字:《食存五觀》 是不是一樣好奇 「食存五觀」是什麼意思呢?[詳細]2020年 7月22日 08:05食存五觀佛學常識修行評論(12)善知識具備的八種德相善知識具備的八種德相學佛的人,要想趣入正法,解脫煩惱,證得無上菩提,首先就得親近善知識。古德說: 總攝一切授首,不舍離善知識。 學佛的人,親近善知識固然很重要,但末法時代...[詳細]2020年 7月20日 15:05善知識佛法修行評論(7)虛雲老和尚詩偈《偶拈》虛雲老和尚詩偈《偶拈》觀空入假易,從有入無難。 有無俱盡處,切莫自顢頇。 迎頭擊一棒,豈容多開口? 此中微妙意,漫說無何有! 消融霜與雪,大地悉逢春。 無有眾生度,何從覓我人?![詳細]2020年 7月16日 17:36虛雲禪師禪詩虛雲老和尚評論(14)傳印長老:佛法淺談(圖)傳印長老:佛法淺談(圖)|提要|釋迦牟尼佛(前565—前486)發現了人生規律——緣起性空而因果相續。他自己遵循這一規律而成佛,他向世人揭示出這一人生規律,他勸喻世人遵循這一規律,皆可成佛。[詳細]2020年 7月14日 14:27傳印長老佛法佛學常識評論(2)有智慧的人不做這樣兩件事有智慧的人不做這樣兩件事文/釋小白 在一個幽靜的森林裡,居住著一群獼猴。一天,猴群在林中一邊行走一邊覓食,它們路過一口水井,水井底倒映著天上月亮。[詳細]2020年 7月13日 14:25佛法看世間智慧佛法評論(12)素食養生:五寶養生茶(圖)素食養生:五寶養生茶(圖)文/慈實素食 食材: 紅棗片(去核)、胖大海、金銀花、枸杞、茯苓。 做法: 全部食材放入藥包中,紮緊袋,我用農夫山泉礦泉水,最好用砂鍋熬,大火燒開調小火慢慢煮...[詳細]2020年 7月10日 08:41素食素食養生拒吃野味評論(4)夢參老和尚:佛像需要開光嗎夢參老和尚:佛像需要開光嗎你要禮佛前,一定先要發願。第一個願——發菩提心,要成佛。這個願,絕對要發。成佛,是成就我們自己的心佛。「我跟佛是平等的,我要恢復我這個與佛平等的。[詳細]2020年 7月9日 14:22夢參老和尚佛法修行評論(3)佛典故事:人生是什麼佛典故事:人生是什麼人生是什麼?釋尊在《佛譬喻經》中,以一段有名的譬喻,向我們開示「人生究竟是什麼?」這譬喻是這樣的: 在一個寂寞的秋天黃昏,無盡廣闊的荒野中,有一位旅人趕著路。[詳細]2020年 7月8日 14:50佛經佛典無常評論(11)明一法師:水月空花酬眾生明一法師:水月空花酬眾生文/明一法師 有位網友問了這麼一個問題:「您所說的『空』我能體會到一些,但是如果落入了空,知道了凡所有象皆是虛妄,如果說能證到這一點,那麼人生的積極意義何在?[詳細]2020年 7月7日 14:11明一法師修行水月空花評論(11)星雲法師:為考生祈願文星雲法師:為考生祈願文文/星雲法師 慈悲偉大的佛陀! 今天弟子懷著 祝福的心情向您祈願: 祈求您加被 參加這次考試的考生, 讓他們都能 金榜題名,順心滿意。[詳細]2020年 7月6日 13:54星雲法師佛法看世間考生評論(11)素食養生:自製枇杷醬(圖)素食養生:自製枇杷醬(圖)文/教素食 熟了的枇杷不吃會很快爛掉,所以把摘下來的新鮮枇杷做成果醬,對於枇杷來說,是再好不過了。 純手工自製的枇杷果醬,步驟非常簡單,也不需要很高超的技藝...[詳細]2020年 7月6日 09:16素食素食養生枇杷評論(4)中峰明本禪師:生老病死頌中峰明本禪師:生老病死頌恩愛縈纏與麼來,三緣和合住胞胎。 鑿開混沌通身瑕,踏破虛空滿面埃。 命若懸絲分母子,形同浮泡示嬰孩。 遽忘赤白堆中苦,引著依前笑滿腮。[詳細]2020年 7月2日 15:09中峰明本中峰禪師生老病死評論(10)佛經畫有哪些常見種類佛經畫有哪些常見種類佛經畫就其內容來分,可以有七類:(一)佛類,(二)菩薩類,(三)明王類,(四)羅漢類(包括緣覺類),(五)天龍八部類,(六)高僧類,(七)曼陀羅類。[詳細]2020年 6月30日 15:13佛畫佛學文化評論(2)臨濟禪機千古風流(圖)臨濟禪機千古風流(圖)文/張志軍 一拳拳倒黃鶴樓, 一踢踢翻鸚鵡洲。 有意氣時呈意氣, 不風流處也風流。 這首意氣風發、氣勢宏闊的偈子,是後人頌揚臨濟義玄禪師的。[詳細]2020年 6月29日 14:05臨濟宗禪機禪宗評論(1)素食養生:南瓜燉飯(圖)素食養生:南瓜燉飯(圖)南瓜外觀鮮豔、口感綿密鬆軟,整顆南瓜從外皮到籽都富含營養價值,堪稱『超級食物』,南瓜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多種礦物質、β-胡蘿蔔素、維生素A、E,以及鋅、硒...[詳細]2020年 6月29日 09:09素食素食養生南瓜評論(5)印光法師:愛惜物命戒殺吃素印光法師:愛惜物命戒殺吃素原文節選: 須知佛法,法門無量,若欲以通身業力之凡夫,現生即得了生脫死,離此信願念佛求生西方一法,佛也說不出第二個法門了。[詳細]2020年 6月28日 15:07印光法師修行學佛評論(3)來果禪師:了生死須工夫動中用來果禪師:了生死須工夫動中用十一月二十三日開示(六七第三日) 用功的人,似乎靜中用功好用,坐下來用,工夫就現前。要說動中用功,不容易!工夫恰當的時候,似乎不能動,一動...[詳細]2020年 6月25日 14:23來果禪師修行佛法評論(1)淨慧長老:四正勤和四如意足淨慧長老:四正勤和四如意足四正勤以精進為體 上午講的是「四念處」,四念處其實是很難講的。四念處雖然只有「身、受、心、法」四個字,只有「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四句話...[詳細]2020年 6月24日 10:36四正勤四如意足淨慧長老評論(1)想要成功還需水滴石穿想要成功還需水滴石穿沒人能一口吃個胖子 成功還需水滴石穿! 從前有一個砍柴人,因為足未站穩而從山坡跌下來,身上受了些輕傷,晚上回家鄰人問他說:「聽說今天你從山上跌下來,有否受傷呢?[詳細]2020年 6月23日 16:08成功水滴石穿佛法看世間評論(3)蕅益大師:學道要真為生死蕅益大師:學道要真為生死文/蕅益大師 示元白 學道一要真為生死,二要具足剛骨,三要開發見識。無真實為生死心,饒你有志氣力量,只作世閒豪傑,斷不能為出世聖賢。[詳細]2020年 6月19日 11:24蕅益大師修行佛法評論(4)紫柏尊者:境緣順逆煅煉般若紫柏尊者:境緣順逆煅煉般若示弟子 原夫無事生事,薄福所致。薄福所從,從於般若不明。故曰愚痴者,招畜生報,畜生則去餓鬼不遠,餓鬼去地獄不遠,此從高而下也。[詳細]2020年 6月15日 14:36紫柏尊者修行佛法評論(9)一行禪師:四無量心(圖)一行禪師:四無量心(圖)文/一行禪師 佛陀在世在時候,那些信仰婆羅門教的人祈願死後能夠上生天堂,永遠地與宇宙梵天呆在一起。一天,一位婆羅門問佛陀:「我怎麼做才能確保死後與梵天在一起呢?[詳細]2020年 6月12日 14:32一行禪師四無量心慈悲喜舍評論(5)聽星雲大師說:四攝化他聽星雲大師說:四攝化他文/星雲法師 視頻:聽星雲大師說:四攝化他 人與人之間如何溝通?如何保持和諧?佛法提出『四攝法』。在《阿毘達磨論》裡 有四句偈說:「布施及愛語,利行與同事。[詳細]2020年 6月11日 14:34星雲法師佛法看世間修行評論(2)中峰明本禪師:般若說中峰明本禪師:般若說般若離一切相而不礙諸相發揮,般若離一切名而不礙眾名出現。般若如大火聚,世間所有形器嬰之者莫不遭其燒;般若如太阿鋒,世間所有物像觸之者莫不遭其壞;般若如太虛空...[詳細]2020年 6月10日 14:29中峰明本高僧佛法評論(17)守培法師:參禪的法門守培法師:參禪的法門今日諸大居士,請我開示參禪的法門。諸位要知道:參禪的法門,與其他一切法門皆不同,一切法門皆可開示,唯獨參禪的法門不可開示。何以故?[詳細]2020年 6月9日 15:10守培法師參禪修行評論(26)素食養生:火龍果香蕉豆奶果昔素食養生:火龍果香蕉豆奶果昔文/@簫吟清 火龍果是一種低熱量、高纖維的水果,含有大量維生素C和維生素E,含豐富的植物蛋白,有降血壓血脂、促進胃腸道蠕動等功效。[詳細]2020年 6月9日 09:21素食素食養生果昔評論(4)佛典故事:諦觀無常契真心佛典故事:諦觀無常契真心有一天,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之時,向比丘們開示:大眾應當修習無常觀,應當廣為流布無常觀。修習無常觀,可以斷除欲界、色界、無色界等愛著,斷盡無明...[詳細]2020年 6月8日 14:17佛經佛典無常評論如何能不殺生驅除蚊蟲如何能不殺生驅除蚊蟲佛教勸我們不要殺生,其意義有四種: 一、殺生害命,罪業深重,不能入佛門解脫之道。《大智度論》云:「諸餘罪中,殺業最重。諸功德中,放生第一。[詳細]2020年 6月5日 15:19護生夏季驅蟲評論(30)畢業感言:佛學院那些事兒畢業感言:佛學院那些事兒不知不覺,自己即將在雲門佛學院畢業。佛學院位於韶關雲門山大覺禪寺,韶關雲門寺是雲門宗的祖庭,雲門宗亦是禪門五家七宗之一。[詳細]2020年 6月5日 14:29僧人佛學院學僧評論(32)憨山大師:一腳踢翻生死牢籠憨山大師:一腳踢翻生死牢籠文/憨山大師 《憨山老人夢遊集》卷第三 示極禪人 佛祖出世,但以本法示人,元無剩法,亦無實法,蓋欲令人人自知本有而已。即三藏十二部歷代祖師所指,無非欲人頓識本有...[詳細]2020年 6月3日 14:18憨山大師修行佛法評論(4)素食養生:紅燒冬瓜(圖)素食養生:紅燒冬瓜(圖)文/慈實素食 1、取冬瓜一塊,去皮去瓤!(註:不要用手扣瓤!用刀切)長7cm,寬:6cm,內部打菱形花刀,便於入味! 2、沸水加熱,撈出![詳細]2020年 6月3日 09:11素食冬瓜素食養生評論(3)敦煌莫高窟四身藥師佛(圖)敦煌莫高窟四身藥師佛(圖)莫高窟第199窟,盛唐。唐前期敦煌壁畫中藥師單尊像、群像、千佛有較多繪製,此窟為代表。此窟窟頂四坡畫藥師千佛,龕頂四坡畫藥師佛群像,共17身。[詳細]2020年 6月2日 14:18敦煌莫高窟藥師佛評論(3)星雲法師:為兒童祈願文星雲法師:為兒童祈願文文/星雲法師 慈悲偉大的佛陀! 祈求您垂憐世間的兒童, 祈求您加護世間的孩兒, 因為有不少兒童遭受惡毒的鞭打, 因為有不少兒童遭受暴力的傷害, 他們在羞辱中無能脫困...[詳細]2020年 6月1日 15:26星雲法師佛法看世間兒童評論(30)明一法師:煩惱來自無智慧明一法師:煩惱來自無智慧文/明一法師 生活中的煩惱很多,各種各樣的煩惱障礙著我們的生活、學習與工作。煩惱產生的原因多種多樣,根本的原因就是沒有智慧。所以,我們常常說,有智慧就沒有煩惱。[詳細]2020年 5月29日 17:20明一法師修行煩惱評論(31)印光法師:明白因果自行化他印光法師:明白因果自行化他原文節選: 真正念佛之人,必先要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尤須明白因果,自行化他。今日之非聖非孝,蔑道廢倫,殺父公妻等等邪說...[詳細]2020年 5月28日 16:38印光法師修行學佛評論(2)修行在我們腳下每一步修行在我們腳下每一步✒文/圖:釋常啟 《愛麗絲夢遊仙境》的主角在異世界中迷路,遇見了微笑貓,詢問該往哪裡走。 『你要去哪裡? 』『我也不知道。』微笑貓說:『你往哪一邊都一樣。[詳細]2020年 5月26日 14:25修行學佛腳踏實地評論(17)來果禪師:不與妄想為敵來果禪師:不與妄想為敵十一月初二日開示(三七第三日) 用功的人,謂「一人與萬人敵」。這一句話,在古人最好,在今人則不行,何以呢?古人道心充足,百折不回,一勇可以超過去;今人道心不堅...[詳細]2020年 5月22日 14:33來果禪師修行佛法評論(9)佛畫的用途有哪些(圖)佛畫的用途有哪些(圖)佛畫的用途大約可分為:備佛教徒供養敬奉之用;備寺院殿堂莊嚴之用;供人欣賞的畫家寫意之作。 由於佛畫的目的不同,佛畫的內容也各不同。[詳細]2020年 5月21日 14:26佛畫佛學文化經變評論(5)學佛應該如何讀誦經典學佛應該如何讀誦經典普通佛教徒們讀誦的經典,不出《心經》,〈普門品〉,《阿彌陀經》,《金剛經》,《藥師經》,《地藏經》,一部分有一段時間的人,可以讀誦《法華經》,《華嚴經》。[詳細]2020年 5月19日 14:09修行讀經佛經評論(49)總遇小人應該如何化解總遇小人應該如何化解「下中上三招任你選」 「怨憎會」是人生八苦之一 因此,遭遇惡緣是在所難免的 有三種方法可以化解 剛開始,心量比較有限時 遠離,是不錯的選擇 如果願意擴大心量...[詳細]2020年 5月18日 16:20修行佛法佛法看世間評論(5)廣欽老和尚:吃苦多少福報有多少廣欽老和尚:吃苦多少福報有多少吃的苦難有多少,福報便有多少 修行,吃的苦難有多少,福報便有多少。福的深淺,視所吃的苦多寡而定。如果人人願意吃苦,則人人都可成佛,可到西方,蓮花化生...[詳細]2020年 5月15日 14:16廣欽老和尚修行逆境評論(10)修行和不修行的人上班大不同修行和不修行的人上班大不同您每天通勤需要花多少時間?您每天通勤需要花多少時間? 據統計,目前各大城市的通勤時間單程都在45分鐘-1小時。這麼算來,每個工作日,我們都有1.5-2小時在路上...[詳細]2020年 5月13日 15:55上班族修行正念評論(29)錯綜複雜的因緣與果報錯綜複雜的因緣與果報富貴從布施中來,但其果報錯綜複雜。 《彌勒所問經》說:錦繡滿箱卻穿著布衣,金銀滿櫃卻吃著糟糠,可以安閒卻一定要勞筋動骨,可以快樂卻整天愁眉苦臉...[詳細]2020年 5月12日 15:00因果修行佛法評論(6)為何只要有愛就會有痛為何只要有愛就會有痛文/釋小白小和尚 為何你不懂,只要有愛就有痛 在釋迦牟尼佛(佛陀)住世講法的時期,某日佛陀途經一個叫優樓頻螺的村落,當地村長聽說佛陀常導教人知苦、滅苦...[詳細]2020年 5月11日 15:06修行佛法看世間我執評論(6)如何建立正確知見和修行態度如何建立正確知見和修行態度如何學習淨土法門,如何建立正確的知見和修行態度,該研讀何種經典?學佛期間,總是一下子前進三步,卻又一下子倒退五步,且有時又會生起疑惑心...[詳細]2020年 5月9日 15:33念佛修行正念評論(62)虛雲禪師:結夏安居開示虛雲禪師:結夏安居開示昨夜庫房職事對我說,明天結夏的節令要吃普茶,買不到果子等物,庫房什麼都沒有,怎樣辦呢?我說,我在這裡住茅蓬,不知什麼時候,只知月圓是十五...[詳細]2020年 5月8日 15:03虛雲禪師修行佛法評論(82)修行路上如何辨別外道修行路上如何辨別外道文/圓因法師 修行路上要懂得辨別外道。 修道如行路,不怕遙遠,但怕歧途。路雖遠,只要不停地往前行,就與目的地逐漸相近。如果誤入歧途,除了回頭再走正路之外...[詳細]2020年 4月29日 14:47修行佛法因果評論(8)如瑞法師:文殊菩薩聖誕祈願文如瑞法師:文殊菩薩聖誕祈願文文/如瑞法師 阿彌陀佛,大家好!又是一天相互學習鼓勵的時候。今天是一個特別殊勝的日子,文殊菩薩的聖誕——智慧日。 我拿著 長長的念珠 念著佛 也拈著流逝的一天天...[詳細]2020年 4月26日 15:36如瑞法師修行文殊菩薩誕評論(19)禪韻經窗:淨慧長老禪詩選讀禪韻經窗:淨慧長老禪詩選讀三十初度 寄跡空門廿八春,不堪回首憶前塵。 罔知阿母生身德,深負尼師撫育恩。 泊爾林泉消歲月,悠然雲水度晨昏。 韶光彈指成辜負,倚枕中宵涕淚橫。[詳細]2020年 4月26日 14:28禪詩詩詞佛學文化評論素食養生:茴香拌餅絲素食養生:茴香拌餅絲文/嗄瑪素食 1 茴香少許,洗淨分成兩份,一份切小段,另一份切細碎。 2 100g中筋麵粉加入1g鹽、180~200g涼水調成稀麵糊(如有篩網可過濾一下)...[詳細]2020年 4月25日 08:38素食茴香素食養生評論(4)念佛時到底要不要觀想念佛時到底要不要觀想念佛時,要不要做觀想?怎麼觀? 其中,觀想念佛是憶念佛的功德。以阿彌陀佛來說,佛的功德就是由四十八願所成就之西方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觀無量壽經》中所教導的十六...[詳細]2020年 4月24日 14:57念佛修行觀想評論(19)達照法師:如何隨文入觀達照法師:如何隨文入觀文/達照法師 隨文入觀,就是經文念到哪裡,你的內心就跟到哪裡。有時候念經,念得慢,念得很清楚,比如說《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詳細]2020年 4月22日 14:30修行佛法達照法師評論(6)上一頁12345下一頁下5頁 .

來源:國學生活(ID:gxsh789)

規矩是老祖宗傳下來的智慧菁華,即使沒有讀過多少書的農夫,也能說出不少傳承下來的規矩。民國國學大師李炳南老先生,曾把這些老祖宗的規矩教誨匯集成書,即《常禮舉要》。今天我們從居家、處世、聚餐、出門、旅行、慶弔六個方面,和大家一起分享。2.和長輩一起走路,要走在長輩的身後,不要快步走在長輩前面。3.世上有很多生活艱辛的勞動者,這類人的便宜不要佔。4.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避嫌,瓜田裡不彎腰提鞋,李樹下不舉手整理帽子。1.登山的時候不要大聲呼叫,不要隨便指劃,不要大聲喧譁。4.一個人的時候不獨自進入古廟,兩個人的時候不靠近深井。1.出遠門前一定要和親友辭行,祭祀祖先並告別雙親。2.從遠方歸來一定要拜見親友,簡單送去一些遠方的土特產。3.去別的地方要知道當地的風土人情,風俗忌諱,不要違犯。1.參加喜慶的事情不要說不吉利的話,不要面色難看,不要啼哭。4.葬禮上佩戴的徽章配飾,葬禮結束後立馬摘掉,不要戴著去別處。除了這些板上釘釘的規矩,還有一些口耳相傳約定俗成的講究。聚餐的時候,要等長輩先動筷子,晚輩才能動,這就叫規矩。時過境遷,現代社會中的年輕人懂「規矩」的越來越少,也有人把規矩視為過時的封建陋習。其實不然!中國自古是禮儀之邦,規矩就是「禮」通俗外化的表現。裡面包含的是正統儒家「推己及人」的智慧和「正己化人」的人文關懷。規矩在傳播中存在,在漠視中消亡。老規矩可以不遵守,但是不能被毀滅.點亮在看,讓我們一起,把一代一代薪火相傳的「規矩」傳遞下去!傳統文化,即是「做人的文化」!請您轉發分享,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強烈推薦:不吃藥一小時徹底治癒感冒發燒,淺談中西醫在治療感冒上的誤區!

你若喜歡,請點在看、分享

相關焦點

  • 規矩
    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祖輩千百年來留下的規矩,子孫一定要重視!規矩是老祖宗傳下來的智慧菁華,即使沒有讀過多少書的農夫,也能說出不少傳承下來的規矩。民國國學大師李炳南老先生,曾把這些老祖宗的規矩教誨匯集成書,即《常禮舉要》,我們將從居家、處世、聚餐、出門、旅行、慶弔六個方面,為大家分享。(一)居家長者與物,須兩手奉接。
  • 規矩約束人一生,我們比的就是瘋與狂
    規矩是眾人長時間形成的習慣性約束條款及標準,是將人們約束其中的行為準則,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但這規矩就完全制定的合情合理嗎?創新與創造就是為了要打破這個條條框框,直接跳出規矩的框架結構,不必時刻將自我束縛禁錮在裡面。有什麼好辦法能夠逃出這個規矩約束框架呢?
  • 八佾舞於庭中的規矩
    後面這句「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就把這句所講的核心找到了。孔子的意思是說,如果在祭祀這樣的活動中,他用諸侯的禮制進行表演,雖然是在自己家裡,別人不知道的情況下,也屬於不守規矩。如果不守規矩有了一個開端,能把這個事情忍了的話,後面還有什麼事情不能忍的呢?這就是學習這句話的最核心所在——規矩。
  • 什麼是規矩?
    社會習俗是規矩——行為習慣、生活倫理,包括約定俗成的各種「老理兒」,這個,你也得不要違背了,約束你做事的規矩,這是你生活在這個世界上舒適的基本規矩底線。規章制度是規矩——法律法規、組織紀律、村規民約,你同樣得遵守了,這是不可輕易觸碰的社會規矩高壓線。《韓非子·解老》云:「萬物莫不有規矩。」人生在世,與人交往,修身養性,處處都離不開規矩。
  • 中國古代飲食有哪些規矩和禁忌呢?
    中國古代飲食有哪些規矩和禁忌呢?孟子云:「食色,性也。」飲食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最基本需求,也是推動歷史進程與文明進步的重要力量。要說我國的飲食文化,那可是歷史非常悠久。早在170萬年前的元謀人時期,我們的祖先就學會用火加工食物,這標誌著中國的先民從此告別了茹毛飲血的荒蠻時代,邁入了吃熟食的文明時代。
  • 中國規矩,就是教養!
    01規矩中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所謂」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規矩兩字,也頗有深意。「規」字 左邊是「夫」,「矩」字左邊是「矢」,「夫」 和「矢」都是象形的「箭」。以「箭」設偏旁,意思很清楚。
  • 規矩,是一種修行
    什麼是規矩?規矩,是一種存在。自然規律是規矩——四季輪迴、物種演化,五運六氣,無不遵循著某種自然法則,你得遵守了,這是對自然規矩的敬畏。社會習俗是規矩——行為習慣、生活倫理,包括約定俗成的各種「老理兒」,這個,你也得不要違背了,約束你做事的規矩,這是你生活在這個世界上舒適的基本規矩底線。 規章制度是規矩——法律法規、組織紀律、村規民約,你同樣得遵守了,這是不可輕易觸碰的社會規矩高壓線。
  • 中國筷子:規矩與道理
    在中國,筷子一頭圓、一頭方。圓的象徵天,方的象徵的,老話說這叫「天圓地方」。筷子在夾菜時一根主動,一根從動;一根在上,一根在下。兩根的組合成為一個太極,主動的為陽,從動地為陰;在上的為陽,在下地為陰,兩儀之象,是對立統一,陰陽互根。
  • 何為規矩?
    自然規律是規矩——四季輪迴、物種演化,五運六氣,無不遵循著某種自然法則,你得遵守了,這是對自然規矩的敬畏。社會習俗是規矩——行為習慣、生活倫理,包括約定俗成的各種「老理兒」,這個,你也得不要違背了,約束你做事的規矩,這是你生活在這個世界上舒適的基本規矩底線。 規章制度是規矩——法律法規、組織紀律、村規民約,你同樣得遵守了,這是不可輕易觸碰的社會規矩高壓線。
  •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規矩到底是給誰定的?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所以無論什麼地方無論什麼行業都有自己的規矩。各行各業各個地方都要遵循自己的規矩,只有這樣才能讓這個地方讓這個行業健康的發展下去。按照常理來說應該是這樣的,可是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有些事情反而是那些不守規矩的人佔便宜。
  • 這就叫一心不亂—仁山法師
    各位 這個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怎麼只剩下佛了我呢沒了 沒有了各位 沒有我了沒有我怎麼辦呢你看 這就是大家你說我前面的不要我就要最後那一滴最後那一滴跟最初那一滴沒有差別我們最後念佛念至忘我這就叫一心不亂這個我沒了不是我真的沒了而是我的觀念沒了我的執著沒了認為我在念佛的這個想法沒了只剩下佛這就叫一心
  • 立規明矩,把紀律規矩挺在前
    同時,六中全會審議通過了《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為黨內政治生活和黨內監督立規明矩。這些都表明,全面從嚴治黨正在邁向規範化、制度化、長效化。 全面從嚴治黨核心是「嚴」,關鍵在「治」,而「嚴」的標準體現在紀律和規矩中,「治」的依據就是黨紀黨規。對任何一個社會組織而言,紀律和規矩是永葆生命力的關鍵。我黨我軍正是靠鐵的紀律由弱變強,從勝利走向勝利。
  • 中國搏擊專家:練武術要講究規矩,馬雲保鏢的水平屬於虛名
    10月19日,中國搏擊資深媒體人、搏擊賽創始人「平常心」就練真正的武術要講究的規矩進行了科普,雖然平常心是媒體行業出身,但他也是一位練家子,近幾年對武術的研習很深,並掌握了一些武術的技法。我剛看到峨眉拳(孟憲超一支,極為推崇他們的劍術)有三個規矩:1、不許說師父是誰。2、不在人面前表演。3、不尋人比武。三個規矩都是一個核心——避禍。這才是武術的本質。」
  • 這規矩不能讓你破壞
    昨天中午的一則微博在中國籃壇裡掀起了軒然大波。在球迷的眼裡及心理,談淡定,卻不現實。今天我們的主題就是《王仕鵬"炮轟"周琦!原因是什麼?目的是什麼?這規矩不能讓你破壞!》當然這件事,王治郅之前也多次提出,現在的年輕球員打球不敬業等等的一系列問題。當下中國男籃正在備戰家門口的男籃世界盃,這個時候,小心駛得萬年船,這肯定沒錯。
  • 有一種尊重,叫規矩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淮南子言:「矩不正,不可為方;規不正,不可為圓。」規矩十分重要,正所謂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一個國家有著自己的法律,一個家庭有著自己的規矩。縱使時代變遷,老祖宗留下的規矩不可輕易丟棄。尊重規矩,不僅是尊重他人,更是尊重自己。
  • 規矩造句和解釋_規矩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洪深《少奶奶的扇子》:「她的舉動,活潑中仍有規矩。」]合乎標準或常理。[曹禺《北京人》:「這小花廳原是昔日一個談機密話的地方…敬德公,這位起家立業的祖先,創下了一條規矩:體己的親友們都照例請到此地來坐候。」]老老本分。
  • 體壇觀察|懸崖勒馬的中國足球,定了規矩更要守規矩
    中國足協供圖或許乍一看這番言辭有些激烈,但結合著近些年金元盛行、泡沫化嚴重,已然是空中樓閣的國內職業足球聯賽來說,這更像是懸崖勒馬時的呼喊,是對所有關心和從事中國足球的人們傳遞出一個清晰的信號——中國足球到了不得不變的時刻。其實中國足球歷來都不缺少變化,每年都變,每隔幾年還會來一次大變。
  • 遵守規矩的人是在締造和平,踐踏規矩的人是在挑起紛爭
    每個人一生之中,都會與很多規矩打交道。規矩,守護了我們的生活,給我們帶來了和平與安寧。規矩,是義人的福祉,是惡人的噩夢。不同的人,對於規矩有不同的看法。惡人恨惡規矩,義人喜愛規矩。義人遵守規矩,那是因為遵守規矩能給他們(義人)帶來和平與和睦。和平來自於我們對於規矩的遵守,和睦來自於我們彼此之間的尊重。
  • 中國羽毛球協會全面落實《條例》 立規矩建體系
    當中國羽毛球隊在國內外賽場爭金奪銀時,中國羽毛球協會在加緊推進和落實《全民健身條例》。「十一五」期間,中國羽協將全民健身工作的重心放在了「規範賽制、培育賽事」上。經過5年發展,業餘羽毛球賽事的發展基本達到中國羽協的預期規劃。  立規矩  2006年是「十一五」的第一年,中國羽協對全民健身賽事進行了全面改革。
  • 日本溫泉館規矩多,頭頂必須帶毛巾,其中一條令中國遊客臉紅!
    日本溫泉館規矩多,頭頂必須頂毛巾,其中一條令中國遊客臉紅!大家都知道,日本人無論是在辦公方面,還是人際交往方面都很講究一絲不苟的嚴謹態度,日積月累的緊繃狀態也是需要舒緩的,所以日本人喜歡通過泡溫泉來放鬆自己,漸漸衍生了獨特的溫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