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交通運輸發展成就巡禮之郵政篇】

2020-12-23 中國交通新聞網

500億、600億、700億、800億……從9月10日到12月21日,快遞年業務量「四連跳」。今年人均快遞量超過50件,再創歷史新高。在世界經濟不穩定不確定因素顯著增多之際,中國快遞業的表現分外亮眼。這是中國經濟在全球率先復甦、國內消費回暖的直觀體現,折射出中國經濟的蓬勃活力。

5年來,郵政業發展突飛猛進。快遞年業務量從2015年的207億件增長到今年的800億件以上,5年翻了兩番。我國包裹快遞量超過了美國、日本、歐洲等發達經濟體總和,對世界CEP(快遞包裹)市場貢獻率超過了50%。2019年,中國郵政行業業務收入累計完成9642.5億元,與此同時,城市末端智能快件箱的市場需求快速增長,農村郵政服務網絡及扶貧成果引人矚目……回望「十三五」,郵政業拔節孕穗、碩果纍纍。坐上駛向人民美好生活的郵車,一幅幅美妙的圖景不斷閃現。

每個村莊都迎來郵遞員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塔什庫爾幹縣的不少村落位於我國與巴基斯坦邊境的喀喇崑崙山脈深處,要深入其間,首先得翻越4000米的高峰,翻雪山、越達坂、涉河洪、避石流,路艱且險,交通極不方便,通郵也甚是艱難。

《郵政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提出了「建制村實現村村直接通郵」的目標。5年的時間,完成既定目標並不容易。像塔什庫爾幹縣一樣,我國邊遠民族地區大多地廣人稀、自然環境惡劣、交通狀況複雜落後,這也是建制村直接通郵「最後一公裡」遇到的最大瓶頸。

「十三五」期間,通往喀什地區的險絕之路拓寬翻新,郵路打通,開闢專人、專車、專線……幾年間,越來越多的郵件、包裹翻越山嶺抵達這裡,郵遞員成為當地居民心心念念的「冰山上的來客」。

2019年8月10日,塔什庫爾幹縣熱斯喀木村收到第一件郵件,標誌著我國村村直接通郵任務提前一年完成,實現了農村100%的鄉鎮建有郵政局所,100%的建制村實現直接通郵,55.6萬個建制村的村民足不出村就能收到郵件。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表示,建制村直接通郵、特別邊遠地區直接通郵是德政工程。郵路打通後,郵件、報紙定期送到建制村裡,村裡的少數民族老大爺流下了激動的眼淚。

5年間,郵政業注重普遍服務提質增效,建制村實現村村直接通郵,郵政普遍服務滿意度位居國內公共服務前列。農村地區郵政普遍服務郵件寄遞時限明顯縮短。村郵站、郵政三農服務站、便民服務站等服務功能實現有效疊加,農村電商郵政寄遞服務助力農產品進城。

當微風吹過阿爾泰山的峻岭,當烏江的河流中映出黔南的炊煙,當黃土在陝北的青山中漸漸隱沒,當舟山的漁夫在夕陽中撒下一張張大網,總有郵件和包裹在路上奔跑,向每一處角落釋放生活的熱情。

每件快件都飛速趕來

「郵政速度快,服務好,你們連夜趕過來,謝謝你們!」今年2月7日,一輛來自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郵政)浙江省分公司的郵車駛入浙江抗擊新冠肺炎緊急醫療隊駐地,車上裝載著1臺李氏人工肝治療儀及相關耗材,醫療隊負責人李蘭娟院士親自參與物資接收後,由衷感嘆。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口罩、醫療設備、生活用品……無數緊缺的物資由郵政快遞企業承運,送進各大醫院、社區。飛速奔跑的郵政快遞小哥為人們送來了急需的醫療和生活用品,也帶來了戰勝疫情的希望。

加速流動的包裹和快遞,為疫情防控和群眾生活保障,以及線上線下融合的新零售模式深度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5年來,郵政業在促進供需對接、暢通經濟循環、維護經濟社會秩序方面的作用不斷增強,對消費增長的直接貢獻和對經濟增長的間接貢獻不斷提升。

5年前,全國快遞年業務量超過200億件;5年後的今天,快遞年業務量已突破800億件。人們對業務量快速增長的「習以為常」,也印證著科技發展掀起的產能沸騰。

今年的「雙11」快遞生產旺季期間,與大量包裹對應的,是郵政快遞企業的倉庫和轉運中心內寥寥無幾的工作人員。5年間,倉儲環節的揀選、包裝、輸送、分揀等流程已大規模應用自動化設備、機器人、智能管理系統。「無人倉」越來越多,「千縣萬鎮24小時達」已成為可能。

「十三五」期間,郵政業著力構建形成普惠城鄉、聯通國際、安全高效的快遞服務網絡,打造國際快遞航空樞紐,壯大快遞航空機隊規模。包裹騰飛、黑馬添翼。這一個5年,「天空才是極限」已不僅僅是一句諺語,更是郵政業發展的真實寫照。2015年,全行業擁有3家自主航空公司,國內快遞專用貨機71架;2020年,快遞專用貨機增長到130架,更多的快件「飛入百姓家」。

保證時效的同時,郵政快遞不斷挖掘多樣化服務模式。昔日「一騎紅塵妃子笑」,如今坐在家中動動手指,「陽澄湖大閘蟹」「碭山梨」「增城掛綠荔枝」「煙臺大櫻桃」應有盡有。據順豐今年發布的《2019年度中國居民生鮮消費升級報告》顯示,2019年順豐寄遞生鮮總重量超69.8萬噸,總裡程超1437.7億公裡,其中最遠的一單是大連到紐約。

鏡頭轉向鄉鎮農村,農產品要進城,工業品要下鄉,快遞包裹承載著無數村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從「十二五」期間的「鄉鄉設所、村村通郵」,到「十三五」期間的「鄉鄉有網點、村村通快遞」,每一個新目標,都是一次更大的跨越。2015年,鄉鎮快遞網點覆蓋率超過70%,到2020年,超過3萬個鄉鎮建有農村快遞網點,快遞鄉鎮網點覆蓋率達到98%,有效促進了農村快遞物流體系建設。

2020年,江蘇、黑龍江等地全省快遞進村覆蓋率達到100%,建制村全部直接通達快遞服務,在全國率先實現「村村通快遞」。8月5日,家住四川省涼山州布拖縣烏依鄉阿布洛哈村的村民且沙次爾收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單快遞,這是中國最後一個通公路的建制村收到的第一個快遞。

鄉村毛細血管湧入了更多郵政快遞的血液,正如國家郵政局副局長劉君所言:「農村市場潛力巨大,是快遞業發展的下一個藍海。」村民們也將共同促進快遞服務高質量發展,最終共享行業發展紅利。

「十三五」以來,郵政業注重快遞轉型升級,消費者對快遞服務總體滿意度從2015年的74.0分增長到2019年的77.3分,公眾滿意度從2015年的79.4分增長到2019年的84.0分,快遞服務的公眾評價持續向好。

每片土壤都滋生新的希望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也是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郵政業作為支撐農業、疏通農村、服務農民的重要生力軍,在實現「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吸納貧困人口就業,幫助農民增收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著行業力量。

截至2019年年底,郵政業已經培育出業務量超百萬件的快遞服務現代農業「一地一品」優質項目163個,其中,超千萬件的金牌項目37個。2019年,各地郵政快遞企業還培育「一市一品」項目712個,配送農特產品進城49萬噸。

國家郵政局著眼農村地區生產生活發展需要,引導郵政快遞企業服務末端下沉,豐富服務品種,幫助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助力脫貧攻堅。各郵政快遞企業積極承擔社會責任,主動發展農村業務,推進「農戶+電商+快遞」的發展模式,推動農副產品進城和工業品下鄉,助力精準扶貧。

「秦嶺最美是商洛」。中國郵政持續加大在陝西省商州區、洛南縣的定點扶貧工作力度,2016年—2017年共投入專項資金1160多萬元,圍繞電商、金融、產業、教育等精準扶貧項目,全面推進定點扶貧工作從「輸血」向「造血」扶貧轉型升級,兩年來共幫助8000餘名貧困人口脫貧,精準幫扶成效顯著。

近3年來,中國郵政通過電商扶貧,探索出「銷售+寄遞」的特色扶貧模式,在全國開通扶貧地方館873個,開展電商扶貧項目3116個,銷售扶貧商品3839萬件,培育扶貧能手12000多個,助農創收10.7億元,惠及扶貧人數36.2萬人。從「輸血」到「造血」,從「富口袋」到「富腦袋」,郵政成為接續鄉村振興的奉獻者,更是美好生活的守護者。

民營快遞企業發展「快遞+農業」「電商+快遞+農業」等扶貧模式,充分發揮平臺的渠道資源優勢,帶動全國多個貧困地區經濟發展。

湖北黃岡羅田縣農產品資源豐富,是全國知名的「板慄之鄉」「茯苓之鄉」和「桑蠶之鄉」,因長期受交通運輸條件的制約,農副產品進城物流成本較高。湖北順豐速運有限公司與羅田縣政府合作,打造快遞進村示範網點。正是在這裡,今年第800億件快遞誕生了!巧合的是,這件由順豐速運承運的快遞,是黃岡羅田的一位醫生寄給湖南援鄂醫療隊醫生的土特產。地處川滇黔三省交界處的畢節市,是人們印象中的「貧困人口最多、貧困程度最深、脫貧攻堅任務最重」的貧困區之一。多年來,為了幫助畢節群眾擺脫「窮根」,中通快遞畢節公司在快遞扶貧、就業扶貧和產業扶貧多方面給予幫助,村民們的「黔貨」輕輕鬆鬆運往城裡。蘇寧物流則通過產業扶貧,打造了貴州威寧醜蘋果、十八洞村獼猴桃、東北小人參等深度產業扶貧鏈。郵政快遞業發展的紅利結出了飽滿的惠民果實……

每個包裹都「協同作戰」

應對疫情的挑戰,郵政業協同治理的重要作用充分顯現,治理成效有目共睹。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5年來,郵政業注重發揮綜合交通運輸優勢,大力推動交郵協同發展,積極推動快遞「上車、上船、上飛機」,大大提高了快遞運輸的效率。

「十三五」期間,郵政業統籌基礎設施建設,推動郵政和快遞處理中心等基礎設施與鐵路、公路、民航樞紐同步建設,加強快遞綠色通道和功能區的配套建設。郵政快遞企業更多地參與空陸聯運、公鐵聯運和郵件快件甩掛運輸試點,與運輸企業在代運郵件快件、網點設施集約利用等方面開展合作,推進交、郵企業資源整合,形成「場站共享、服務同網、貨源集中、信息互通」的農村快遞物流發展新格局。

「鎮村公交搭載乘客的同時,還能順便捎個快遞。」「快遞+公交」的合作模式越來越受到消費者青睞。今年5月,浙江省寧海縣開通了快遞進村交郵合作、交快合作公交專線,打通了山村物流。如今,山區村民在家門口就能寄收快遞。村裡的青蟹、對蝦、白枇杷、柑橘等農產品,搭乘著公交走出大山。

早在2016年,順豐就已開始探索用高鐵運快遞。今年11月,順豐開通國內首條用於整列裝運快件的「復興號」動車組列車。鐵路助力,生產旺季郵政快遞運力大大提升。今年「雙11」快遞生產旺季期間,長三角鐵路每天可用於電商運輸的高鐵動車組列車達245列,投放普速旅客列車行李車102列、特快電商專列3列,方向覆蓋華東、華南、華中、西南、華北、東北等全國大部分地區。其中開辦「高鐵極速達」業務的高鐵車站達18個,運行線路207條,可通達全國80餘個大中城市。

5年間,郵政快遞企業充分發揮多種運輸方式的比較優勢和組合效率,拓展網絡廣度,延展服務深度,加快寄遞速度,提升了運營效率,並與運輸企業加強合作,推動郵政業獲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每次進步都「綠意盎然」

12月14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於加快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意見》的通知,要求強化快遞包裝綠色治理,加強電商和快遞規範管理,增加綠色產品供給,培育循環包裝新型模式,加快建立與綠色理念相適應的法律、標準和政策體系,推進快遞包裝「綠色革命」。

隨著郵政業運營規模的迅速擴大,如何減輕對自然環境的壓力,如何高效地利用能源資源,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已成為行業發展不能迴避的問題。

「十三五」期間,郵政業注重行業綠色發展,不斷探索「綠色快遞」之路,不斷推廣環保應用,促進郵件快件包裝的減量化、綠色化和再利用,鼓勵企業設計應用新型包裝、簡約包裝,大力推廣使用電子運單,引導企業使用環保包裝袋及填充物,減少塑料膠帶使用量,加強包裝廢棄物的回收處置管理,建立健全快遞包裝回收體系。

2018年5月,中國郵政正式啟動「綠色郵政」建設行動,針對營投、包裝、運輸、電商四大生產環節進行全方位「綠色改造」。截至今年5月,中國郵政全國電子面單使用率達99.03%,按快遞國標採購的包裝佔比達97.27%,使用科學封裝打包法佔比達94.22%、電商快件二次包裝率降低至2.78%。在中轉環節,截至2019年12月底,百世華東、華北、華中和華南區域站點均推廣使用環保集包袋,全網投入使用500萬條。末端循環包裝也不斷推陳出新,「漂流箱」「豐·BOX」「青流計劃循環快遞箱」紛紛問世。不少末端網點設置了包裝廢棄回收裝置,每年預計可以循環再利用上億個快遞紙箱,減少的碳排放相當於種下74萬棵梭梭樹。

「十三五」期間,郵政業大力推動節能減排。在幹線運輸環節,引導企業統籌運用鐵路、公路、民航和水路等多種運輸方式,促進結構性減排;在中轉運輸和末端配送環節,推廣使用新能源車輛。鼓勵企業優化生產作業流程,推廣使用中轉箱、籠車等設備,提升作業效率。此外,在全行業推廣應用節水、節電、節約材料等技術工藝和產品裝備。

5年來,全行業深入貫徹落實綠色發展理念,郵政業生態環保相關法規標準制度不斷健全,科學有效、共商共治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行業生態環保治理基礎和能力明顯提升,郵政快遞企業綠色發展實踐亮點紛呈,部分企業實現全網系統化治理,加速推動末端減量化、中轉循環化、運輸減排化、倉儲節能化,符合行業發展實際的綠色發展體系初步建立。

綠色是郵政業活力迸發的底色,綠色,也將成為郵政業高質量發展的前景。向自然取材,也向自然回饋。在全行業的全力奮鬥下,郵件快件包裝的「減量化」「綠色化」和「再利用」之路一步一個腳印,邁上了更高的臺階。從包裝減量、運輸節能,再到末端循環利用,郵政人在探索綠色發展之路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為可持續發展承擔應有的社會責任。

相關焦點

  • 【「十三五」交通運輸發展成就巡禮之郵政篇】以夢為馬越山海
    每個村莊都迎來郵遞員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塔什庫爾幹縣的不少村落位於我國與巴基斯坦邊境的喀喇崑崙山脈深處,要深入其間,首先得翻越4000米的高峰,翻雪山、越達坂、涉河洪、避石流,路艱且險,交通極不方便,通郵也甚是艱難。《郵政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提出了「建制村實現村村直接通郵」的目標。
  • 「「十三五」交通運輸發展成就巡禮之郵政篇」以夢為馬越山海
    《郵政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提出了「建制村實現村村直接通郵」的目標。5年的時間,完成既定目標並不容易。像塔什庫爾幹縣一樣,我國邊遠民族地區大多地廣人稀、自然環境惡劣、交通狀況複雜落後,這也是建制村直接通郵「最後一公裡」遇到的最大瓶頸。
  • 【「十三五」交通運輸發展成就巡禮之民航篇】
    由三大世界級機場群、十大國際航空樞紐、29個區域樞紐和非樞紐運輸機場組成,覆蓋廣泛、分布合理、功能完善、集約環保——5年來,我國機場體系布局進一步完善,綜合保障和服務能力持續增強。預計到「十三五」末,我國運輸機場數量將從210個增加到241個,將覆蓋92%的地級市,其中千萬級機場從26個增加到39個。
  • 「十三五」交通運輸發展成就巡禮水運篇:風勁帆滿海天闊
    【「十三五」交通運輸發展成就巡禮水運篇】風勁帆滿海天闊  湖北武漢人愛吃的盱眙小龍蝦,裝在冷鏈箱中,由貨櫃船從江蘇淮安起運,沿京杭大運河在揚州進入長江,約6天後抵達武漢。11月底,「武漢—淮安—徐州」貨櫃直航航線開行,是長江與大運河暢通暢聯、推進形成國內大循環的一次生動實踐。
  • 國務院新聞辦發布會介紹交通運輸"十三五"發展成就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020年10月22日(星期四)下午3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中國民用航空局局長馮正霖、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國家鐵路局局長劉振芳介紹交通運輸「十三五」發展成就,並答記者問。
  • 風勁帆滿海天闊——「十三五」交通運輸發展成就巡禮之水運篇
    「十三五」期間,沿海港口多個全自動化碼頭落成,智慧港口建設已經成為我國港口發展的標誌性成就之一。  全球規模最大、自動化程度最高的碼頭——上海港洋山深水港區四期碼頭,從設備到「大腦」,均為「中國製造」。投入運營3年來,智能生產管理系統發出的指令控制著整個碼頭的智能設備高效運轉,不斷刷新碼頭吞吐量紀錄。
  • 【「十三五」交通運輸發展成就巡禮水運篇】風勁帆滿海天闊
    「十三五」期間,沿海港口多個全自動化碼頭落成,智慧港口建設已經成為我國港口發展的標誌性成就之一。全球規模最大、自動化程度最高的碼頭——上海港洋山深水港區四期碼頭,從設備到「大腦」,均為「中國製造」。投入運營3年來,智能生產管理系統發出的指令控制著整個碼頭的智能設備高效運轉,不斷刷新碼頭吞吐量紀錄。
  • 「「十三五」交通運輸發展成就巡禮公路篇」大道如虹天地寬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明確的兩項「公路指標」均已超額完成。預計到「十三五」末,公路通車裡程約510萬公裡,較「十二五」末增加52.27萬公裡。一張安全便捷、智慧綠色、經濟高效、有國際競爭力的公路網,為服務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提供著堅實有力的支撐。
  • 「十三五」交通運輸發展成就巡禮鐵路篇|鐵肩擔當大國興
    作為史詩級鐵路工程,川藏鐵路雅林段由四川盆地直登青藏高原,線路呈臺階式「八起八伏」,依次經過四川盆地、川西高山峽谷區、川西高山原區、藏東南橫斷山區、藏南谷底區,修建難度之大世所罕見。  這是一場迎難而上的勇敢跋涉,也是一段先行使命的果敢擔當。  翻開「十三五」的編年冊,中國鐵路不斷在高峰中再攀新高,科技取得新進步,發展邁上新臺階。
  • 【「十三五」交通運輸發展成就巡禮之民航篇】好風助力上青雲
    陳肖 攝發展靠藍天 空中網絡縱橫今年9月22日,作為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引擎,通航近一年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萬人次!弄潮兒向濤頭立。縱覽「十三五」國內民航發展版圖,長三角初步擁有世界領先的航線網絡,大灣區民航發展的號角已經吹響,西部地區主要機場也掀起了新一輪改擴建大潮。
  • 【「十三五」交通運輸發展成就巡禮鐵路篇】 鐵肩擔當大國興
    作為史詩級鐵路工程,川藏鐵路雅林段由四川盆地直登青藏高原,線路呈臺階式「八起八伏」,依次經過四川盆地、川西高山峽谷區、川西高山原區、藏東南橫斷山區、藏南谷底區,修建難度之大世所罕見。  這是一場迎難而上的勇敢跋涉,也是一段先行使命的果敢擔當。  翻開「十三五」的編年冊,中國鐵路不斷在高峰中再攀新高,科技取得新進步,發展邁上新臺階。
  • 【「十三五」交通運輸發展成就巡禮之民航篇】好風助力上青雲_國內...
    縱覽「十三五」國內民航發展版圖,長三角初步擁有世界領先的航線網絡,大灣區民航發展的號角已經吹響,西部地區主要機場也掀起了新一輪改擴建大潮。天路橫貫東西,連接南北,飛機起落間,昔日天塹早已變通途。「十三五」期間,我國國內航線網絡日益完善,國際航線更加通達通暢。
  • 「十三五」成就巡禮|晉城交通運輸發展:大路如網暢太行!
    交通是城市發展的命脈 隨著我市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 交通建設 也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 國道G342晉城市過境段改線工程不但拉大了城市框架,更緩解了市區北環路和西環路的交通壓力。
  • 交通運輸部:支持鼓勵交通運輸新業態發展
    本報記者 劉昱汝綜合報導 道路四通八達,交通快捷方便。作為經濟發展的先行官,我國交通運輸基礎設施、服務水平和轉型發展在「十三五」迎來了黃金時期。
  • 煙臺「十三五」成就巡禮:五年篤定前行 經濟社會獲長足發展
    』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發布會採取「場內線下媒體」+「場外線上媒體」相結合的形式進行,首場發布會重點發布了煙臺市「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成就。幸福新城、海上世界、高鐵新區等九大片區開發全面起勢,中心城區能級持續提升,市區規劃、產業、交通、公共服務一體化加速推進。蓬萊、長島區劃調整,全市建成區面積突破3000平方公裡,常駐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5.42%。縣域均衡發展水平整體提升,龍口市、萊州市、招遠市入圍2020中國縣域經濟百強,龍口市、海陽市入選全國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範城市。
  • 自治區交通廳召開自治區交通運輸「十三五」發展情況「十四五...
    自治區交通運輸「十三五」發展情況「十四五」工作思路新聞發布會發布詞自治區交通運輸廳副廳長  李喜歡迎大家參加今天的新聞發布會,藉此機會,我也代表自治區交通運輸廳,向各位媒體記者朋友長期以來始終關心支持幫助自治區交通運輸事業的改革發展表示衷心的感謝!
  • 「十三五」成就巡禮 市民政局 市人社局通報「十三五」成就
    「十三五」成就巡禮 市民政局 市人社局通報「十三五」成就 2020-12-12 15: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廣西「十三五」發展成就綜述之防城港篇
    ——我區「十三五」發展成就綜述之防城港篇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記者 張冠年10月14日,6個冷鏈貨櫃、約200噸北部灣海蝦從防城港站搭乘「廣西防城港-重慶江津」東南亞冷鏈海陸快線專列,運往重慶江津小南椏站。
  • 煙臺「十三五」成就巡禮:發揮市文化館前沿陣地作用 提升全民藝術...
    12月10日上午,煙臺市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四場,重點發布煙臺市「十三五」時期文化和旅遊發展情況。 12月10日,煙臺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文化和旅遊發展」專場。
  • 「十三五」成就巡禮 泰安人社事業取得長足發展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田陽 泰安報導12月11日,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從泰安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泰安市「『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十三五」時期,泰安市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深入貫徹落實省、市部署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