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考核能睡手塚治虫的房間?這棟小破樓是漫畫家的「梁山泊」

2020-12-18 騰訊網

作者/Palomar

編輯/思考姬

「那間承載了無數漫畫家與漫畫迷們青春記憶的公寓」

1981年,在東京一處即將拆除的破舊公寓前,包括「漫畫之神」手塚治虫(「塚」同「冢」),《哆啦A夢》《笑面推銷員》之父藤子不二雄組合,《假面騎士》的作者石森章太郎和被譽為「搞笑漫畫之王」的赤冢不二夫在內的,當時日本最有名的漫畫家們齊聚一堂,舉行了一次特殊的公寓拆除紀念會

就連NHK也派出攝製組來取材,將這次特殊的聚會拍成了紀錄片。

NHK的常盤莊紀錄片特輯

這究竟是一間怎樣的公寓?

能使日本漫畫界的群星專門為它組織一次聚會,能引來NHK專門為它拍攝紀錄片呢?

這間看似普通,甚至顯得破舊的二層小公寓,在漫畫史上究竟又有著怎樣的地位呢?

公寓的名字叫做「常盤莊」(トキワ荘)

從它建成到拆除的不到三十年間,這裡曾經居住過手塚治虫寺田博雄藤本弘安孫子素雄,還有森安直哉石森章太郎赤塚不二夫等先後近二十位日本漫畫家,誕生了包括《鐵臂阿童木》在內的數十部日本經典漫畫作品,堪稱當之無愧的「漫畫聖地」。

而它成為「聖地」的起點,自然是從手塚治虫搬進去的那天開始的。

手塚治虫

從大阪前往東京,剛剛開始漫畫生涯的手塚治虫,起先借宿在四谷一家蔬菜店的二層。

隨著自己作品漸漸變得受歡迎,為了取原稿而每天奔波往返的編輯們,給他的住家添了很大麻煩。

手塚於是決定找一處獨立的公寓,既能不受打擾地工作,也不會給別人添麻煩。

找新公寓的任務落在了《漫畫少年》編輯加藤謙一的頭上,嫌麻煩的加藤又將任務下派給了自己的兒子,小夥子硬著頭皮滿東京地為手塚找房子,最終,在山手線目白站和練馬之間,現在屬於南長崎三丁目的地方,他找到了一處剛建成不久的二層木造小公寓,這便是常盤莊。

手塚治虫筆下的常盤莊

之所以選在練馬附近,是因為椎名町到練馬一帶是當時有名的漫畫家聚居地,包括早期漫畫家島田啟三(日本早期知名漫畫家,曾任東京兒童漫畫會會長,代表作《冒險彈吉》)在內的眾多兒童漫畫家都住在這附近,年輕的小夥子想:「既然大家都住在這裡,給手塚老師選這裡肯定沒錯」。

漫畫家島田啟三

常盤莊公寓的外部環境得天獨厚,一出門便是南長崎狹窄卻熱鬧的商店街,食品和日用品商店一應俱全,便宜的住宅公寓扎堆,雖然見不到優雅的樹林和水池,但十足的生活氣息吸引了手塚治虫,他當即決定搬來這裡。

昭和時代常盤莊附近的商店街

雖然手塚的漫畫事業主要在東京,但他仍經常回到自己在大阪的老家,漫畫收入的稅款也繳納給大阪。

有一次,關西新聞報的記者發現,關西漫畫家納稅排行榜上有個陌生的名字,一個名叫「手塚治虫」的無名漫畫家,竟然有兩百萬日元的版稅收入,這引起了記者的興趣,一番調查後,他找到了手塚治虫在東京的住所常盤莊。

其實當時的手塚治虫已經搬去了位於雜司谷附近的新住所「並木House」,他在常盤莊的居住時間總共才不到一年,記者實際上撲了個空,手塚的房間只有空空的四疊半榻榻米,連被子和窗簾之類的基本家具都沒有……

手塚治虫後來的住所,雜司谷「並木House」

心生疑竇的作者於是寫了篇懸疑小說式的報導文章

《周刊朝日》的報導:「無人所知的兩百萬版稅富翁,漫畫家手塚治虫」

怎料,這篇文章瞬間激發了無數年輕漫畫家的嚮往之情,「傳說漫畫家的傳說公寓」激發了他們對常盤莊的憧憬,先是寺田博雄(生於新潟的漫畫家,代表作《Sportsman金太郎》),然後是從富山搭夥來的藤本弘(即藤子·F·不二雄,《哆啦A夢》的作者)和安孫子素雄(即藤子不二雄,《笑面推銷員》的作者),先後搬來了自己偶像的公寓,安孫子素雄更是接手了自己偶像的房間。

常盤莊當時的居住者們

漸漸地,常盤莊成了從地方赴東京追逐夢想的年輕漫畫家們,和連帶常常跑來找漫畫家們要原稿的年輕編輯的「巢穴」,他們自信滿滿地將這裡稱為漫畫的「梁山泊」。

如果說手塚治虫是這座「梁山泊」的精神領袖,那麼寺田博雄則成了「梁山泊」的實際話事人。

他立志將常盤莊建設成年輕漫畫家們共同勉勵,互相切磋,互幫互助的共享工作室,而隨之慕名而來的漫畫家越來愈多,寺田為常盤莊設立了頗為嚴格的入居條件:

1,在寺田博雄主持的《漫畫少年》專欄「漫畫通信簿」中取得優異成績

2,具有能與人友善相處的性格和紮實的漫畫基本功

3,具有真正想成為漫畫家的強烈意志

在這樣嚴格的事前審查下,實際能夠入居常盤莊的人已經有了日後大放異彩的基本條件,或許應該說,常盤莊成為漫畫聖地並不是偶然的,它在一定程度上成立那些有實力年輕漫畫家的創業孵化器。

有了這個孵化器,漫畫社團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1955年5月,以寺田博雄和藤子不二雄為代表,主要舉辦漫畫家論壇的組織「新漫畫黨」也在常盤莊成立了,社團的機關志(機関誌,社會團體與組織的定期刊物)被命名為《流》

為了慶祝「新漫畫黨」的成立,常盤莊的住戶們將自己的漫畫角色畫在一張巨幅窗簾上,這張記下了日後大放異彩的年輕漫畫家畫作的窗簾,後來由知名收藏家北原照久收藏,被稱為漫畫界的「釋迦之衣」

北原照久收藏的新漫畫黨「釋迦之衣」

「新漫畫黨」實際上只存在了很短的時間,常盤莊的群星們的居住歷史也僅僅集中在50到60年代。然而,畢竟是各位剛到東京時的「巢穴」,懷舊情緒在漫畫家中蔓延開來,他們開始創作各自的「常盤莊回憶錄」,從藤子不二雄的自傳漫畫《漫畫道》開始,漫畫家們紛紛將常盤莊畫進或寫進自己的書中。

到了70年代底,已經破舊不堪的常盤莊成了漫畫迷們的朝聖地,乘坐觀光巴士來一探偶像居住地的漫畫迷們摩肩接踵,「鴿子」觀光公司甚至將常盤莊設置成了東京必去景點之一。

鴿子觀光公司的巴士,現常音譯為「哈多巴士」

但故事寫到最後,終會有個結局。

1982年,常盤莊被拆除重建,先是成為一棟更現代化的公寓,後來隨著泡沫經濟與房價騰飛的熱潮,常盤莊成了日本加除出版社的辦公樓。

拆除施工的前一年,曾在常盤莊居住,後來又四散各地的漫畫家們再次相約於此,舉辦一場「同莊會」,為他們曾燃燒過青春的這間公寓送走最後一程。所有人聚集在最裡面一間四疊半榻榻米大小的房間裡,共同品嘗了常盤莊的「名物」——鹽炒白菜。

常盤莊的公共廚房

最後,漫畫家們決定拆下來兩面隔扇,在上面畫上各自的漫畫形象,作為與常盤莊的告別禮物。

手塚治虫先寫好了標題:「常盤莊同莊會,昭和五十六年一月三十日」,然後在左下角畫上自己伏案工作時的樣子,作為手塚狂熱粉絲的藤子不二雄兩人,則將自己畫在偶像身後,害羞又憧憬地看著工作中的手塚。

常盤莊同莊會,左下角是伏案工作的手塚治虫與仰慕他的藤子不二雄

而最吸引人眼球的漫畫家自畫像,當屬站在隔扇正中,怒視小強的水野英子(日本少女漫畫家「開山人」般的存在,其作品給予了之後的少女漫畫家們巨大影響,被譽為「女版手塚治虫」)了,她口中大喊ときわ荘(常盤莊的日語)的「とき」,卻又加上代表小強的兩個點,於是成了「どき」。這樣看來,人見人恨的小強竟也成了常盤莊的集體記憶之一。

被拆除後的常盤莊,成了留在漫畫迷心中的一處遺蹟,在距離這間公寓不遠的南長崎花咲公園,人們立起了一座名為「常盤莊的英雄們」的紀念碑,石碑的上方是常盤莊公寓的模型,正前方則掛滿曾在這裡燃燒青春的代表畫家們,手塚治虫當然被仰慕者們簇擁在中間。

「常盤莊的英雄們」

直到2020年,為了迎接奧運會期間世界各地的動畫迷們,東京豐島區決定在南長崎花咲公園裡建一間常盤莊紀念博物館

博物館不僅外觀一比一複製了常盤莊公寓的樣子,裡面的房間更是一一還原了漫畫家們居住時的場景,可以說,常盤莊博物館將這間承載了大家共同記憶的公寓照原樣挪了個地方。

常盤莊紀念館

但因為突然爆發的新冠疫情,原定於3月22日開館的常盤莊博物館,直到7月7日才總算與世人見面。

但漫畫迷們的等待是值得的,再次來到已經改名為「常盤莊公園的」南長崎花咲公園,這裡儼然已經成了座漫畫主題樂園。

常盤莊公園

園中的重頭戲當然是一比一復原的常盤莊公寓,這間公寓在拆除之時沒有留下任何圖紙,重建的依據幾乎完全來自當時住戶的記憶,與建築專家和民俗專家們的建議。

為了符合現在的建築要求,新的常盤莊從木造公寓變成了混凝土建築,並且加裝了電梯與空調,但除此之外,內外部的裝修風格盡數還原了公寓剛剛建成十年左右的樣子。

常盤莊紀念館二層走廊

二層是常設展區,展出了居住者們做「常盤莊名物」鹽炒白菜的共同廚房,和每一位漫畫家的房間陳設。

雖然這些四疊半榻榻米的房間肉眼可見地狹窄,但散落其中的漫畫原稿卻清楚地向觀眾說明了他們曾一同奮鬥過的青春。

乘坐電梯下到一層,這裡是漫畫雜誌的陳列區和特展展廳,開館的第一場特展自然是《漫畫少年》

《漫畫少年》是1947年到1954年間發行的月刊漫畫雜誌,不僅刊登了常盤莊漫畫家們的漫畫,也曾邀請手塚治虫和寺田博雄擔任評委,選拔有天賦的新漫畫家,而正如前文所說,在寺田博雄主持的專欄「漫畫通信簿」中取得優異成績的新漫畫家,又有可能被邀請入住常盤莊。

可以說,如果說常盤莊是漫畫家們初到東京的巢穴,那麼《漫畫少年》便是畫家們出道成名的龍門。

《漫畫少年》雜誌

1996年,由市川準導演的電影《常盤莊的青春》上映,電影有著市川準一貫的風格,將激蕩而熱情的時代背景,以舒緩而輕盈的敘事方法娓娓道來,而常盤莊,這一間承載了無數漫畫家與漫畫迷們青春記憶的公寓,也如市川準的電影一般,靜靜守護著所有熱愛漫畫的人。

常常出現在漫畫家筆下,從常盤莊時代一直營業至今的中華料理店「松葉」

在日本社交網站上,有這麼一句對《常盤莊的青春》的評語,借來做我們這篇文章的結尾吧:

「電影的時間緩緩地流動,但電影講述的時代卻『狂飆突進』著,這些充滿激情的時代記憶,都被我們小心翼翼地取走珍藏。」

- END | 動畫學術趴 -

相關焦點

  • 神一樣的手塚治虫
    努力,一路奔波,生與死,大道與自我滿足,這是人所必經的路,也是漫畫大師手塚治虫一生最真實的寫照。很多人都試圖在這條路上找到平衡自己的終點,讓生死看似不太悲痛,但不曾歷經悲痛苦難的人卻永遠到達不了那個彼岸。手塚從沒有讓生老病死成為他活著從未滿足的藉口,他一生冒著風雨走在艱辛的路上,仿佛一直能看到眼前的光芒,並安靜躺下,與任何一天做最後的告別。
  • 裡東京 | 想拍出最日系的照片,不如先問問手塚治虫
    | 穿著水手服的手塚治虫已立志做一名漫畫家 | 黑田徵太郎繪 摘自SWITCH 手塚治虫·冒險王專題 1951年,美國進行原子彈試驗的新聞不斷,手塚治虫對此很反對,祈禱能將這種21世紀的新能源應用於和平,便畫了《鐵臂阿童木》
  • 手塚治虫丨鐵臂阿童木之父的創作秘密
    NHK在1986年(也就是手塚治虫去世前三年)對他創作狀態進行了貼身記錄,拍攝了45分鐘的短片《手塚治虫創作的秘密》。這段影像可謂彌足珍貴。手塚治虫的創作作品達到700部以上,已被吉尼斯認證為世界最多手塚治虫的生活照
  • 大塚英志 | 手塚治虫:「成長困境」與戰後漫畫
    但是,手塚治虫這樣的自我界定並非在晚年才確立的,這一點,從昭和44年(1969年)的《漫畫專科》所收錄的表情集(圖-1)中也能明顯地看出來。從事先準備好的圖形(即「符號」)中根據需要選擇人物的表情和動作進行組合,手塚的這種漫畫表現手法如今已被稱為「漫畫符號說」,有很多人嘗試解讀諸如他的符號有「多少種」、如何「組合」之類的,也有一些優秀的相關研究著作,我就不再贅言了。
  • 【 羅芙奧季刊 No. 30 】動漫神級人物手塚治虫 Osamu Tezuka
    手塚治虫曾說:「我們這個時代,漫畫有如空氣無所不在。」他視動漫畫為正統文化,努力翻轉世人對漫畫次文化或負面形象。無論在漫畫、或是後來的動畫,他與其領導的團隊創意為該產業帶來深厚的影響力。「漫畫為何能席捲日本?原因之一,是日本有手塚治虫,而其他國家沒有。若沒有手塚治虫,戰後日本漫畫不可能發展得如此蓬勃。」1989年2月9日手塚治虫病逝,翌日《朝日新聞》以此輓辭向一代巨人致敬。
  • 他一手奠定了日本漫畫如今的地位——「漫畫之神」手塚治虫
    1989年,手塚治虫與世長辭,《朝日新聞》刊登了這樣一篇輓詞:「日本有手塚治虫,而其他國家卻沒有。如果沒有手塚治虫博士,很難想像戰後日本漫畫能夠風行。」正是他一手奠定了日本漫畫如今的地位。之所以這麼說,主要是因為手塚治虫改變了日本漫畫,他用拍電影的方式來進行漫畫創作,使靜態的畫面充滿了動感,你說讀者能不喜歡嗎。
  • 故事漫畫之父:手塚治虫
    一種觀點認為,在日本,漫畫之所以能夠盛行,是因為「日本有個手塚治虫,而其他國家卻沒有。他開始重新構造漫畫這種傳媒手段,使之成為更偏圖畫導向,受電影啟發的,頁數更靈活、更豐富的長篇書本。這些變革在英文漫畫中遲遲未能實現,直到在最近的圖畫小說中才有此革新。成功之後,出版商又讓他在6個月內創作一本長達160頁的科幻赤本,這可是史無前例的。
  • 漫畫之神手塚治虫的暗黑向作品大推薦
    今日は日本漫畫界に大きな影響を與えた昭和の巨匠:手塚治虫先生の隠れた傑作と言われている「ダークサイド短編集」をドドーンとご紹介いたします!今天我們將向大家介紹為日本漫畫界帶來重大影響的昭和巨匠:手塚治虫老師的隱藏傑作「暗黑短篇集」!
  • 在手塚治虫兩次責罵後誕生的《怪醫黑傑克》短篇、70年代漫畫物語
    手塚治虫的漫畫《怪醫黑傑克》創作於1973年,被譽為70年代不朽三傑作之一,其他兩部漫畫作品是永井豪的《惡魔人》和池田理代子的《凡爾賽玫瑰》。《怪醫黑傑克》中的《虛像》這則故事也是手塚治虫本人非常喜歡的。
  • 每日動漫更新&細數日本十大漫畫家,火影作者勉強入榜,手塚治虫只排第二!
    在如此人才輩出的日本漫畫中,出現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的漫畫家,他們憑藉著幾部優秀作品一步登天,外媒WatchMojo評選出十大影響世界的日本漫畫家,能進入這個榜單的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看看它們都有誰1,鳥山明
  • 原子小金剛、哆啦A夢的搖籃!動漫迷朝聖必去「常盤莊」傳奇公寓
    記者蕭採薇/綜合報導日本東京豐島區素有文化都市之稱,也可說是日本漫畫的起點,一棟木造雙層公寓「常盤莊」,因為乘載了手塚治虫、藤子不二雄、石之森章太郎多位漫畫大師的年少打拚歲月,被後世稱作為漫畫聖地。原址雖已於1982年因老舊拆除,仍有許多漫畫迷前往朝聖,東京豐島區也宣布將於2020年重現這座歷史建築,讓漫畫迷們能重溫記憶中的美好。▲「常盤莊」原址博物館。
  • 廣州27歲包租婆白手起家到坐擁400棟樓
    她稱自己白手起家,13年的時候,她當時正在讀大三,她買下了第一棟樓。時至今日,她光在廣州就擁有400棟樓,一棟樓每個月能賺五六十萬。她還稱自己如果每天睡一間房間,可能要睡三四十年才能睡完。據了解,2020年廣州5月份新房均價為30747元/平方米,2018年9月份,是廣州房價最高位的時候,新房均價達到33455元/平方米。
  • 「漫畫之神」手塚治虫親自傳道授業教你畫漫畫
    藉由這本傾注他一生創作心得的《誰都可以畫漫畫》,漫畫之神濃縮了自己畢生所學,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一目了然的圖解,剖析了積累多年的創作經驗。從畫面到故事構架再到長篇漫畫,毫無藏私,手塚治虫大師將漫畫創作的秘密一一道來。在手塚治虫看來,畫漫畫沒有任何門檻。漫畫並非獨屬於漫畫家,而是一種人人皆可參與的藝術形式。
  • 承載著80、90後滿滿回憶的《原子小金剛1+2 》要出新裝版啦!!!
    預計出版日期2020年5月25日,具體出版日期以實際為準作者簡介  手塚治虫:1928年
  • 擁有廣州400棟樓的93年美女包租婆:餘生很長,一起收租呀
    每間房子睡上兩個晚上,餘生要睡上六七十年才能把廣州的樓睡完。 據包租婆自己說,全部出租的話,每棟樓月入五六十萬。 400棟樓...emmmm...你們自己算吧,貧窮已經限制了小編的計算能力。
  • 大神都曾青澀,手塚治虫年輕時也被前輩欺負過,鬱悶到借酒澆愁
    今天要講的就是有著「日本漫畫之神」的稱號的漫畫家手塚治虫年輕時候的一段經歷。手塚治虫,日本最著名的漫畫家,他的代表作品有《鐵臂阿童木》、《森林大帝》、《怪醫黑傑克》、《火之鳥》、《多羅羅》等,這些即便是隔著年代的中國觀眾都是耳熟能詳,尤其是《鐵臂阿童木》和《森林大帝》可以說是很多人的童年回憶。
  • 手塚治虫風格在日本AI技術裡「復活」
    憑藉《鐵臂阿童木》《火鳥》《怪醫黑傑克》等膾炙人口的作品,日本漫畫家手塚治虫曾為許多孩子的童年注入了幻想的色彩。如今,這位被譽為「日本動漫之父」的漫畫大師離世已有31年。 「日本動漫之父」手塚治虫 近日,他的「新作」《斐多》即將面世,在漫迷們心中掀起了不小的波瀾。當然,這部新作並非真正出自手冢之手,而是人工智慧模仿其作品風格生成的。
  • 手塚治虫成名作《新寶島》誕生記
    這時,在關西漫畫家俱樂部,一位元老級的漫畫家酒井七馬,把英國作家斯蒂文森的探寶小說《金銀島》改編成了漫畫腳本,取名為《新寶島》。一次,他在朋友的介紹下,結識了初出茅廬的手塚治虫,兩人一見如故,十分談得來。手冢經常去俱樂部參加聚會,拿出自己的漫畫手稿請酒井批評指點。酒井對手冢的畫風十分欣賞,特別是其中《老爹的寶島》,看後令他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