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手奠定了日本漫畫如今的地位——「漫畫之神」手塚治虫

2020-12-17 補點芝士

說起手塚治虫這個名字,可能有些朋友並不熟悉,但提到《鐵臂阿童木》,就沒有人不知道了。手塚治虫筆下的阿童木陪伴了無數八零後,九零後成長,由漫畫改編成的動畫更是我國引進的第一部國外動畫片。除了大家熟知的這些,他的成就遠超我們的想像,甚至可以說手塚治虫是現代日式漫畫的鼻祖。

1989年,手塚治虫與世長辭,《朝日新聞》刊登了這樣一篇輓詞:「日本有手塚治虫,而其他國家卻沒有。如果沒有手塚治虫博士,很難想像戰後日本漫畫能夠風行。」正是他一手奠定了日本漫畫如今的地位。

之所以這麼說,主要是因為手塚治虫改變了日本漫畫,他用拍電影的方式來進行漫畫創作,使靜態的畫面充滿了動感,你說讀者能不喜歡嗎。在這之前的日本漫畫都是模仿歐美的連環畫,每個畫面間連貫性相對較弱,而在手冢的作品中,每格畫面仿佛移動的攝像機拍攝的畫面,有特寫,有人物的突然放大,有表現動態效果的線條,這種表現力是傳統連環畫遠遠不可比擬的。

之所以手塚治虫想到這種手法來創作漫畫,這與他的成長環境是分不開的。他的家境很不錯,而且他父親也非常喜歡漫畫,家裡有很多漫畫書,同時他的父母也非常喜歡電影,據手塚治虫回憶,他小時經常與父母去電影院,成年之前幾乎每天都會看一部電影,各種當時在日本上映的電影他幾乎都看過。在漫畫和電影的共同薰陶下,手塚治虫很早就嘗試畫出有電影分鏡效果的漫畫,成為漫畫家後,他更是想把這種電影的敘事手法用於自己的創作。

但這種分鏡的創作手法,註定會需要更多的畫面,更多的畫面意味著更長篇的篇幅。這在當時對出版社來說幾乎是不可能的,更別提他是一個新人了。既然東京沒有機會,他只好去別處碰運氣,幸運的是一個在大阪出版「赤本」的小出版商願意刊發他的作品。所謂「赤本」,就是小開本、低成本的漫畫冊,因為封面有大塊的紅色,故而得名。

手塚治虫的處女作《新寶島》於1947年發表,這也是二戰後日本出版的第一本漫畫,儘管原畫由250頁被出版社刪得只剩下60頁,但其充滿動感的畫面仍然引起了巨大的轟動,銷量達高達40萬冊,並且開啟了「赤本」原創漫畫的先河。

除了電影的敘事手法,手塚治虫把好故事當作漫畫最重要的內核。二戰給全體人類帶來的創傷深刻地影響著手冢的作品,他反覆地在作品中訴說著「愛眾生,愛所有有生命的事物」,質疑人類的愚蠢,警示人類一定要珍惜生命,萬物要和諧共處。

總而言之,手塚治虫通過用電影的動態分鏡講一個好的故事,引領了日本漫畫接下來幾十年的發展方向。

手塚治虫另一項偉大成就,是他在不過四十幾年的創作生涯中像超人一樣,創作了600部漫畫,為此他經常在晚上只睡4個小時。

手塚治虫還創辦了動畫公司,拍攝了60部動畫作品,而且其所制定的動畫運作模式和體系一直在日本沿用至今,比如將熱門連載漫畫改編為動畫並銷售周邊產品等等。

此外手塚治虫還積極參與社會活動,面對「家長會」(PTA)將漫畫指定為有害圖書的行為,他代表漫畫家與社會偏見作鬥爭,並最終取得了勝利,大大提升了漫畫在日本的社會地位。

而今,漫畫在日本人的文化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日本也成了「漫畫之國」,這離不開手塚治虫極大的貢獻。手塚治虫,當之無愧的漫畫之神。

相關焦點

  • 漫畫之神——日本卡通漫畫大師手塚治虫
    手塚治虫,1928年出生於日本大阪府豐能郡豐中町。他的本名叫手冢治,1939年,他在自原來名字的後面加了一個「蟲」字,自此改名手家治蟲。少年時代的一手冢一個愛好收集昆蟲標本和漫畫的孩子。成年後的他曾以醫學博士的學歷開始了第一個職業——醫生。
  • 淺談日本漫畫史——「漫畫之神」手塚治虫(二)
    淺談日本漫畫史——「漫畫之神」手塚治虫(二) 動漫 178動漫原創 ▪ 2020
  • 「漫畫之神」手塚治虫親自傳道授業教你畫漫畫
    他創作的漫畫作品,如《火鳥》《森林大帝》《鐵臂阿童木》……都是家喻戶曉的漫畫名作,對日本以及海外無數的漫畫創作者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他將電影鏡頭引入了漫畫分鏡,確立了日後長篇漫畫的發展趨勢。藉由這本傾注他一生創作心得的《誰都可以畫漫畫》,漫畫之神濃縮了自己畢生所學,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一目了然的圖解,剖析了積累多年的創作經驗。
  • 漫畫史上最高佳作,動漫之神手塚治虫與永恆不死的火之鳥
    1954年,日本動漫之神手塚治虫創作了一部被後世稱為「最高神作」的漫畫《火之鳥》,作品講述的是一隻永恆不死的火鳥貫穿古今,俯視人間百態的故事,然而這部漫畫的創作如他筆下的火之鳥一樣,跌宕起伏,曲折不堪,手冢每連載一篇,他所創立的漫畫雜誌銷量就暴跌一次,以至於被業界稱之為
  • 《鐵臂阿童木》的締造者,手塚治虫是怎樣,成為漫畫之神的?
    導語:▲手塚治虫被尊稱為"漫畫之神",對日本漫畫的影響深遠。在日本,手冢治從(1928–1989)被尊稱為"漫畫之神"。各種理由,是因為他被認為是現代漫畫的發明者。......"漫畫之神"稱號最早見於小說家開高健於1964年對手冢的推崇,1989年手冢過世以後,神的封號又透過各個漫畫家和媒體的宣揚流轉,這位替日本戰後漫畫開創革新道路的祖師爺,逐步邁向神格化,各類逸聞與傳奇故事不斷,簡直要晉身八百萬眾神的行列。
  • 我的英雄學院的作者堀越耕平把日本漫畫之神手塚治虫的話當耳旁風
    手塚治虫被人們譽為日本漫畫之神,不僅是他的漫畫作品傑出,更是他堅持原則、不觸底線的職業操守讓人尊敬。可是,《我的英雄學院》漫畫作者堀越耕平卻將日本漫畫之神手塚治虫曾經告誡漫畫家的話當耳旁風。他先是以角色名「志賀丸太」傷害亞洲觀眾,現在又用「殻木球大」這個名字,傷害美洲觀眾。
  • 日本漫畫的今天,手塚治虫的功勞有多大?-虎嗅網
    這部劃時代動畫的背後人物,便是被稱之為日本漫畫之父的手塚治虫。他一共繪製了600部漫畫,篇幅長達創記錄的15萬頁之多,從輕鬆娛樂的兒童讀物到適合所有年齡階層的敘事故事類型應有盡有。不僅高產,而且優質,享譽海內外。一直有一種觀點認為,因為日本有手塚治虫,才有日本漫畫的今天。
  • 紀念漫畫之神手塚治虫從業75周年 全角色限定版畫登場
    已經去世的日本漫畫大師手塚治虫從事漫畫事業到2021年就已經75周年了,4月7日今天官方監製的全角色限定紀念版畫登場,一起來了解下。·手塚治虫(1928年11月3日—1989年2月9日),本名手冢治,因喜愛昆蟲而取了「手塚治虫」的筆名。
  • 漫畫之神手塚治虫的暗黑向作品大推薦
    ちなみに手塚漫畫は作品數の多さでは世界一で、ギネスにも認定されています。今年離手冢老師辭世已經過去了27年。不過手冢作品的人氣至今未見衰敗之跡,最近手冢作品的電子版也跨越了時代被讀者們繼續追捧著。順便一提,手冢漫畫的作品數量為世界第一,已經被吉尼斯記錄所認定。
  • 「漫畫之神」手塚治虫逝世31年,你看過鐵臂阿童木、多羅羅嗎
    手塚治虫被稱為「日本動漫之父」,幾乎所有的動畫創作者都曾受到手冢的啟蒙。如果宮崎駿有撫慰少年傷痛的治癒之手,那麼手塚治虫(1928.11.3-1989.2.9)就有開啟瑰麗童年之夢的鑰匙。手冢的成人漫畫,能夠打開成年人的心靈窗口。
  • 故事漫畫之父:手塚治虫
  • 在手塚治虫兩次責罵後誕生的《怪醫黑傑克》短篇、70年代漫畫物語
    其名為《虛像》 日本「漫畫之神」手塚治虫創作的《怪醫黑傑克》第6卷中有一個故事叫《虛像》: 黑傑克的老師志摩43歲吸毒成癮後被黑傑克從死亡邊緣拉回現實世界的故事,黑傑克小的時候坐著輪椅,看起來很孤獨是一個寂寞的孤兒,志摩老師年輕又帥氣,總是展現出陽光的一面、坐在學生們中間和大家聊天,一點老師的架子也沒有
  • 手塚治虫又一漫畫將要影視化,製作方還是中國公司?
    但對於《怪醫黑傑克》來說就有很多不看漫畫的人感覺比較陌生了,這是一部1973年發布的日本漫畫,相信有讀者就會好奇為什麼光線要拍一部1973年的漫畫。這當然是因為這本漫畫是由日本漫畫家手塚治虫創作的,而手塚治虫則是一位創作出鐵臂阿童木、多羅羅、海王子等漫畫的被日本譽為漫畫之神的傳奇漫畫家,他的漫畫作品影響了海內外的一代又一代人。
  • 大神都曾青澀,手塚治虫年輕時也被前輩欺負過,鬱悶到借酒澆愁
    今天要講的就是有著「日本漫畫之神」的稱號的漫畫家手塚治虫年輕時候的一段經歷。手塚治虫,日本最著名的漫畫家,他的代表作品有《鐵臂阿童木》、《森林大帝》、《怪醫黑傑克》、《火之鳥》、《多羅羅》等,這些即便是隔著年代的中國觀眾都是耳熟能詳,尤其是《鐵臂阿童木》和《森林大帝》可以說是很多人的童年回憶。
  • 手塚治虫名作大黃金展公開 140萬元天價金身黑傑克閃瞎眼
    世界公認的日本漫畫之神手塚治虫名作大黃金展將於1月15日在新宿開幕,13日今天官方搶先公開了即將參展的部分作品,其中真人大小的貼金黑傑克高達2200萬日元(約139萬人民幣)尤其亮眼,一起來開開眼。·手塚治虫(1928年11月3日—1989年2月9日),本名手冢治,因喜愛昆蟲而取了「手塚治虫」的筆名。漫畫家、動畫製作人、醫學博士。1947年以漫畫《新寶島》奠定了日本漫畫的敘述方式,創立了日本漫畫意識形態,極大的擴張了新漫畫的表現力。1952年作品《鐵臂阿童木》轟動日本,1953年的《緞帶騎士》則是公認的世界第一部少女漫畫。漫畫作品《火之鳥》至今被普遍認為日本漫畫界最高傑作。
  • 手塚治虫風格在日本AI技術裡「復活」
    憑藉《鐵臂阿童木》《火鳥》《怪醫黑傑克》等膾炙人口的作品,日本漫畫家手塚治虫曾為許多孩子的童年注入了幻想的色彩。如今,這位被譽為「日本動漫之父」的漫畫大師離世已有31年。 「日本動漫之父」手塚治虫 近日,他的「新作」《斐多》即將面世,在漫迷們心中掀起了不小的波瀾。當然,這部新作並非真正出自手冢之手,而是人工智慧模仿其作品風格生成的。
  • 《多羅羅》:漫畫之神手塚治虫作品動畫化,毀譽參半
    隨著漫畫、輕小說不斷改編成動畫的情況愈演愈烈,不止11區,國內也掀起了這股改編風潮,比如《鬥羅大陸》、《鬥破蒼穹》、《星辰變》等,不知名的作者可能會因為原著動畫化一炮而紅,也可能因動畫魔改慘遭批鬥非議。
  • 從手塚治虫的戰爭孤兒多羅羅到荒木飛呂彥的單親之子迪亞哥布蘭度
    從一部反戰漫畫《多羅羅》說起1967年,39歲的日本「漫畫之神」手塚治虫創作了一部名為《多羅羅》的漫畫,在小學館漫畫雜誌《周刊少年Sunday》上進行連載,主角之一的多羅羅在第1卷就與百鬼丸相遇,在第2卷中,手塚治虫講述了多羅羅的身世。
  • 手塚治虫成名作《新寶島》誕生記
    這時,在關西漫畫家俱樂部,一位元老級的漫畫家酒井七馬,把英國作家斯蒂文森的探寶小說《金銀島》改編成了漫畫腳本,取名為《新寶島》。一次,他在朋友的介紹下,結識了初出茅廬的手塚治虫,兩人一見如故,十分談得來。手冢經常去俱樂部參加聚會,拿出自己的漫畫手稿請酒井批評指點。酒井對手冢的畫風十分欣賞,特別是其中《老爹的寶島》,看後令他印象深刻。
  • 漫畫「三月的獅子」獲得第18回手塚治虫文化獎大獎
    漫畫「三月的獅子」獲得第18回手塚治虫文化獎大獎 動漫 178動漫頻道 ▪ 2014-03-25 10: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