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七雄,秦國最難打的國家是哪個?

2020-12-14 騰訊網

戰國七雄,秦國最難打的國家是哪個?

因為秦國由弱變強直到秦始皇統一華夏,時間跨度很長,如果從秦孝公時代開始算起,秦國最強大的對手也在秦國不斷發展強大的過程中不斷變化,可以說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強大對手,現在我們就來好好擺一擺,看看都有哪些國家成為過秦國一段時期內最強大的對手。

秦孝公時期的魏國

秦孝公剛上位時的秦國,積貧積弱,雖然也是個不要命的硬骨頭,但剛剛經過與魏國少梁之戰,雖然取勝,但也是慘勝,秦國也已經無力再戰,而當時的魏國正在享受著李悝變法後帶來的巨大好處,國力強盛,而李悝創立的「武卒」制,對軍隊士兵進行甄選考核,提拔重用其中優秀者,使魏軍的戰鬥力大大提升,讓魏國一躍成為戰國初期第一個霸主,而武卒方陣就是當時魏國稱霸最有利的保障,雖然傳到魏惠王這一代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但也不是秦國的國力可以相比的。

魏國雖強,但秦孝公卻是當時少有的明君,他重用商鞅,開始了中國歷史著名的商鞅變法,讓秦國的國力迅速強大起來,然後靜觀時局變化,而此消彼長之下,魏國卻經歷了被齊國的軍神孫臏在桂陵和馬陵的兩次大敗,上將軍龐涓自殺,國力迅速衰弱了下去,在秦孝公後期開始,秦國已經可以比較輕鬆的擊敗魏國了,而魏國也再也沒有強大起來。

秦昭襄王時期的趙國

秦昭襄王時期,北邊的鄰居趙國崛起,一代強者趙武靈王進行了胡服騎射改革,胡人吃苦耐勞、重義尚武的精神在趙武靈王的宣揚下對趙國國民的心理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一舉擊敗收服了草原林胡部落,並建立一支強大的騎兵。

對於秦國,趙武靈王也不客氣,他在公元前306年,趁著秦國武王意外身亡,秦國內亂之時,攻取了秦國與林胡接壤的榆中地區,對秦國形成巨大的壓迫之勢。

甚至連秦昭襄王自己也是在趙武靈王的支持下才得以從燕國回國繼承王位,可見趙武靈王時期趙國的強大,但對於秦國來說,幸運的是,趙武靈王竟然在不久的將來死於趙國內鬥,被活活餓死,秦國才算避免了與趙武靈王統領下的趙國正面硬鋼。

而在30年後的長平之戰中,秦將白起利用計謀誘使趙國臨時換將,紙上談兵的趙括被活活坑死,40萬趙軍被坑殺,趙國從此陷入衰弱,但不可否認,趙國在這一時期,是秦國一個可怕的對手。

秦王嬴政橫掃六合時最後的瘋狂的楚國

楚國很長一段時間都是戰國時期疆域最大的國家,資源與人口眾多,特別是楚威王滅了越國之後,疆域更是達到極盛時期,但很快楚威王死後繼位的楚懷王就相當坑爹了,先是被秦國名嘴張儀的欺騙,暴怒攻秦慘敗,緊接著再被秦昭襄王騙到秦國囚禁,屈辱的死在鹹陽,楚國國勢至此一落千丈。

但就在秦始皇在眼看就要攻滅六國,實現大一統的最後時刻,楚國竟然在楚將項燕的帶領下強硬了一把。

公元前225年,秦將李信率20萬大軍進攻楚國,被項燕大敗,逃回秦國,公元前224年,秦國大將王翦又率領秦國大部軍隊60萬,相持長達一年,項燕才最終兵敗自殺,楚國滅亡,也算是楚國最後的瘋狂吧。

結語

秦國能一統天下,是經過了秦國好幾代國君勵精圖治,長期接力才最終完成的偉業,而在這個過程中,其他六國不是沒有英明的國君使國家短暫強大,但都不能持續,最終讓秦始皇完成了這個歷史使命,這是其他六國的不幸,也是中華民族的大幸,因為一個大一統的巨型國家實在太難形成了,秦國在統一的過程中,只要有一個國君掉鏈子,那麼我們現在的大地上就可能是現在歐洲一樣,小國林立,一盤散沙了。

相關焦點

  • 在戰國七雄之中,哪個國家存在時間最長,哪個國家存在時間最短?
    秦楚燕齊趙魏韓,這是戰國時期最強的七個國家,這七個國家在戰國這個大舞臺上,輪番表演了一場又一場精彩絕倫的「大戲」,令後人每每讀到這段歷史,或是拍案叫絕,或是扼腕嘆息,亦或是捧腹大笑。不過,不知道大家注意過這七個國家的存在時間沒,知道哪個國家存在時間最長,哪個國家存在時間最短嗎?
  • 戰國七雄中,除了秦國,還有哪些國家具有一統天下的實力
    戰國七雄中,除了秦國 還有哪些國家具有一統天下的實力導語:歡迎來到桐箏,戰國七雄中,除了秦國還有哪些國家具有一統天下的實力。小編有時候挺奇怪的,相信很多網友對三國那是非常熟悉的,但是對春秋戰國了解的確實少之又少。都是屬於不安分的年代,都是英雄輩出的時代。
  • 戰國七雄地圖,秦國勢力最大統一霸業
    說到戰國七雄,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戰國,公元前475年稱之為戰國,那麼戰國七雄是哪七國呢,戰國七雄哪國的勢力最大呢?
  • 戰國七雄中,地理位置最好的諸侯國是哪個?
    三家分晉後,趙國、魏國、韓國躋身強國之列,又有田氏代齊,戰國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這七個大國分別是:齊國、楚國、燕國、韓國、趙國、魏國、秦國。對於戰國七雄來說,雖然各自的疆域是不斷變化的,但是,從整體上來看,戰國七雄的核心區域還是比較穩定的。
  • 戰國七雄實力排行榜:秦國一直都是第一嗎?
    在戰國這一歷史階段,秦國、楚國、齊國、燕國、魏國、韓國、趙國這七個國家被稱為「戰國七雄」。對於戰國七雄來說,在漫長的較量中,各自的實力也在不斷的變化。比如秦國雖然最終剪滅了六國,但是,戰國初期的秦國,卻相對較弱。那麼,問題來了,戰國七雄的實力排行是怎樣的呢?
  • 戰國七雄外的一大國,和秦國多次交手,最後還是被秦國消滅!
    戰國七雄,戰國時期七個最強大的諸侯國的統稱。三家分晉後,趙國、魏國、韓國躋身強國之列,又有田氏代齊,戰國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分別是:秦國、楚國、齊國、燕國、趙國、魏國、韓國。不過,戰國時期,遠遠不止秦國、楚國、齊國、燕國、趙國、魏國、韓國這七個諸侯國。其中,就本文所要說的古蜀國,就是戰國七雄外的又一大國。
  • 韓國明明推行了 「申不害變法」,為何還是戰國七雄中最弱的國家
    到了春秋末期,魏趙韓三家聯手消滅智氏,並在戰國初期瓜分了晉國,成為魏國、韓國、趙國這三個諸侯國。與此同時,田氏代齊的發生,促使戰國七雄的局面得以形成,也即秦國、齊國、韓國、魏國、趙國、楚國、燕國七雄並列。在春秋時期,各個諸侯國之間的較量,往往還講究一個名正言順。但是,到了戰國時期,戰國七雄的戰爭則是更加殘酷和頻繁了。
  • 作為戰國中最不起眼的存在,韓國是如何並列七雄的?
    戰國有七雄,分別是齊楚秦燕趙魏韓,這七國是戰國時期最頂尖的存在,而其中的韓國爭議頗大,一是因為韓國是第一個被秦國滅國的,二是戰國時期韓國實在是沒有幹什麼事,存在感極低,如果不是列入戰國七雄之一,很少有人能記住這個國家。韓國的實力真的很低麼?韓國為何會被列入戰國七雄之一?
  • 歷史上真實的戰國七雄實力排名,戰國七雄是怎麼形成的
    在中國的歷史上,一直都是戰爭與和平交替出現,每一次戰爭都意味著改朝換代,從秦始皇一統中國開始,中國就成了一個大一統國家,不過在秦始皇之前,中國是四分五裂的,尤其是春秋戰國時期,各地諸侯佔據一方,自己封王封侯,直至戰國時期,出現七雄爭霸的現象。
  • 作為戰國中最不起眼的存在,韓國是如何名列戰國七雄
    戰國七雄有一個特殊的成員,韓國。這個國家從立國之初到被秦國滅掉,從來沒有取得過讓人亮眼的成績,更沒有主導過戰國的局勢。那麼,這樣的一個國家,他為什麼能夠命令名列戰國七雄之一呢?經常聯合起來對周邊發動戰爭,所以雖然依靠韓國本身的國力在戰國七雄中是吊車尾,但是有魏國趙國兩個國家幫襯著,他也能牢牢地坐穩戰國七雄的位置了。從這個角度來看,韓國有點類似於二戰結束之後的法國。第二,軍隊的戰鬥力還不錯。
  • 戰國七雄實力對比,秦國並非最強為何秦始皇能一統天下?此人功不可沒!
    前有春秋五霸、戰國七雄,後有群雄逐鹿、魏蜀吳三足鼎立,而三國可以說是東周時期戰國七雄之間相互爭霸的一個翻版。 可想而知,在戰國末期,秦國的綜合國力是多麼強大。但是在戰國七雄之中,國土面積楚國最大,人口魏國最多,經濟齊國最強,那為什麼最後會是當初實力較弱的秦國統一中國了呢?今天就來跟大家分析一下戰國七雄各自的綜合國力,看看各國之間的實力是如何演變的。
  • 戰國七雄都知道,那麼第八雄是哪個諸侯國?有三個答案!
    戰國七雄,戰國時期七個最強大的諸侯國的統稱,經過春秋時期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周王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周王室名義還是天子,但已名存實亡。在戰國時期,諸侯國互相攻伐,戰爭不斷。三家分晉後,趙國、魏國、韓國躋身強國之列,又有田氏代齊,戰國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分別是:秦國、楚國、齊國、燕國、趙國、魏國、韓國。除戰國七雄外,還有越國、巴國、蜀國、宋國、中山國、魯國等大國。小國尚有鄭國、衛國、滕國、鄒國、費國等,但其實力與影響力皆遠遠不及戰國七雄,只能在強國的夾縫中生存,且最終均為七雄所滅。在這七雄之中,後期以秦國國力最強。
  • 戰國七雄地圖,值得收藏!
    戰國七雄之燕國。燕國是七雄裡最沒存在感的國家。在長達三百多年的春秋時期,燕國孤懸在北,和中原只有一次接觸,還是向齊桓公求救。等到了戰國,直到中期,燕國才再度登場,而且,還是以鬧出禪讓笑話、被齊國完全佔領的悲劇面貌登場。
  • 戰國七雄曾經的都城,都是現如今的哪個地方?出土的遺址揭開真相
    周天子大封七百諸侯國,但經過春秋時期的大浪淘沙之後,戰國時期,中原大地上還剩下「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個有錢又能打的富二代,史學家稱其為戰國七雄。那問題來了這七個小霸王,國址在哪?都城又在哪裡?
  • 韓國是戰國七雄之一,為何最早被秦國滅亡?從政治體制分析
    導言:韓國是戰國七雄之一,為何最早被秦國滅亡?從術治變法弊端入手,分析戰國七雄韓國滅亡原因?而秦國在富強,崛起,以及稱霸的過程中,曾幾度拿韓國開刀,韓國也是秦國在統一之路上第一個被滅國的國家;韓國最早被滅亡原因是多方面的,與其處於四戰之地的地緣政治有關,也有疆域面積小,人口數量較少有關。
  • 戰國七雄各存在了多少年
    楚國是秦滅六國裡面最難滅的。公元前221年被秦國滅亡。齊國的滅亡是最活該的,秦滅其他國家時,齊國一直袖手旁觀。最後是不戰而降,國君活活被秦王玩死。韓國:173年韓國是戰國七雄裡面存在最短的了。韓國是戰國的時候才開始出現,公元前453年,晉國的韓、趙、魏三家大夫滅智伯荀瑤,瓜分晉地,是為晉陽之戰。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大夫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認,韓國開始正式建國。秦滅六國的時候,韓國是最先被滅的。公元前230年被秦國徹底吞併。可以說秦國沒有費勁就滅了韓國。
  • 談古論今,環京七雄對比戰國七雄,歷史驚人的相似
    作為環京的房產行業從業者,每每研究環京七雄的時候,就會不由自主的想起戰國七雄。近段時間,特意研究了一下戰國七雄的歷史發展軌跡,發現歷史是驚人的相似。環京七雄:涿州、固安、永清、廊坊、香河、大廠、燕郊。戰國七雄:秦、楚、魏、趙、齊、韓、燕。
  • 戰國七雄,到底是哪七雄?
    戰國七雄 是中國古代戰國時期末期(東周滅亡前夕)七個較強的諸侯國的統稱。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無數次兼併戰爭使諸侯國的數量從數百減少到數十。到戰國後期,僅剩下七個實力較強的周天子分封或自立的諸侯國,分別為姬燕、嬴秦、子楚、田齊、韓、趙、魏,合稱為「戰國七雄」。
  • 「戰國七雄」6次實力大排名,最初排名倒數第二的秦國為何能一舉...
    ,經過不斷的相互火拼,所剩國家已經沒多少了,其中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個大國金雞獨立、遙遙領先,成為當時實力較強的七大國,歷史上也將他們稱為「戰國七雄」,除此之外,還有中山、宋、衛、鄒、魯等一些在夾縫中生存的小型國家,相對於戰國七雄來說,他們的生存空間就顯得尤為不足,時刻有被滅掉的危險,而「戰國七雄」在各個時期的實力也不一樣,排名順序也各有不同。
  • 戰國七雄經濟實力排名,秦國竟排最後,齊國壓楚國居榜首
    到了戰國時期,只剩下了7個諸侯國,他們並稱為戰國七雄,分別是齊國,楚國,趙國,韓國,魏國,燕國和秦國。下面就來盤點在當時戰國七雄經濟實力排行榜。1、齊國:齊國有一個特產就是鹽,所以齊國比較富裕,同時也是一個文化中心,人才濟濟。但是相比經濟實力,齊國的軍事實力就差很多,士兵總體不夠剽悍。2、楚國:楚國本身自然條件優越,土地肥沃,糧食充足,不用為溫飽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