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七雄,秦國最難打的國家是哪個?
因為秦國由弱變強直到秦始皇統一華夏,時間跨度很長,如果從秦孝公時代開始算起,秦國最強大的對手也在秦國不斷發展強大的過程中不斷變化,可以說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強大對手,現在我們就來好好擺一擺,看看都有哪些國家成為過秦國一段時期內最強大的對手。
秦孝公時期的魏國
秦孝公剛上位時的秦國,積貧積弱,雖然也是個不要命的硬骨頭,但剛剛經過與魏國少梁之戰,雖然取勝,但也是慘勝,秦國也已經無力再戰,而當時的魏國正在享受著李悝變法後帶來的巨大好處,國力強盛,而李悝創立的「武卒」制,對軍隊士兵進行甄選考核,提拔重用其中優秀者,使魏軍的戰鬥力大大提升,讓魏國一躍成為戰國初期第一個霸主,而武卒方陣就是當時魏國稱霸最有利的保障,雖然傳到魏惠王這一代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但也不是秦國的國力可以相比的。
魏國雖強,但秦孝公卻是當時少有的明君,他重用商鞅,開始了中國歷史著名的商鞅變法,讓秦國的國力迅速強大起來,然後靜觀時局變化,而此消彼長之下,魏國卻經歷了被齊國的軍神孫臏在桂陵和馬陵的兩次大敗,上將軍龐涓自殺,國力迅速衰弱了下去,在秦孝公後期開始,秦國已經可以比較輕鬆的擊敗魏國了,而魏國也再也沒有強大起來。
秦昭襄王時期的趙國
秦昭襄王時期,北邊的鄰居趙國崛起,一代強者趙武靈王進行了胡服騎射改革,胡人吃苦耐勞、重義尚武的精神在趙武靈王的宣揚下對趙國國民的心理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一舉擊敗收服了草原林胡部落,並建立一支強大的騎兵。
對於秦國,趙武靈王也不客氣,他在公元前306年,趁著秦國武王意外身亡,秦國內亂之時,攻取了秦國與林胡接壤的榆中地區,對秦國形成巨大的壓迫之勢。
甚至連秦昭襄王自己也是在趙武靈王的支持下才得以從燕國回國繼承王位,可見趙武靈王時期趙國的強大,但對於秦國來說,幸運的是,趙武靈王竟然在不久的將來死於趙國內鬥,被活活餓死,秦國才算避免了與趙武靈王統領下的趙國正面硬鋼。
而在30年後的長平之戰中,秦將白起利用計謀誘使趙國臨時換將,紙上談兵的趙括被活活坑死,40萬趙軍被坑殺,趙國從此陷入衰弱,但不可否認,趙國在這一時期,是秦國一個可怕的對手。
秦王嬴政橫掃六合時最後的瘋狂的楚國
楚國很長一段時間都是戰國時期疆域最大的國家,資源與人口眾多,特別是楚威王滅了越國之後,疆域更是達到極盛時期,但很快楚威王死後繼位的楚懷王就相當坑爹了,先是被秦國名嘴張儀的欺騙,暴怒攻秦慘敗,緊接著再被秦昭襄王騙到秦國囚禁,屈辱的死在鹹陽,楚國國勢至此一落千丈。
但就在秦始皇在眼看就要攻滅六國,實現大一統的最後時刻,楚國竟然在楚將項燕的帶領下強硬了一把。
公元前225年,秦將李信率20萬大軍進攻楚國,被項燕大敗,逃回秦國,公元前224年,秦國大將王翦又率領秦國大部軍隊60萬,相持長達一年,項燕才最終兵敗自殺,楚國滅亡,也算是楚國最後的瘋狂吧。
結語
秦國能一統天下,是經過了秦國好幾代國君勵精圖治,長期接力才最終完成的偉業,而在這個過程中,其他六國不是沒有英明的國君使國家短暫強大,但都不能持續,最終讓秦始皇完成了這個歷史使命,這是其他六國的不幸,也是中華民族的大幸,因為一個大一統的巨型國家實在太難形成了,秦國在統一的過程中,只要有一個國君掉鏈子,那麼我們現在的大地上就可能是現在歐洲一樣,小國林立,一盤散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