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筆華醫話》可以訂閱!
少隂心煩不得眠 黃連阿膠顯神通
江蘇省無錫市華源中醫養生堂
王曉雷主任
【原文】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臥,黃連阿膠湯主之。(303)
【注】本條是少隂病,陰虛陽亢的證治。
本條為少隂病熱化證。真陰已虛,邪火復熾。腎水虧於下,心火亢於上,心腎不得相交,故心中煩不得臥。它與單純的邪熱或單純的腎陰虧虛不同,所以治療必須兼顧,滋陰與清火同用,黃連阿膠湯為代表方劑。
本證與梔子豉湯證雖然都有心煩不得臥(眠),但病機卻有所不同,梔子豉湯證是熱擾胸膈,病在氣分,陰液未傷,故苔多薄膩微黃;本證為心火熾盛,腎陰虧虛,故不僅苔黃,而舌必紅降。所以,一則治宜清宣鬱熱,一則治宜滋陰清火。
筆者2014年之蘇州參加江蘇省中醫藥學會基礎理論研討會進行學術交流。會議期間與新老主委朱方石老師、黃煌老師合影留念。
【集注】
1、張兼善說:「今但心煩不臥,而無嘔利四逆等證,是其煩為陽煩,乃真陰為熱邪煎熬也,故必解熱生陰以為主治。」
2、《金鑑》曰:「此承上條以出其治也。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謂或四、五日也。言以二、三日少陰之但欲寐,至四、五日反變為心中煩不得臥,且無下利清谷咳而嘔之證,知非寒也,是以不用白通湯;非飲也,亦不用豬苓湯;乃熱也,故主以黃連阿膠湯,使少陰不受燔灼,自可愈也。
3、程知曰:二、三日邪在少陰,四、五日已轉屬陽明,故無嘔利厥逆諸證。而心煩不得臥者,是陽明之熱,內擾少陰,故不欲寐也,當以解熱滋陰為主治也。
筆者參加2018年世界中醫聯合會腎病專業委員會第十二次學術年會進行學術交流,和與會專家同仁合影留念。
【黃連阿膠湯方】黃連四兩、黃芩二兩、芍藥二兩、雞子黃二枚、阿膠三兩。右五味,以水六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內膠烊盡,小冷,納雞子黃,攪令相得,溫服七合,日三服。
【方義】本方主要作用是清心火,滋腎隂。正如成無己所說:「陽有餘以苦除之,黃芩、黃連之苦以除熱;隂不足以甘補之,雞子黃、阿膠之甘以補血;酸收也,洩也,芍藥之酸,收陰氣而洩邪熱。」
【集解】柯琴曰:「此少陰之瀉心湯也,凡瀉心必藉連、芩,而導引有陰陽之別。病在三陽,胃中不和,而心下痞□者,虛則加參、甘補之,實則加大黃下之。病在少陰,而心中煩不得臥者,既不得用參甘以助陽,亦不得用大黃以傷胃也。故用芩、連以直折心火,用阿膠以補腎陰;雞子黃佐芩、連,於瀉心中補心血;芍藥佐阿膠,於補陰中斂陰氣。斯則心腎交合,水升火降,是以扶陰瀉陽之方,而變為滋陰和陽之劑也。是則少陰之火,各歸其部,心中之煩不得眠可除矣。經曰:陰平陽秘,精神乃治。斯方之謂歟!」
吳鞠通說:「以黃芩從黃連,外洩壯火而內堅真陰。芍藥從阿膠,內護真陰而外捍亢陽。名黃連阿膠湯者,取一剛以御外侮,一柔一護內主之義也。」
筆者與同學回訪母校北京中醫藥大學
【臨床研究資料】
筆者用黃連阿膠湯加減治療頑固性失眠症19例,進行臨床療效觀察,其中男性7例,女性12例。年齡最小25歲,最大68歲。證以失眠為主,同時伴有頭昏、頭暈、頭痛,心悸,胸悶,精神倦怠,食欲不振,面色無華,口苦咽幹,大多數二便基本正常或便秘、乾燥,小便短赤、或黃,舌紅少苔、或紅絳、或淡紅,脈象弦數、或細數、或弦滑。
基本方劑:黃連6g、阿膠10g、黃芩10g、白芍12g、煅龍牡各30g、酸棗仁15g、石菖蒲15g、夜交藤15g、鬱金12g。每日一劑,水煎服,並有隨證加減。並結合針灸治療。治療期間,停服其它藥物,一般之7付左右見效,服藥在1月到3個月不等,停藥後經過三個月以上,臨床症狀基本消失。回訪或聯繫,結果痊癒11例,好轉6例,無效2例。
筆者與同學回訪母校北京中醫藥大學。
參加2015年江蘇省中西醫結合呼吸病學術年會(前排左二是筆者)
聯繫電話:18901516960
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wangxiaoleiyisheng
本公眾平臺由王曉雷醫生管理,定期發表養生問題,健康知識。
王曉雷醫生畢業於北京中醫藥大學,曾就任於北京朝陽醫院、解放軍總政機關門診部長期從事中醫內科、中醫婦科、中醫腫瘤科門診,現任陝西省萬鎖中醫腫瘤研究所研究員,江蘇省中醫藥學會中西醫結合學會會員,江蘇省糖尿病專業委員會會員,江蘇省乳房病專業委員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