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沒有不希望自己創業成功的人。每個人在創辦企業的時候,不是雄心壯志,想要做一番大事業呢?
可偏偏創業做生意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很多企業在創業初期就面臨各種困難,直到最後關門了事。
據統計,小微企業的生命周期只有兩年零八個月。可見,如果堅持過了近三年,就算是挺過了平均創業年齡。在普通人看來,失敗是可恨的,是無助的,也是一個巨大的損失,因為我們要的就是創業成功。
可是在美國黑石集團蘇世民看來,失敗就是成功之母啊,他認為失敗其實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要說成功能帶來財富,誰都會相信,可是,失敗又怎麼可能是財富呢?
蘇世民有一次招聘了一位年輕的銀行家到公司入職。這位年輕的銀行家為了急於向蘇世民表現自己的能力,向他介紹了一家和鋼鐵加工相關的企業。希望蘇世民能把這家企業收購過來。在經營一段時間後,再賣出去。
但是,公司內的另一名老員工對此次收購交易表示反對。他認為,這家公司表面上看能盈利,是因為鋼材價格的上漲決定的,並不是因為公司的經營能力強。
但是蘇世民並沒有認真聽取老員工的意見,他認為,老員工對這家企業並不了解多少,所以他的話並不可信。
在這名老員的強烈反對之下,蘇世民仍然堅信了年輕銀行家的話,把這家企業收購過來了。之後還沒有幾個月的時間,這家企業就開始虧損了!
蘇世民的這次投資,損失了很多的錢!
通過這件事,蘇世民吸取了教訓,開始重視公司的治理架構。從那以後,他就改變了公司業務由一個人說了算的歷史,重大業務必須由一個委員會來共同審議。
這次失敗的投資,讓蘇世民清醒地意識到,一個人再聰明也不可能什麼事都能辦好,而一個由聰明人組成的團隊,卻能無往不勝!
因此,在蘇世民看來,失敗並不可怕,失敗也並一定代表損失。只有被失敗打敗,沒有真正吸取到教訓,才是真的失敗;
如果能從失敗中吸取到教訓,並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加以完善和改進,那麼,失敗就成了好事,創業成功也是水到渠成!
中信出版社出版的蘇世民的《我的經驗與教訓》這本書,既生動又有借鑑意義,無論是職場上班,還是自己創業,都值得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