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的由來
一、球場建成後的官方名字為裡約市政體育場。1966年9月,巴西新聞工作者、專欄作家馬裡奧·羅德裡格斯·菲洛(還是一位著名的足球記者,也是當地一份體育報紙的創始人,在巴西有著舉重若輕的歷史地位)去世,由於他為修建體育場做出過重大貢獻,體育場被冠名為馬裡奧·菲洛運動場以作紀念。
二、據當地導遊說在體育場建成之前,這裡是一片森林。有一種叫馬拉卡納瓜蘇(maracanã-guaçu)的鸚鵡,他們常常成群結隊地從巴西北部來到蒂茹卡的這個地方。建設足球場破壞了它們的家園,為了紀念它們所做的犧牲,人們習慣於把足球場稱做「馬拉卡納」。
馬拉卡納瓜蘇鸚鵡
三、由於球場所在的地名叫馬拉卡納,而且球場附近有一條橫穿裡約的人工河也叫馬拉卡納(它從西部的齊久卡山發源,穿過裡約的北區,通過一條傾斜的由混凝土建造的排水管道流入運河,在瓜拿巴那灣匯入大海),因此人們都習慣稱其為馬拉卡納體育場。直到現在,絕大多數球迷不知道該體育場的官稱,因為在他們的心目中只有馬拉卡納。
「馬拉卡納」一詞來源於當地的圖皮-瓜拉尼語(Tupio–Guarani),它的意思是類似於馬拉卡的聲音。
音樂可看出的GERAL站臺
GERAL站臺
馬拉卡納球場獨有的GERAL(音譯熱拉爾)站臺,他屬於巴西最窮苦的球迷,是他們的天堂。這些球迷還有一個專稱:Geraldino。
GERAL與世界任何球場的站臺都不同,他位於賽場草坪四周的深溝裡,修有水泥臺階。站在GERAL站臺裡,最多也只能看到球員腰部以上。但是由於票價低廉,這裡是巴西窮苦球迷的最愛。我們引用一段《體壇周報》記者的描述,來體驗一下球迷看球的情景:「看不到球,窮苦巴西球迷到Geral助陣仍樂此不疲。沒有座位,大家就都站著看球。站著也看不到球,球迷就手裡拿個收音機,收聽電臺的實況轉播。球場太過嘈雜,Geral的球迷就將收音機貼在耳根處。每次比賽,Geral看臺每個人耳邊都貼著一臺小收音機,隨著電臺解說員的解說,時而歡呼雀躍,時而屏住呼吸,也成了馬拉卡納最具特色的場面。」{1}
1995年Geral看臺撤消,被商業廣告牌佔領。1999年,重開一條邊線的Geral。2007年,將球場草坪的高度降低1.2米,原Geral看臺修成整個球場票價最貴的高級看臺。
人滿為患的馬拉卡納
最高上座
官方統計的數據,馬拉卡納球場的最高上座發生在1969年8月31日巴西vs巴拉圭的一場世界盃外圍賽,總數為183341人。然而在巴西人心中,觀眾最多的一次是1950年世界盃中,7月16日巴西隊同烏拉圭隊的比賽。當時官方統計數字為17.385萬,實際上現場觀看人數約20萬(後來國際足聯的數據稱是199854人,其中包括173830名購票者,餘者則通過其他途徑進入球場。至於22萬觀眾的說法,則是包括2萬多站在球場附近山上觀賽的球迷),這項記錄在全世界範圍內無出其右者。據說當時跑道和通道以及體育場周圍都站滿了球迷,將整個體育場裡裡外外圍了個水洩不通。後來,前國際足聯主席阿維蘭熱回憶說: 「那天,球場裡湧入了22萬人這一數字相當於當時裡約熱內盧總人口的10%。」
觀眾入場記錄排在第二位置的是在1964年(一說是1963年)的一場裡約德比(Fla-Flu,弗拉門戈和弗盧米嫩塞)中,總共有194603名球迷在此觀看比賽。再其次是1954年3月21日,巴西和巴拉圭的比賽,有183,513名觀眾帶著門票進入體育場。
此外,在馬拉卡納體育場的歷史上,英國著名搖滾歌手保羅·麥卡特尼和美國著名爵士樂歌手弗蘭克·辛那屈分別於1980年和1991年在馬拉卡納體育場舉行大型露天音樂會,每場演出也分別吸引了超過18萬多觀眾前去觀看,並載入金氏世界紀錄。據統計,巴西國家隊在馬拉卡納體育場比賽的歷史中,有4場觀眾人數平均超過17萬人。在俱樂部的比賽中,有5場比賽平均觀眾超過16萬。
{1}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4月27日14:16 體壇周報--容量減半難見昔日窮人天堂 巴西世界最大球場已成歷史。2020.8.29
參考文獻:百度百科、我維基百科、360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