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人們對電商平臺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網際網路產業的崛起使各大電商平臺獲得了巨大的利潤,毫無疑問電子商務是最快的最好的行業。
電子商務本身就是一種運輸業務,尤其是對於淘寶、京東等傳統的商業。在初期做的就是流量生意,一方面,線下商鋪吸引交易是商業邏輯,另一方面,消費者向商家消費,商家交租,是實體店的商業邏輯。關於此時「多多錢包」上線狙擊支付寶,漢聰將為您解讀拼多多還缺什麼。
儘管螞蟻集團上市帶來的強監管風波尚未平息,網際網路巨頭們對於金融領域的熱情卻沒有因此削減半分。前有字節跳動拿下「年輕人的第一張支付牌照」;後有滴滴支付業務日訂單突破百萬,自有支付渠道帶來的「完美閉環」願景,讓巨頭們個個如痴如醉。以下,漢聰電商分析其發展趨勢。
據漢聰電商了解,近期,一項名為「多多錢包」的新功能悄然出現在了拼多多的訂單界面上,根據APP介紹顯示,多多錢包是拼多多官方所推出的支付服務。
與其它APP的支付功能不同,多多錢包並不需要強制用戶輸入銀行卡號,若用戶擁有需要綁定的銀行APP,多多錢包可以直接關聯進入並完成快捷支付籤約。目前,拼多多的所有服務都已經支持多多錢包支付,包括時下正熱門的多多買菜。
作為一家擁有阿里、支付寶和騰訊付通的公司,支付系統的聲音公開信息及其業務領域包括網際網路支付、手機支付、全國銀行卡代收和上海本地發卡收卡情況。
漢聰電商表示,拼多多在支付領域的加速奔跑的原因並不難想像。事實上,拼多多也確實急需支付業務,否則它可能會徹底摔進業界所稱的「現金流陷阱」中,再也爬不起來——所謂的「現金流陷阱」,指的是拼多多近年來奇怪的財務狀況。
一般來說,企業淨利潤和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這兩項數據,走向應該非常一致,而這就凸顯了一個問題——為什麼拼多多在連年虧損的情況之下,現金流卻始終能保持正數,甚至還能隨著平臺擴張一路上揚?
巨額應付帳款和業務保證金的來源正是「二次清算」模式,但它也意味著沒有成熟的造血能力。只有如果能及時拒絕不健康的「二次清算」,開始自己的支付服務,就可以從現金流的陷阱中解脫出來,成為一個獨立、高效的電子商務平臺。